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深入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对于深化中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纵观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说“实验”讲“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演示实验走马观花,学生实验留于形式或是应付考试,小实验、小制作无人问津。
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人实验教学的充分实践,笔者认为广泛的实践性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有效的创新性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科学的实验手段是做好实验教学的关键。
三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不可或缺。
一、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
1、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扩充实验外延
目前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普遍存在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效率较低的弊端,要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在分组实验中,增加探究性和实践性实验。
如在用电压表测试电压的实验中,可将电路断开,把电压表接在断开处,会看到电压表的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再把电压表接在其它用电器的两端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掌握断路处的电压近似电源电压,为学生掌握家庭电路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演示实验较为普遍,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可增强学生的实践性,效果性。
如在讲“密度”一节时,将课上的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让学生分别测量10cm³、5cm³的铁、铜、铝块的质量,如下表示:
利用上述结果,可引导学生比较1、3、5(或2、4、6)实验可得出:体积相等的铜、铁、铝块的质量不等,也就是说,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等,比较1、2(或3、4或5、6)可得出: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变,且对每种物质来说,这个比值都是一定的,跟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系。
因此,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
这样,既使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又使质量测量知识得到巩固、起到了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作用。
第三,增加课外实验。
如九年级课本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中,介绍短路现象时,只介绍了电源短路而没有介绍用电器短路。
在后面的学习中,常遇到短路现象,不能引起学生注意。
因此,在做“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中,让学生用导线并接在灯泡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到将导线并接在串联线路中的任何一只灯泡上时,并接导线的灯不亮,并接在并联线路中的灯泡两端时两灯都不亮。
从实验现象可看出,用电器短路时,相当于用电器没有接入电路,电源短路,所有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而且电源还容易被烧坏。
通过实验,为学生学习电路图的识别、设计、连接打下了伏笔。
2、改进或更换实验装置,增加实验效果
改进和更换实验装置,可以使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效果显著。
如在初二第二章第二<声音的特性>中,将图2.2-1实验装置换成吉它,用吉它粗细不同的弦来代替粗细不同的橡皮筯来做此实验,拨动粗细不同的弦,让学生识别振动得快慢,学生很容易识别出细弦振动得快,听到的声音音调高,粗弦振动得慢,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此实验还可以改为学生实验,取一个橡皮圈,用嘴咬住一端,手指插在圈中,将橡皮圈拉长,并保持一股紧另一股松。
用另一只手依次拨动这两股橡皮筋,可以看到较粗的橡皮筯振动得慢,同时听到它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通过改进或更换实验装置,使学生对音调的高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充分利用随手教具,增强实验的直观性。
例如,在初二第七章《力》一节中,让学生做用力拍打桌子的实验。
当学生用力拍打时,学生感到手痛,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再如,在讲《重力》一节中,可演示手
中的粉笔头离开手以后,竖直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作用而下落。
利用随手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既简单易做,又具体形象直观,使学生接受容易,效果明显。
二、改进实验手段,培养创新精神
从教学实验看,成功的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达到教与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结合;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实现创新。
1、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常性、直观性、效果性,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基础实验,也是培育学生主动创新的基本途径。
因此,教师应从较基本的实验开始,将主动创新的思维贯穿其中,稳步推进。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如:初二课本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一课中,在广口瓶瓶底铺层沙子,点燃酒精浸过的棉花,燃烧片刻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稍比瓶口直径大)堵住瓶口,可以观察到鸡蛋掉入瓶底,从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但进入的瓶中的鸡蛋如何完整的取出?方法是将瓶中沙子倒出,用水冲洗干净瓶内的鸡蛋,取一直径稍大于广口瓶的塑料饮料瓶,截取上半部分套在瓶上,并用透明胶带纸将封口接好,在塑料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盖住瓶口,用橡胶管将导管与两用抽气筒连通,倒立固定在铁架台上,不断向外抽气,鸡蛋便会从瓶中吸出。
又如,做喷泉实验,可取一烧瓶并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封住瓶口,倒立固定在铁架台上,再用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抽气机相连,用抽气机把烧瓶中的空气抽掉后,将橡皮管放入盛有红水的水槽中。
放手后,红水就沿着橡皮管进入玻璃管中,并向上喷出水花,形成喷泉。
通过上述两项实验,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很快活跃起来,并能举一反三,做出了许多独特的小实验,从而使实验的效果得到增强。
2、开放学校实验室,提供创新条件
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设备,开放实验室,不仅是课堂实验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实验创新提供了条件。
开放实验室后,学生可以自主地在课后拓展实验空间,放开手脚,大胆思维,做自己的喜欢的实验,使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潜力得到尽情发挥。
如在一次开放实验室后,学生做了一个开关显示器的实验,将220V灯、2.5V灯、大电阻(电笔内电阻)组成串联电路,开关并接在2.5V
灯与大电阻串联的线路上,然后把电路的两端点连接在一插头上,插入照明线路的插座上,当开关闭合时,220V灯泡亮,2.5V灯泡灭;当开关断开时,2.5V灯微亮,而220V灯熄灭。
通过开放实验室,使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增强,实验操作的思维空间拓宽,收到良好效果。
3、创建家庭实验室,拓宽实验创新领域
创建家庭实验室,各地各校均有创新经验,而且实际效果显著。
由于物理小实验、小制作题材广泛,材料极其丰富,创建家庭实验室,器材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易做,质和量均能得到保证,弥补了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不足的缺憾。
由于小实验、小制作是在家中进行,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约束,有足够的时间,找到合理的方位观察分析验证,可引发学生大胆设计,大胆创新,成功率明显提高,达到了学校物理实验课和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在讲完电磁铁的内容后,布置学生做课后实验,“用电流使铁钉磁化”,结果一位同学利用自制的电磁铁和玩具汽车,又制做了一个起重机模型,效果相当好。
实验证明,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不仅是学校课堂实验的延伸,而且使学生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显著增强。
三、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素质
几年来的实验教学中,深深感到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仅有课堂实验、家庭实验是远远不够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已成为实验教学的必要补充。
这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运用能力,沟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和爱好都十分有益。
在一次组织的修理自行车活动中,同学们从中找到了许多的物理现象,如自行车把套、脚踏板、轮胎做成花纹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自行车轮胎做成圆形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等等。
经过老师引导,同学们用新学物理知识解释找出的物理现象,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
总之,成功的物理实验教学,既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认真研究和积极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实验实践活动,必将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步伐,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