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参考答案最新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
主义。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她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也包括列宁的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丰富和发展,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错。(1)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3)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 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
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答: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它是一切事物辨证关系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在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发达资本主义的交流与合作,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同时,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资本主义又是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这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只看到合作而看不到斗争或只斗争不合作都是错误的。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唯物辩证贯彻到底。)
4、和谐就是无矛盾。
答:错。从哲学上讲,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
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制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要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
答:错误。这种说法违背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由于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纪律的基础,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没有自由,人们的思想就会僵化,失去创造力;没有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既要纪律又要自由,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8、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我国应如何正确处理与日本的国家间关系。
答: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它是一切事物辨证关系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
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贯穿于矛盾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我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国家,两国既有贸易发展的和谐友好发展合作关系,又存在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纠纷,譬如钓鱼岛事件,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所以我们既要认识到与日本合作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因素,同时也要提防日本与我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摩擦,婉转的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认识和谐稳定与改革发展关系的指导意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