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自主修改,打造优质作文的金钥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修改,打造优质作文的金钥匙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长期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变教师单向批改为学生参与批改,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从明确自改意义、激发自改兴趣、授予自改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修改激发兴趣授予方法

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这是多年来作文教学的老程式,并且一直延用至今,真可谓是“千年一贯制”。魏书生老师曾彻底否定了这种老章法,称之为“创作上的惰性”,这种做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把自改作文教学渗透入传统的作文教学,两者合二为一,这种形式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好路子,它打破了传统作文评改模式,取代了教师"全批全改"的全承包制度, 转变教师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有利于改变学生“坐等分数、读评语、听讲评”的被动习惯,能唤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自改,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人的各种活动无不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是有目的、自觉的反映。学生自己改作文,首要的是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的推动力,逐步增强自改的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唤起他们修改的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逸文趣事。唐代大诗人贾岛关于“推”与“敲”的斟酌早已成为千古佳话。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托尔斯泰改稿的故事等等。我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结合班队会,讲给学生听。这样,就把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融于这些故事之中了。此外,名人关于修改文章的论述不少,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我们不妨发动学生搜集那些浅显易懂的修改作文的名言警句。比如:“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诃夫)“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刀越磨越快,文越改越美。”“善作不如善改”等。让学生搜集并学习名人的话,是借名人的嘴来说理,在每次作文修改前让学生回忆并背诵这些名言,这同样可以诱导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活动。为了更具说服力,我还把杂志和文学作品中修改的部分章节的手稿影印件复印下来,让学生参观,使其真切感受作家是如何修改文章,很多学生亲眼所见,深受鼓励。

以上种种说明了一篇好文章写成后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趋为完美。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能逐渐领悟文章作法,体验成功愉悦。

二、自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培养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先决条件。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刺激学生的兴趣。①设立文章医院,在学生作文中找出一篇“生病”的文章贴在“文章医院”栏上,让全班同学“会诊”,然后把修改意见集中到语文科代表那里进行综合,再贴出修改稿,随后教师贴出自己的修改稿,看看两者区别在哪里。这样一来,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想和老师比一比。②要求学生统一配备印有修改过程的作文选,并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心中有底,有自己修改作文的冲动。③写作文反思本。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本《习作反思本》,学生每次批改自己的作文时,除了要修改作文本身的缺陷,还要在《习作反思本》上写出自己本次习作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为自己积淀写作经验。④写评语激趣。每篇经过多次修改的作文,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因此,我一般都给修改稿附加分,并且写些鼓励性的评语,如“这个词改得真妙!”“这个结尾这样一改,比原来更有鼓动性了。”“你的文章真是越改越棒了!”“你又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一处改得恰倒好处!”实践证明,老师把情感倾注于笔尖,化作激励的批语,会激发学生改文的积极性。⑤指导学生把每学期经多次修改后比较好的作文用电脑编印成小册子并加上一些富有诗意的名字,如《重生》、《采蜜集》、《羽化飞仙》等,然后在教室里展出,让大家互相观摩,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作文修改中的主体性得到巩固,热情高涨。

三、自改,学生作文能力的钥匙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改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他们在自改中有所体会,有所收益,不要让作文修改成为学生的负担,要让他们感到作文修改有法可循。我在具体的操作时采用如下方法:

1、统一自改的符号。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中就明确规定了作文修改的基本符号:一是删,二是补,三是调,四是换。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学的每个修改符号的用法和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巩固,达到人人会规范使用,从而提高阅读修改的效率。

2、明确自改的步骤。

(1)紧扣题眼进行修改。

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题眼,它常常是题目的主要要求或主题的提示,也是写作的重点。如《看电视的风波》,题眼是“风波”,如果把重点放在介绍某某电视内容怎样,或是讲自己喜爱看什么电视上,而不是重点写看电视时发生的“风波”上,那么文章就跑题了,也要重新修改。

(2)针对内容进行修改。

大部分小学生通常爱犯这样的毛病,他们所写的内容常常不够具体,只有“空架子”,没有“血肉”,所以必须认真修改。如《我的妈妈》,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句妈妈关心自己的话:“在灯光下,我发现妈妈的脸不如以前了,我心里十分难过。”这句话就很不具体,不

明确。我问他:“妈妈的脸怎么不如以前了?”学生回忆出了妈妈当时的情景,于是改到:“在灯光下,我见妈妈比以前瘦多了,脸色发黄,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两眼还布满了血丝。妈妈为了我的病快点好,日夜伴在我身边,我心里十分难过。”这样一改,内容具体细致了。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醒学生将多余的内容,与中心无关的题材删掉,增增减减,都必须围绕主题进行。

(3)围绕词句进行修改。

学生在用词造句上推敲是自改作文的重要基本功。学生写作文往往满足于读得通,如何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看看句子是否顺畅,标点运用是否准确,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修改。如有位学生写自己知错后是"心情繁重"。教师让学生比较"繁重"和"沉重"的异同,让他明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如写一个人在紧张时的手的动作,是“放在桌上”还是“双手绞在一起”还是“不由得扯住了衣襟”等,要根据当时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通过认真细致的逐句修改,努力使文章变得表达正确,语句通顺,生动形象,这样,修改的目的也达到了。

对于刚刚学习修改作文的学生来讲,修改的东西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基本上是每月确定一个修改重点,如3月,重点改语言,主要要看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妥贴得体;4月,重点改中心,要看有无明确的中心,内容是否与中心相符合,主题是否突出等。修改重点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 也可以根据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来制定, 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掌握自改的方法。

(1)自读自改法。

叶圣陶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听、说、读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偶尔读错一个句子或说错一句话,学生就能迅速地听辩出来,并提出改正意见。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做到在读中“换”拗口,意义不明确的语句,在读中“调”前后紊乱的语序;在读中“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

(2)同学互评法。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自己作文中的缺陷自己看不出,而别人却容易发现。所以,可经常把自己写好的文章拿给同学看,读给朋友听,发现问题互相研究,意见一致后动笔修改。正如一位同学刻画母亲时写到:“往日那乌黑的头发中,长出了一根白线。”而另一位同学建议改成“我看到母亲头上有一根白线,待要取下来时,却发现那是一根银发。”这样一改,效果就大不相同。

(3)冷却批改法。当学生倾尽全力完成一篇习作后,立马进行修改,确实有点无从下笔。这时可以先把文章搁置一段时间再看,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学习了新的课文,阅读了新的作文,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所以再修改以前的作文,肯定会有不少创新。写完立即修改是一个好方法,而过一段时间返回头来修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改方法。其他还如抽样批改法、分块诊断法,对比修改法等都是能激发学生自改热情的好方法。

将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了,相反教师依然要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