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改性硅油氨值的测定

合集下载

胺值的测定

胺值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是目前测定胺类固化剂胺值的通用方法。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都是电子给予体,是碱性化合物,在两性或酸性溶剂中呈碱性反应。

因此可利用其碱性,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来测定其含量,通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

二、总胺值的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1、盐酸-乙醇(或异丙醇等)滴定法此方法适用于碱性较大的脂肪胺,其原理为:RNH2+HCl→RNH3+Cl-R2NH+HCl→R2NH2+Cl-R3N+HCl→R3NH+Cl-2、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对于芳香胺、改性胺等碱性较弱的胺,在醇溶液中滴定时,终点变色不敏锐,滴定误差较大。

采用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则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其原理为:RNH2+HClO4→RNH3+ClO4-R2NH+HClO4→R2NH2+ClO4-R3N+HClO4→R3NH+ClO4-从上述酸碱滴定原理可知,所测出的是胺类同化剂中所含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总胺值。

它没有反应出所含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相对含量,因此无法依据此胺值求出胺中的活泼氢当量。

显然,若能分别测出混胺中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含量,就能求出混胺的活泼氢当量及其理论用量。

此外还可根据伯胺值的变化来控制改性反应的终点,而能保证改性胺质量的稳定性。

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它主要包括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三、伯氨基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1、与羰基反应的测定方法伯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西弗碱和水,而仲胺和叔胺不发生此反应。

测定生成的水量或所消耗的醛或酮的量,即可求出伯氨基的含量。

RNH2+R'CHO→RN=CHR’+H2O伯胺醛西弗碱(醛缩胺)水再用甲醇钠的吡啶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水杨醛,求出伯氨基耗用的水杨醛量,进而算出伯氨基的含量。

也可将试样溶解于乙酸和二唔烷混和溶剂后,用2-乙基己醛的二恶烷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氨基和聚醚共改性硅油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氨基和聚醚共改性硅油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21 2 AEMPS 的结构表征
以氨值为 01 6mmol/ g 的 A EMPS 为例 ,其 IR 谱如图 1 。
图 1 A EMPS 的 IR 谱
由图 1 可 知 : A EM PS 在 3300 ~ 3500cm - 1 ( m , νN2H 、 νO2H ) 、2980~2880cm - 1 ( s ν, C2H , 2C H3 ,2C H22) 、1600cm - 1 ( w , δN2H ,) 、1500 ~ 1400cm - 1 ( m ,δC2H , 2C H3 ,2C H22) 、1260cm - 1 [ s δ, C2H , Si2C H3 ,Si ( C H3 ) 2 ] 、1020~1080cm - 1 ( s , b ν, Si2O , Si2 O2Si 骨架) 、800cm - 1 ( s ν, Si2C ,Si (C H3 ) 3 ,Si (C H3 ) 2 ,Si2C H22) 处 出 现 了 聚 硅 氧 烷 特 有 的 吸 收 峰 。说 明 分 子 中 含 有2[ Si
2 结果与讨论
21 1 AEMPS 合成条件的探讨
众所周知 ,氨基硅油 ,特别是 N2β2氨乙基2γ2氨丙基聚二甲 基硅氧烷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 ,目前被广泛用作织物后整理剂 使用 ,市场占有率达 90 %以上[1] ,因其生产技术可靠 、工业上 制备工艺条件成熟 ,因此 ,关于氨基硅油的制备是直接参考文 献[12213] 所述方法进行 。而氨基硅油与环氧基聚醚间的反应可
11 2 氨基和聚醚共改性硅油 AEMPS 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 、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 250mL 四口瓶 中 ,依 次 加 入 601 0g D4 、41 1g YD H2602 和 适 量 的 MM 及 TMA H ,混匀 ,通 N2 保护下 ,搅拌加热升温至 100~120 ℃并 保温反应 6~8h ;再升温至 135~140 ℃分解催化剂 30min ,然 后于 135 ℃、60k Pa 真空脱低沸物 30min ,得中间体氨基硅油 (记作 A PS) 。

胺值的测定

胺值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是目前测定胺类固化剂胺值的通用方法。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都是电子给予体,是碱性化合物,在两性或酸性溶剂中呈碱性反应。

因此可利用其碱性,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来测定其含量,通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

二、总胺值的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1、盐酸-乙醇(或异丙醇等)滴定法此方法适用于碱性较大的脂肪胺,其原理为:RNH2+HCl→RNH3+Cl-R2NH+HCl→R2NH2+Cl-R3N+HCl→R3NH+Cl-2、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对于芳香胺、改性胺等碱性较弱的胺,在醇溶液中滴定时,终点变色不敏锐,滴定误差较大。

采用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则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其原理为:RNH2+HClO4→RNH3+ClO4-R2NH+HClO4→R2NH2+ClO4-R3N+HClO4→R3NH+ClO4-从上述酸碱滴定原理可知,所测出的是胺类同化剂中所含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总胺值。

它没有反应出所含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相对含量,因此无法依据此胺值求出胺中的活泼氢当量。

显然,若能分别测出混胺中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含量,就能求出混胺的活泼氢当量及其理论用量。

此外还可根据伯胺值的变化来控制改性反应的终点,而能保证改性胺质量的稳定性。

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它主要包括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三、伯氨基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1、与羰基反应的测定方法伯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西弗碱和水,而仲胺和叔胺不发生此反应。

测定生成的水量或所消耗的醛或酮的量,即可求出伯氨基的含量。

RNH2+R'CHO→RN=CHR’+H2O伯胺醛西弗碱(醛缩胺)水再用甲醇钠的吡啶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水杨醛,求出伯氨基耗用的水杨醛量,进而算出伯氨基的含量。

也可将试样溶解于乙酸和二唔烷混和溶剂后,用2-乙基己醛的二恶烷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国家标准 胺值测定

国家标准 胺值测定

国家标准胺值测定胺值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它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胺值是指食品中游离氨基氮和游离氨氮的总和,是评价食品新鲜度和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胺值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胺值测定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盐酸蒸馏-滴定法、蒸馏-中和滴定法和蒸馏-酚酞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

在进行胺值测定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是胺值测定的第一步,样品的选择和处理对测定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样品应当代表性,同时需要避免样品在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和变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有着具体的处理方法和要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其次,进行测定操作。

根据所选用的测定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最后,处理测定结果。

在完成测定操作后,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计算出样品的胺值,并进行结果的评定和比较。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总之,胺值测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对胺值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满足不同食品样品的测定需求,为食品安全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硅油检测方法

硅油检测方法

硅油检测方法硅油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油,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医药等领域。

然而,随着硅油的使用量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开发出一种准确可靠的硅油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观检测法外观检测法是硅油检测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硅油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好坏。

正常情况下,优质硅油应呈现出透明无色的状态,无杂质、无悬浮物。

若发现硅油出现混浊、浑浊、颜色变化或有颗粒状物质,可能表明硅油质量存在问题。

二、黏度测定法硅油的黏度是反映其流动性和润滑性的重要指标。

黏度测定法是通过测定硅油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性来评估其质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旋转式黏度计法和滴定法。

旋转式黏度计法是将硅油置于旋转式黏度计中,通过测定旋转度来计算出硅油的黏度值;滴定法则是利用滴定管将硅油滴入容器中,通过滴落速度来判断其黏度。

黏度值越大,硅油的流动性越差。

三、密度测定法硅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硅油的质量,是衡量硅油浓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密度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置于密度计中,测量其密度值来判断其质量。

密度越大,说明硅油中杂质含量越高。

四、挥发残留物测定法硅油的挥发残留物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硅油中不能挥发的物质。

挥发残留物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置于高温环境中,测量其挥发后的残留物质量来判断其质量。

正常情况下,优质硅油的挥发残留物质量应低于一定标准。

五、氧指数测定法硅油的氧指数是指硅油在特定条件下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

氧指数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与氧气混合并点燃,测量其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来评估其质量。

氧指数越高,说明硅油的燃烧性能越好,质量越高。

六、抗氧化性测定法硅油的抗氧化性是指硅油在氧气存在下不易氧化和降解的能力。

抗氧化性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置于高温高氧环境中,测量其抗氧化性能来评估其质量。

抗氧化性能越好,说明硅油的稳定性越高,质量越好。

针对硅油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测法、黏度测定法、密度测定法、挥发残留物测定法、氧指数测定法和抗氧化性测定法。

氨基硅油合成工艺的探讨

氨基硅油合成工艺的探讨

着反应时间的延长, 硅醇盐会使 Si O Si 键裂 解, 平衡向左移动, 使氨基硅油的黏度降低; 而 K OH 引发 D4 开环生成硅醇盐, 氨 基硅烷缩聚 过程中会产生水[ 3, 7] , 起封端剂作用, 也会降低 黏度, 故随反应时间延长, 氨基硅油的黏度反而 减小。另外, 实验中发现, 当温度 超过 120 后, 产物会发黄, 甚至会变得浑浊。较佳的反应 温度是 110 , 反应时间 5 h。 2 3 MM 用量对氨基硅油性能的影响
[ 5] 申屠鲜艳, 胡振羽 氨基硅油的 结构分析 [ J] 有 机硅材料, 2006, 20 ( 5) : 256 257
[ 6] 徐迪方, 罗巨涛, 杨兴 明, 等 亲水 性氨基 硅油 的 制备及 应 用 [ J] 有 机 硅 材 料 2004, 18 ( 4 ) : 13 17
[ 7] 罗正鸿, 詹晓力, 陈丰 秋, 等 八甲 基环四 硅氧 烷 与氨基有机硅 单体 的 共 聚 合机 理 [ J] 高 分 子 通 报. 2002 ( 6) : 38 45
将一 定 量 的 D4 、602、 催 化 剂、 MM 和 DM SO 加入到四口玻璃 瓶中, 装上搅 拌器、回
流冷凝管、温度计, 置于 恒温油 浴中, 通氮气 215 min;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 加入 计量的乙酸, 减压 40 m in, 在压力 0 005 M Pa 下抽去水分和低沸物后, 停止反应[ 2 3] 。 1 3 性能测试
黏度: 用哈克黏度计测定[ 4] ; 氨值: 采用酸 碱滴定法测定。先准确称取约 1 5 g 的氨基硅油 于锥形瓶中, 加入 20 mL 四氢呋喃和甲苯, 搅 拌使其完全溶解; 再加入 3~ 4 滴甲基橙指示剂, 以浓度为 0 2 mol/ L 的盐酸滴定, 颜色由黄色变 为浅橘 红 色 时 即 为 滴 定 终 点[ 5] 。氨 值 按 下 式 计算[ 6 ] :

胺值检测方法

胺值检测方法

胺值的测定方法
一、原理
胺值:与1g胺类样品相当的,以氢氧化钾毫克数值表示的样品的碱性。

二、仪器与试剂
1.0.2mol/l的盐酸95%乙醇标准溶液。

移取16.6ml浓盐酸,用95%乙醇稀释至1000ml.
2.0.2%溴酚蓝指示剂。

称取0.2g溴酚蓝,溶于100ml乙醇中。

3.锥形瓶250ml.
4.分析天平感量0.1mg.
5.量筒50ml.
6.酸式滴定管50ml.
7.无水碳酸钠。

三、测定步骤
1.称取1~4g样品于250ml锥瓶中(如果样品均匀,应在水浴上加热溶解,搅匀后再称),准确至0.0001g。

2.加入50ml乙醇(95%)溶解样品(如果有游离氨,应煮沸1min,以除去游离的氨)
3.加入溴酚蓝指示剂5滴,用0.2mol/l的盐酸95%乙醇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边摇动变滴定,至黄色为终点。

四、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A=56.1·V·C/M
式中:即56.1*0.2*量程/重量。

胺值的测定

胺值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是目前测定胺类固化剂胺值的通用方法。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都是电子给予体,是碱性化合物,在两性或酸性溶剂中呈碱性反应。

因此可利用其碱性,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来测定其含量,通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

二、总胺值的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1、盐酸-乙醇(或异丙醇等)滴定法此方法适用于碱性较大的脂肪胺,其原理为:RNH2+HCl→RNH3+Cl-R2NH+HCl→R2NH2+Cl-R3N+HCl→R3NH+Cl-2、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对于芳香胺、改性胺等碱性较弱的胺,在醇溶液中滴定时,终点变色不敏锐,滴定误差较大。

采用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则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其原理为:RNH2+HClO4→RNH3+ClO4-R2NH+HClO4→R2NH2+ClO4-R3N+HClO4→R3NH+ClO4-从上述酸碱滴定原理可知,所测出的是胺类同化剂中所含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总胺值。

它没有反应出所含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相对含量,因此无法依据此胺值求出胺中的活泼氢当量。

显然,若能分别测出混胺中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含量,就能求出混胺的活泼氢当量及其理论用量。

此外还可根据伯胺值的变化来控制改性反应的终点,而能保证改性胺质量的稳定性。

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它主要包括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三、伯氨基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1、与羰基反应的测定方法伯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西弗碱和水,而仲胺和叔胺不发生此反应。

测定生成的水量或所消耗的醛或酮的量,即可求出伯氨基的含量。

RNH2+R'CHO→RN=CHR’+H2O伯胺醛西弗碱(醛缩胺)水再用甲醇钠的吡啶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水杨醛,求出伯氨基耗用的水杨醛量,进而算出伯氨基的含量。

也可将试样溶解于乙酸和二唔烷混和溶剂后,用2-乙基己醛的二恶烷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的合成_结构表征及应用

氨基改性聚醚硅油的合成_结构表征及应用

1. 3. 4 N , N - 二甲基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 AM2 PES - 3:将 12. 10g (环氧基含量为 0. 9632mmol)聚 醚 /环氧硅油与 0. 3 l g ( 3. 0641mmol) N , N - 二甲 基丙二胺用类似 1. 3. 2 方法反应 ,制得 N , N - 二 甲基丙二胺改性聚醚硅油 AM PES - 3,氨值 = 0.
= 0. 0768mmol/ g,粘度 = 2. 460 Pa. s,折射率 nD20
= 1. 4509, M n = 16600、Mw = 38600。 IR 谱 ( cm - 1 ) : 3500 (w ) , 2980 ~2880 ( s) 、1640 ~1600 ( vw,残留 CH = CH2 ) , 1460 (w) , 1375~1340 (m ) , 1260 ( s) , 1150 ~1020 ( s) , 800 ( s) 。1 H - NMR 谱 , δH ( ppm ) : 0. 0 ( Si - CH3 , aH ) , 0. 4 ( Si - CH2 ,
1 实验
1. 1 原材料与试剂 含氢硅油 PHM S (活性氢质量分数为 0. 01%
~0. 18% ,工业品 ) ;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1250 ~1500g /mol,双键 ≥0. 5mgKOH / g,扬州晨化集团有限公司 ) ;烯丙基缩水 甘油醚 (AGE,进口工业品 ) ;吗啉 、乙二胺 、N , N 二甲基丙二胺 、N - 氨乙基哌嗪 , AP试剂 ,用前减 压蒸馏进行精制 。 1. 2 硅油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乙烯聚氧丙烯醚 ,通 N2 搅拌 10m in,升温至 90℃,滴 入铂催化剂溶液反应数小时 ,减压除低沸物 ,得透明 液体 ,即聚醚 /环氧硅油中间体 PEESO,环氧基含量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氨基硅油 gpc分子量
【最新版】
目录
1.氨基硅油概述
2.GPC 分子量
3.氨基硅油的应用领域
4.GPC 分子量对氨基硅油性能的影响
5.结论
正文
一、氨基硅油概述
氨基硅油,又称氨基硅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腐蚀性、润滑性和防水性能。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NH2)官能团,使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同时具有有机硅的疏水性,因此具有特殊的亲疏平衡性能。

二、GPC 分子量
GPC,即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 GPC 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氨基硅油的分子量,从而为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三、氨基硅油的应用领域
氨基硅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橡胶、涂料、塑料、纺织、皮革等。

在橡胶工业中,氨基硅油可以增强橡胶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在涂料行业中,氨基硅油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在塑料领域,氨基硅油可以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制品的性能。

四、GPC 分子量对氨基硅油性能的影响
GPC 分子量对氨基硅油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越大,氨基硅油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润滑性等性能越优越。

然而,分子量过大可能导致氨基硅油在应用过程中的加工困难。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要求选择适当分子量的氨基硅油。

五、结论
氨基硅油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有机硅化合物,其分子量可通过 GPC 技术进行精确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适当分子量的氨基硅油以达到最佳性能。

二甲基硅油和聚醚改性氨基硅油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

二甲基硅油和聚醚改性氨基硅油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

二甲基硅油和聚醚改性氨基硅油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二甲基硅油具有各种优异的特性,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等部门,都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澳达化工认为它广泛用于电气绝缘、脱模、消泡、阻尼、防震、滚压、防尘、防水、高低湿润等方面。

1、二甲基硅油在机电工业中的应用:二甲基硅油广泛用在电机、电器、电子仪表上作为耐温、耐电弧电晕、抗蚀、防潮、防尘的绝缘介质、目前还用做变压器、电容器、电视机的扫描变压器的浸渍剂等。

在各种精密机械、仪器及仪表中,用作液体防震、阻尼材料。

二甲基硅油的消震性能受温度影响小,多用于具有强烈机械震动及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下,使用的仪表如:飞机、汽车的仪表中。

用于防震、阻尼、稳定仪表读数,还可作为液体弹簧,且于飞机的着陆装置中。

2、二甲基硅油作消泡剂:由于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且不溶于水,动植物油及高沸点矿物油中,化学稳定性好、又无毒,用作为消泡剂已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制药、食品加工、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中,只要加入10-100PPM的硅油就具有良好的消泡剂作用。

3、二甲基硅油作脱模剂:由于二甲基硅油与橡胶、塑料、金属等的不粘性,又用做各种橡胶、塑料制品成型加工的脱模剂,及用于精密铸造中。

用它做脱模剂不仅脱模方便,且使制品表面洁净、光滑、纹理清晰。

4、二甲基硅油作绝缘、防尘、防霉涂层:在玻璃、陶瓷器表面浸涂一层而二甲基硅油,并在250-300℃进行热处理后,可形成一层半永久性的防水、防霉和绝缘性的薄膜。

用之处理绝缘器件,可提高器件的绝缘性能:用之处理光学仪器,能防止镜片、棱镜发霉;用之处理药瓶,能延长药品的保存期,并不使制剂因粘壁而损失;用之处理电影胶片的表面,可起润滑作用,减少磨擦,延长影片寿命。

5、二甲基硅油作润滑剂:二甲基硅油适于做橡胶,塑料轴承、齿轮的润滑剂。

也可做为在高温下钢材对钢的滚动磨擦,或钢与其它金属磨擦时的润滑剂,但由于在常温下甲基硅油润滑性能并不特别好,一般情况下,并不推荐做为常温下金属间的润滑剂。

氨基硅油说明书

氨基硅油说明书

产品说明
本产品为具有活性氨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由于活性基极强,反应活性高,且具有吸附性,相溶性及易乳化性,分子中氨基为可交联缩合的活性基团,因而可交联成弹性膜,具有非常柔软滑爽的手感。

本品是制造衣服柔软剂,洗发香波,烫发剂,树脂改性剂等的理想材料。

技术指标
作用与用途
1. 织物整理剂:可提高织物弹性,耐洗耐磨及干爽透气性,对化纤制品改性尤其明显,是
制成高级柔软剂首选原料,通常制成微乳液使用。

2. 化妆品用:活性氨基具有反应性,少量加入洗发水洗发香波中,即可赋予头发具有柔软,
丝绒般滑爽感,易梳理。

3. 涂料添加剂:本品可加入聚氨脂,丙稀酸,聚脂等涂料中,能防止涂料颜色不均匀及起
皱,增加鲜艳性具有防粘性能。

4. 树脂及塑料改性剂:可增加粘合性,提高柔韧性及改善内应力等
氨基硅油乳液
技术指标 使
用方法:本产品均为非离子型氨基活性乳液,可与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混合使用。

使用时在常温下搅拌徐徐加入无离子水到所需浓度,
包装及储运:本产品为非危险品,以50公斤塑料桶或200公斤的铁桶包装。

储藏阴凉干燥
处。

运输时防止雨淋及阳光爆晒。

检 测 项 目 TS-701
外 观 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臭味 活 性 物 含 量 % 100 比 重 0.97-0.98 粘 度
1000-1200CS
检 测 项 目 TS-702 TS-703 外 观
粘稠液 透明液体 活 性 物 含 量 % 80
25
比 重 0.98-1.02 0.98-1.02 离 子 性 非离子性 非离子性 PH 值
5-6
5-6。

胺值的测定方法

胺值的测定方法

胺值的测定方法
1、原理
每克胺中和所需的酸,以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之值。

2、试剂和试液
a. 盐酸标准溶液
b.溴酚兰指示液
c.中性乙醇:
3、试验步骤
称取1-2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50mL中性乙醇(c),溶解后加5滴溴酚兰指示液(b),用盐酸标准溶液(b)滴至黄色,10秒不褪色为终点。

4、结果计算
胺值X1(mgKOH/g)按式(1)计算:
c·V×
X1= ━━━━━━ (1)
m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m——试样质量,g。

注意点:
1、称样重量读数要准确
2、体积读数要准确。

为减少误差,可将初始刻度调至整数。

3、终点判断要准确。

在颜色有变化迹象时要放慢滴加速度。

每加入一滴震荡几秒后再加第二滴,直到变色。

4、牢记实验步骤和计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改性硅油氨值的测定
一、原理
氨基改性硅油是一种弱碱性硅油,不溶于水,因而难以用水相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氨值,在此采用HClO4-HAC 非水滴定法进行测定,并用三氯甲烷作质子惰性溶剂,结晶紫作指示剂,滴定反应方程式如下:
⑴HCl04+CH3COOH=CH3COOH2+CLO4-
⑵硅油母链—C3H6NHC2H4NH2+2CH3COOH→
硅油母链—C3H6NH2+C2H4N+H3+2CH3COO-
⑶CH3COO-+CH3COOH2+ClO4=2CH3COOH+ClO4-
二、仪器与试剂
微量滴定管三角瓶(100ml)
1.HClO4-HAC标准溶液(0.05mol/l)
2.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
3.结晶紫指示剂:2g/l冰醋酸溶液
4.冰醋酸(A.R)
5.乙酸酐(A.R)
6.三氯甲烷(A.R)
三、操作步骤
1.HClO4—HAC溶液(0.05mol/l)的配制与标定
配制:在t≤25℃的750-900mL冰醋酸中缓慢加入72%(W/W)的高氯酸4.5mL,混匀;加入4.5mL醋酸酐,充分混匀,冷却至室温。

用冰醋酸稀释至1000mL,放置24h后标定。

标定:称取于105-110℃下烘干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0.2克(准确至0.0001g)于干燥锥形瓶中,加20mL冰醋酸使其完全溶解。

加入1-2滴结晶紫指示剂,用HClO4—HAC溶液滴定到紫色消失,出现兰色为终点。

计算:HClO4—HAC溶液浓度C按下式计算
G
C(mol/l)=
V×0.2042
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之质量,g;
V:HClO4—HAC溶液之用量,mL;
0.2042:1mmolKHC8H4O4之克数。

2.氨基改性硅油氨值测定
称取样品0.5g(准确至0.0001g)于干燥锥形瓶中,加10mL冰醋酸和10mL三氯甲烷使其充分溶解;加结晶紫指示剂1-2滴,用0.05mol/l的HClO4—HAC标准溶液滴定到紫色消失,刚出现兰色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试验。

计算:氨基改性硅油氨值A按下式计算:
C(V-V0)
A(m•mol/g)=
m
式中:C:HClO4—HAC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样品时消耗标准溶液体积数,ml;
V0:空白消耗标准溶液体积数,ml;
m:样品重,g。

氨基硅油技术指标(AV:0.6)
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液体
比重:0.967-0.980克/厘米3
粘度:2500±500mpas
氨值:0.6±0.02
PH值:8-9
测定粘度、氨值、在上述范围内即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