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油画大师作品的感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典油画大师作品的感触
洪尘
欣赏大师们的艺术作品使人感触最深的有三个超常,所谓三个超常指的是:一是技巧上的超常;二是耐心和毅力的超
常;三是思想领域和知识面的超常。
一技巧上的超常
欣赏任何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它所给人带来的不仅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美感,同时也为作品中所使用的技巧叹维观
止,这些技巧所体现出来的并不只是手法上的谙熟,而是庞大的知识容量,它需要一个艺术家花掉大量的时间甚至是毕生
的时间才能获得,并且在某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难度是一般画家很难承受的。
技巧指的是绘制一幅作品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法,包括对形体的塑造,结构的处理,色彩的使用,以及比例、透
视、黑白、构图等一系列必需的制作工艺。这些手段和技能是任何一个学习绘画艺术的人都必须掌握的东西,掌握和运用
这些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画家的艺术表现能力。因为它就象我们说话的语言一样,如果没有熟练的表述能力就
不可能把自己所要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因此我把作为一个画家应该具备的这些能力基本上分了三个层次,也是在造型技巧
训练上的三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画家走向成熟的三个阶段。
(一)对可见物象的模仿能力
在这里我所说的模仿,指的不是临摹,而是对可见事物的写生能力,换句话说就是用所学到的基本的造型手段和知识
对大自然中形形色色实际形象在画面上的模仿能力和再现能力。它要求一个画家能够在画面上把可见的任何视觉现象——
包括形状、结构、体积、空间、黑白、色彩和质感等所能看到的任何细节——都能够准确、标准、如实地近乎照相机般地
一一再现出来,其真实程度甚至超过一般照相机所拍摄到的效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达到了作为画家的第一个层次。
为什么这样要求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搞的是视觉艺术,所有的视觉形象都可能被作为我们说话的语言,它如同我们学写字一
样,每种文字都有最标准的书写形式,最标准的文字也是表达内容、思想和情感最有效、最完善、最具效率的工具。我们
所要掌握的这种语言工具的正确性和标准性,它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反映和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不至于对欣赏这种语言
的观众造成误导。而作为一个画家,解决一切可见的视觉现象那是一种天职,一种必须的工作。
其次,任何被我们所刻画的形象,在画家对它进行针对性的写生时,与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所草草接触到的一些同样的
物象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到不是因为在写生时和不写生时这个物象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由于写生时与仅仅靠观察所
产生的心理上的感受大不相同。写生一个东西,就是用画笔来述说这个东西,就象用文字写说明文一样。画家要把这个东
西说清楚,就需要把视觉能见的一切画得尽善尽美,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也就是要达到人们肉眼看到的那种样子。
一个画家如果能够画到这种程度,他必然会对所刻画的这个形象理解和认识得更彻底更全面,如果往深里想,等他完成这
个形象之后他会体会到上帝在创造这个形象时是多么得不容易,他本人也会认为——他实际上也象上帝那样把这个东西重
新创造了一遍,其中的感触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那也是一种特殊的心灵体会,一段心灵的历史。假如他只是平时的那种
观察,或者仅仅限于视觉的观察,他所得到的仅仅是一种视像般的记忆,或者仅仅对它的其中一个特点有所了解,而不是
全部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在他的形象思维中形不成一个完善的形象资料,这就必然会影响他将来的创作。
另外,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种磨练,特别是一种心理素质的磨练和技巧的磨练。它既能够使画家养成一种观察入微、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习惯,又能使画家在不断的写生训练中获得更多的造型技巧和熟练程度的补益。
画家是通过视像来说话的,没有选择过这种语言的人们体会不到使用这种语言时的那种心态,也就是说刚刚拿起画笔的画
家对表现直观的视觉形象是非常陌生的,他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尽管他曾经把一些有关的造型理论和技巧原理理解的十
分透彻,一旦真的动起手来,即使他十分明白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地处理和用笔就能达到目的,也会被一股莫名其妙的抵
抗心理搞得烦躁不安而无从下笔。实际上,自从一个人那起画笔开始就一直在与这种心理障碍做斗争,一直训练到能够随
心所欲地、运笔自如地表达形象时,这种心理障碍才会逐渐缓解。在这段时间里,这种心境是非常难熬的,因为它既枯燥
乏味,又限制情感,因此多数画家会在这种心态下失去耐心和毅力,或者干脆得过且过、草草收笔。在这种情况下,就需
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心理帮助——指明这种心理上的种种反应是极为正常的——只要突破这个特殊阶段就会逐渐逐渐轻松
起来和成熟起来,或者画家本人主动地调整心态,才能使这种训练继续下去。然而,不管是被动的心理帮助,还是主动的
调整,一旦画家圆满完成了这么一种特殊的训练,他就一定对绘画这种特殊语言产生新的认识,也就能够自发地训练和调
整心态,从而得到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完善。另一方面,画家在如实地反映任何一个可视物象时,总会不断地遇到难度,这
些难度都是由于人们平时的视觉习惯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观察一个东西时,往往获得的是这个东西的大概印象—
—只有那些比较突出的特点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记忆,而对那些构成这个东西的另外一些并不突出的部分特点就很容易造
成忽略,只有在如实地写生中才能遇到这些被我们的视觉所忽略的部分。因此,画家每遇到一个难度,就会遇到一次技巧
性训练,每突破一个难度,就会获得一种新的技巧,画的东西越多,碰到的难度就越多,碰到的难度越多,技巧掌握得越
多。这样,久而久之,从量变达到质变,画家就会在造型技巧上越来越熟练,进而产生质的飞跃——使手法和技巧进入一
种下意识的“无法”状态,就象成年人走路一样,走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忘记了走路的姿势和技巧——只关心要做某些事,
却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两条腿和两只脚在悄悄地、不知不觉地进行着相应的协调和配合。一个画家如果能在写生中做到了
这一点,才算一个合格的画家,也完成了走向一个艺术家的第一个阶段。
(二)默写能力
大量的写生使画家能够接触到无数的形象,每一个形象都能或多或少地在画家的心目中留下了记忆和印象,这些印象
得益于对某些物象的第一个阶段那种全面细微的研究和真实耐心的描摹。它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能够记下某一物象的某某构
造或特点,也不仅仅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其作用和意义远远超出了能够形成明确记忆的功能和简单的基本功训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