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6分)
①,悠悠我心。(《子衿》)
②,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
⑥《卖炭翁》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⑦《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
⑧《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
⑨《马说》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2.怎样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记忆对于人类,是一种k uì( )赠。心胸宽广的人,用它来甲(A. 记录 B. 抒写)人生的美好,借此慰藉( )自己;狭隘计较的人,用它来埋怨人间的仇恨,以此惩罚自己。
记忆的真谛就在于记住美好的,忘记丑恶的;在于宽恕与忘却,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和事,忘记那些不值得铭记的东西。生活的垃圾尚且需要我们及时清理,情感与心情的垃圾更无需乙(A. 墨守成规 B. 抱残守缺)。归根结底,记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心若明朗,生活处处皆暖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kuì( )赠慰藉.( )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甲:乙:
4.郑燮(xiè),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下面是他的一副对联,请你补全这副对联。(2 分)
_____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____
5.将备选的三个句子分别填到空缺处,使表达准确连贯。(填写序号)(3 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
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6.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本报银川 6 月 3 日电(记者刘峰)3 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摘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这是宁夏参选的剧目第二次荣膺该奖。《王贵与李香香》根据同名长篇叙事诗改编而成,由梅花奖获得者柳萍、李小雄主演,采用交响合唱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手法,再现 70 年前宁夏盐池周边地区人民走上革命的坎坷历程。
7.这则邀请函中,一处格式有误,一处有语病,一处用语不得体,找出并改正。(3 分)
①语病的句子应改为:;
②不得体的语句应改为:;
③格式不正确的一处请指出并改正:;
①根据调查表的主要信息,得出什么结论,并表述。(2 分)
②请对结论作简要的解释说明。(2 分)
二、阅读(40分)
(一)(12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②请循.其本。
③《兑命》曰:“学.学半。”④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翻译下面①②两句,用“/”将③第三局划分句读。(6分)
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几万里。
②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11.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和所学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2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5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③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2.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前面两空各0.5分,第三个空1分。)
13.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作简要赏析。(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0分)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①“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②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③然而,“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对青年人而言,倘若在应该觉醒的年纪没有觉醒,就难免遭遇内心的“苦闷”。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企,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常感喟人生与梦想之间的“断层”;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环境麻醉了精神,变得满足现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骚话、悲观者的厌世谈、讽刺家的夸张语”干扰,消解了奋斗的意志、向上的劲头。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倘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④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⑤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14.文章是如何引出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5.本文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6.第③段是否多余?为什么?(2 分)
17.请给第⑤段举出一个当代的事实论据。(2 分)
18.请简要分析②——⑤段的结构特点。(2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0分)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