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以身边的一切都是感觉十分新鲜好奇的,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尤为重要,学生中常常出现学习被动的情况,因此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学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小学的教学中提供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开放性与选择性的教学材料是焕发课堂活力的能量来源。我们说教学材料首先要照顾全体,应该是基础而丰富的。同时它又必须面向个体,具有开放多样的特点,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样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组织教学,使抽象的教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同时生动活泼的求知材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努力使教材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教学概念的形成和教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考

1、小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调查:①、积极型的学习心理状态。这类学生占总数的30.2%。他们上思想品德课情绪愉快,好学爱问,好奇心强,注意力是稳定的。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较高,稳定的时间较长,能够根据需要去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②、消极型的学习心理状态。这类学生占总数的12.1%。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兴趣低沉,思维冷缩,思域狭窄,安于运用机械重复的办法进行学习,认识水平比较低,不善于明辨是非,死记硬背某种观点是这类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耐力,其憎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的状态之中。③、淡漠型的学习心理状态。这类学生占总数的15.8%。他们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缺少求知欲和进取心,学习没有意志力,思维属于消极的定势,缺乏流畅性和灵活性。他们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支配,

其心理状态常陷于一种固定的看法,从情感上看是淡漠的,从认识上看是模糊的。④、消遣型的学习心理状态。这类心理状态的学生占总数的30.3%。其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过程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若冲动,注意短暂,比起前者,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得比较明确,但思维不属于定势,认识问题比较明确些,缺乏意志力是他们的特点。⑤、沉闷型的学习心理状态。这类学习心理状态的学生占总数的18.2%。其特点是对学习思想品德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的观点是似而非,在进行抽象思维时,由于感性经验缺乏,缺少实例依据,对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2、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怎样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通过学习材料这一载体以较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这样教师就势必就会过分依赖教材中提供的例题以及相关的情景,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考虑较少。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难以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倡导和凸显的是“主动、合作、探究”。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由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

3、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实践研究,首先,能使我们课题组的教学的老师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地组织、加工教学材料,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其次,提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数学教学材料,提供更具有丰富教学结构的教学材料,以体现教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

思想。同时,进一步探究这些教学材料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时机,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经历“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绝大部分学校依然遵循着古板的应试教育因为教学方式太显得“板块化”因而令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从而出现了被动学习的状况,这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状况。在西方国家他们的教学方式是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让学生自觉地跟随者老师的教学节奏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但他们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这样又是又让学生太过散漫,对于我国大部分学生的自身特点他们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对于一切都是新鲜的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状态,所以我们要中和东、西方的教学特点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1、研究的理论目标:探讨“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努力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研究的实践目标: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研究的成果目标:探讨如何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素养。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开展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