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学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育学复习题(1-9)

[日期:2009-04-29]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小学语文教育学复习题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填空题

1.1923年颁布的我国第一个《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的《国语课程纲要》明确规定“国语”一科包括:语言、读文、作文、写字四项。

2.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最大特点是把“阅读”和“汉语”分而教之,总的倾向是重知识轻能力。

3.1963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读写,强调能力的培养。

4.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语文课外活动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5.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学语文课程逐步走向现代化。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课程的概念以及新旧课程概念的不同内涵?

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新旧课程概念内涵的主要不同在于以往的课程概念指“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而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它主要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活动和教育评价,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

网络:(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称为课程”。)

2.新的课程观与以往的课程观比较,在哪些方面有较重大的突破?

第一,拓宽了课程的领域。学校的课程不仅指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学科领域,也包括以保障儿童的人格与能力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外领域。

第二,全面地认识了课程的教育功能。不仅认识了显露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的作用,而且认识了隐蔽课程(暗默的教学,价值、规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课程设置主要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学校寻求达到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能够提供哪些教育经验使学校有可能达到这些目的;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认自己是否正在接近这些目标。

4.怎样理解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确定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并提出了发展智力的问题。这种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小学语文学科对于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具有密切而重要的关系,决定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是小学课程中课时最多、教学时间最长的学科。

课程标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5.建国后,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什么?

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体现出的,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应以思想教育和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

第二个阶段是196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表现的,以培养读写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

第三个阶段是1986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的全面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的任务。

第四阶段是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6.如何理解当代美、俄、英、德、日五国小学语文课程的异同?

内涵相近,课程属性不同。对课程重要性认识相近,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有不同;在基础教育中地位相当,课程内容结构不同。

(三)典型题例分析

例:新的课程观与以往的课程观比较,在哪些方面有较重大的突破?

新的课程概念与以往的课程概念相比,在下边两个方面有了突破:

第一,拓宽了课程的领域。

学校的课程不仅指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学科领域,也包括以保障儿童的人格与能力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外领域第二,全面地认识了课程的教育功能。

不仅认识了显露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的作用,而且认识了隐蔽课程(暗默的教学,价值、规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章小学语文教材

(-)填空题

1.建国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是《国语》。

2.建国后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识字量最大的一套是1963年版的教材。

3.港台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的共同特点是重视词语和句子的运用训练。

4.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5.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完整,其次要明确、具体。

6.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大纲的分年级要求,课文特点和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以及学生实际。

7.语文教学方法常用的有讲读法、讲述法、朗读法、引读法、练习法等。

8.教学难点指的是课文内容方面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和语文知识和训练方面学生难以掌握的关节点。

9.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现行全国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是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成一组组课文,每组课文的结构包括单元导读课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

(二)简答题

1.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精神编写的现行全国通用教材有哪些结构特点?

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思想性;改进总体设计,实现语文基本练的整体优化;重视发展语言,发挥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功能,改革低年级教材;对高年级教材以训练项目为核心,重视训练过程,注重能力培养;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2.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分析教材要有整体观念。这里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把全套教材看成一个整体。

第二,把一册课本看成一个整体。

第三,每一篇课文也应看成是一个整体。

3.简要回答应如何理解分析语文教材的目的性原则。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在分析教材时,应科学地确定目的。首先,要定位于“语文”学科;其次,对于学科知识要控制在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合适的深浅度上。

4.小学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原则含义是什么?

指分析教材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

5.简述处理小学语文教材的程序。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编制反馈练习。

6.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内容特点;结构特点和学生实际。

7.设计补充练习应注意哪些方面?

讲求实效,因人制宜;授之以法,举一反三;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听说读写,全面兼顾。

(三)典型题例分析

例1.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性原则。

首先,要把全套教材看作一个整体;其次,把一册课本看作一个整体;再次,把每一篇课文看作一个整体。这里讲的“课文”不仅仅指课文正文,还包括课文注解、课后练习、插图等。整体性原则,即从全套教材——整册教材——单篇课文,去把握各自有关内容和与之相联系的内容,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