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省情和国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辖8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9+1),60个县(市、区)。

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23万人,占全国的2.07%;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249亿
元,占全国的2.03%。

吉林省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个中心” “两个基地”“三个优势”
“一个中心”就是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

吉林省是内陆边境近海省份。

东部和东南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边境线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1206公里,中俄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

在地理上吉林省处于由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北部)、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位置,特别是通临日本海,联接朝俄韩日。

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区位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两个基地”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

作为工业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是我省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一汽集团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部地区是享誉全球的黑土地和黄金玉米带。

以占全国1/25的耕地,提供占全国1/10的商品粮,全国每6斤玉米就有1斤是吉林生产的,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1位,特别是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素享美誉。

“三个优势”就是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

吉林省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1.5人,居全国第6位。

长春光机物理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制品所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以及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

神州五号飞船所用的光学仪器大多来自吉林省。

我省研制成功并产业化生产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
技术的国家。

2002年,吉林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品种。

去年,又培育成功亩产达750公斤的国家超级稻品种。

吉林大学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全省高校毛入学率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

1999年,国家批准吉林省为生态建设试点省。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5%。

有各类自然保护区33个,其中国家级9个。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确定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呈垂直分布的植被是从北京走到北极才能看到的。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湿地保护区。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居全国前列,长春市空气质量
全年有340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吉林省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96种,其中油页岩、硅藻土、硅灰石、火山渣、镍、钼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8368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第五位。

东部的靖宇县拥有全国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矿泉水资源,被誉为“中国长白山矿泉城”。

吉林省是有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其中人参、鹿茸产量居全国首位。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神奇的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

吉林雾凇冰清玉洁,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集安高句丽遗迹被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吉林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振兴吉林老
工业基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破解“三农”问题实现较大突破。

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发展。

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畜牧业生产都实现较快发展。

粮食生产已突破了500亿斤阶段性水平,去年总产达544亿斤。

二是进行国企改革攻坚,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较大突破。

到去年末,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共完成改制国有企业
3228户,改制企业活力普遍增强。

三是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结构调整实现较大突破。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52%,人均投资超过万元。

通过调整优化结构,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

四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社会发展实现较大突破。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谋划和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亚冬会。

开工建设长春综合科技文化中心。

五是推进和谐吉林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实现较大突破。

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今年可以全部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

全部免除了232万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

加快推进廉租房建设,大力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今年将全部完成9个市(州)所在地城市改造任务。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心任务,坚持推动发展、关注民生、创新体制、维护稳定,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3%。

1—7月份,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3%,盈亏相抵实现净利润增长58.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出口额增长45.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7.3%。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33%。

现在,吉林省正处在加快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

今年5月,我省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谋划部署了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

总的就是要立足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要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优
良的新吉林。

到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前移,人均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地方级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00亿元和1200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
人均纯收入保持全国上游水平。

当前,全省上下精神振奋,干劲实足,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加快发展的氛围浓、势头好,吉林发展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积极迎接新的挑战,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不断巩固、扩大和发展好形势,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地理位置
吉林省省情概况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之间。

全境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

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

南连辽宁省,
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
的交汇点上。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

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全省年降水量一般在400—900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

全省无霜期中部以西150天左右,东部山区130天左右。

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终霜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气候特点:吉林省气温四季变化显著。

冬季(1月),是最冷月份,全省平均气温在-11℃以下。

春季(4月),中西部平原区平均气温为6~8℃,东部山地在6℃以下。

夏季(7月),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东部山地在20℃以下,长白山天池一带为8℃。

秋季(9月),西部平原降至6~8℃,东部山地多在6℃以下。

全省气温年较差为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夏季最小,春秋季最大,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在34~38℃间,最高(1965年)的白城市为40.6℃。

年极端最低气温,中部的长春为-36.5℃, 1970年桦甸最低为-45℃。

吉林省的霜期东部山区早,西部平原晚。

长白山天池一带初霜出现在8月末至9月初,平原地区出现在9月下旬。

西部平原终霜在4月下旬,中部和东部在5月上、中旬。

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10~160天。

全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小时,夏季最多、冬季最少,西部较多、东部较少。

吉林省各地年降水量一般在400~1300mm,东南部降水多,西部平原降水少。

长白山天池的年降水量最多,为1349mm,镇赉年降水量最少,为389mm。

这种空间分布造成省中西部地区干旱频繁发生,东南部地区经常出现洪涝灾害。

受季风气候影响,吉林省四季降水量以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4~5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3%。

因此吉林省春旱发生频率很高,尤其西部地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吉林省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霜冻为主,其次有冰雹及风灾。

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和西部草原的破坏,土地的盐碱化和沙化逐年加重,东部地区的森林采育失调,生态失去平衡以及河流水域遭受污染等原因,吉林省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地形地貌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

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

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

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

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

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

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

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至今仍然可见。

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

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
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

民族与分布
吉林省共有49个民族。

除汉族外,48个少数民族人口为245.34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9.15%,主要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

由于历史上的不断互相交往,形成了各民族既杂居、又聚居的状况。

吉林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以及33个民族乡(镇)。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2004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15.59亿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唯一连续3
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称号。

民族区域自治
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吉林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建立了1个自治州和3个自治县,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全省还有33个民族乡(镇)。

民风民俗
朝鲜族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具有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光荣传统。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

朝鲜族爱穿素白服,注重礼仪,尊老爱幼,能歌善舞,重视教育。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
1952年9月3日,素以“歌舞之乡”、“足球之乡”著称于世。

满族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和具有革命传统的民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已通用汉语文。

满族妇女喜爱穿着旗袍,样式美观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已成为中国传统女装,并深受青睐。

满族传统的礼俗、祭俗、婚俗、葬俗、居住习俗、育儿习俗等,现在还影响很多地区。

其绘画、剪纸、歌舞、曲艺、民间故事、民族体育传承久远,至今流行。

满族饮食独具特色,“满汉全席”闻名遐迩。

蒙古族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服饰、饮食、住行、建筑、婚俗、丧葬、禁忌和礼节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每逢自治县、民族乡成立纪念日和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都举办那达慕(娱乐)大会,开展赛马、叼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

国情
人口
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

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

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未来十五年的人口目标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

其在人口与健康领域确定的发展思路之一,即是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重点发展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为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出生缺陷率低于百分之三提供有效科技保障。

另三个发展思路包括: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

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

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
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纲要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此,该纲要还将“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确定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
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
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

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

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
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
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

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

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

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

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

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

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
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

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

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

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
右。

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
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

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