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四首》观沧海公开课一等奖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誉为“妙绝千 古”,究竟妙在何处?
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 已呈露春意。
1.“日”“春”是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置句首表强 调。“生”“入”两个动词将其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 志和情感。
。
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
互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 甚:表程度深。 至:极点。15观沧海flash朗读.swf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背景资料
东行登上 碣石山,来观 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 高耸立在海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 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 秋思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 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体裁:
• 汉赋
• 元曲
唐诗
明清小说
宋词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 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 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 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 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 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 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 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 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 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 齐平,显得宽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 在高远江天。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 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 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 宏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 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湾
(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导语: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 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 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 题。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 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 。 的感受。
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 什么意思?“沧海” 的“沧”字怎么解 释?题目能不能换 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 绿色。“沧海”有 色彩,比“大海” 形象,所以不能换。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 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 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 有此作。
次北固山下
停泊
旅途
高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端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家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 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 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 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 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 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 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 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
写作背景
背景资料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大战之前,身为主帅 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 际,他的心情一定也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面对洪波涌起的 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在这首诗里,他 把自己宏伟的抱负、旷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
句诗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
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目的。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 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 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 写山岛巍然耸立。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 怎样的联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3、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悬”诗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
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呢?
“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可
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 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 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 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 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 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 到洛阳那边。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 日月星辰的气概。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诗人展开了 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 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 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 之中,何等气魄。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 。 的内容无关。
见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
他还要乘驿车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 途奔波之意,章法上引出尾联“乡书 何处达”。 表达羁旅思乡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 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 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 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实写):描写海水和山 岛。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 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海水荡漾,山 岛耸立——动静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 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展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 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 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虚写):借助奇特的想 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 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
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两句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
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 机勃勃。 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
是特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 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 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 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 的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 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展现大海 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 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 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2.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
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3..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 替,而且都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怎不让身在 “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4.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 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 上的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字词正音
jié
cāng
dàn
Sǒng zhì
碣石
Xiāo sè
沧海
zāi
澹澹
竦峙
萧瑟
哉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向东。 以: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 峙: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临:登临。 竦:高高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 洪: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之:助词,无实意。
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 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 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 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 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 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 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 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 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 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 大的胸襟。
总结: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 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 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 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 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思想又很含蓄。
考考你;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
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将自己昂扬奋发的 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 怀和宏伟的抱负。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 秋思
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作品 2、有情感的背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观沧海
曹操
观 沧 海
曹 操
观沧海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
帝。字孟德,沛国谯郡 (现安徽亳州)人,东汉 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 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他为魏武帝。他在文 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和 散文,尤善诗歌,其风格 以慷慨悲壮见称。有《曹 操集》。
诗歌品析
诗句 叙事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内容 观海地点和目的 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
特写山岛之景观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情感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勃勃生机 乐观情怀 席卷宇内,荡平 诸侯。惊天动地 !
实 写 写 景 虚 写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 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 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 在镇江西北方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为下句“江春入旧年”铺垫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 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 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特写海面之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想象之景 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胸襟开阔,表现 包蕴万千的景象 一统中国的抱负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 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 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 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 魄。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 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 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 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 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无 关。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 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 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 产生出来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 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 海洋中产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