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梦的化身
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对人在现实生活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在梦中,可以对现实生活有更高的、更美好的憧憬;也可以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排斥;还可以有对整个生活年代的控诉。
法国哲学家丹纳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的概况。”《简·爱》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深刻的了解到这本书的精华,和对全文的思想主题及其潜在的思想内涵做一正确的认识,也必须要结合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来读这本小说。
夏洛蒂1846年生于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的贫穷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她的人生的经历为她日后的创作提供的十分丰富的素材,在小说的许多情节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她生活的影子。
当时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还在是处在一个地位比较低的时期,她们过着一种附属于男人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大多数的女性没有自由,在还是闺房小姐的时候,就被家里教育怎么样成为上流社会的淑女;结婚之后,就在家中守着丈夫和房子
过着望着黎明、盼着天黑的枯燥空乏生活。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转化为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的普遍反抗,是历史上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
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夏洛蒂·勃朗特用柯勒·贝尔这一个笔名创作的《简·爱》面市了,她用简·爱作为她的化身,用女主人公的身份表现了她要求女性独立的强烈愿望。在小说中,她用简·爱这样一个渺小的人物,代表了的是这类在男权社会中深受压抑的女性,为当时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疯狂”的情感欲望和反叛心理。写出了人的价值和人精神世界的丰富,表达了人(哪怕是小孩子)的感情和尊严不可侮辱不可侵犯,深邃激越的控诉了践踏人的尊严,压抑人的情感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本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为英国小说带来了一股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性独立意识。她是将女性呼声作为小说主题的第一人。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让这本小说显得更加引人入胜,并引发深刻的思考。后世作家和学者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当时一位比较有名气的作家评价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时对她说:“你才华出众,却是扰乱人心的个人主义。”为什么要说是个人主义呢?这还是要归结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以及《简·爱》
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和气息。在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这本小说中,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不甘心受屈辱,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新女性形象:她追求人性的平等,超越阶级观念直率、大胆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这种大胆的表现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幸福自由的追求,无疑是对传统的道德习俗一个有力的挑战。个人认为《简·爱》其实写得就是她自己的生平经历再加上了自己梦想中所期待的那种美好生活和结局。夏洛蒂·勃朗特相貌平平,出身卑微,但正直善良诚实,就像她曾经对她姐妹说的那样,虽然自己普通平凡,但她在小说中创造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我”。的确,她做到了。《简·爱》中的女主角是一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出身卑微的孤女,在幼年时就父母双亡,在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最终过上了她心中所想象的幸福生活。
简·爱童年很凄惨,因为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父母,不得不寄养在舅舅家,舅舅去世后,对她更是苛刻至极。在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后来由于简的反抗,被舅母送到了罗沃舅母德孤儿院。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可想而知,简的生活会是多么的艰难。而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也很不幸。在她还只是
几岁的时候,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后来她便被送到家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在《简·爱》中就对这段寄宿生活较为细致的描写:那房屋低矮,阴森潮湿,卫生恶劣,饭菜索然无味,校规极其严厉。愤怒至极的夏洛蒂通过写简在孤儿院的环境,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控诉。读来令人同情不已。
当简生活在孤儿院时,结识了她人生中很重要,对她影响也很大的一个人——海伦·彭斯。,同样充满智慧和爱心的小姑娘,虽然说她不像简那样具有反抗与斗争的精神,可是她的身上同样也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海伦无论受到任何责难和体罚,都会淡然处之。简则认为被罚很羞耻的一件事。海伦却对简•爱说:“命中注定该你忍受的事,你要说忍受不了,那就是软弱和愚蠢的。”简当时不理解这种叫人忍耐的训诲,但还是感觉到海伦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她所没有的。当时看到这些话,我也很不理解是什么能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就有着如此的忍耐精神和容纳百川的气度。虽然她在孤儿院时就因为患肺病去世了,但我觉得海伦博大的胸襟应对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一角色与夏洛特的妹妹艾米丽很像,也是毫不引人注目的姑娘,处在穷乡僻壤,使艾米丽养成了腼腆和缄默的习惯。她没有
夏洛蒂那种气魄,却自有文静的美德;聪明却总是忍耐、克制和苦思冥想。艾米丽也是因为在寄宿学校染上肺结核病而早早地去世了,对于夏洛蒂来说,是亲姐妹更是可以心贴心的好朋友。海伦在人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发出了流星般耀眼的光芒。艾米丽的一生,有如落日一般辉煌与悲壮,这是一种崇高的美,豁达的美,气势磅礴的美,可歌可泣的美。
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应聘成为了罗切斯特家的家庭教师,一次偶然让他们相识。接触当中,他们曾经因为身份的不同发生了激烈的争辩,在不断的争吵与思想的交锋下,互相被对方吸引,终于跨过了阶级的界线爱上了对方。却不料准备结婚的时候,她得知罗切斯特其实是有妻子的,法律阻止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契斯特。像小说里的一样,夏洛蒂曾在布鲁塞尔呆过一段时间,在那里,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埃热先生本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聪明过人,还有一种对年轻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气,也和《简·爱》中的那主角非常相似,即容易激动,有点粗鲁,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内心已爱上这个有妇之夫,但她始终没有明确表露,把这种微妙的情感始终压在自己的心里。
在小说中的她却不同,她敢于表露自己的心声,和发泄自己的不满。非常清楚地记得在他们的一次争吵时,简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了,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完全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