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2篇Implementation plan of creating ecological education ch aracteristic school
编订:JinTai College
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2篇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2、篇章2: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篇章1: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创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特色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学校向更高的层次努力,是办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提高自己的办学品位,谋求学校、教师、学生更好地发展的一种办学行为。

我们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特点和教育优势资源,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
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遵循特色学校的创建规律,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进行了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办学特色逐步彰显,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日益鲜明。

目前,在创建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从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出发,形成《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创建过程中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教育内涵,凸显学校个性,提升办学品位,打造教育品牌。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

学校只有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办学,才会有生机,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人才。

从XX年联合办学伊始,我校就
开始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先后经历了“特色项目”开发和打造“学校特色”两个阶段。

(一)初期探索: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项目(XX年
至20xx年)
1.多元发展的学校德育:
(1)变传统家长会为开放的“家长论坛”、“专家讲坛”、“家长委员会”,开发与利用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效率;
(2)变传统的家访为动态发展的“创建‘学习型家庭’”,制定创建条件与评价指导标准,设计创建活动记录与评价本,清晰呈现创建全过程,提高创建成功率;
(3)变传统师德建设为自主修炼的“师德论坛”,根据
教育实际需要确立论坛主题,以论坛形式促进教师自觉修炼与提升;
(4)变单向的师德评价为教师、学生、家长多向互动的
师德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5)变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以主题体验教育为核心,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社区为基地,以家庭为练场的德育践行,开发了“传统文化寻根之旅”、“我爱书香之家”、“东城文化一日游”、“走进对联世界”、“保护东江水资源环境”、“我爱我家——共建理想家园”、创编《花园小学一日行为规范儿歌》、“每周一歌天天唱”、
“教育经典日日诵”等践行项目,引导学生全成经历并体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情、意、行。

(6)率先推进心理健康教师c证培训,倡导“人人都是
心理健康导师”,把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入小学德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优化,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2.绿色动态的校本教研:
(1)变传统教研为多元动态发展的“教研训一体化”的
校本教研,把课例展示、课例研讨与教师专业培养有机结合,发挥本校名优教师作业,使专业引领贯穿于教师学习反思、同伴交流的全过程;
(2)变单兵作战的传统公开课为多形式多层次的“磨课”,如“同课同构”“同类共构”“同课异构”等,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动态的磨课过程即评价研讨、课例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过程。

(3)制定《花园学校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引》与《课堂
观察记录表》,以课题评价与课题观察引导课堂教学的优化,以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改革实践,减少随意性,提高校本教研的规范性。

3.活泼开放的第二课堂。

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先
后开发了自编韵律操、武术健身、“练字育人”、“诵读经典,
书香校园”、射击、主题中队会、大课间活动等特色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二)中期探索:整合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特色(XX年
至20xx年)
精心设计与实践特色项目,充分体现了我校求真务实、
循序渐进办教育的科学的工作作风。

我们力求在教育实践中探寻教育最本质的规律,摒弃好高骛远的“作秀”式的浮夸做派,注重承前启后,减少短期行为,立足于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把教育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有机结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把每一个特色项目做细、做实、做精,努力从每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研究中获取有价值的大成果。

事实证明,特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与我校的自身特点与教育优势资源高度吻合,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符。

它们为我们打造学校特色提供了一个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域”,让我们从一个个特殊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直至触及教育的实质层面。

再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一个个有深度的“小”问题,提出有新意的命题或观点,这样,就为发现有重要价值的“大”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有了坚实的探索精神和大量的“小题大做”成果作为基础,就可以深入地透过表象看本质,从教育的本质层面发现和
提出教育的“大”问题,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关键点,打造特色项目精品,进而走“大题大做”的教育创新道路。

通过对我校六年来的特色项目进行整合与分析,我们发现,我校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教育本质规律,融传统教育精华与当代素质教育精髓为一体的教育之路,即生态教育之路,已经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学校特色。

这“学校特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简明扼要的阐述:1.生态德育文化特色。

形成“一点双翼”的生态德育文
化网络结构模式,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点,以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基本点的“学校德育文化网络”、“家庭教育文化网络”、“社会实践文化网络”。

我校以生态德育理念为指导,更新德育内容,“渗透感染,环境熏陶,协调发展”的德育工作策略,追求“优雅自然,宁静致远”的思想素质境界,以“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倡导自主自觉自律的养成教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努力打造“绿色校园•精神家园”的生态校园文化、“履行责任•共营理想”的生态家园文化、“孕育心灵•精彩人生”的生态践行文化、“双向互动•和谐共生”的生态关工文化……以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按照系统网络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
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勤学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师生与环境的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全新局面。

2.生态校本教科研文化特色。

校本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着力于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在以“磨课”为载体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绿色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优化,确立“以专题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从科研的高度统领校本教研,拓宽教师的教学研究视野,更新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模式,引进文献综述法,规范科研程序,帮助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教研管理机制,切实提升校本教科研层次与实效。

3、生态工会文化特色。

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

我校密切关注教师的健康与生存状况,把改善教师状况的主动权交还给教师,发挥教师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教师团队根据教师本身的状况和需要,自主设计活动项目,在学校工会协调组织配合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如登山、开联欢会、打球、看电影、聚餐、野炊等等,促进教师与工作、生活、自然环境的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通过全面调研与整体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校创建
特色学校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生态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创建“生态教育”品牌这一目标已经十分鲜明。

生态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
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

生态的思想源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道家所倡导的“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所追求和突出的是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生态教育通过使用各种教育形式和传播媒介,使受教育者清楚地获得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对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如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实现个体、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通过生态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
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氛围,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教育”与以往的“环境教育”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均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与利用。

但就其实质来说,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生态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境合一”、“互惠共生”的思想。

“生态教育”重视“生态场”的构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生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教育”中,师生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而存在的。

而“环境教育”仅注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单向影响,而忽视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环境,忽视了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的功能。

二是“生态教育”具有明显的“场”的特性,这是“生态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质的不同。

“生态场”与“磁场”一样,具有强烈的吸引性和传递性,它能实现“场”与物质的转化。

“环境教育”则没有这一特性。

通过生态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主体创造
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和生态教育素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

通过特色
学校的创建,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性格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学校资源为基础,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的途径。

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为学校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力求走上一条个性化特色的道路。

通过三年的努力,营造具有生态教育特色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出适合特色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支适应生态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

把和谐教育作为学校的一种新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律自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与学习习惯。

把生态教育融合到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中。

对教师进行生态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认识,构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网络与操作模式,使每位教师都能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

特色学校不是由外而内的增设附置,而是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的自内而外的挖掘与提炼。

“实践是真理唯一的检验标准”,我校近十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充分体现学校本
身的特点,充分挖掘与发挥了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相应的工作与管理制度,生态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并逐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德育工作、校本教研等学校主要工作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充分体现办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我校遵循了特色学校创建的基本规律,并且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育优势,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的显著成效有目共睹。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6月)
1.创建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学校向上级部门申报核准
本校特色创建方案;
2.成立创建特色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实施部门,组织学习
生态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把生态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各教育领域中具体可行的工作策略;
(1)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特色教
育的组织领导、协调与落实、监督与检查工作;
(2)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小组,负责特色教
育方案的具体实施策划与工作实施;
(3)成立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研
究创建工作的科学规划、实施步骤、学术指导和效果评估。

3.全面构建生态教育文化网络,在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开发相应的教育内容与活动项目,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并把创建任务落实到各个实施部门。

4.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1)在各学段基础课程渗透生态教育系列;
(2)设计生态科普基地活动体验课程系列;
(3)开发生态教育校本教材;
(4)形成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精品系列。

5.制定创建运作保障机制,搭建好生态教育成果共享平台(校园网展示交流与创建论坛);处理好常规教育与特色创建的关系,处理好学校稳定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使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得以系统性、长期性进行;
6.向省市各级科研机构申报课题立项研究,以科研手段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进程。

(二)实施阶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1.各部门全面实施活动项目,把每一项教育活动做精做细,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优化工作模式,积累和丰富生态教育经验,形成本校特色的生态教育;
2.定期举办生态教育主题论坛,共同研究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3.每年举办体生态教育特色现场会,进行交流展示,推动学校特色教育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4.向省市各级科研机构申报科研课题成果奖项;向上级部门申报特色教育校评估命名。

5.总结阶段性成果,对创建工作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总结提高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1.总结生态教育经验,推广特色学校创建成果;
2.继续完善和优化生态教育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教育系统一项整体性的发展战略,实现学校的特色创建是对学校办学策略的优化设计,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

通过此项工程,在我校内部创设有利于师生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与学校个性。

同时,通过此项工程,我们要打造出优质的教育品牌和办学成果。

我们相信,特色化的办学最终能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最终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办学的高效益,使我校迎来辉煌的明天。

篇章2: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
目录】
特色学校创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特色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学校向更高的层次努力,是办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提高自己的办学品位,谋求学校、教师、学生更好地发展的一种办学行为。

我们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特点和教育优势资源,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遵循特色学校的创建规律,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进行了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办学特色逐步彰显,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日益鲜明。

目前,在创建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从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出发,形成《创建生态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促进学
生全面素质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创建过程中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教育内涵,凸显学校个性,提升办学品位,打造教育品牌。

二、创建背景与基础
创建特色学校是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

学校只有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办学,才会有生机,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人才。

从XX年联合办学伊始,我校就
开始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探索,先后经历了“特色项目”开发和打造“学校特色”两个阶段。

(一)初期探索: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项目(XX年
至XX年年)
1.多元发展的学校德育:
(1)变传统家长会为开放的“家长论坛”、“专家讲坛”、“家长委员会”,开发与利用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效率;
(2)变传统的家访为动态发展的“创建‘学习型家
庭’”,制定创建条件与评价指导标准,设计创建活动记录与评价本,清晰呈现创建全过程,提高创建成功率;
(3)变传统师德建设为自主修炼的“师德论坛”,根据
教育实际需要确立论坛主题,以论坛形式促进教师自觉修炼与提升;
(4)变单向的师德评价为教师、学生、家长多向互动的
师德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5)变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以主题体验教育为核心,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社区为基地,以家庭为练场的德育践行,开发了“传统文化寻根之旅”、“我爱书香之家”、“东城文化一日游”、“走进对联世界”、“保护东江水资源环境”、“我爱我家——共建理想家园”、创编《花园小学一日行为规范儿歌》、“每周一歌天天唱”、“教育经典日日诵”等践行项目,引导学生全成经历并体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情、意、行。

(6)率先推进心理健康教师c证培训,倡导“人人都是
心理健康导师”,把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入小学德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优化,显著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2.绿色动态的校本教研:
(1)变传统教研为多元动态发展的“教研训一体化”的
校本教研,把课例展示、课例研讨与教师专业培养有机结合,发挥本校名优教师作业,使专业引领贯穿于教师学习反思、同伴交流的全过程;
(2)变单兵作战的传统公开课为多形式多层次的“磨课”,如“同课同构”“同类共构”“同课异构”等,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动态的磨课过程即评价研讨、课例优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过程。

(3)制定《花园学校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引》与《课堂
观察记录表》,以课题评价与课题观察引导课堂教学的优化,以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改革实践,减少随意性,提高校本教研的规范性。

3.活泼开放的第二课堂。

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先
后开发了自编韵律操、武术健身、“练字育人”、“诵读经典,书香校园”、射击、主题中队会、大课间活动等特色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

(二)中期探索:整合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特色(XX年
至20xx年)
精心设计与实践特色项目,充分体现了我校求真务实、
循序渐进办教育的科学的工作作风。

我们力求在教育实践中探寻教育最本质的规律,摒弃好高骛远的“作秀”式的浮夸做派,
注重承前启后,减少短期行为,立足于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把教育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有机结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把每一个特色项目做细、做实、做精,努力从每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研究中获取有价值的大成果。

事实证明,特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与我校的自身特点与教育优势资源高度吻合,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相符。

它们为我们打造学校特色提供了一个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域”,让我们从一个个特殊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直至触及教育的实质层面。

再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一个个有深度的“小”问题,提出有新意的命题或观点,这样,就为发现有重要价值的“大”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有了坚实的探索精神和大量的“小题大做”成果作为基础,就可以深入地透过表象看本质,从教育的本质层面发现和提出教育的“大”问题,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关键点,打造特色项目精品,进而走“大题大做”的教育创新道路。

通过对我校六年来的特色项目进行整合与分析,我们发现,我校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教育本质规律,融传统教育精华与当代素质教育精髓为一体的教育之路,即生态教育之路,已经水到渠成地形成了学校特色。

这“学校特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简明扼要的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