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中期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阅读是人们一生中一直需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一个最为重要的课题。
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在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现状。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自主阅读”模式。“自主阅读”的教学思想,就是要正确确立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式,把重“理解”的教学转变为重学生阅读的教学;把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自主的“学”;把单一的问答式教学结构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和自动式教学结构,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实现阅读课教学效益的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教育与研究。全世界最钟爱读书的犹太民族,时刻向孩子灌输“书本是甜的”这一意识。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的儿童每天都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里度过。200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
到底。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妇孺皆知。
近年来,国内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实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保持“乐阅读、主动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持续发展地阅读”,形成一种自身的能力,并保持这种健康良好的阅读状态。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去。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其次,以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民主的氛围为基础,以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兼以采用适当的阅读交流活动,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力。
2、给孩子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
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最基本的两个因素就是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来说,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课后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空间上说,要改变以教师讲述,提问为主的形式,让学生的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走上讲台等多种形式灵活组合起来,形式多样化,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提高自主阅读的质量。
3、阅读策略的指导。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可分为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包括:(1).词汇障碍(2).语法障碍 (3).背景知识障碍。非知识性障碍包括:(1). 心理障碍 (2).阅读习惯.
(3).阅读速度(4).阅读技巧。而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通过使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收集准确信息、形成个人理解。阅读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技巧、语篇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策略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阅读过程中的情意策略、认知策略和智力策略。根据各种策略的指导组织教学活动并将它内化为学生稳定的自主阅读策略。这些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固定的阅读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的阅读方法匮乏,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我们的阅读也要改变以往的陈旧方法,转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自主领悟阅读的真谛,才能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
5、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6、良好意志的培养
所谓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中,阅读材料总会碰到看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放弃的决定。所以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重点:
1.探索有效的自主阅读方法;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文本;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运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文本。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