2017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二十五推进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思想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思想作者:高祖贵来源:《前线》2017年第08期[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发展总体形势,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不断完善国际关系战略布局,开创对外关系新局面,营造了更加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环境,开创了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的新境界。
[关键词]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8-0023-0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在坚持和继承中国国际战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针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着眼全局和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创新理念,积极谋划,奋发有为,开创了中国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的新境界。
以宏观视角把握整体发展环境从中国自身角度看,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济规模跻身世界第二,科技创新实现系列重大突破,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
从世界角度看,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但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加凸显;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但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加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但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加凸显;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但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加凸显;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
这就需要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在历史规律的指导下,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分析-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一)G20峰会:二十国首脑西湖论剑——中国给出“新药方”: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重大背景简释】材料一:2015年2月,杭州成功获得2016年G20峰会举办权。
材料二:2016年9月3日,B20峰会首先召开,全球工商界巨头云集杭州。
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的重要配套活动,参会嘉宾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国际机构和工商协会负责人。
其使命是代表工商界G20出台全球增长对策和全球治理方案建言献策,核心工作是撰写一份凝聚全球工商界智慧的政策建议报告,供给G20成员领导人决策参考。
此次参加B20峰会的中国企业众多,800多名工商界代表半数来自在中国,这一变化固然存在主场优势,但更多还是与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崛起,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经济治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有关。
中国企业不仅参会数量多,而且向世界发出了如G20智慧创新倡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等“中国好声音”,从以前的“买票看戏”到当今的“登台唱戏”,中国企业的影响力正得到更广泛的肯定和认可。
材料三: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中国杭州,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G20杭州峰会正好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中国智慧助力世界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开幕词中用“三个新起点”展望中国未来,用“四个建设”发挥G20担当作用并开出全球经济药方。
【时政术语提炼】1.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全球治理。
3.通过主场外交,增强中国话语权。
4.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展现中国义利观。
5.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6.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促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热点题目回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
四辨析题(8分)中国推动新型合作关系是合作共赢
四辨析题(8分)中国推动新型合作关系是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一)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
(二)(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三)中国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延续。
(四)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政治上,要树立建设伙伴关系的新思路,超越传统国际关系或是结盟、或是对抗的怪圈,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经济上,要开创共同发展的信前景,在共同发展中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
安全上,要营造各国共享安全的新局面,进一步摒弃冷战思维,树立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观念,走出一条各国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
文化上,要形成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的新气象,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做到“并育而不相害”,平等对待而不是居高临下,相互欣赏而不是相互贬损,彼此包容而不是相互排斥。
(五)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六)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
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源和手段将会越来越多,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主动。
(七)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高考政治长效时政热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选文档
高考政治长效时政热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选文档2019高考政治长效时政热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时政背景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
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
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使中国的政策和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有意愿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作出了明确阐述,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这旨在解决我们这个星球面对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建立在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优秀传统文明基础之上。
这不仅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职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应当推进的历史使命,必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
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高考就要来临了,大家是否想要知道今年所要考试的时事政治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仅供大家参考!热点专题一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中国创造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考点链接】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质量。
因此,要大力弘扬质量文化,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
2.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实行正确的经营战略。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群众关切,着力改善质量供给,深入开展制造业、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努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3.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强调,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4.企业要树立服务意识,履行社会责任。
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质量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争先创优,大力提升质量总体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质量强国贡献力量。
5.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做到以质取胜。
第一届质量奖颁奖大会得奖后,华为高层提出“以质取胜”的目标,企业想要拿到世界的通行证,在高端品牌市场站住脚,必须跟国际标准接轨。
在未来,企业在竞争力上唯有走高端品牌,走高质量道路。
2017届高考时政热点发展亚太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亚太稳定繁荣
发展亚太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亚太稳定繁荣【热点扫描】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白皮书表示,中国积极发展与亚太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中方愿继续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期待与美新一届政府共同努力,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拓展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各领域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互为战略协作伙伴和外交优先方向。
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呈现更加积极的发展势头。
两国在亚太事务中保持着良好合作。
两军关系进一步发展。
2015年以来,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双方确立了构建更加紧密发展伙伴关系的目标,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并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和协调。
中国积极发展与亚太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经贸联系,密切人文交往,扩大防务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考点链接】一、《经济生活》角度1.经济全球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亚太国家加强合作,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吸引外资的大部分均来自亚太国家,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区域经济,是区域合作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也为亚太地区注入了独有的活力和动力。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
虽然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互利互惠的多边经贸关系,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要仍然立足国情和经济实力。
4.实施创新驱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深层次难题的破解之策就在改革创新。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与意义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与意义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是当前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建设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愿景。
合作共赢,是指国际社会各国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商和合作。
这种关系的内涵是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承认不同国家发展阶段、制度和文化的差异,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达成共识,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有助于平和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
通过对话和协商,各国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存在的分歧,减少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确保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全球的经济繁荣。
通过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市场的互补、产业链的融合,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此外,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还有助于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提供援助、共享经验和技术转让,各国可以共同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实现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中国坚持国际法和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建设高品质的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
中国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并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提出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全球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化的背景下,只有通过加强合作,制定共同的规则和标准,才能实现全球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提倡的开放、包容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并能够纠正传统国际关系中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平衡。
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不仅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总之,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高考精粹:发扬“上海精神”巩固合作友谊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发扬“上海精神”巩固合作友谊【热点扫描】2016年11月2日至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比什凯克举行。
会议发表联合公报。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萨金塔耶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代总理热恩别科夫、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理拉苏尔佐达、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一副总理阿齐莫夫出席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就国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广泛议题交换意见,讨论了深化上合组织合作、进一步巩固成员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谊的前景与措施,并达成共识。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15年来的实践证明,成立上合组织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中国古语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吉尔吉斯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中说,“努力的人定会成功”。
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行,推动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取得扎实成果,更好地造福地区各国人民。
【考点链接】一、《经济生活》角度1。
经济全球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但其潮流不可逆转。
坚持开放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培育区域大市场,构建跨境大通道,促进经济大融合,符合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2。
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只有全球经济在保持较高的水平下,就业机会才会不断扩大.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有利于寻求开展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加强成员国间的伙伴关系,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居民就业.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积极发展我国多边的贸易关系,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要促进我国与其他各国在能源、基础设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科技创新、教育、卫生、文化、就业、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7高考热点:一带一路政治知识点及例题分析
2017高考热点:一带一路政治知识点及例题分析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15日召开,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将会成为高考的重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考热点一带一路政治知识点及例题分析,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2017高考热点:一带一路政治知识点及例题分析】一、高考政治一带一路知识点梳理【背景材料】2015年3月28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命题角度】1、文化生活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古丝绸之路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宝贵启示?(1)文化具有多样性。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4)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既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高考精粹:问道香山论坛推动亚太合作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问道香山论坛推动亚太合作【热点扫描】2016年10月11日,第七届香山论坛开幕式与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国军事科学院隆重举行。
来自6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出席本届论坛,共同探讨亚太安全合作问题。
本届论坛以“加强安全对话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主题,设立“合作应对亚太安全新挑战"“军队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海上安全合作”“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及应对”4个大会议题;同时设4个分会议题,分别讨论“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全球治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恐怖主义新动向与合作应对新思路”“海上危机管理与地区稳定"。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发表演讲时提到,当前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各国联系空前紧密,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更均衡方向发展。
他说:“人类和平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威胁新挑战,个别国家谋求军事领域绝对优势,不断强化军事同盟,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国际安全形势中的一些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
”常万全表示,全球战略稳定受到威胁,地缘政治因素凸显。
一些地区热点问题在外部势力挑动下有所升温,给国际安全带来不安定因素。
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全球恐怖活动频度和烈度都在增大,恐怖主义的危害性进一步凸显。
发展与安全的联系更加紧密。
战乱冲突、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都能从发展落后中找到根源,都需要通过发展寻求根本解决之道。
本届香山论坛将继续贯彻“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深入探讨亚太安全合作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孙建国海军上将主持开幕仪式。
论坛于12日落下帷幕。
与会专家表示,香山论坛为参会各方提供了直抒己见、沟通交流的平台。
香山论坛旨在增进沟通了解,共同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
2017年高考时政热点微专题(二):微专题十 推动区域互联互通 打造亚欧合作升级版 Word版含答案
微专题十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打造亚欧合作升级版【背景材料】2016年7月16日,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闭幕。
与会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乌兰巴托宣言》和主席声明,盛赞亚欧20年合作成果,誓言进一步深化未来务实合作。
宣言说,20年来,亚欧会议已经发展成为两大洲对话与合作的独特平台,在促进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会领导人承诺将以开放和渐进的方式继续推动亚欧会议机制,在充分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互联互通,促进更深入的合作。
为进一步推动亚欧未来合作,宣言提出加强亚欧伙伴关系、聚焦务实合作、推进各领域互联互通和促进会议内容多样化等倡议。
宣言将每年3月1日定为“亚欧合作日”,以进一步扩大亚欧会议的影响力。
与会领导人在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还强烈谴责近期发生的恐怖袭击,强调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消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滋生蔓延的环境。
本届亚欧首脑会议为期两天,来自亚欧53个成员的领导人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宣布下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定于201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
首届亚欧首脑会议1996年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标志着跨洲对话的亚欧会议正式成立。
亚欧首脑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在亚欧地区轮流举行,宗旨是通过对话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建立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言中说,拥有40多亿人口的亚欧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世界一半,贸易总量接近全球七成。
这里既有成熟的发达经济圈,也有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关联性、互补性强,发展与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亚欧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大陆,是一个应该也完全可以在世界上有更大作为的大陆。
【考点链接】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在中欧贸易发展中,必须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高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四部分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四部分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知识网络:见前二、高考考点分析(三大部分11个考点)1、识记、理解、运用:略2、重要知识点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国际新秩序;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⑤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基本点;⑥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⑦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⑧国家主权、国际组织的分类、世界多极化趋势。
3、常用考点清单(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①国际社会的构成;②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③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准则。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或冲突的根源。
b、国家力量是导致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直接关系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①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四个,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②主权国家的权利(4点)和义务(3点)。
(3)国际法:①目的;②特征;③作用(4点)(4)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①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②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③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及秘书长)(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①和平是主流,但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和平的因素还存在;②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和平是前提条件,发展是重要基础;③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国际新秩序:含义;必要性(有效途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客观要求);中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的主要内容(5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措施和途径(6点)。
2017年高考政治热点命题:维护国家利益 处理国际关系 精品
维护国家利益处理国际关系1.未来5至10年将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新阶段”,对外工作需力争实现三大战略目标:一是经营、维护并延长战略机遇期,为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是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适度承担国际责任,获取更大的制度性权力,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三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捍卫核心与重大国家利益,维护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国家统一与安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战略目标”是如何体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6分)参考答案:通过经营、维护并延长战略机遇期,为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体现了我国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4分);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捍卫核心与重大国家利益,体现了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和平发展。
(2分)(2)请从矛盾分析法中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6分)参考答案示例一:矛盾具有特殊性,(2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中国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我们的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遭到严重威胁时,要义无反顾地“亮剑”。
(2分)参考答案示例二: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2分)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分)当前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分)参考答案示例三: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分)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2分)维护国家利益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2分)参考答案示例四:矛盾具有普遍性,(2分)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并解决矛盾(或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分)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积极参与竞争合作,妥善处理矛盾冲突。
(2分)2.材料一:经过2012年快速发展,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
2017年高考时政热点微专题(二):微专题八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含答案
微专题八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背景材料】2016年7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主席唐家璇和约450名中外嘉宾出席。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开放”。
在4场大会和22场小组讨论中,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0位中外嘉宾就国际安全与大国合作、亚太安全秩序、国际反恐合作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共商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
世界和平论坛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论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拓展,成为各国有识之士探讨国际安全形势、探寻破解安全难题的重要平台之一。
在此次论坛上,中外嘉宾围绕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表示,仲裁案是一个充满政治偏见的典型案例,其诉求是出于政治目的包装和单方面提起的,仲裁庭的组成是出于政治目的临时拼凑的,仲裁结果是为实现政治图谋精心炮制的。
仲裁案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
这种做法违背了法治精神,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上开启了危险和恶劣的先例,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发展是解决各类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过去几十年,东亚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区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在发展自身、惠及本地区人民的同时,东亚肩负着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论坛上,中国对世界和地区安全的贡献获得积极评价,南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多数与会嘉宾认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希望相关方尽快进入谈判协商的轨道,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考点链接】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
我国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是我国拥有保护自己的生存和独立权。
2017年时政热点总结
2017年时政热点总结概述2017年,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许多重要的时政热点事件发生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2017年的一些主要时政热点,包括国际关系、战争与冲突、经济和贸易、环境和气候变化、移民和难民问题等方面。
国际关系1.朝鲜核武危机: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美国和其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来压制朝鲜的核项目。
2.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战的风险日益加大。
美国政府采取了针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导致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
3.英国脱欧:英国启动了脱欧程序,与欧盟的谈判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场脱欧谈判引发了各种争议和困难,对英国和欧盟的经济和政治秩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战争与冲突1.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内战在2017年继续持续,并导致大量难民流离失所。
各方继续在叙利亚领土上展开激烈的战斗,导致数万人丧生。
2.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政府与伊斯兰国的战斗进入了新的阶段,伊拉克政府在2017年夺回了多个城市,包括摩苏尔。
然而,战斗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破坏。
3.乌克兰危机: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冲突仍然在2017年持续。
乌克兰政府和亲俄罗斯的分裂地区之间的紧张局势导致了长期的冲突和持续的人道危机。
经济和贸易1.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2017年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通过采取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美国税改:美国政府通过税改法案,降低了企业税率,这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3.欧盟经济复苏:欧盟经济在2017年出现了复苏迹象,但一些成员国仍然面临着高失业率和债务问题。
环境和气候变化1.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于2017年正式生效,该协议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
然而,美国政府宣布退出该协议,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
2.自然灾害:2017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包括飓风、地震和森林火灾等。
这些灾害对受影响地区的环境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2017年高考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微专题十三 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微专题十三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背景材料】2016年4月28日,第22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新加坡举行。
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与新加坡外交部常秘池伟强共同主持,东盟其他各国高官和东盟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重点围绕今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筹备工作深入交换意见,气氛热烈友好,达成了广泛共识。
与会高官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认为双方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
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国高官就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点讨论了如何进一步落实好“2+7合作框架”和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双方同意密切合作办好2016年9月在老挝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和其他25周年纪念活动,推动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东盟方赞赏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本地区是重要机遇,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
中方表示,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中方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
各方一致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考点链接】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
这有利于维护东盟各国的自身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
2017届高考时政热点携手G20 合作又共赢
携手G20 合作又共赢【热点扫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随着中国迎来G20时间,数十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即将聚首西子湖畔,共绘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新图景。
邀请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会,将“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列为重点议题——别具深意的安排,突显中国主张,诠释着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世界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担当。
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是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重要力量。
从华盛顿到杭州,国际金融危机绵延8载、余波未平,主要经济体政策明显分化、保护主义抬头、多边合作受阻等挑战层出不穷,阻碍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从历史驶向未来,G20巨轮如何汲取合作共赢的精神动力,怎样以包容联动式发展破解增长瓶颈、完善全球治理,考验着各成员的决心与行动,更让国际社会对杭州峰会充满期待。
【考点链接】一、《经济生活》角度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召开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2、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在浙江杭州举行讲有利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在浙江杭州举行是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表现。
二、《政治生活》角度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二十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合作共赢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利益。
2.和平与发展是是时代的主题。
二十国集团第十一次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展开讨论与合作,符合时代的主题,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二十五推动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微专题二十五推动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背景材料】2016年6月5日,第15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闭幕。
各国代表与会期间就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诸多涉及区域安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很多代表呼吁各国增强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5日在闭幕会上发演出讲。
他指出,中国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构建顺应各国安全和进展需求的新型国际关系。
各国在对待不合上应增强沟通交流,通过和平谈判增进了解、形成共识,慢慢寻求解决矛盾不合的方法,避免冲突和对抗。
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表示,现今世界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必需寻求具有建设性的流程来推动合作,扩大共识。
合作机制是为了增进互信,谋求一起进展,而谈判的目的是达到一起观点并解决不合。
在最后一场主题为“追求一起的安全目标”的全部会议中,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和加拿大国防部长哈尔吉特·萨詹一起呼吁国际社会增强合作,携手冲击恐怖主义。
在本届对话会上,各国代表还就网络安全和技术共享、朝鲜半岛局势、南海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最近几年来“香会”议题的转变表现出本区域乃至世界安全形势的进展转变。
从最初小规模的会议,到此刻几乎涵盖全世界各类议题,“香会”随着亚太进展而不断进展。
香格里拉对话会正式名称是亚洲安全峰会,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起、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于2002年开始举行的多边论坛,因其每一年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而得名。
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于3日至5日在新加坡举行。
【考点链接】一、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起点和落脚点。
我国踊跃参加香山论坛,其全然目的是为了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政府主张亚太各国要做到不冲突、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互利共赢。
既有利于保护各国的一起利益,也有利于保护我国的全然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一起利益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发国间冲突的本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二十五推进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背景材料】2016年6月5日,第15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闭幕。
各国代表与会期间就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诸多涉及区域安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很多代表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5日在闭幕会上发表演讲。
他指出,中国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构建顺应各国安全和发展需求的新型国际关系。
各国在对待分歧上应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和平谈判增进了解、形成共识,逐步寻求解决矛盾分歧的办法,防止冲突和对抗。
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表示,当今世界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必须寻求具有建设性的流程来推动合作,扩大共识。
合作机制是为了增进互信,谋求共同发展,而谈判的目的是达成共同观点并解决分歧。
在最后一场主题为“追求共同的安全目标”的全体会议中,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和加拿大国防部长哈尔吉特·萨詹共同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携手打击恐怖主义。
在本届对话会上,各国代表还就网络安全和技术共享、朝鲜半岛局势、南海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香会”议题的变化体现出本区域乃至世界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从最初小规模的会议,到现在几乎涵盖全球各种议题,“香会”随着亚太发展而不断发展。
香格里拉对话会正式名称是亚洲安全峰会,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起、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于2002年开始举办的多边论坛,因其每年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而得名。
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于3日至5日在新加坡举行。
【考点链接】一、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积极参加香山论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政府主张亚太各国要做到不冲突、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互利共赢。
既有利于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间冲突的根源。
中美之间军事合作由来已久,两国在很多国际议题上也有合作潜力,中美在维护亚太和平与安全方面不仅需要相互合作,而且有足够多的合作机制来求同存异。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区域恐怖主义威胁在过去10多年愈演愈烈,各国安全和军事部门必须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应对机制,在情报和侦查方面加强合作,以遏制这场“恐怖风暴”的形成。
打击恐怖主义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客观要求。
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地区环境。
中国是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和维护者,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5.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为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
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亚太各国兴衰相伴。
目前,亚太地区人口占世界的40%、经济总量占57%、贸易总量占48%,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地区。
体现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7.我国政府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在南海问题上,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坚持维护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坚持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8.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中国军队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前提下,致力于同有关国家妥善处理争议,共同管控风险,和平解决争端。
为维护共同安全,中国倡导树立新型安全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合作之路。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趋势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保持克制和忍让,以建设性态度负责任地处理南海争端,中国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符合南海的现状和有关国际法准则。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可以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各国应摒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坚持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中方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全面完整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来处理朝核等问题。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我国对国家事务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我国自觉承担着一些国际义务。
亚太各国应携手共进,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维护本国安全时尊重各国安全,共同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人类利益交融,命运相系。
亚太各国安危与共,文明交融。
亚太各国守望相助,必须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疾病传播等跨国挑战。
5.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的看问题。
近年来“香会”议题的变化也体现出本区域乃至世界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从最初小规模的会议,到现在几乎涵盖全球各种议题,“香会”随着亚太发展而不断发展。
随着地区国家联合自强,东盟共同体建设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6.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当前亚太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但强化军事同盟、加强军事部署给地区带来不安全因素,朝鲜半岛、阿富汗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时有升温,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核扩散等威胁上升。
7.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各国在对待分歧上应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和平谈判增进了解、形成共识,逐步寻求解决矛盾分歧的办法,防止冲突和对抗。
8.矛盾又主次方面之分。
我国虽然与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但总的来看,合作与交流是主流。
由于国际利益不同,我国很难避免与一切国家的竞争和冲突,但总体来看,中国与各国的关系是不断发展的。
9.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亚太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多样,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对有关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关切不尽相同。
中国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宗教文明挂钩,推动加强文明对话交流、包容互鉴,倡导和而不同。
【跟踪试题】中国政府重申,亚太各国应超越冷战思维,深化拓展不冲突、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互利共赢的安全合作,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新路。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利于“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的有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唯一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我国过去“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中美之间军事合作由来已久,两国在很多国际议题上也有合作潜力,中美在维护亚太和平与安全方面必须相互合作,有足够多的合作机制来求同存异。
这说明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不同的利益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4.区域恐怖主义威胁在过去10多年愈演愈烈,各国安全和军事部门必须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应对机制,在情报和侦查方面加强合作,以遏制这场“恐怖风暴”的形成。
这启示我们①把和平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②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应发挥积极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5.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地区环境。
中国是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和维护者,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
材料表明①我国将在亚洲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②中国和亚洲邻国国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潮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为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各参与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前提下开展广泛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合作、政治互信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表明①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经济的全球化推动着不同文明的趋同化③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已融为一体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日益相互交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亚太各国兴衰相伴。
本地区人口占世界的40%、经济总量占57%、贸易总量占48%,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地区。
材料启示我们①我国外交活动以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宗旨②合作应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基本形式③平等互信、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原则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要弘扬合作共赢精神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坚持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好分歧,坚持维护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坚持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这主要说明A.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我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C.我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D.我国将在国际事务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9.亚太各国携手共进,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维护本国安全时尊重各国安全,共同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这表明A.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B.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D.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10.近年来“香会”议题的变化也体现出本区域乃至世界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从最初小规模的会议,到现在几乎涵盖全球各种议题,“香会”随着亚太发展而不断发展。
随着地区国家联合自强,东盟共同体建设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这说明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11.当前,亚太安全环境总体稳定,但强化军事同盟、加强军事部署给地区带来不安全因素,朝鲜半岛、阿富汗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时有升温,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核扩散等威胁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