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进展概况及思考
中医护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中医护
理服务的普及和应用。
04 中医护理发展的前景展望
中医护理在健康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01
02
03
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是健康产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 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康 复、保健、预防等方面。
独特优势
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为基 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和护理方法,能够满足患 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中医护理的发展有助于推 动健康产业的发展,提高 医疗保健水平,促进社会 健康水平的提升。
中医护理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专业化发展
中医护理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中医护理人才,
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多元化服务
中医护理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 务,包括个性化护理、康复护理、 预防保健等,以满足患者多样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的需求。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中医护理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 的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中医护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社会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和中 医护理的认可度提高,中医护理 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挑战
中医护理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人才培养 、服务模式创新等,需要不断探 索和解决。
中医护理服务资源不足,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制约了护理服务总结词
医护衔接需加强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服务与医疗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护理服务与医疗过程脱节,影响治疗效果。
03 中医护理发展的对策与建 议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教育
中医护理的认识与思考知识分享

中医护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医护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道下的护理工作。
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士。
比如医生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炙、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
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
护理是在人类祖先自我防护本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抗病害斗争和劳动实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护理实践与人类社会发展紧紧相连,医护同源。
作为中华瑰宝的中医学,在几千年的演化中己融进了大量的护理实践经验。
中医护理理论、方法和技能都融汇于中医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医疗之中。
由于时代、社会、人民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医、药、护不分的状态。
自古以来,中医治病都是集医、药、护为一身,医者同时也是护理者。
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对危重病人均亲自作特殊的、细致的观察和必要的护理,同时也把护理工作嘱咐给病人或家属,并以此作为施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可见,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医者的助手及患者的家属所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
所以,在我国传统医药学中一直都包含有丰富的中医护理内容,名医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都十分注重护理,《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古典医籍均有关于护理方面的论述。
虽然历史上没有形成中医护理专门学科,但是,作为一种存在形式,关于中医护理方面的方法、经验和理论,大量散载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
中医护理的特点有四个,第一个是整体观念,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强调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纽带,把六腑九窍、四肢百骸连为一体。
构成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如果任何一个脏腑、器官发生病变,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从这一脏腑、器官的局部病变去考虑,而且要在整体观指导下,对其相关脏腑、经络进行护理。
中医护理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一、让我们聊聊中医护理的现状中医护理,说起来其实并不陌生。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总是听着“喝这个汤,能补气血”“别老吃药,试试按摩”这样的叮嘱。
要知道,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真不是空口无凭的。
咱们的中医护理,讲究的是“调理”,也就是通过一些方式,帮助身体恢复元气、调整阴阳。
大家都知道“治未病”这个概念吧?就是把病根儿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患于未然。
而中医护理工作,恰恰就落脚在这上面,体现在“预防”上。
我们通常看到的中医护理,像是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等,这些可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有点神秘。
可是,实际上它们不仅仅是“奇门遁甲”式的疗法,还是咱们老祖宗通过几千年观察身体规律总结出来的智慧。
最常见的就是针灸,听起来好像有点害怕,但实际上,很多人通过针灸不仅能缓解慢性疼痛,还能调理内脏,增强免疫力。
好家伙,这可比吃一堆西药还要健康呢。
但你要说现在的中医护理工作有什么变化,那可真是多了不少新鲜玩法。
以前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嘛,学科融合越来越明显了。
中医护理和现代医学结合,形成了中西医并重的局面,大家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手段上,而是把现代技术和中医智慧融合在一起,做得更加精细、更高效了。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医院里都有中医护理团队,护士们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你想想看,这可不是随便拿个方子就能解决的事儿,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同,护理方案也得因人而异,才能真正见效。
二、探讨一下中医护理的工作重点说到中医护理的工作重点,得从“个性化护理”谈起。
大家知道,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讲的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不同的体质来定制治疗方案。
这一点在护理工作中也特别重要。
比如说你看,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身体差距可大了,护理的方法肯定得有差别。
就像你不能拿个40岁的人喝的药汤,给一个60岁的大爷喝,效果肯定不一样。
中医护理的重点就在于“量体裁衣”。
这不光是说到疾病,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
你看,那些通过针灸治疗失眠、焦虑的案例多了去了。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就像是一股清流,给传统的骨科护理带来了好多新鲜玩意儿。
咱们先说说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都有啥。
像艾灸,那就是个神奇的存在。
在骨科,有些患者受伤后局部血液循环不好,艾灸一上,温热的感觉就像给那些瘀堵的地方开了条小道,气血就能慢慢地通起来了。
还有中药外敷,把那些精心调配的中药糊在受伤的地方,就像给伤口敷上了一个天然的修复剂。
那些中药里的成分就悄悄地渗透进去,减轻疼痛、消肿化瘀。
再讲讲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应用的现状吧。
现在很多骨科医院和科室都意识到了中医特色护理的好处,但是呢,推广得还不是特别到位。
有的医院只是小范围地使用,像只在特定的病房或者针对特定的病种才会用到中医特色护理。
这就好比有个宝藏,只给一小部分人看,好多患者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护理方式呢。
而且,中医特色护理的专业人员也不是特别多。
毕竟这需要对中医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还得有护理的技能,能两者兼备的人才还是有点少。
然后就得思考思考怎么把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更好地发展啦。
医院方面应该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护理人员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的技术。
可以请那些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来给护理人员上课,从理论到实践,好好地教一教。
另外,宣传也很重要。
可以在医院的宣传栏里多贴一些关于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应用的案例和好处,也可以在医院的公众号上推送相关的文章,让患者和家属能更了解。
在骨科患者的体验上,中医特色护理真的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有个患者之前骨折后恢复得很慢,用了常规护理总觉得差点意思。
后来尝试了中药外敷和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疼痛明显减轻了,恢复的速度也变快了。
这就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真的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的。
咱们得想办法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骨科患者受益于这种传统又神奇的护理方式。
基层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的探讨

基层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的探讨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具有完善体系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医学几千年发展所沉淀下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学中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地位。
中医护理的发展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走过了相同的历程。
现对中医护理学现状及发展思路综述如下:1 中医护理现状1.1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1.1.1 学历教育環境局限据全国高等院校网络信息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仅有公办中医药大学14所、中医药学院10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0所,占全国医药类院校总数不足20%,开设中医护理专业的医学院校更是屈指可数。
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医事业,而我们的中医护理学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大力发展中医的需求。
随着中医护理人才市场的需求迅速的增长,各类中医护理院校不得不放低标准大量扩招,而使护理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加之学校的管理目标任务设置的合理性欠完善,生产出大量的”高分低能”的”伪劣产品”投放人才市场。
各级中医医院因近年快速的扩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行业要求,不得不接收大量的护理人员充实临床一线,不得不面临”有文凭、没水平”的尴尬;同时中医护理人才紧缺,各级中医医院不得不聘用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人员应付临床护理工作。
这样的格局,形成恶性循环,遏制了中医护理的健康发展。
1.1.2 师资力量匮乏中医护理与中医药学一样有着深藏的文化底蕴,需要相当的悟性、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方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西医护士只需要学校进行2年的基础理论培训,再经过2~3年的临床实践就能相当成熟,但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中医护士,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护理导师更是难上加难!加之我国特殊时期(如,文革)中医人才的流失、上世纪末大批中等中医专科学校被西医院校合并、以及国家中医护理发展重视不足等,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中医师资的匮乏、甚至断档,导致今天的青黄不济的局面。
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已由单纯疾病护理向全面的预防保健护理拓展,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以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受到医务界的肯定和广泛推崇,发展中医护理应该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但综观中医护理的发展历程,有艰难的起步,有间断的辉煌和低谷、有不断的起伏和发展。
想要抓住机遇,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尚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医护理发展举步艰辛众所周知,古代中医治病,医护、药不分家。
而进入现代化医院后,医、护、药有了分工。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医医院有老中医及民间间知名的中青年中医,有老药师、老药工,一般还配有师带徒。
并开设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中医药大学也相应建成,中医药人才队伍得到保障。
惟独对护理工作没有明确规划,中医医院要不要开展中医护理?中医护理要不要继承、发扬?中医医护从过去的不分家到明确分工后,医护范畴如何界定?中医护士编制如何确定?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如何培养?在这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全国中医医院纷纷建立。
护理人员均来自西医中专护校,20世纪60年代前后,全国仅有的两所中医中专护校也因师资、教材等问题而停办。
长期以来,中医医院的护理基本照搬西医护理的理论和技能,仅完成一般的护理工作所以,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级领导,到医院医院的领导、科主任甚至护理人员本身也不感到开展中医护理的迫切性。
几十年来,有一些中医护理老前辈及热爱中医护理的中青年护理人员在中医护理学术方面及临床应用中进行不断探讨、研究,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和理论。
如从中医理论中总结了用中医四诊观察病情,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生活调理,运用情志致病学说调适病人情绪,不同中药的服、用方法饮食宜忌和饮食调护等均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更有热爱中医护理事业的少数护理人员,通过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将中医理论的核心——整体观和中医辩证法相结合指导护理工作,开创了中医“整体护理”和“辩证施护”的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护理发展难点分析与应对策略

中医护理发展难点分析与应对策略中医护理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医护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中医护理在疾病康复和健康保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医护理发展的现状和难点出发,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专业认知不足由于中医护理是一个相对新兴的领域,很多医护人员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了解不够深入。
相比于西医护理,中医护理的专业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和不完善的问题,这导致了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目前,中医护理领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给中医护理的发展和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中医护理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很容易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也给患者带来了困扰。
3. 人才素质不高相比于西医护理,中医护理领域的人才素质相对较低。
由于中医护理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所以在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缺乏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也成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瓶颈之一。
4. 国际交流不畅中医护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国际交流和合作不够密切。
这导致了中医护理在国际上的认知度不高,也给中医护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中医护理发展的应对策略1. 加强专业教育为了提高中医护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可以加强中医护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高校设置中医护理专业,并加大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中医护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
2. 推动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中医护理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中医护理的治疗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总结,推动中医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中医护理的治疗效果,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中医护理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医护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加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交流与融合。
中医护理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医护理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摘要: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之一。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学辨证论治等理论基础上,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合理人员配备及中医护理理论专业支持下,对患者开展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操作。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以其自身特色与独特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其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升临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水平,保障患者护理安全,改善其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现状引言随着各类中医药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中医药文化是华夏民族自古至今通过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护疾病而不断总结发展而来的优秀精神财富,是中医药运用于临床的关键思想基础。
中医医院是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发挥中医药在临床的特色优势,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为中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护理也是中医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在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1中医护理技术现状中医适宜技术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其在临床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提升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也是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推动下,中医适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我国中医临床护理服务发展,全力培养中医护理专业型人才,中医适宜技术也因此在临床护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我国中医适宜技术的内涵建设也逐步完善,中医适宜项目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据统计,2013—2014年期间全国中医医院共开展50余项中医适宜重点技术,并且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逐步落实,项目种类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在近年来信息技术平台助力下,中医适宜技术特色门诊也逐步开放,不仅扩展了受益对象范围,也带动了医院经济效益,提升了医院竞争力。
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

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
中医护理作为汉传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受到众多医护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中医文化护理的认可及普及,中医护理行业可谓异军突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盛行,中医护理行业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多。
首先,中医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不仅需要传承中医传统文化,而且需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以满足复杂化的护理需求,可谓兼容并蓄,因而受到护理工作者及相关社会群体的青睐。
另外,中医护理行业也把握了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比如关注生态环境事业及现代医学的探索,不断结合当下社会现状来发展中医护理,努力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中医护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前景是有利的,对此我们赞同,甚至期待它更加发展壮大,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中医护理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课件

弥补现代医学不足
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而中医护理恰好能够弥补这 些不足,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健 康水平。
弘扬中医文化
中医护理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中医护理的推广和应用 ,能够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 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中医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古至今,中医护理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 护理技术。
案例三: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价值
总结词
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改 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注重整体调节和个性化施 护,通过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中医护理还关注患 者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 管理和教育。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医护理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课 件
汇报人:XXX 2023-11-24
• 中医护理研究概述 • 中医护理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 中医护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 中医护理研究案例分析
01
中医护理研究概述
中医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医 学知识,采用护理技术和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个性化的 护理。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强调预防为主, 注重调理身心。
发展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 加大,中医护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医护理将更加注重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
中医护理教育发展与思考

【关键词】中医护理随着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也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医护理教育在不断吸取现代护理学理论,结合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色,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理论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教育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
中医护理教育应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应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应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应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探索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使中医护理教育在竞争中得到自我完善和快速发展。
1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1.1 中医护理教育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以五千年华夏文化为深厚底蕴,糅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形成了以整体辩证观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千百年来,中医医护合一,名医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都十分注重护理,《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古典医籍均有关于护理方面的论述。
中医护理教育以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为依托,以中医学整体观理论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中心,着力培养中医护理专业队伍,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感染等方面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中医护理教育内容基本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护理教育领域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1.2 中医护理教育发展历程1.2.1 中医护理教育已初具规模 40多年来,全国各地成立了中医医疗教学机构,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开办的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
至今全国有中医护校7所,在55所中医或中医药学校开设了中医护理专业。
为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各地相继培养了一支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承担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工作。
中医护理教材也陆续问世,日臻完善。
有关中医护理的专著也相继出版,其中有的著作已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
护理高等教育恢复后,中医护理专业也增设了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有些省市还开展了护理专业自学考试。
浅议中医护理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议中医护理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现代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加深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和拓展了护理服务的范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中医护理应满足中医药学科发展,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人才队伍,积极探索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寻找中医护理新的发展空间,使中医护理适应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
1 中医护理概述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
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
中医护理应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基础护理,脏腑学说指导观察病情,经络学说指导护理技术。
在认识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确立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攻补兼治的中医护理原则。
这些重视调动机体平衡和康复能力的中医护理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它融汇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医一贯重视护理,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其在养生保健,情志,给药,饮食与临证护理上具有自已独特的优势。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和特点,同时强调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观点;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原则,通过掌握疾病传变途经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观中的“整体性”相吻合。
2 中医护理现状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弱化和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的发展有了一些滞后。
但是近年来,在世界中医热的推动下,中医事业蓬勃发展,中医护理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2.1 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目前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护士出生,无论是理论还是技能上,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低于中医护士。
中医护理的现状及其思索

中医护理的现状及其思索摘要:中医护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现在的发展遇到重重困难。
本文通过阐述中医护理现在面临的状况,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现状;思索;发展中医在我国源远流长,它曾经在我国光芒四射,深入人心。
可如今,中医远远赶不上西医的发展速度,也不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该如何深思中医的基础,该如何重整中医的光芒。
1 中医护理的现状1.1缺乏专业的学校从目前一些调查机构发表的数据显示,像北京、上海这些发达的城市只有一俩个学校开设了中医护理专业,而湖南、湖北这些不发达的地区有关中医护理的学校却是发达地区的几倍。
相比于西医护理学校,中医护理就是鹤立鸡群。
就连一些专科学校也可以开设西医护理专业,这大大的冲击了中医护理。
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校培训,使得现在许多的中医院都使用西医护理专业的学生,中医的操作发展受到控制,这更加阻碍了中医护理的发展。
1.2缺乏资深的教育团队中医不比西医,西医在学校训练几年,在临床上工作几年,就基本上掌握了西医护理的精髓。
但中医不同,有些人学一辈子中医都不能领悟护理的精华。
尤其是推拿学的一些手法如:推法、拿法、按法、揉法需要你天天练习,实际操作丰富,能掌握。
所以,出一个中医大师很难。
又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使得我们流失了大量的中医护理人才。
以至于现在中医护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老一辈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师一步步的在减少,而年轻的教师有还不够成熟,没有丰富经验。
使得我们这样尴尬的一代摸不清中医护理行走的轨道。
1.3缺乏创新现在,很多人对中医护理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药罐子的阶段。
中医护理是通过各种手法以及调养使病人恢复健康。
但是一般的人还是喜欢西医,只要吃药打针就好了。
中药虽说良药苦口,能够从人的根本上治疗疾病,但是国人的习惯一下子不能改变。
这就需要中医的创新。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中医还只是科研上的创新,没有表现出形式的改变,所以中医护理的前进道路依然曲曲折折。
中医院中医护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中药 制剂 输液 , 应 用 中 医传 统技 术 操作 , 减 轻 患 者躯 体 痛 苦, 医生没有足够 的认 识。而多数护理工 作都是在 医生下 达 医嘱后执行 , 护士无权 自主执行护理操作 。许 多医生认 为针
医护理操作技能的萎 缩[ 5 1 。 2 中医护理发展 的思考 2 . 1 政策支持 国家对 中医护理 的政策支持 ,为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开辟 “ 绿色通道 ” , 是促 进中医护理事业全 面健康发 展的必要
中医理论 , 用 中医护理方法 解决 了多少健 康 问题 , 护理方法
有 多大 价值 , 是否值得 推广 , 一方 面领导没有精力去 考虑 , 另
的生克关系是临床中常见 的事 。
1 . 2 中医护理人才 的流失 : 领导注重 医疗 , 注重经济效益 , 对
于护理 , 更重视的是护 士的外在形象 和科室 收人 , 腿跑 得快 , 工作 给科 室带来的收入多是领 导眼中的好护士 ; 至 于有 多少
在 临床 中又缺乏 中医护理操作 的实践 , 长此 以往 , 必将造成中
2 0 1 3年 7月 第 2 0卷 第 7
T e e h n i ( 1 U  ̄ 8 . J u l y 2 0 1 3 , V0 1 . 2 O ,N o . 7
・
7 8 9 ・
・
医院管理 ・
中医院 中医护理 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山 西省 中 医 院( 0 3 0 0 1 2 ) 杨 晋 田 兀 丽 仙
静脉注射由护士按 医嘱实施闭 。 I 中医护理发展现存在的问题
至没有科研病例 , 比较临床效果 的设计无法进行 。另一方面 , 护理科 研相对 于医疗科研而言 ,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很难立 项。 即使获得立项的科研项 目, 也因经费 与预算存在很大的差 距而无法取得满意 的效果 ,因此 良好 的护理措施得不到护理 科研数据的有力支持 。 1 . 5 某些 中医护理操作 的开展受到制约 : 自古医护不分导致 中医护理学 的学科 内涵模糊 , 界 限不清 。 临床上医护分工不明 确, 大量具有 中医特色的专业性强 、 技术 含量高的工作与技术
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

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中医护理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指通过中医疗法、中药及其他中医技术手段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护理工作。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护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和认可。
但目前中医护理还面临一些挑战,科研展望包括推动中医护理的专业化发展、加强中西医护理的融合以及优化中医护理的服务质量等方面。
首先,中医护理需要推动专业化发展。
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中医护理的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系统化和规范化。
当前,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不够完善,培养出来的中医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应加强中医护理专业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相关的科研工作,推动中医护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进一步拓宽中医护理的专业化发展领域。
其次,中医护理需要加强中西医护理的融合。
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是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各有其优势和特点。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防治结合,强调“治未病”的理念;而西医护理更加注重病因病理分析和病情治疗。
两种护理模式互补互补,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因此,中医护理需要加强与西医护理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融合取长补短,提高中医护理的疗效和服务质量。
最后,中医护理需要优化服务质量。
中医护理的特点是个体化,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因此,中医护理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中医护理需要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和护理团队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护理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在中医护理的科研展望方面,应加强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探索中医护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中医护理的理论体系。
同时,加强中医药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开展中医护理的临床研究,提高中医护理的疗效和可信度。
此外,中医护理还应加强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研究,拓展中医护理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中医护理的发展现状

中医护理的发展现状
中医护理的发展现状以改善病人医疗体验、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近年来,中医护理在保留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医学理念和技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首先,中医护理注重病人整体健康。
与西医单纯以疾病治疗为导向不同,中医护理提倡“以人为本”,重视病人的身心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和养生保健等手段,中医护理致力于提高病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其次,中医护理积极探索整合医疗资源。
中医护理倡导西医和中医的结合,形成多学科、综合性的治疗模式。
医院逐渐建立中西医一体化的诊疗团队,将中医药的疗效与西医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此外,中医护理注重实践与科研的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护理逐渐引入现代护理技术和设备,例如中医草药熏蒸治疗、针灸、推拿等。
同时,中医护理也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深入探索中医治疗的机制和效果,提高中医护理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的来说,中医护理在传统医学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被广大病人认可和接受。
然而,中医护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资源分布不均等。
因此,需要进
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专业培训,提升中医护理的水平和质量,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与思考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与思考在护理教育范畴内中医护理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其将中医理论作为主要指导,同时充分使用整体观念和辩证法,对各类疾病进行护理,同时还与预防、康复等手段相结合,再加之传统护理技术的使用,为病患提供最科学、最全面与最优良的护理。
然而,由于我国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在教育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现分述如下,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供借鉴和参考。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思考中医属于我国传统医学,发展中医不仅意味着医学技术能够得到传承,而且也意味着能够促使我国医疗文化得到大力发扬。
而中医护理在不断发展且弘扬其特色时,也要注意将发展时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予以不断清除。
只有消除短板,跨越瓶颈,中医护理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就需要中医护理教育者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而在中医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将对此做出相关思考。
1中医护理教育现状1.1教师队伍基础知识欠缺目前在我国中医护理教学中,教师队伍主要由西医护士组成,这就导致教师队伍欠缺中医基础知识,同时对于辨证施护的了解较少。
除此之外,中医护理与推拿、针灸等学科存在内容重叠与交叉现象,教学目标较为模糊,这对于发扬与创新中医护理教学有较大阻碍。
1.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在诸多卫校中中医护理课多数是由中医、西医护理专业课以及中医基础课构成,内容简单,结构缺乏紧凑性与严谨性。
例如,在中医护理教学中会涉及到如何对诸多疾病开展诊断与辨证治疗,但是却没有系统与规范性地阐述如何进行辨证施护。
有些卫校也会教授传统中医疗法,例如拔罐、推拿或者针灸等,但是由于教授内容过于简略,课时过少,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同时也无法在临床实践中灵活使用中医护理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1.3实践机会少当前多数卫校在开展中医护理教学时普遍开设了实践课,但是受到学校规模、资金的限制,实验设备少、落后,形成了以老师示范为主的实践课教学模式。
且即使让学生自己操作,也仅有少数学生有这样的机会,课下就只能凭借记忆和书本内容来回顾操作流程,这样势必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操作技能。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介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背景意义,然后探讨了其应用范围及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接着对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效果及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更新等。
最后指出了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其在我院的重要性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现状分析、应用范围、具体应用情况、优势、不足、发展趋势、应用效果、展望、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随着中医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护理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已经成为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
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慢性病和康复治疗中,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
这些技术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身体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理人体经络、平衡体内阴阳、促进气血畅通等方式,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设备条件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效果。
需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提升中医护理技术的水平和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使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中医护理技术的背景意义1. 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中医护理技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和创新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医学智慧。
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

目录
01 中医护理:现状与科 研展望
02 中医护理现状
03 中医护理优势
04 中医护理科研展望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中医护理:现状与科研展望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医护理的现状及未来科研展望,以推动中医护理的进 一步发展。
二、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的必要性
面对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我国护理科研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首先,发展护理科研可以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健 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其次,发展护理科研有助于提高我国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 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护理工作。最后,发展护理科研可以推动我国护理教育的改 革和创新,培养更多的高端护理人才。
未来研究方向应着重于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弱势群体的护理需求以及探索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学术 交流与合作也是推动临床护理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科研在提升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围绕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现状与展望展开讨 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深化理论研究:目前中医护理理论体系尚未完善,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 理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以丰富和完善中医护理学体系。
2、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医护理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中医学、心理 学、社会学等。因此,未来中医护理科研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推动中医 护理学的全面发展。
3、开展临床试验和研究:针对某些特定的疾病或问题,开展临床试验和研 究,以验证中医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医护理的可靠性 和公信力。
中医护理的发展及几点思考

理 学的形成奠定 了基 础 ; 3 中华 医学 护理 思想 专 科分 化 时 () 张 , 目上视等异常情况 , 双 应做好抢救准备 。
23 心脾两虚证 . 证 候 : 眠 健 忘 , 趣 缺 乏 , 晕 , 悸 易 失 兴 头 心 惊 , 悲 易 哭 , 怠 乏 力 , 色淡 白或 萎 黄 , 谷 不 馨 , 痛 , 善 倦 面 纳 腹 腹
时期 : 国~ 三 国 ( 元 前 4 5年 ~ 公 元 2 8年 ), 期 《 帝 战 公 7 0 此 黄
文献标识码 : B
关 键 词 : 医护 理 ; 展 ; 色 ; 考 中 发 特 思
中图分类号 : 28 R 4 文 章 编 号 :0 7 2 4 (0 10 —0 8 —0 10 — 3 9 2 1 )9 0 2 3
医护 理 的 特 色与 现 状 , 为 中 医护 理 强 调 整 体 观 念 、 证 施 护 认 辨 和 辨 体 施 护 , 调 治 未病 思 想 , 强 强调 饮 食 起 居 、 志 护 理 , 重 情 注
护理 操作技术等 , 目前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表现 为 高等教 育相 对 滞后 、 专业 师资 力量缺乏 、 程设置 不够合 理 、 课 管理 水平有待
性、 客观性 、 实用 性 的特点 , 逐渐 受到 人们 的重视 。正逐 步从 医 院护理 , 向社区护理乃至家庭护理 方向普及 , 尤其是 随着护
理 学 由既 往 的二 级 学 科 划 归 为 一 级 学 科 后 , 医 护 理 作 为 护 中 理 学 的二 级 学 科 , 有 广 阔 的发 展 前 景 。 具 1 中 医 护 理 的 历 史 沿 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谢文晖(1970一),女,主管护师,江苏省金坛市中医 医院(金坛213200);周霞,单位同第一作者;柏亚梅,江苏省常州 市中医医院。
融合。20多年来,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已取 得可喜的进步,全国中医高等护理教育院校从1999年的5 所发展到2005年的24所,2006年开设中医护理硕士研究
山西中医2011年3月第27卷第3期
SHANXI
J OFTCM
Mar.2011 V01.27 No.3
・51・
・综
述.・
中医护理进展概况及思考
谢文晖柏亚梅周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进展;思考;综述 中图分类号:11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156(2011)03—0051—03
霞
中医护理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不同 阶段。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 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护理事业 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 理…。近年来,中医护理学者在中医护理的理论、教育、管 理、实践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推动了中医护理的发展。 笔者查阅了近5年以来的中医护理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 分析,以期了解中医护理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动中医护 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万方数据
・52・
山西中医2011年3月第27卷第3期
SHANXI
J OF TCM
Mar.2011 V01.27 No.3
生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中医护理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 才…。 2l世纪中医护理教育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我们还应清 醒地认识到,现有的高等中医院校每年培养的中医专业护 理人才,对于全国3 009所中医院的需求无异于杯水车 薪¨4|。中医护理专业人员普遍缺乏,一般基层中医院从中 医院校毕业的只占3%一10%,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生成为 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因此在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时面临着 中医基础理论的巨大盲区¨5|。李丽花等H引对海南省所有 14所中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及中医护理管理队伍进行调查 发现中医护理队伍学历职称偏低,近5年接受继续教育者 仅有21.6%。因此,如何提高在职中医护理人员继续教育 水平,如何培养高级实用型中医护理临床、管理、教学、科 研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继续教育的 首要任务是进行中医在职护士能力及培训需求方面的评 估研究,建立中医护士能力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培训内 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切实提高护 理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有利于中医护理特色的发挥,满 足临床需求。 3护理管理任重道远 在管理理念上,有人应用中医理论中的经典哲学思想 如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指导现代中医护理管理Ⅲ1; 在管理模式上,有人通过对医院临床开展辨证护理现状的 调查和分析,提出管理思路与对策,探求辨证护理的最佳 模式和工作体系018];在安全管理上,有人分析了I临床中医 护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防范了中医护理执业风险¨…。信 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中医护理增添了新的活力,护理管理者 将中医护理与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结合,开发了中医护理软 件及光盘,开辟了中医护理研究新领域。张广清等Ⅲ1研制 了中医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系统包括入院患者评估 表,住院患者评估表,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单,出院患者 评估及指导等6个模块,根据专科特点按病种分类,编制了 标准中医护理计划。周凤等雎¨研发了中医标准护理常规 及健康教育词典。叶美玲等[223制作了中医护理动画情景 多媒体影音光盘,中医护理信息化的应用大大减轻了非护 理性工作,规范了中医护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 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中医护 理管理者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张雅丽等‘23j测定了上海市 中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发现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偏 少,人才配置结构不合理,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时间比例 倒置,建议适当增加病区护士编制人数,优化人才结构,将 非专业性工作和部分间接护理从传统的护理内容中剥离, 以减少护士离开临床环境的时间,提高中医院的护理质 量。 中医护理特有的优势使国内外护理界对中医护理寄 予较高的期望,中医护理管理者们在管理领域作出了不懈 努力,但由于年限尚短,中医护理管理的研究尚属初级阶 段。近5年的文献表明,中医护理管理方面的研究量少,呈 零星、散在状态,今后的研究范围有待扩展,内容有待系统
1
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创护理理论,实现学科的现代化与 国 在汗牛充栋的中医经典医籍中,载有许多护理知识的 内容和属于中医护理范畴的论述,由此可发现中医护理理 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轨迹【“。目前对中医古籍文献的研究 尚属初级阶段,近5年内系统的关于中医护理的古籍文献 研究报道极少,中医护理理论处于零散、经验式的状态。 如何整理、充实、发展中医护理理论,使中医护理理论系统 化、规范化,是今后中医护理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2护理教育方兴未艾 教育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医护理教育在 学科发展的需求下层次不断提升,规模日益壮大。建国 后,中医护理学以中专层次教育为主,以培养临床实用型 人才为目标,i985年开始中医护理大专教育,以培养高级 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为目标,1999年中医护理本科教育才 起步旧J。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培 养高等中医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专科教育规模逐步 缩小,中医护理本科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在中医护理本科 教育领域中研究者较多,主要内容为分析探讨中医护理教 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优化整合、教材 改革。沈勤等一。对全国7所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护理教学 现状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医护理专业师资面临严重的短缺 和结构缺陷,建议通过研究生教育、临床实践、国内外进修 交流等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适应高等中 医护理教育的发展。实行中西医护理优势互补应是实现 中医护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0‘。施珍妮等¨¨指 出目前中医护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中医和西医护 理课程设置不合理。徐桂华¨引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人 才培养目标,以及建立“突出中医,夯实西医,加强人文,注 重整体”的课程优化理念,构建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新 的课程模块,调整了临床护理课程比重,显现中西医结合 护理特色。王晓冰等¨刊提出整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基础 课程,例如将中医护理的热熨放入西医护理的热疗法部 分;整合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课程,对一类病症从病因病 机、辨证分型、实验室检查、中西医治疗与护理等方面进行
基础理论初具雏形 在护理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医、药、护三
者一统于庞大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呈现出医中有护、 药中有护、医护合一的明显特征忙o。20世纪50年代起,在 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扶持下,经过中医护理界人士的积极 努力,中医护理学正逐步成长为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有 丰富实践经验,还可提供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的独立的学 科p1。中医护理具有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 证施护为核心理论体系的学科特征。中医的整体观念重 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重视人体 内外环境的统一,将病人和自然环境、社会因素视作统一 的整体,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为其提供全方位护 理。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是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 思想,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 研究,采集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各种l临床体征等资料,运用 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综 合判断疾病属于何证,从而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及措施, 并采用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危重 急证发生的方法HJ。辨证施护运用主要体现在“急则护 标、缓则护本、标本兼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 这一护理原则上。由于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经历了短短几 十年,仍处于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且受传统医学“医护 不分”思想的影响及现代西医护理理论的冲击,中医护理 理论还很不成熟和完善,进一步的发展还需作深入的探 索。殷磊HJ、韩丽沙等∞o提出借鉴现代护理学理论,突出 中医护理学特色与优势,创建一种与西方护理理论有别
万方数据
山西中医2011年3月第27卷第3期 加强中医护理知识的宣传,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针 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开展多种服务方式。 综上所述,由于国家对中医护理事业的重视,中医护 理人员自身的努力,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范围正逐步扩 大,但从当前中医院护理工作的情况看,中医护理还未全 面、常规性开展。临床中医护士的中医理论技能掌握和运 用能力有待加强,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有待深入。笔者认 为这是中医护理发展初期必然会经历的困难,必须在加紧 建设中医护理学科、培养中医护理人才的同时,应认真分 析lI缶床中影响中医护理实践的各种问题,逐一寻求解决方 法,为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开辟“绿色通道”,促进中医护 理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护理 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快学科建 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展现中医护理优势的首要任务,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勇于开 拓创新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发展的关键。近几年, 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实践和理 论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 一步提高。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方向 是一致的。因此,在临床建立中医专科护士培养体系,造 就一支具有中医特色的高水平护理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 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 参考文献:
化,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管理体系还需长期努 力。人力资源是中医护理发展的根本,在体系中探索长效 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是中医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 务,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培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 有效激励人才,使中医护理达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中 医护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研 究论文寥寥数篇,提示我们应将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研 究作为今后关注焦点之一。 4护理实践有待深入 中医护理学是--f.-j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中医护理 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施护、饮食调护、情志护 理、护理技术、养生保健的护理方法。 4.1辨证施护:辨证施护在临床中运用广泛,研究众多,检 索论文数占5年内中医护理论文的23%,大部分为临床经 验体会,随着研究深入,研究方法已逐步由传统的经验介绍 向量性研究转变,提高了中医护理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重复 性,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如张航等Ⅲ1采用实验性研究方法 证实了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 量。张凤清等Ⅲ1自行设计“糖尿病足部自理能力评估量 表”,采用组间对照得出结论:通过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对糖 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预防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 4.2饮食调护: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的“四气五味”性 能与药物一样具有治疗、补体的作用,现代的中医食疗在 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 助食威,已成为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 学科,中医食疗在临床日趋显示出其优势ⅢJ。马女花 等旧¨运用中药膳食辅助治疗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起到了单 独药物治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薛坚等Ⅲ1对脑瘫患儿及 家长进行中医扶正祛邪食疗的健康教育,保证了患儿家庭 康复训练的持续进行。 4.3情志调养:现代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 个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应用特有的中 医情志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情绪,促进康 复,所以中医情志护理在临床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随 -着中医规范化研究不断深入,使用心理量表研究中医心理学 的有关内容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心理量表在情志护理的 效果评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虞立勤等旧1通过应用抑郁量 表评定发现对继发性抑郁的病人施以针对性的中医情志护 理对抑郁症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辅助效果。 4.4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进行保 养身体,减少疾病,并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 复。社区护理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 与社区护理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要求相吻合, 因此在社区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应用 研究Et益增多,李玮等m。调查了北京市某社区300名居民 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发现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认知 率较低,居民对中医护理主要需求的项目是饮食、生活起 居、情志、中药用药护理,社区紧急救护及中医护理操作技 术,不同年龄对部分中医护理需求存在差异,提示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