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浅析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
刘颖迪1 韩 普2
( 1.西安思源学院;2.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
【摘 要】随着我国学者对于灾害社会工作的深入研究,现已实现社会工作与政府和民间组织相结合的模式,以老弱病残和灾区群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工作。
由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起步晚,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和我国社会制度上都现存在不少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对此应加强政策制度的建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将社区恢复和灾后重建相结合,有效的对灾区进行介入。
【关键词】灾害社会工作;灾区介入;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
导入
重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灾区群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危及他们的生命,破坏了他们的家庭和社区的社会结构。
群众在此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恐惧、无助、对未来的茫然失措等心理情绪。
社会工作者在这个阶段开展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等专业的价值观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使灾区居民重获重危机前心理的平衡状态,并给予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
一、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工作与政府和民间组织有机结合模式
政府在救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需要民间组织、志愿者团队等的积极配合,以“政府+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作为保障,共同对灾区群众进行多方面的服务。
社会工作机构在介入灾区进行服务时,不仅需要政府的协调及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民间组织提供的人力资源和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支持。
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方的相互支持、配合,这种模式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服务群众,又能体现在大灾难面前的团队精神。
(二)以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丧亲人员、残疾人、青少年、儿童、老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并以这些特殊群体为中心,辐射至其家庭、社区。
在帮助这些群体的同时也可帮助其家庭进行灾后辅导,恢复家庭的功能。
另外,特别要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特殊心理辅导,因其处于认知初级阶段,自身的认知系统没有形成体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易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和负面情绪影响今后的性格发展,所以要对此阶段的群体特殊关注。
(三)以灾区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
贴近灾区群众的生活,以他们最关切,最急迫的问题作为首要目标。
在灾害发生后,一般应及时给予受灾群众生理层面的帮助和安全层面的保证,再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关怀等。
当部分群众已经拥有这些条件时,社会工作应以服务对象此时的需要为工作导向,为其提供帮助,解决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问题。
(四)救灾工作理念充分体现了“助人自助”的原则
社会工作在工作时,需通过科学评估各类的群众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指定不同的介入方案。
助人自助的原则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社会工作在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当下问题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引导他们进行“自救”“自助”,让他们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通过小组工作建立互相援助网络,在物质和信息上得到相应的支持。
如华东理工服务队在都江堰市勤俭人家服务社实施的“巷巷会”计划,运用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模式发动、组织居民实现社区自治与互助,讨论协商,配合制订出合理的方案。
(五)救灾工作过程充满了“和谐”的元素
社会工作在介入个人层面时,注重个人全身心的健康运行模式,从心理、生理、社会层面多角度分析协调,最终达成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状态。
在家庭层面,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在介入时,应注重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为原则,增强家庭成员的自身能力,提升家庭的抗逆性,从而以家庭为出发点改善个人。
在社区层面,注重社区参与和社区支持,鼓励邻里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建立社区资源互助平台。
在社会层面,社会工作倡导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安定,着力于加强社会凝聚力。
无论在哪个层面,社会工作开展的工作都深刻融入了和谐社会的目标原则。
二、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出现的问题(一)灾害社会工作的内部问题1.难以展现工作独特性
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初级实务阶段,工作目标和提供的服务普遍为一些低端的服务,除了社会工作可以介入,其他志愿组织也可以进行服务,难以体现专业的独特性,导致群众对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组织不能明显区别,削弱了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优势特点,减慢了发展进程。
2.部分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性
我国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和职业化尚不成熟,社会认知度低,导致无法大量吸收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
往往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人员,不少都没有经历过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缺少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识。
现存机构中的成员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年轻化,缺少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积累。
3.服务工作无统一标准和规范
从社会工作角度来看,灾害社会工作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并没有积累有关的经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工作者开展工作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缺乏工作的规范性。
在介入的过程中往往参照以往个人经验和对问题的直觉,存在明显的个人主观性和不完整性。
另外,很多社会工作组织缺少专业督导,对过程中和结案后的评估也没有统一标准。
4.实践和理论相脱节
我国社会工作的产生与有成熟社会工作体系的欧美国家不同,虽然交叉学科众多,例如企业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但均属于先设立学科再开展工作,没有文化和实践做支撑,总结形成一套完整框架体系。
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没有长期的一线服务经验,民间社会工作组织与高校也没有紧密的联系,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实际服务案例的支撑。
5.缺少长期服务
灾区本地的社会工作组织和人才的缺乏,使得社会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相当部分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社工都是来自外地,多数社会工作服务都是以短期项目的方式进行的。
在项目完成后大多数社会工作组织会撤离灾区,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一定得到解决,后期的跟进工作不密切,缺乏长期性。
定期的回访,有助于加强介入理念的渗入,巩固服务对象刚结案时的良好状态,并持续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开启下一段生活。
另外,社会工作在灾害中需要帮助灾区群众解决计生问
66
题和长远发展问题,如缺乏长期的服务,社会工作将失去一部分重要功能。
(二)灾害社会工作的外部问题1.在制度上缺乏合法性
由于政府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我国的救灾体系中并没有纳入社会工作。
在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机构要通过政府的牵引进入灾区组织工作,缺乏一定的合法性,往往会错过了灾后应急介入的最好时机,不能在突发事件后及时干预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对活动方案的制定也有一定的阻碍。
再者,缺乏制度的建设,使社会工作者在救灾体系中的角色不明确,开展的工作范围较为广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缺少一定的针对性。
2.社会工作机构缺少统一组织
灾害社会工作强调组织的力量,共同的目标可以使团队凝结在一起,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支持,推动团队运作。
汶川地震后大多数的机构都属于无组织的“个体户”,在开展工作上缺乏沟通,容易出现“撞车”现象,浪费了不少人力资源;而且在没有组织的支持下,机构很难开展有效的工作,反而占据了有限的物质资源,为救援工作增添了新的“负担”。
组织内有着统一的工作标准,规范、约束着工作者的个体行为,不但能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也能保障救灾时应享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社会工作机构能力较弱,限制其发展
国内社会工作起步晚,发展慢,不少社会工作组织规模小,0.9%的组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60.8%的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数介于1到10人之间,36.5%的组织没有兼职的工作人员数,40.5%的组织作的组织有1到10名兼职工作人员。
成员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从事社会工作1-2年的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缺乏有效性,不能做到完全解决群众所关切的问题,同时也限制了机构自身的一系列发展,在承接项目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4.缺乏长期固定的资金支持
社会工作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基金会和政府,在没有承接具体项目时,机构没有固定的资金支持。
这对社会工作调查显示,完全没有财政压力的社会工作机构只占2.0%,没有财政压力的占12.8%,回答一般的占32.2%,有较大压力的占22.8%,有非常 大财政压力的占30.2%。
除有基金会支持的成熟机构,更多在灾区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生存境况艰难,其执行项目处于“断炊”和“休克”的尴尬境地。
三、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解决途径(一)灾害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设
1.将社会工作纳入救灾体系,保障其合法性
政府应充分认识社会工作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加强灾害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政治环境。
开展对政府部门人员的培训,增强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度,大力宣传社会工作在灾区工作的事迹,提高社会各界对于社会工作的认识。
明确救灾体系中社会工作的角色,制定相关的职位,提升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明确机构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并进行规范和监督。
2.建立灾区基金运行机制
在以往,社会工作机构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为社会捐助,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区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备力量支持。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应采取政府+基金会+社会组织的模式进行筹集资金。
再者,建立法定的、专款专用的救灾基金,并将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确保其增值保值,保障后续的救灾工作。
3.成立社会工作机构统一管理组织
突遇灾害时,由统一管理组织进行机构派遣,增强了救灾工作的团队性,保障救灾任务的有序进行和资源合理利用,制定相
关工作模范和标准,监督工作者行为,切实提高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建立信息发布和报告平台,将各组织拥有的资源相互分享,形成“强强联手”的互助模式,加强了各组织之间的交流,扩展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建设
1.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通过教育、实践积累,培育足够数量的人才队伍从事灾害社会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行业指导、行业规范,强化其职业道德和专业协会肩负的使命感。
不同服务对象及其需求和相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方法、灾害救援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社会工作灾害救援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等研究,是灾害救援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基础和依据,是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内容。
拟定各项办事范例和尺度,提高灾难社会工作的办事水平。
2.加强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
加强对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深入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危机的评估、介入及退出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灾区实际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体系。
另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直接系统地孕育出社会工作的价值思想,但是以上各种相关价值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充足的诠释和归宿。
在学习国外社会工作理论和引进社会工作制度时,必须寻求其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符合,增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转变。
(三)社区恢复和灾后重建相结合
以社区工作为主线,逐渐扩大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
灾区群众都是需要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只有从社区层面入手,开展社区恢复工作,才能服务于所有群众。
例如,在都江堰市的活动板房安置点,“上海社会工作灾后重建服务团队”配合当地政府和群众,以“社区重建”为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重建支持网络等手段,抚慰灾区群众情绪,重建社会关系,协助灾区人民开展自救和自建。
积极培养社区领袖,使他们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起组织领导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展开自救和自建,并协助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活动。
将当地群众生计和社区关系重建紧密联系,深入助人自助的核心原则,不断引导社区群众形成相互支持的关系网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并进行持续的跟踪服务。
社区服务在灾后重建中可以满足困难群众的多样需要,在支持困难群众、满足居民的发展需要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社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在灾害中失业的群众再就业提供了方向,促进灾后就业方面的发展。
提出社区理念,培养人们的社区理念,不但有利于灾区群众的精神建设、相互帮扶,也支持、促进了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边慧敏,林胜冰,邓湘树.灾害社会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汶川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情况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72-75.[2]郭虹,庄明.NGO参与汶川地震过渡安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柳拯.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几点思考[J].社会福利,2009(1).[4]喻明金.从我国传统文化角度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作者简介:
刘颖迪(1997—),陕西咸阳人,西安思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灾害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
韩普(1995—),陕西榆林人,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控制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