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加热炉烟尘超标排放治理

油田加热炉烟尘超标排放治理
油田加热炉烟尘超标排放治理

油田加热炉烟尘超标排放治理

阎相环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河北任丘062552)

{摘要}加热炉是油田生产中的主要升温设备,为了提高加热炉的炉效,需要及时对加热炉炉管进行吹灰处理,由于烟尘超标排放,形成了新的环保问题。本文对高效旋风除尘器治理油田加热炉烟尘超标排放的原理、性能及现场实施效果做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油田用加热炉;吹灰;旋风除尘器;治理

在采油、输油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热炉直接加热或加热水循环伴热升温,才能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原油集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加热炉技术性能的优劣,对于油田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效、安全、操作简单可靠的加热炉是现场生产的必备装备。近几年来,各个油田先后进行了大规模加热炉更新换代,高效加热炉基本上取代了低效方箱式加热炉,使加热炉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在炉烟尘治理方面的问题,加热炉为了提高炉效,需要及时进行吹灰,但由于燃料的物性组成较差(个别站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甚至超过50%)和燃烧的不完全彻底性,燃烧后排放的烟尘中难免会含有一些较大颗粒的黑炭,这些固体颗粒,在加热炉吹灰及燃烧器大小火转换时,由于炉膛内风压增大,被吹扫到炉体外面,随风飘落在加热炉四周甚至更换远的地方,不仅影响环境卫生,也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使油地关系紧张,形成新的环保问题。

对于加热炉烟尘治理,基本上有两条解决途径: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即改变加热方式,由目前的燃油加热炉加热改为其它加热方式,如电加热,太阳能加热等,或采用性能优良的燃料,如柴油,或改善燃料油的燃烧性能等,但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分析,不仅成本高,而且对于燃料改性技术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可行性不强;二是治标的办法,既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如何减少烟尘的排放,把环保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现达标排放。

1、目前国内烟尘治理技术的现状

根据烟尘性质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重力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四种类型,它们的优点、缺点、对燃油烟尘处理的有效性及适用范围情况,见下表:

除尘器类型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对燃油烟尘处理的有

效性

(2005年国家已禁止

采用)

静电式对烟尘颗粒有较好效果对烟气中有机烃类物质处理

无效,寿命较短,耗电量大

燃煤锅炉及

水泥生产

重力旋风式对烟尘中大于100nm颗粒

有较好效果

对烟气中有机烃类物质处理

无效

燃煤锅炉及

水泥生产

袋式设备工艺制造简单,对

烟尘颗粒有较好效果

体积大、效率低,工人劳动

强度大,对烟气中有机烃类

物质处理无效

粮食加工、

木器生产、

矿石精加工

湿式对烟尘颗粒有较好效果对烟气中有机烃类物质处理

效果差,寿命较短,用水量

大,存在二次污染

燃煤锅炉

在用于燃油烟尘处理时,以上方法措施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烟尘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目前,国内针对大型燃油加热设备的除尘技术尚没有成型的技术措施和办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各类烟尘治理技术的综合研究,设计了高效旋风除尘装置,以解决加热炉的除尘问题。

2、传统旋风除尘器的缺点和弊端:

常规旋风除尘器有CLT型旋风除尘器、CLK扩散式旋风除尘器、XZZ型旋风除尘器等。使用时,气体由直筒段上部进入除尘器内,沿边壁螺旋向下流入锥体,由于流体向下流动时,锥体截面不断缩小,大部分气体逐渐趋向中心,并沿轴心自下而上螺旋上升至除尘器顶部,再从中心排气管排出。部分气体夹带着被分离下来的粉尘进入灰仓,在灰仓内与粉尘分离后返回除尘器内。这些除尘器存在的弊端有:

①分割直径一般为10um,分离效率低,对10um以下的粉尘,分离效率很低,而对5um以下的粉尘,分离效率很低几乎为零;

②放大效应大,常规的旋风除尘器直径越大,除尘效率急剧下降;

③流体剪应力大,压降太大;

④操作稳定性太差,弹性小;

因此,常规的旋风除尘器不能够用在需要高效除尘的行业中。

3、高效旋风除尘装置结构原理及性能

高效旋风除尘器由外筒体,借上、下支撑装置与外筒体连接的内筒体,内筒体内部的导流整流器、连接在外筒体下端的锥筒体,以法兰连接在锥筒体下端的排放管,穿过外筒体切向接入内筒体的菱形进口管,安装在外筒体上端的端盖以及安装在端盖上的出口管所构成。内筒体是一种锥筒体,锥筒体的侧壁向外倾斜α角或者向内倾斜-α角,α在-200~200之间。根据除尘的不同要求,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导流装置。

α角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场合的除尘需要。当α≥0时,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可用于颗粒物质的分级。当α≤0(亦即-α)时,可用于调整环流量和除尘效率。

内筒体的中间外径A1与外筒体的外径A之比值在30%~90%之间。这一尺寸比可使压降更低、放大效应更小、分离效率更高、能耗更低,效果显著。

进口管的横剖面为菱形,与外筒体呈蜗旋连接。菱形的上边与水平面的夹角β在0~80°之间,这一夹角有利于对进入环隙的流体的导流。上、下支撑装置与水平面夹角γ在0~45°之间,这一角度有利于对进入环隙的流体导流。进而可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降低能耗。其气流旋转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装置对于3um以上的除尘效率达到98~99.5%,该技术达到了袋式除尘和静电除尘的水平。

4、性能指标比较

①高效旋风除尘器与国外的B型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相比,压降由1500~2000Pa降至500~900Pa;分割直径Φ50从3~5um下降至1.5um。

②高效旋风除尘系统装置对于1~3um的粉尘,除尘效率达到了95%以上,分割直径Φ50下降至0.5um左右,压降不大于2500Pa。对于5um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达到99.5~100%。

5、现场实施效果:

本装置在华北油田采三厂高一联进行现场试验,高一联有5台热水加热炉,均为管式加热炉,其中3#加热炉主要技术参数:加热功率2330kW,风机7.5kW,风量约3000-6000m3/h,排烟温度约240℃左右,为防止对流炉管积灰,影响加热炉运行热效率,需定期对对流炉管吹灰,吹灰周期为每8小时2~3次。为满足现场的实际状况,整个除尘系统进行了集成并橇装化,对橇装后的系统也进行了基础硬化处理。

安装本除尘装置前,大站内地面随处可见飘落的烟尘颗粒大如蚕豆,小如米粒,清扫困难,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是相当严重的。本除尘系统试运行后,对3#加热炉的点炉、吹灰所引起的烟尘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现场状况大为改观。经管理局环境检测中心进行的现场检测数据证明,应用该除尘装置后,烟尘排放量由除尘前的151 mg/m3,下降到31.2 mg/m3,符合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应用高效旋风除尘器后,大大减轻加热炉点炉及吹灰时的烟尘排放,有利于站内及周边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了地方环保部门的高额环保罚款,缓解了和地方的紧张关系,有利于油田正常生产。

作者:

阎相环(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编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用电加热金属材料,由于加热温度控制准确,劳动条件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常用的电加热方式有感应加热,接触电加热和电阻式加热。 感应电加热和接触电加热其实都是使用一种加热器,感应器式样由被加热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接触电加热对被加热坯料的表面糙度和形状尺寸更有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由于电阻式加热炉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电阻式加热炉也有多种型式,锻压车间常用的是箱式电阻炉。坯料从炉口装入炉膛,关闭炉门后即可送电加热。电热体(电阻丝)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坯料,使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炉门的升降是用脚踏传动装置来操纵的。 操作电加热炉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前必须对炉子的安全接地线、炉壁、炉底和加热元件(指电阻丝或硅碳棒、硅钼体)等进行全面检查,并注意炉膛内有无异物、脏物,是否清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2、操作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勾料铲火时,应使用套有绝缘胶管手柄的工具,站立在胶皮垫子上,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操作时注意防止工具、坯料碰坏耐火砖和电热体,装料和取料(锻造操作中钩料除外)时必须关闭电门,坯料与发热元件应保持一定距离。 4、控温仪表及控制盘应经常检查,以免因“跑温”而烧坏电热体,不允许超过炉子所规定的极限温度。当电炉的控制仪表和电偶发生故障或炉温、功率不符合要求时,应与有关人员联系,不得擅自进行调整和修理。 5、装料或捞料时必须关闭电门,切断电源(锻造操作中勾料时不关电门)。要小心不使锻件和工具碰到电偶、加热元件和炉膛。 6、装料时要注意放到炉膛的温度合格区,保温(均热)时间不足,不允许开锻。

首创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方案

开封?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锅炉烟?气综合治理理?工程 技 术 ?方 案 ?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年1?月

?目录 第?一章?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1) 第?二章总论 (2) 2.1项?目概况 (2) 2.2设计依据 (2) 2.3设计原则 (3) 2.4设计参数 (4) 2.4整体设计?工艺流程选择 (6) 第三章?干法脱硫脱硝?工艺的可?行行性论证 (8) 3.1SDS?干法脱硫?工艺介绍和可?行行性论证 (8) 3.2脱硝?工艺技术介绍和可?行行性论证 (12) 3.2可?行行性论证结论 (18) 第四章脱硫脱硝系统?方案设计 (19) 4.1引?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9) 4.2基本设计参数 (20) 4.3能源介质条件 (21) 4.4脱硫脱硝?工艺系统说明 (21) 第五章主要设备清单 (44) 5.1SDS+HSR-SCR?工艺主要设备清单 (44) 5.2尿尿素法SNCR脱硝的主要设备清单 (49) 5.3尿尿素热解制氨和供应系统的主要设备清单 (50) 第六章主要的运营费?用 (54) 第七章?工程业绩 (55)

第?一章?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一、公司简介: ?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环境?工程、化?工环保和环保材料料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型有限责任公司。绿华环保团队?大多来源于?高校环保研发系统,对环保事业怀着满满的责任?心,附带着“绿满中华”的使命感,专注于环保产业,着眼于客户利利益,满?足企业的环保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技术是企业的核?心装备,?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力。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我们与国家重点?高校暨南?大学合作,在环保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环保新产品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建?立了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不不断整合和转化适合于实际应?用的?高新技术成果,提?高服务能?力力,以持续地满?足客户发展的需要。 ?二、公司荣誉: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广州市科技创新?小巨?人 3.?广东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 (1)佛?山?西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物质锅炉?高温HSR烟?气脱硝?工程” (2)佛?山华纳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辊道窑HSR?高温烟?气脱硝?工程” 4.?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1)?高温烟?气脱硝产品:HSR脱硝剂及脱硝装置 (2)低温烟?气脱硝产品:CAR脱硝剂及脱硝装置 (3)?水处理理材料料产品:?高效多元复合?水处理理剂 5.获授权专利利: (1)?一种含氮氧化物?工业废?气的处理理装置,ZL201620257497.X (2)?一种同时脱硫脱销的处理理装置,ZL201620257496.5 (3)?一种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处理理装置,ZL200920062363.2 (4)?一种含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理?方法与装置,ZL200910041869.x (5)?一种处理理?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ZL201310383986.0 (6)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及其在处理理微污染?水源中的应?用,ZL201410127269.6。 6.?工程业绩:在?广东佛?山、珠海?、恩平、清远、开平、肇庆,?山东淄博、临沂,河南、?广?西、江苏、浙江、内蒙古等省市,承担废?气治理理?工程、废?水处理理?工程和环保材料料?生产与应?用?工程项?目50余项。 第?二章总论 2.1项?目概况 1)本项?目的锅炉是采?用国外先进的?生物燃料料燃烧技术的130t/h振动炉排?高温?高压

油田加热炉节能技术应用

油田加热炉节能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4T18:45:34.4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庞毅 [导读] 由于油气田加热炉分布零散、工作环境恶劣、运行负荷多变。以及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自动化水平低等原因,加热炉热效率普遍偏低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山城作业区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热炉是油田采油厂消耗天然气的主要设备,为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应用了加热炉的新型节能涂料和加热炉物理除垢等节能技术。 关键词:油气田;加热炉;节能 由于油气田加热炉分布零散、工作环境恶劣、运行负荷多变。以及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自动化水平低等原因,加热炉热效率普遍偏低 一、加热炉运行存在的问题 某油田以加热炉为核心的供热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安装数量较大、装机容量偏小;设备老化,新度系数低;运行负荷率低;空气系数高、排烟损失大;配套不完备,自控水平低;运行指标较差,现场参数调整及运行管理欠缺等。 1.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严重。由于某油田开发年限较长,现场加热炉普遍存在老化现象,炉体表面腐蚀严重,保温效果差;由于多数位于井口,结垢严重,换热效率低;同时加热炉燃烧器约五成以上为普通燃烧器,燃烧效果极差。此外,老式加热炉的点火方式均采用人工点火,存在回火、爆燃、伤人等安全隐患。 2.油田递减严重,运行负荷偏低。随着油田产量的不断递减,目前产能水平无法达到投产初期的设计规模,虽然部分井站实施了“关、停、并、转、减”,但工艺流程仍较落后。同时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部分设备还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加热炉运行负荷差异很大,导致加热炉运行热效率偏低。 3.现场工艺复杂,综合性能较差。某油田是一个集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稀油等多种油品性质的老油田,油品性质差异大,油气集输及处理工艺复杂多样,加热负荷变化较大。但由于加热炉综合性能较差,不能应对复杂多样的油品性质和负荷变化,个别加热炉是多通道加热炉(最多是4路,输油、掺水,采暖、拉油伴热),加热炉运行随季节变化很大,加热炉运行负荷差异很大。 4.安装区域分散。管理难度增加。由于油田生产性质,大量的加热炉都分散在野外,地处环境复杂,工作区域条件恶劣,日常管理和维护难度较大,加热炉运行达不到实时调整,不能长期实现高效运行。同时,在加热炉运行过程中由于现场缺乏必要的氧含量测试仪,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按烟气中氧含量的变化,合理地调节燃烧器的进风量和燃料量的配比。 二、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效果分析 针对集输油系统加热炉存在的问题,某油田近年来通过科研、产能建设、老区改造对站内加热炉实施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开展了加热炉清防垢技术研究。针对真空加热炉盘管结垢造成炉子燃烧效率降低的问题,某油田在外围区块开展了加热炉除防垢技术研究。通过对加热盘管介质的水质及垢质进行分析研究得知,某油田外围零散区块真空加热炉所结的垢质主要以铁铝氧化物、碳酸钙、碳酸镁等为主,其次为油垢、硫化物。造成加热炉盘管结垢的原因是所加热的掺水水质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及离子组成的盐类,其饱和指数大于1.9,稳定指数小于5,结垢趋势严重。根据结垢的原因,试验应用了变频脉冲除垢技术来达到盘管内介质清防垢的目的。从取出的挂片观察,对于已结垢的垢质,安装仪器前后挂片的结垢状况有明显差别:安装前挂片结垢厚度较厚,为灰褐色硬片状垢;安装除垢器后挂片的垢大部分酥松脱落,除垢效果较好。而安装仪器后测试用的新挂片运行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仅有一层油泥和极少量的污垢,通过测算防垢率达到了90.5%以上,防垢效果较好。项目实施后,加热炉的炉效与安装变频脉冲除垢器前相比提高了3.7%。 2.实施了真空加热炉更新改造。真空加热炉采用真空相变换热技术,充分利用汽、液相变潜热的热量,通过加强热媒换热能力,达到很高的换热效率。其换热过程首先是利用真空控制阀把加热炉顶部空间抽成真空,水作为传热介质吸收燃料燃烧供给的汽化热蒸发,由此形成负压水蒸汽在气相空间与换热盘管进行换热,蒸汽在释放热量后冷凝成液滴回落至液相空间。换热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地吸热蒸发、放热冷凝,形成动态热平衡。改造后的加热炉热效率提高到87%以上,与老式加热炉相比提高了5%以上。 3.老式二合一加热炉的高效热管应用技术改造。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结构为中空的翅片结构真空金属棒,其内部封装高效传热性能优异的无机固体介质,该介质在管内受热激发后转变为高速微粒,从翅片端向与热媒接触的传热端快速传递热量。由于高效热管具有传热速度快,轴向传热能力强,传热效率高的优点,可快速将高温烟气热量传递到水中,降低烟气温度,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某油田在朝六联2#二合一加热炉实施了高效热管换热改造。改造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监测中心对二合一炉进行了效率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加热炉换热效率均有较大提高。其中,二合一炉热效率在70%负荷段提高了6.98%,在90%负荷段提高了8.12%,单台二合一年节气10.51×104 m3。 4.负压蒸汽换热技术改造。1#水套加热炉实施了将原水套炉内的换热工质软化水改换为以特种传热合成剂作为换热工质的负压蒸汽换热改造。特种传热合成剂的汽化潜热较高(二般是水的2~3倍),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加热设备的热效率,节能效果明显。改造后水套炉通过高温排气法在加热盘管的上部空间形成一定的真空,这样改造后的水套炉即改造成为了负压蒸汽换热式水套炉。改造完成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监测中心对加热炉进行了效率测试。从测试结果看,加热炉热效率提高了7.52%。同时合成剂还可减轻加热炉的腐蚀并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 5.高效节能燃烧器。某油田每年均在老油田改造工程中对加热炉燃烧系统进行改造,目前油田127台加热炉均安装了高效节能燃烧器,具备了自动点火和熄火保护功能。高效节能燃烧器能够依据加热炉进出口温度或炉膛温度的检测控制燃料气流量,并对燃烧的燃料/空气混合比进行调节,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燃烧的影响,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加热炉效率。 6.开展设备更新淘汰。提高加热炉新度系数针对油田开发建设初期安装的老式加热炉运行年限长(20年以上)、设备老化严重,与生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组名:第三组 班级:机电班 组成员:彭江林、谢超、薛文熙

目录 1 意义与要求 (2) 1.1 实际意义 (2) 1.2 技术要求 (2) 2 设计内容及步骤 (2) 2.1 方案设计 (2) 2.2 详细设计 (3) 2.2.1 主要硬件介绍 (3) 2.2.2 电路设计方法 (4) 2.2.3 绘制流程图 (7) 2.2.4 程序设计 (8) 2.3 调试和仿真 (8) 3 结果分析 (9) 4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27

1 意义与要求 1.1 实际意义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场合需要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要算空调和冰箱了,他们都能根据环境实时情况,结合人为的设定,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工业生产中的电加热炉温度监控系统和培养基的温度监控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目的在于将理论结合实践以加深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2 技术要求 要求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并用软件仿真。功能要求如下: (1)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 (2)能对所要求的温度进行设定; (3)将传感器检测到得实时温度与设定值相比较,当环境中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所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改变这一状况,使系统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值。 2 设计内容及步骤 2.1 方案设计 要想达到技术要求的内容,少不了以下几种器件: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显示屏、直流电动机等。其中单片机用作主控制器,控制其他器件的工作和处理数据;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值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值对比;LCD显示屏用来显示温度、时间的数字值;直流电动机用来表示电加热炉的工作情况,转动表示电加热炉通电加热,停止转动表示电加热炉断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1578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 Electric heating furnace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用电加热金属材料,由于加热温度控制准确,劳动条件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常用的电加热方式有感应加热,接触电加热和电阻式加热。 感应电加热和接触电加热其实都是使用一种加热器,感应器式样由被加热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接触电加热对被加热坯料的表面糙度和形状尺寸更有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由于电阻式加热炉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电阻式加热炉也有多种型式,锻压车间常用的是箱式电阻炉。坯料从炉口装入炉膛,关闭炉门后即可送电加热。电热体(电阻丝)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坯料,使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炉门的升降是用脚踏传动装置来操纵的。 操作电加热炉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前必须对炉子的安全接地线、炉壁、炉底和加热元件(指电阻丝或硅碳棒、硅钼体)等进行全面检查,并注意炉膛内有无异物、脏物,是否清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2、操作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勾料铲火时,应使用套有绝缘胶管手柄的工具,站立在胶皮垫子上,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操作时注意防止工具、坯料碰坏耐火砖和电热体,装料和取料(锻造操作中钩料除外)时必须关闭电门,坯料与发热元件应保持一定距离。 4、控温仪表及控制盘应经常检查,以免因“跑温”而烧坏电热体,不允许超过炉子所规定的极限温度。当电炉的控制仪表和电偶发生故障或炉温、功率不符合要求时,应与有关人员联系,不得擅自进行调整和修理。 5、装料或捞料时必须关闭电门,切断电源(锻造操作中勾料时不关电门)。要小心不使锻件和工具碰到电偶、加热元件和炉膛。 6、装料时要注意放到炉膛的温度合格区,保温(均热)时间不足,不允许开锻。

毕业设计-电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密级: NANCHANG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BACHELOR (2006 —2010年) 题目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工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魏彩昊学号:5801206025 指导教师:杨大勇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2010-3至2010-6

南昌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5801206025 学生姓名:魏彩昊指导教师:杨大勇 摘要 温度是流程工业中极为常见的热工参数,对它的控制也是过程控制的一个重点。由于加热过程、加热装置特殊结构等具体原因,使得过程对象经常具有大时滞、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利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而应用数字PID控制算法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改进型的加热炉对象及其工艺流程,采用了PLC控制装置设计了控制系统,使加热炉的恒温及点火实现了自动控制,从而使加热炉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控制。此种加热炉可广泛应用于铝厂、钢厂等金属冶炼、金属加工行业以及化工行业。 此设计以工业中的电加热炉为原型,以实验室中的电加热炉为实际的被控对象,采用PID控制算法对其温度进行控制。提出了一种适合电加热炉对象特点的控制算法,并以PLC 为核心,组成电加热炉自适应控制系统,其控制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指标均远高于常规仪表组成的系统。 关键词:温度;电加热炉;PLC;控制系统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615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电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用电加热金属材料,由于加热温度控制准确,劳动条件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常用的电加热方式有感应加热,接触电加热和电阻式加热。 感应电加热和接触电加热其实都是使用一种加热器,感应器式样由被加热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接触电加热对被加热坯料的表面糙度和形状尺寸更有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由于电阻式加热炉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电阻式加热炉也有多种型式,锻压车间常用的是箱式电阻炉。坯料从炉口装入炉膛,关闭炉门后即可送电加热。电热体(电阻丝)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给坯料,使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炉门的升降是用脚踏传动装置来操纵的。 操作电加热炉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前必须对炉子的安全接地线、炉壁、炉底和加

SY 0031-2012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3) 5 一般规定 (3) 6 材料 (6) 7 结构 (7) 8 焊接、检验和试验 (8) 9 安全附件 (14) 10 使用管理 (17) 11 定期栓验 (19)

前言 本标准第5.2.1条、第7.2条、第7.3条、第7.7条、第7.10条、第7.11 条、第8.2.10条、第9.2.2条、第9.4.5条、第9.6.2条、第10.10条的部分内容为推荐性的,其他条款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0031-2004《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本标准与SY0031-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受压元件用钢材许用应力最小安全系数的规定(见 5.1.4) ; ----增加了对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长期使用的压力容器用碳素钢、碳锰钢和奥氏体型钢材的要求 (见 6.3 和 6.4); ----增加了用于焊接的受压元件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C、P、S 含量的要求(见6.5) ; ----增加了换热管应选用冷拔或冷轧钢管GB/T 8163中的钢管不应用于换热管的要求等(见6.6); ----增加了受压元件用钢材的代用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书面批准的要求(见 6. 10); ----增加了当被加热介质属于酸性介质时,如果实验数据或采取的抗酸性介质腐蚀措施不充分,则不宜采用管式加热炉的要求(见 7. 2); ----修改了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焊缝范围(见 8.2.1.2004 年版的 8.2.1) ----增加了火筒、烟管、换热管系统和炉管系统的对接接头当采用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采用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的要求(见 8.4.2) ; ----删除了火筒应制备产品焊接试板的规定(见 2004 年版的 8.5.1 和 8.5.2); ----将换热管系统和炉管系统的水压试验压力系数由1.25 倍修订为1.5 倍,删除了炉管系统水压试验压力不应小于3.8MPa的规定:将常压火筒式加热炉壳体盛水试漏修订为水压试验压力 0.2MPa (见表2.2004年版的表2); ----增加了额定热负荷大于或等于630kW 的水套炉至少应装设2个安全阔的规定;增加了相变加热炉设置爆破片的规定(见 9.2.1);

油田加热炉的热力学分析

天然气与石油 NATURAL GAS AND OIL 2018年8月 收稿日期:2018-05-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含蜡原油管道安全经济输送的基础问题研究 (5153404) 作者简介:成庆林(1972-),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力学分析及油气储运系统综合节能三油田加热炉的热力学分析 成庆林1 宋达明1 吴 浩2 解红军2 吕莉莉2 于淳光11.东北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划总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针对加热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率低于设计效率的问题,在大庆油田某区块转油站的二合一加热炉(火筒炉的一种)测试数据的基础上,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二合一加热炉进行全年的能平衡分析和 平衡分析,其对比结果体现出分析在热力学分析中的优越性;并对影响加热炉效率的参数进行分析,针对加热炉用能的薄弱环节,从改造加热炉自身结构或改进加热炉为其他效率更高的设备两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进而实现加热炉的节能二经济运行三关键词:加热炉;能平衡;平衡;节能方案 DOI:10.3969/j.issn.1006-5539.2018.04.018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Oilfield Heating Furnace Cheng QingIin 1,Song Daming 1,Wu Hao 2,Xie Hongjun 2,LüLiIi 2,Yu Chunguang 1 1.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on Enhanced Oil &Gas Recover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China ; 2.CPPEI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issue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heating furnace is lower than the design efficiency during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based on the test data of the two-in-one heating furnace(a kind of fire tube furnace)in the oil transfer station of Daqing oilfield,according to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the energy balance analysis and exergy balance analysis of the two-in-one heating furnace are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whole year.The conclusion show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exergy analysis in thermodynamic analysis.And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heating furnace are analyzed,aiming at the weak links of the energy use in heating furnace,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wo aspects of reforming the structure of heating furnace or improving the heating furnace for other higher-efficiency equipment,so a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heating furnace.Keywords :Heating furnace;Energy balance;Exergy balance;Energy conservation scheme 0 前言 节约能源被喻为 第五大能源 三在集输系统中,加热炉占整个系统能耗的一半以上,对加热炉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在节约资源二环境保护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三随着加热炉运行时间的增长,加热炉内各部件89万方数据

石油化工管式工艺加热炉简介

本文由ahutony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石油化工管式工艺加热炉简介 郑战利 管式加热炉 在一个有衬里的密闭体内设置有大量的相互连接的优质或合金无缝钢管,被加热介质在一连串的无缝钢管内以很高流速通过,燃料在密闭体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把热量传给被加热介质,把被加热介质加热到生产工艺规定的温度或完成一定的化学反应深度;这类设备统称为管式加热炉。管式加热炉的范畴包含热水和蒸汽锅炉、热载体加热炉、油田水套炉、输油管道加热炉、炼油和石化生产装置的工艺加热炉等。今天我们所讲的管式加热炉是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工艺加热炉,简称为石化工艺加热炉。 石化工艺加热炉的主要特点是 1.被加热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液体或气体,且温度和压力较高。操作条件苛刻。安全运行要求高。 2. 加热方式为明火加热。 3. 长周期连续生产。 4. 所用燃料为液体或气体燃料。 管式加热炉应满足的要求 1. 完成一定的传热任务,燃料耗量少、需要的传热面积小。 2. 被加热介质不受局部过热。 3. 在纯加热型管式加热炉中,被加热介质无分解或仅有极少量分解。 4. 在加热—反应型管式加热炉中,保证被加热介质的反应深度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炉管中结焦量最少。 5. 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周期在3~5年。 6. 排烟中的有害物含量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管式加热炉的主要操作参数 1、有效热负荷:为各种被加热介质从体系入口状态到出口状态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它等于供给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差, Kw 2、排烟损失热量:排出体系的烟气带走的热量。Kw 3、燃料不完全燃烧损失热量:由于燃烧设备及燃烧工况等原因造成燃料没有完全燃烧而未能释放出的反应热。 Kw 4、散热损失热量:体系内所有设备及管线表面向周围环境中散失的热量。Kw 5、附属设备能耗:鼓风机、引风机、吹灰器、热载体循环泵等辅助设备所耗掉的能量,按供给这些设备的能量计算。 Kw 6、燃料效率:有效吸能量占供给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百分数,其数值可能大于l00%。% 7、全炉热效率:有效吸能量占供给炉子总热量(不含附属设备损失)的百分数。% 8、综合效率:是体系供给能量利用的有效程度在数量上的表示,它等于有效能量对供给能量的百分数。 % 9、炉膛热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炉膛体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为kw/m3。 10、炉管平均表面热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炉管表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为kw/m2。 11、排烟温度:烟气离开被加热介质加热段的最终温度。℃ 12、排烟氧含量:烟气最终离开被加热介质加热段时中的氧含量。V% 13、炉膛Tp温度:烟气出辐射室时的温度。℃ 14、燃烧过剩空气系数:燃料燃烧理论空气量与供风量的比值。 15、燃料耗量:单位时间内,加热炉消耗燃料总和(Kg/h或Nm3/h)。 16、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炉管内截面积的加热介质的质量(Kg/m2.h)。 17、全炉压力降:被加热介质流过炉管系统的压力损失。MPa 管式加热炉的结构简介 石油化工工艺管式加热炉由辐射室、对流室、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器、供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等部分所组成(由炉管系统、钢结构、衬里、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器、供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等部分所组成)。 辐射室 辐射室是加热炉辐射传热起支配作用的部分。由于是火焰直接所在的场所,所以它是加

管式加热炉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65032 管式加热炉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管式加热炉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管式加热炉安全技术措施 公司有关管式加热炉安全管理的规定与原有管式加热炉安全管理规定结合使用,原规定与本规定相冲突以本规定为准。 (一)、燃料气 1、分液罐 (1)燃料气进炉区必须设置燃料气分液罐,一个装置有多个炉子可以共用一个分液罐,装置内无燃料气分液罐的必须增设。 (2)燃料气分液罐上应设置压力、液位等显示仪表。

(3)燃料气分液罐上应设置有安全阀、放火炬系统线。 (4)燃料气分液罐上应设置加热盘管和脱液设施;加热器盘管材质选用时要考虑介质的硫腐蚀。 2、燃料气管线 燃料气工艺管线要根据装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设置伴热线,同时要考虑增设燃料管线堵塞处理设施,确保管线在装置开工周期中不能因管线堵塞影响装置安全生产。 3、盲板 (1)燃料气进装置、入炉区和火嘴前等部位应设置相应的“8”字盲板,若火嘴采用软连接可以在点火前拆下软连接而不加燃料气入火嘴前盲板。 (2)燃料气系统应设置有吹扫、试压和置换流程,燃料气吹扫、试压、气密所用蒸汽、氮气给汽

石油工业加热炉

---------------------------------------------------------------最新资料推荐------------------------------------------------------ 石油工业加热炉 石油工业加热炉建材公司石油石化设备二厂 1/ 53

一、前言石油工业加热炉是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介质而使其温度升高的一种加热设备。 在油气集输系统中,它的作用是将原油、天然气等加热至工艺所要求的温度,以便进行加工和输送。 因此石油工业加热炉是区别于其他领域(如冶金、采暖、化工等)独立分支的一种加热炉。 石油工业加热炉是油田油气集输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热炉对介质(一般为生产用水、原油)加热后,介质受热进入集输管线起到伴热或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加热炉的停运对油田采油影响巨大,尤其在北方地区,极易造成大面积管线停输,油井停产等问题的出现。 石油工业加热炉一般布置于转油站、联合站等。 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型站点也经常使用加热炉,主要用于采暖。

---------------------------------------------------------------最新资料推荐------------------------------------------------------ 二、石油工业加热炉的定义及分类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定义油气田和长输管道用火焰加热原油、天然气、水及其混合物等介质的专用设备。 一般按结构型式分为火筒式加热和管式加热炉。 3/ 53

(一)按石油工业加热炉的分类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0540-94《石油工业加热炉型式和基本参数》中规定其分类如下:按基本结构分为两大类:火筒式加热炉和管式加热炉。 火筒式加热炉又分为火筒式直接加热炉和火筒式间接加热炉。 管式加热炉分为立式圆筒式加热炉,卧式圆筒式加热炉和卧式异型管式加热炉。 其他按被加热介质和燃料种类分类不常使用,不在此介绍。 (二)按燃烧方式可分为正压燃烧加热炉和负压燃烧加热炉(三)按使用用途分类可分为:掺水加热炉、热洗加热炉、外输加热炉、脱水加热炉、采暖加热炉。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PLC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加热炉是利用电能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装置。因为其效率高、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冶金、机械、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电加热炉对温度进行控制。而传统的加热炉普遍采用继电器控制。由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线路庞杂,故障查找和排除都相对困难,而且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业生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势必被PLC所取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PLC 具有了计算机的功能,成为了一种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在温度控制领域可以让控制系统变得更高效,稳定且维护方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至今,PID控制已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工业机器人、CAD/CAM)中位居第一。由于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能力强,在工业过程控制中95%甚至以上的控制回路都采用了PID结构。虽然后来也出现了很多不同新的算法,但PID仍旧是最普遍的规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些先进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研发电热锅炉,中国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起步,对电加热炉的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不少企业才开始应用计算机控制的连续加热炉,可以说发展缓慢,而且对于国内的温度控制器,总体发展水平仍不高,不少企业还相当落后。与欧美、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其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的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和常规PID为主,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温度控制。对于一些过程复杂的,时变温度系统的场合往往束手无策。而相对于一些技术领先的国家,他们生产出了一批能够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并且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及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检测设备及

感应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感应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感应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进行高频、中频、工频感应加热操作时,应特别注 意防止触电。工作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绝缘的防护用 品,操作间的地板应铺设胶皮垫,并注意防止冷却水洒漏 在地板上和其他地方。 2、设备内部绝缘必须良好,接地可靠,设备周围应装 设防护栅栏,待合上高压开关后,任何人不得在危险范围 内活动。操作间要光线明亮,安装排风设备,保持通风良 好,室内温度控制在18—35℃。 3、设备启动前必须通冷却水,水压为1.2~ 2atm(1atm=0.1MPa)。感应器中装入工件,全部关闭机 壳的门。 4、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遵照规定的灯丝预热时间进

行预热;加热时尽量保持栅流为屏流(阳流)值的15%一20%,以便使振荡器输出效率最高;回路电容器冷却水出水温度应低于35℃,其余冷却系统应低于55℃,停止工作后约10~15min才能停止供水。 5、高频设备会产生射频辐射作用,超过一定量之后,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故对设备的辐射源如高频变压器、耦合电容及感应器等应采取屏蔽措施,防止高频电磁波外漏。应保证工作环境的辐射强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电场强度E≤20V/m,磁场强度H≤5A/m)。 6、定期更换电容器内的变压器油,最长不超过半年,并检查“卡箍”是否接触良好。 7、使用200~300h后要用10%的盐酸水溶液清洗振荡管阳极上的水垢,直到洗净为止(但不可用刀刮);然后,再用温水冲洗,并装配复原。 8、设备应保持清洁、干燥,工作中发生异常现象应立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 基于PID算法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成绩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数字PID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自动化09-1 姓名: 学号: 2013 年 1 月 1 日

基于数字PID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电加热炉控制系统属于一阶纯滞后环节,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导致传统控制方式超调大、调节时间长、控制精度低。本设计采用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使整个闭环系统所期望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延迟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相串联来实现温度的较为精确的控制。 电加热炉加热温度的改变是由上、下两组炉丝的供电功率来调节的,它们分别由两套晶闸管调功器供电。调功器的输出功率由改变过零触发器的给定电压来调节,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输入通道使用AD590传感器检测温度,测量变送传给ADC0809进行A/D转换,输出通道驱动执行结构过零触发器,从而加热电炉丝。本系统PID算法,将温度控制在50~350℃范围内,并能够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关键词:电加热炉;PID ;功率;温度控制; 1.课程设计方案 1.1 系统组成中体结构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如下,主要由温度检测电路、A/D转换电路、驱动执行电路、显示电路及按键电路等组成。 系统采用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输出不同的电压控制电阻炉温度的大小,温度通过热电偶检测,再经过变送器变成0 - 5 V 的电压信号送入A/D 转换器使之变成数字量,此数字量通过接口送到微机,这是模拟量输入通道。 2.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 2.1 数字PID控制算法 在电子数字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是通过计算机PID控制算法程序实现的。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大多数是采样-数据控制系统。进入计算机的连续-时间信号,必须经过采样和整量化后,变成数字量,方能进入计算机的存贮器和寄存器,而在数字计算机中的计算和处理,不论是积分还是微分,只能用数值计算去逼近。

电加热导热油炉操作规程

电加热导热油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阀门的开、闭状态,其中应开启的阀门有:主循环油泵的进 出口阀门、主循环管路系统阀门。应关闭的阀门有:主回油管路上的放尽阀门、膨胀油箱上的放尽阀、反应釜夹套及内置盘管的导热油进出阀门、放空阀 2、检查电路方面:电控柜的电源是否接通;观察测温仪表是否显示 并记录显示温度。 3、检查各联接件间的密封情况。如泵进出口阀门、法兰的密封;加 热炉炉胆的法兰密封情况;循环油泵的密封情况等是否完好。以及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循环油泵的地脚联接情况等。 二、开机 1、注油 检查导热管路循环系统上所有阀门开、闭状态,确保在正确的位置,方可注油 2、注油结束后,导热管路循环系统开泵冷油循环,2小时后,检查泵进口过滤器网是否有杂物。 3、初升温阶段: ⑴启动热油循环泵,开电热器升温,以每10℃/时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直到90℃。 ⑵.脱水阶段: 当升温到90~100℃范围内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份和有机热载体所含微量

水份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5℃/时的范围内,此时间的长短视脱水情况而定。当高位膨胀槽放空管处排气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振动加剧,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时。必须停止升温,保持恒温状态,必要时可停止电热器。 ⑶.再升温阶段: 当有机热载体炉和管道中响声变小,热油循环泵不再出现抽空现象(泵出口压力降至0.1MPa以下,有沉重的喘气声)时,可以5℃/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不能超过120℃,直到放空管不在有汽体排除为止。 ⑷.脱轻组分(脱气)阶段: 脱水过程完成后,以10℃/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仍应注意可能会有残余水份蒸发,随时停止升温。当温度达到190~230℃时要停下来,这时主要脱去热载体中的轻组分。在液相供热的热载体中的轻组分以气相存在,会造成“气阻”使热油循环泵压力不稳,流量下降或中断。 脱轻组分过程的长短视残热载体的质量而定。当放空管不在有气体排出,热油循环泵压力稳定,即可以15~20℃/时的速度再升温。 ⑸.再升温阶段: 从230℃直到热载体工作温度是在脱气结束后以20℃/时的速度再升温,直到油温到280度为止。这时候应全面考察各检测仪表的指示、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全面检查热载体炉和整个供热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三、停机 1、关闭电加热器电源,循环泵不得关闭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