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中医—冬季养藏”系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中医—冬季养藏”系列
————————————————————————————————作者:————————————————————————————————日期:
冬季专题——立和冬季养“藏”系列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中医认为肾主收藏,与冬季气候寒冷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冬季通过各种方法温补阳气,一方面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天地收敛之气,将补养的阳气潜藏于内。因此冬季也成为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又有易耗难补的特点。《黄帝内经》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因此,冬季养生要首重祛风散寒。寒气是导致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寒性凝滞,容易导致经脉气血阻滞不通而痛;寒性收引,会令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脾胃虚寒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肝肾虚寒,容易引起腰腿痛、肢体冰冷等。《黄帝内经》提到:“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故中寿而尽也”等,这些都是由于寒邪所致的病症。
立和中医秉承为广大患者服务的理念,由多位临床中医师根据临床大部分人群的体质,制定出四大冬季保健养生方法,帮助您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一、冬季养“藏”系列之中药泡脚养生
泡脚养生,早在中国唐宋时期已开始盛行,古有《四季浴足歌》:“春浴足,可疏肝升阳;夏浴足,可固气养心;秋浴足,可润肺健脾;冬浴足,可暖肾培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唐朝一代美人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每晚足浴以强身健体,并作诗曰:“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民谚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之语,可见古人深知泡脚对身体的好处。
泡脚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秋冬季节进行足疗,更有助于阳气的潜藏,符合中医冬季养“藏”的理论。简而言之,泡脚有以下四个最直接的功效:
温养脏腑、温通经脉:《黄帝内经》云:“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俗语云:“脚为精气之根”。足底约有70多个反射区,对应了几乎所有的五脏六腑,用热水泡脚,具有益肾助阳、封藏精气的功效。经常泡脚,可以温养五脏六腑,使身体脏腑阴阳调和,起到舒展气机、通畅血脉的作用。平素体质虚寒、手脚容易冰冷的人,泡脚更是可以起到温通经脉、补助阳气的作用。对于一些风湿、类风湿患者,长期泡脚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协助睡眠、引火归原:古代中医认为,睡眠是最好的潜藏肾气的方式。目前大部分人的失眠往往是由于心火过旺、肾阳不足引起。泡脚起到温煦肾水的作用,肾水得到温煦,心火能顺利下潜,在上的“火气”引入下元,达到引火归原、心肾相交的作用,从而促进睡眠。
安神定志、提神醒脑:经络中“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部是3条阳
经的止点,3条阴经的起点,前头的阳明经、头顶的厥阴经、后头的太阳经、片头的少阳经,都与足部相连。再加上泡脚能温养肾气,中医认为,“肾藏志”,故而有改善头晕、头痛、健忘,达到提神醒脑的功效。
行气活血、滋荣养颜:人体各个部位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方能保证其正常的行使功能。气血充足更是女性朋友的皮肤光泽的保障。泡脚通过温养脏腑、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身体气血通畅、阴阳滋和,自然能达到养颜驻容的功效,因此具有很好的抗衰老、美容作用。
知道了泡脚对身体的益处,那么如何泡脚,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呢?总结说来,有以下五个注意点:
少量出汗:泡脚一般微微出汗既可,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即可(注:人身体经脉循行一个周期为28.8分钟),时间过长易导致出汗过多。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多会伤心血;而徐徐出汗才能起作用而又不伤正。
正确选时:饭前一小时、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饭前人体能量少,泡脚会使全身血液循环丰富,更消耗能量,导致水分消耗、低血糖;饭后由于血液集中在胃肠道,此时泡脚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分配到胃肠道的血运会相对减少,不利于消化吸收。立和中医建议您选在临睡前泡脚最为适宜,可以帮助阳气内藏,达到引火归原、协助睡眠的功效。
贵在坚持:苏东坡曾对泡脚有一段亲身体会:“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泡脚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养生过程。将泡脚养成一种日常生活习惯,才能显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控制水温:一般温度控制在45℃比较适宜,趁热按揉脚部,能令泡脚起到更好效果。如水温下降太快,需及时加入热水(不宜加冷水)。糖尿病患者须特别注意控制水温,防止烫伤。
循序渐进:冬季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如果一遇冷就泡脚,难以适应热度,会影响健康。因此,泡脚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天气不太冷时就开始泡,让血管逐步适应,才能保证健康。
切忌感寒:因泡脚后足部及全身毛孔张开,极易感受外邪。泡脚刚结束最好用干毛巾擦
干,并着袜保暖。泡脚后微汗更不可外出吹风。
中药泡脚是在在泡脚时,加入一些辅助药材,在热力和药力的双重作用下,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舒张的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作用相关脏腑,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以下根据临床常见人群的体质,为大家提供几种不同需求的泡脚方:
1、温阳固本补肾方:
药物组成:丁香、乌药,干姜、小茴、吴茱萸、附子、仙茅、仙灵脾等。
自备物品:食盐30克。
用法: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食盐30克,大火煮开10分钟,冷却至40-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药液量应没过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可加适量温水。每日一次,以额头后背微微发汗为度。
适用人群:肝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2、助眠保健方:
药物组成:艾叶、肉桂、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等。
自备物品:食盐30克。
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失眠多梦者。
3、祛风活络止痛方:
药物组成:独活、川乌、草乌、艾叶、细辛、威灵仙、防风、桂枝、麻黄、鸡血藤等。
自备物品:高度白酒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白酒、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风湿、类风湿,老寒脚等各种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手足不仁、筋脉挛缩等症。
4、驻颜美容方:
药物组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芷、桃仁、红花、艾叶、丹参等。
自备物品:陈醋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后倒出,再加入陈醋,其余用法同上。适用人群:气滞血瘀、气郁不畅引起的皮肤干燥、不光泽等。
5、补气养血保健方:
药物组成:赤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等。
自备物品:高度白酒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白酒、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气血虚弱、气血不养等各种病症。
6、温经祛寒方:
药物组成:艾叶、独活,吴茱萸、桂枝、仙茅等。
自备物品:高度白酒30毫升,生姜30克。
用法:加入约3000毫升冷水和白酒、生姜,大火煮开10分钟,其余用法同上。
适用人群:气血虚弱、气血不养等各种病症。
7、祛脚气止痒方: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苦参、荆芥、红花、五加皮、大枫子、白矾、花椒、皂角等。
自备物品:陈醋一瓶
用法:用陈醋一瓶,约500毫升,没过药材,浸泡24小时(不需煎煮)后浸足。可反复使用多次。
适用人群:脚汗、足臭等各种湿性脚气。
此外,泡脚会经常出现一些反应,比如,足部皮肤瘙痒、发红,特别是用药泡脚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是泡脚后身体的湿浊之气被药力逼出体内的表现,是排除外邪的好现象,请勿惊慌,请继续坚持泡脚,时日一长,体内湿气除尽,症状自然就会消失。这种并不是人们常说的皮肤过敏。但如果持续瘙痒不减轻,可能另有原因,请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有的会出现足肿等,可能是身体湿气代谢障碍,导致下流足部所致。此时需要服药帮助机体排泄水湿。有的会出现一过性的头晕、虚乏,可能是气血虚弱,一时血液不能供养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