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 神州风采教案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2 神州风采 |人美版(2014秋)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2课《神州风采》。
【教材分析】《神州风采》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课为“欣赏.评述”类课程。
设置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古代文明遗址和大自然给予地球的奇特自然景观及珍惜动、植物共同形成的地貌,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
【教学难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它们。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几幅图片,一同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伴随着图片的切换,我们一起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谁能告诉我欣赏之后的感受呢?同学们说的真好,是的,我们的伟大祖国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古建筑,不同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地理风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神州风采吧!同学们看一看这张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图,从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世界遗产分布全国各地。
那什么是世界遗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探究知识1、世界遗产的含义(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2、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1)、长城①、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②、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③、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2)、颐和园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建长廊吗?它有什么特点?(3)、佛香阁为了在群山之中突出万寿山,你们知道乾隆在山上修建了什么吗?你觉得佛香阁主要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4)、谐趣园你们知道这里的建筑为什么不太一样吗?三、探究讨论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世界遗产,能简单介绍下吗?1、敦煌莫高窟2、九寨沟3、乐山大佛4、黄山5、泰山四、激发感情在生活中主要有那些破坏遗产的现象?面对遗产的破坏,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好这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五、课后拓展在我们美丽的祖国,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单单只有这些文化与自然遗产,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关注和继承;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剪纸等等。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5)

3.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情况及相关知识。
4.介绍陕西省的悠久历史,强调“秦”的来历,播放相关视频。
5.强调“秦始皇”的身份明确秦国的地理位置。
6.对学生明确“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7.播放“秦始皇陵”结构、“兵马俑一号坑”的相关视频,介绍其“雄伟壮观”的艺术特点。
教 学 设 计
姓名
李诗垠
科目
美术
班级
6.2
授课时间
12.15
课题
神州风采
教学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我国现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陕西的思想。
重点
难点
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8.播放“秦俑外貌”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秦俑“外形多样,千人千面”的艺术特点。
9.播放“秦俑制作”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秦俑作为民间雕塑的特点,及制作者技法娴熟的艺术特点。
环节三
1.总结秦俑艺术的历史地位。
2.文化遗产的保护,课件介绍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3.艺术实践:填写“我身边的世界遗产”推荐卡。
4.评价:(1)自评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分析
(请用环节流程来写。如: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 )
环节一
1.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神州大地”,这里的神州指的是哪里?
2.师:对,我们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神州风采 人美版

神州风采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一、感受世界遗产,引入课题跟随镜头一同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能告诉老师你的感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神州风采吧(出示课题)二、了解世界遗产的含义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如果再细分,世界遗产可以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复合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说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遗产。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三、小组交流,整理资料学校假期准备组织夏令营活动,想让同学们趁多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和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哪个地方最值得一去呢?小组讨论四、各组汇报(一)、长城简介这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最初修建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古代防御敌人用的。
那它修建了多长时间呢?从古代起,延绵不断的修筑了2千多年,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河谷、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等。
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3、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除了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多种建筑形式。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神州风采》word教案 (1)

神州风采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教学过程: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
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
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出示课题,板书)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1、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
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
(出示)(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
(指名答)3.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
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
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
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祖国精美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图片)、草编(图片)、风筝(图片)。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十二课神州风采-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课教学对象为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本单元为“神州风采”单元,本课为本单元的第十二课。
本课涉及到的主题为“神州之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成就。
•掌握现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成就。
•掌握现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
1.课前预习•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相关的教材,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成就。
2.教学过程(1)自我介绍•老师简单自我介绍,向学生介绍本课教学的主题、目标和步骤。
(2)引入艺术作品•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现代艺术作品,并让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现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式。
(3)教学重点•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成就,介绍现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4)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拿出画笔和画布,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绘制一幅现代艺术作品,体验和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
(5)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现代艺术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欣赏和欣赏别人的作品。
3.课后作业•让学生把今天绘制的作品带回家,让家人欣赏,并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想和体会,反思并总结本次活动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互动式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分组合作法1.评价指标•学生对现代艺术的观念和表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学生是否掌握了现代艺术表现手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1)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搜集资料、欣赏、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奇观,评述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感悟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民族自豪感,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到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活动中。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资料搜集与整理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已经很普遍。
本课是六年级较为重要的一节欣赏课,知识点多,欣赏的维度、深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考验,通过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并对其开展欣赏评述活动。
2、教学难点:感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深刻内涵,提出有价值的保护建议,并做好宣传工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视频。
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呀?(同学:长城)那你们登过长城吗?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能用什么词汇来描绘长城的美呢?你知道古代长城的作用吗?在我们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还有很多像长城一样的名胜古迹,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我们国家的锦绣山河与迤逦风光,感受一下我国的“神州风采”。
板书—神州风采二、教授新课(一)游览古迹1、第一站:辽宁—北京(播放课件)首先请同学们在地图中找到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老师将带领大家乘“飞机”,从我们学校飞往我们的首都—北京。
(课件展示颐和园图片并伴有背景音乐)来到北京,我们来到了颐和园,进行参观。
说说你的感受,再结合课前搜集、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你了解的颐和园的历史及相关情况。
游览了颐和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飞往下一个城市—河北吧。
2、第二站:北京—河北(播放课件)我们来到了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课件展示图片并伴有背景音乐)。
小学美术《神州风采》教案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小学美术《神州风采》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神州风采》教案,对应教材的第四章《美丽的祖国》中的第三节《神州风采》。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感知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
2.观赏和分析描绘祖国光的美术作品,学习画家表现手法,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3.运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一幅展现神州风采的作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作品中展现祖国风采”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举例:
a.难点一: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绘画技巧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名作,让学生了解画家如何表达个人情感,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指导。
b.难点二:在了解祖国风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名胜古迹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将人文元素融入作品。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神州风采》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神州风采》说课稿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神州风采》说课稿一、课型:欣赏·评述。
二、课时:1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课《神州风采》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神州风采》一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即通过观察、分析、探究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提高民族自豪感,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及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到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活动中。
2、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现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了解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3、能力目标:学生在搜集资料、欣赏、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奇观,评述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感悟民族精神。
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1、教学重点是: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并对其展开欣赏评述活动。
2、教学难点是:感悟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深刻内涵,提出有价值的保护建议,并做好宣传工作。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1、寻找回忆,先出示一副地图,让学生们在地图上寻找家乡。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2)

用结构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展开对家乡神农架的欣赏和评述活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并做宣传、保护和继承。
课堂结构
教学活动及提问
学生课堂的反应
教学改进
准备
检查各个小组的资料包。
小组组长检查。
课
程
导
入
一.(出示我国地图)
导语:在这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人文历史遗址。
人美版美术第11册教案
12、神州风采
备课教师:冯传隽
课题
12.神州风采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级
六年级
聚焦核心
感悟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深刻内涵。
教
材
分
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与第13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组成世界遗产系列欣赏课程,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现有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风貌和特色,能够从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形成的过程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和影响等方面,感受其深刻的内涵。
行为目标
知道我国现有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了解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意义先行
从游戏预热,由我们的家乡说起,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研结构
1.游戏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的广袤无垠和秀丽山河。
2.以点引面,让学生了解与世界遗产相关的知识内容。
3.探究与思考,将本组归纳总结的资料进行共享,获取新知,开启对中国遗产的探究之旅。
(3)介绍其艺术价值。
2.小结:长城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引导认识阶段。
1.(出示世界遗产标志)
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含义。
2.翻开书P29“小知识”,了解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复合遗产。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3)

美术欣赏课教案 神州风采
成都市天回小学 庄永华 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表现与评述。 教学难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它们。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引入 采用中国地图、图片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唱歌、音乐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及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出示长城、布达拉宫、九寨沟、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地方的风貌。 问:你知道这些古建筑在世界的地位吗? 问:你知道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小结: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共31处。 板书:神州风采 领略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使自己充满自豪感。 学生回答: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欣赏、交流、讨论 1、 请同学们看书,提问:这些文化遗产你曾经去过哪些?北京有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2、 教师小结:北京占了6处。 3、 课件出示北京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 (1) 问:北京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你去过哪儿?在组内说说,互相交流一下参观的感想。 (2) 请小组代表根据收集的资料介绍去过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并谈谈感受,好在哪儿。 故宫、颐和园、泰山、长城、九寨沟等。 学生分小组介绍课下收集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 1组: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9年考古学家发现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人投盖骨,震惊世界,被定为北京人遗址。 2组:明长城,2000多年前,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修建,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6700多公里。 感受到雄伟、精巧、庄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3组:故宫三最。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 4组:颐和园三最。现存最完美、规模最大、园林与自然最巧妙结合。感受到壮丽辉煌。 5组:十三陵。1409年建,13个明朝皇帝陵墓,保存最完整的墓群。感受到宏伟壮丽,吸引世界来客。 6组:天坛。是皇帝祭天祈福的地方。设计巧妙、壮丽。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了解北京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和特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神州风采 | 人美版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神话传说,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神话故事、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燃放三体香、做形象化的神话手工制作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神话故事,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掌握燃放三体香的方法,探索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3.通过神话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 教学准备:•课程PPT,展示中国神话故事和神话手工制作。
•三体香、打火机、香炉等燃放三体香所需的工具。
•神话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等。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各种传统神话故事,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让学生提出自己听过或看过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讲述神话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步:讲解(10分钟)通过PPT讲解神话中的元素,如神兽、神话人物、神话天地等。
引导学生通过讲解了解神话中的元素,包括神话的起源、内容、来源,让学生对神话有一个更深入的认知。
第三步:燃放三体香(20分钟)讲解燃放三体香的方法,并带领学生体验燃放三体香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三体香的寓意和神话起源,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和动手能力。
第四步:神话手工制作(25分钟)教师讲解和演示神话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第五步:合作分享(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神话手工展示给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5. 教学反思: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和分析,此次课程教学效果较好。
在本次课堂中,教师采用了多种交互方式和教学方法,如讲解、实践、合作分享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此外,本次课程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掌握了一些美术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神州风采▏人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别是中国画的特色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中国画的定义、分类、工具材料、表现技法等。
2. 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介绍中国画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流派等。
3. 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讲解中国画的构图、线条、墨色、渲染等技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的中国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毛笔、墨水、颜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定义、分类、工具材料、表现技法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历史和发展(5分钟)1. 教师介绍中国画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流派等。
2. 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创作方法和步骤(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画的构图、线条、墨色、渲染等技法。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五、作品欣赏和分析(5分钟)1. 教师展示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感和理解。
六、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3. 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 神州风采 | 人美版(2014秋)

人美版教材第十一册《神州风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观看录像。
二教师板书课题神州风采初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通句子难理解的多读几遍文字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三指导点拨1指导学生精读塑像一段.师哪些方面画出了塑像的这个特点,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彩塑2小组合作学习壁画一段a总结学习塑像的方法。
b分小组合作学习壁画一段c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四拓展练习指导体升五、课后延伸: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
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

神州风采(人美版第十一册第15课)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类型的课程。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古代的文明遗存和大自然给予地球的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稀有动植物.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生存空间,提升学生对自然. 人文. 历史. 艺术等的兴趣,陶冶情操,增进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尊重,热爱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通过了解. 欣赏. 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感悟民族精神,开拓知识面。
能力:在欣赏.讲解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判评能力,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学会欣赏和正确的评价。
能对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关注。
难点:感悟民族自豪感,并从实际做起学习材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课件,相关的文字资料,书籍,数据等学习材料:教学过程:一. 探究式欣赏:1.艺术欣赏:欣赏画家们对于中国山河,长城,江南水乡等的艺术作品的欣赏。
提问:这些作品让你想起什么?2.观看艺术摄影图片:长城,布达拉宫,故宫……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教学意图:通过图片和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讲解,激起学生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 研究性汇报:1.出示课题,并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2.小结归纳: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去爱护和保护的教学意图:通过资料的交流,拓宽知识的层次和深度,并把学生的认知提升一格,认识到这些文化遗迹和自然界的风景动植物的重要性三.走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教师图片和音像资料的赏析,带领学生们对世界文化的了解,赏析,树立正面的评价观!2.学生自主发挥,把他们的资料,图片和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讨论,赏评3.资料,图片的整理,归类: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动物,植物,发明……教学意图:充分的让学生在世界大同的艺术文化中,感受,体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播种,发芽……四.游戏升华:1.组织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把整理的图片.资料阅读后,掌握了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神州风采 ▏人美版 (1)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类课程,目的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古代文明遗址和大自然给予地球的奇特自然景观及珍惜动、植物共同形成的地貌,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本课教材展示了我国部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课下学生积极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研究我国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搜集、学习、欣赏的能力。
本课教学本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则,横向加强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纵向地拓展美术教学领域,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对文化、自然遗产的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古迹、物产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
难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它们。
一、激趣导入1.欣赏美景我们的家乡安徽有座名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美景,看视频。
是神奇秀丽黄山风景区。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相信,无论是秀丽的自然景观还是悠久的文化遗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州大地,领略神州风采。
2.板书课题:神州风采二、讲授新课(一)了解世界遗产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赞美的诗文。
黄山于199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那么什么是世界遗产呢?小知识:世界遗产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2 神州风采 |人美版(2014秋)

第12课神州风采显性内容与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隐性内容与目标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调查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利用学过的现代技术手段,制作一期宣传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呢?学生汇报查找资料。
老师也查找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锦绣山川,共同领略我们神州的风采吧。
出示课题:神州风采课件展示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二、新授(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含义同学们,谁知道刚才我们看到的和同学们汇报哪些是文化遗产?哪些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有区别的,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课件展示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 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1、欣赏了解长城课件展示长城图片同桌讨论:(1)、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2)、长城起止哪里,经过哪些省市?学生汇报,课件展示。
教师介绍:北京长城,长城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神州风采 |人美版(2014秋)

神州风采教学目标:1.认知: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力: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情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教学过程: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
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
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出示课题,板书)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1、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
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
(出示)(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
(指名答)3.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
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
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
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第十二课神州风采(教案)-人美版

(2)构图技巧:学会运用构图技巧,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突出主体,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举例:分析优秀作品中的构图方法,如前景、中景、背景的安排,以及如何利用视觉引导线等。
(3)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以我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主题,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画作。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线条、色彩、形状等绘画语言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在讲解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优秀作品,直观地感受绘画语言的美感。此外,对于构图技巧这一难点,我可以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实操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很顺利,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为了更好地指导他们,我应该在实践活动前,对绘画创作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在创作时有更明确的思路。
4.美术表现与鉴赏能力:通过创作和欣赏神州风采的画作,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与人美版教材《美术》四年级下册相契合,注重培养学生在新教材要求下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绘画语言: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语言在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元素表现神州风采。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如何将神州风采融入绘画创作时,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创意。这说明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还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答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美术六年级上册《神州风采》教案

教学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 学 步 骤
复备课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
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 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 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 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 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 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风采
教学目地:
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
教具: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
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
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出示课题,板书)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1、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
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
(出示)(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
(指名答)
3.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
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
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
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祖国精美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图片)、草编(图片)、风筝(图片)。
最后看看我们祖国雄伟的建筑:北京天安门(图片)、故宫(图片)、上海东方明珠(图片)、金贸大厦(图片)。
四、了解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来看看祖国秀丽的河山:书本提供图片及事先准备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图片。
(略)
五、激发感情,祝福祖国
(1)我们的祖国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小组交流)
(2)作为神州大地上的一分子,你想从哪里去表现祖国的神圣和美丽呢?
六、学生作业
七、作品展评
教学效果:
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