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后结构工程师的注册考试--心路历程-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一级结构注册工程师的考试已经过去3个月了,成绩在大家的翘首期待中于半个月前最终揭晓,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没通过的人自是失望不已,特别是认真复习但功亏一篑的考友,沮丧懊恼的情绪,经历过的人自然方可理解;通过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庆幸于种瓜得瓜的喜悦,一年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一方面对于可以不再经受注考煎熬和折磨而长松一口气。我作为二度参加注册考试的考友,曾经经历过失败后的自卑和无助,也幸运地在今年的考试中最终的通过了朱总的考查,成功的成为了一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最近几天心中一直是百感交集,因此写下本文,于有相似经历的大龄考友们共勉。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大致情况:本人70后,2001年从非重点本科的某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已是第19个年头。刚毕业时从事于刚刚转制的某区级丙级设计所(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还有丙级资质吧),2005年跳槽到普(ye)通(ji)甲级设计院,2011年由于感到业务能力已再无提升空间,毅然放弃主任工程师的虚名,加入本市规模最大的甲级设计院从事最底层的设计工作,2012年开始在新单位担任结构专业负责人,2016年开始基本脱离画图,主要作为HD项目的结构专业负责人。现在回头看来,这一路走得坎坷但也算是积极向上。近二十年的设计经历,概括为两个字……“加班”,无休止的加班使我有了更多的设计经验,但是也耗尽了我所有的能量,导致无心参与注册考试(现在看来是典型的无职业规划)。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前10年所在的前两家单位同事们的能力普遍较差,让我觉得反正考不考注册好像也没多大的关系,现在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也真的是致命的,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自制力不强的人。

2011年加入现在这个单位时,公司规模150人,年产值1亿+,虽然跟大城市的设计院相比是属于九牛一毛,但是在当时我们这种二三线城市而言,已经是颇为不易了。大公司人才多,除了年岁较大的老员工之外基本上都是985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我入职以后,发现一些工作年限比我短好几年的人都已早早的通过了注册考试,而同龄的注册更是比比皆是。虽然自信设计能力方面只要稍加时日定不会输于任何人,但是连注册基础考试都没有参加过的惨痛事实还是让我抬不起头来,不得不正视于这个事实:想要不甘人后,我必须通过注册考试。

由于新入职,忙过一个项目之后大概是6月份,我迎来了一个项目的空档期,于是

我尝试开始复习基础课的内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由于毕业已经十年,连基本的微积分也差不多还给高数老师了,整体复习毫无头绪,几近崩溃……。幸运的是座位边上有个新入职的东南大学土木研究生,我只好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请教,也亏得小伙子基础扎实,讲解到位,在做完两遍“考前冲刺30天”之后,我侥幸的通过了基础考试。现在回想,如果当年那次没有通过基础考试的话,我或许就会放弃注册考试了,毕竟对于一个毕业十几年的人来说,重拾书本知识确实是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时至今日,我仍然庆幸于当时的尝试和坚持,更感激当时帮助过我的那个同事(他于去年跳槽到某地产,我们至今还是很好的朋友)。希望看到本文且有类似经历,甚至现在连基础课都没考过的同行,千万不要放弃,凡事只有去做才会有成功的机会,我就是个例子。其实报个网课也是不错的选择,年纪大了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了,能听听老师总结的内容总是比自己盲目复习要有效率的多。

2012年,在新单位开始担任专业负责人,工作开始繁忙起来,加上小孩即将上学、购买学区房等的琐事缠身,我决定暂缓复习,先报名参加考试,熟悉一下考场气氛留待来年再发力考试。事实证明,任何松懈都可能是致命的,这次松懈的决定几乎毁掉了我的注册梦,等于是我放弃了朱总正式放手调整考题风格前最后一次逃生的机会,后面的注考将越来越难。

2013年,我从5月份开始复习,无奈于单位业务的快速扩张,作为业务骨干无法完全从设计任务中脱身。特别是7月中旬某地产开发项目的二期工程,我作为一期设计的参与者,只好接下部分设计任务。好在由于户型相同,可参考性大,我还是可以每天安排3~4个小时进行复习,到8月初的时候历年的真题模拟已经基本上都能50+,心中充满幻想,似乎注册已经在和我招手了。但是到考前的一个月,我的状态有所下滑,当时我也把问题归结于兰定筠自编题的难度偏高,按照历年真题的难度,我应该有机会通过考试。2013年9月8日,晚上由于太紧张而没有睡好的我,带着疲惫的身体参与了上午的考试。前人的经验告诉我先做砌体……是的,那年上午最难的就是砌体,我遇到了那道数构造柱的题目……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没有数对……汗已经滴到考卷上了,心跳也应该超过了150;转战混凝土,裂缝计算题洋洋洒洒算了一整页……没答案……我的手已经开始发抖;时间不够了,我最擅长的钢结构没有做完……。上午考完走出考场,我还心存侥幸,希望下午地基简单一点,我还有机会。下午开场……大面积填土……沉

降……桥梁也只有三个题目会做……钢管混凝土是啥玩意……是的,我被朱总给审判了,我的弱点、我的缺项、我的侥幸,都暴露无遗。21+20,这个无情的分数是多么的可笑,我四个月的复习,我之前的自信,分崩离析。一点机会都没有,于是我心灰意冷地放弃了继续注册考试的念头。

现在看来,2013年的考题自然是很难,但是41分肯定不是我当时的真实水平。晚

上兴奋紧张没睡好、遇到难题没有及时放弃、重压下计算出错、没有从自己擅长的内容开始做题来紧紧把握每一分,以上这些无数考友都曾经经历过的苦痛,在13年这次注

考中也是肆意地蹂躏了我。在注考的过程中,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避开先烈们踩过的陷阱,也是考友们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注册考试不仅仅是做题而已,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正视敌人才能获得胜利。

13年挫败之后,一段时间内我已经无法重拾信心继续参与注考了,加上公司业务拓展速度加快、项目量增大,14年~17年我都没有考虑过注册考试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14年朱总的持续发力、15年停考、16年的考友大丰收、17年的上下午冰火两重天,都似乎与我无关了……是的,我似乎已经放弃了注考的梦想。

也是从14年开始,我们开始接触HD的项目,业界传闻最难伺候的HD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但天底下没有啃不了的硬骨头,无外乎多啃几下而已。这几年就在加班画图、熬夜校审和与甲方斗智斗勇中艰难地度过了。HD的流程我已经比开发商设计部更熟了、图纸打分套路也掌握了、全国第一也拿过了,几年的辛苦付出终于还是收获了累累果实,工作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阶段,收入、岗位都有了提升,似乎一切已经太过顺利。

现实终会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将你扇醒,从不例外。公司严控制度,所有与外界交流的变更、联系单、函件,都必须要专业负责人签字才能盖章。也就是说虽然我还做着专业负责人的工作,但实际上严格来说,非注册的老工程师与刚入职菜鸟已然画上等号,职称、经验、技术、能力都不重要了,没有注册,你就是个菜逼!

痛恨于制度的无情、管理层的冷酷,虽然我已然还是做着以前的工作,拿着相对丰厚的收入,但是我已深深的领悟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对飞速扩张的公司而言,下面就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