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疆域和政区1025
第四章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
![第四章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b6efcb65ce05087732134e.png)
中央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政令)(管理 政务) (审核政令)
吏 户礼 兵 刑工 部 部部 部 部部
地方
州(郡) 县
1).隋朝时形成和确效立率;
隋文帝综合魏晋相权以一来分的为官三制,,且三在省中的央长确 立了三省六官被部大分制都割度品,级避较免低了,权完臣整独的揽相大权权,
2).唐朝发展完善 有利于加强皇权;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
唐太宗时,进创造一,步是明我确国划官分制史三上省的的重职大权。
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
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
省。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1)含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
吏的一种制度; 科,是考试科目; 举,是选拔人才;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
①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经济
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
②阶级关系上: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落, 庶族地主发展,要求参与政权;
③政治上: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 不利于中央集权;同时,统治者需要新的 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依据 门第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思考:隋唐的科举制与九品 中正制相比有何特点?
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一种选官制度,选官注重门第。
思考:
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三省的各自职的能进为是一后什步世完么所善?沿)用. ;中拟、门驳、尚执行
第四章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
![第四章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000cecf61fb7360b4c65e5.png)
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
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
药学
雕版印 刷术
辉煌的 隋唐科学 技术
天文 历算
建筑
一、天文历算和数学
1、刘焯——皇极历(当时最先进的立法) 2、一行——(1)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2)大衍历 3、数学: 王孝通——《缉古算经》
二、建筑——赵州桥 1.建造者:李春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
①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经济
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
②阶级关系上: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落, 庶族地主发展,要求参与政权; ③政治上: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 不利于中央集权;同时,统治者需要新的 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依据 门第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二)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革新:
1、中央官制: 2、选官制度: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科举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3、军事管理制度 府兵制与募兵制 4、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5、地方官职:
藩镇与节度使
1、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发展演变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 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 1).隋朝时形成和确立 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且三省的 隋文帝综合魏晋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 长官大都品级较低,完整的相 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 2).唐朝发展完善 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 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大创造,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 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 度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思考: 制的进一步完善). 中拟、门驳、尚执行 1、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 为后世所沿用;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2、三省间相互关系如何? 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 3、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与中国的版图
![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与中国的版图](https://img.taocdn.com/s3/m/5189a8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0.png)
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与中国的版图【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与中国的版图】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版图不仅得到了扩张,而且实现了整合,形成了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中国版图的塑造和影响。
一、隋唐时期疆域的扩张在隋唐时期,中国的疆域不断扩张。
其中,隋唐两朝的版图变化最为显著。
1、隋朝版图的扩张在隋朝,随着开皇年间的统一战争成功,隋朝的版图逐渐扩张。
疆域较之北魏时代大大扩张,基本上实现了对南方各地的统一。
唐高祖李渊于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在继承隋朝版图的同时,还通过攻打高句丽等国家,进一步扩张了疆域。
2、唐朝版图的扩张唐朝时期,疆域的扩张更加明显。
唐太宗时,通过西域的征服与统治,使唐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边界。
使用军事力量解决了社稷东移、南迁和西向疆界问题,唐朝版图经历了一个扩张的黄金时期。
到了唐玄宗时,为了统一西域,开启了安西四镇的战争,进一步扩大了唐朝的版图。
二、隋唐时期疆域的整合与巩固除了疆域的扩张,隋唐时期还进行了版图的整合和巩固,使得版图的形态逐渐完善。
1、政治制度的整合在隋唐时期,对于南北各地的不同政治制度,逐渐采取了中央制度来进行整合,不同地域的文化逐渐融合。
同时,隋唐时期的东北夷族、南方诸蛮也被纳入统一的政治制度之下,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版图的完整性。
2、文化的整合在文化方面,由于隋唐时期的扩张和统一,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逐渐融合。
例如,随着南北朝的结束和隋朝的建立,诸子百家被边缘化,由儒家神化的封建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宗教方面,中国佛教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了文化和思想交流。
这些文化整合的趋势对中国版图的形成和确认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对中国版图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疆域变迁,对中国版图的形成、塑造及其后续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1、形成和塑造了中国版图隋唐时期在不断地疆域扩张和整合中,形成了一个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隋唐时期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隋唐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97066648915f804d2a16c121.png)
581年——907年
整体感知隋唐时期概况(581—907)
朝代更替:
隋朝: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618年杨广(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亡。
唐朝: 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被藩镇所灭,唐朝结束。
疆域: 隋朝疆域图
唐朝疆域图
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 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 帝国”。
节度使之权: 招募、指挥、 军储、监察、 财政、行政
等大权于一身
唐末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藩镇割据
(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 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 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 “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
2、曹魏时期,出现灌溉工具翻车;唐朝时出现水转筒车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 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 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 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 开通意义 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千米。 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 国的统治。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系统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中书省 草拟
礼部 礼仪、科举
皇 帝
尚书省
执行 兵部 军政
门下省
审议刑部 刑狱
政事堂
工部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 独尊,集体决策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三省按照决策的程序分工,三省长官在政 事堂讨论,形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皇帝 批准后再由门下省审核,下发尚书省执行。
隋朝与唐朝的疆域与政治
![隋朝与唐朝的疆域与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27d6fd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a.png)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加强官僚制度,推行均田
制,减轻农民负担
影响:政治改革促进了社 会稳定,提高了行政效率, 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
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政治事件的启示与教训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 长期的分裂局面,实 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 定
隋朝的灭亡:由于暴 政和腐败,导致农民 起义,最终灭亡
唐朝的建立:吸取了 隋朝的教训,实行开 明政策,促进了国家 的繁荣和发展
4
政治事件与改革
隋朝重要的政治事件
隋文帝建立隋朝: 581年,杨坚建立 隋朝,定都长安。
隋文帝改革:推行 均田制、科举制等 改革,加强中央集 权。
隋炀帝即位:604 年,杨广即位,修 建大运河,加强南 北经济文化交流。
隋末农民起义: 618年,隋朝灭亡 ,唐朝建立。
唐朝重要的政治事件
贞观之治:唐太 宗李世民的统治 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文化 昌盛
刑部、工部。
科举制度:隋朝 创立了科举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 员,打破了门阀 士族的垄断地位。
法律制度:隋朝 制定了《开皇
律》,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完整
的法典。
唐朝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皇帝拥有 最高权力,实行中央 集权制度
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 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为吏部、户部、礼 部、兵部、刑部、工部
唐朝疆域
唐朝疆域范围:东至朝鲜 半岛,西至中亚地区,南
至越南,北至蒙古高原
唐朝行政区划:分为道、 州、县三级,共设15道,
约400个州,1500个县
唐朝军事防御:设立边防 军,加强边境防御,维护
国家统一
唐朝民族政策:实行民族 平等政策,尊重各民族文
化,促进民族融合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https://img.taocdn.com/s3/m/0d1e13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0.png)
三征高句丽形势图
自恃强盛, 过度劳 阶级矛 大兴土木 民伤财 盾激化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隋朝兴亡 3.隋朝的灭亡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贫穷? 国力弱?
国富
民苦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
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
华州永丰仓, 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 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
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
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 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
布帛各数千万。 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 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
魏晋以降之未有!——杜佑《通典·食货典》 相食启。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隋本书·食货》
思考2、方自要式古方:皆式设贵、立中特机华点构,?;贱册夷封狄首,领朕;独武爱
力之征如服一;。—和—亲唐;太会宗盟通好
灭西突厥,设安西都
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特(点唐:太恩宗威认并为施),人手主段(多君样主,)具患 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有德灵泽活不性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 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
三、安史之乱、黄巾起义和五代十国
2.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宦官专权
危害:广占良田、大兴园宅、 勒索百姓,卖官鬻爵。
玄宗:宠信高力士 代宗:李辅国、程元振、鱼朝
恩先后典掌禁军 德宗:宦官典掌禁军成为定制。 宪宗:宦官出任枢密使,参与
机要。“四贵”
死于宦官之手:顺宗、宪宗、敬宗 由宦官拥立的:穆宗、文宗、武宗、宣 宗、懿宗、僖宗、昭宗
三、安史之乱、黄巾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思考: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要设立藩镇?
4第四章 历代疆域
![4第四章 历代疆域](https://img.taocdn.com/s3/m/043d0a0f90c69ec3d5bb758e.png)
统一天山南北
击败噶尔丹 统一蒙古 入关
忽 必 烈
对西藏主权确立 平定台湾
19
第八节 清帝国疆域的形成
总结:清朝疆域对后世的影响
1、西北民族因有外来势力的干扰以及宗教势力的影响,分裂意念较 强。然该地自西汉以来即受汉族王朝的统治,当地人民与内地农 耕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欲分裂,民心不从。且西部历来为中 国镇守要地,清用百年时间,竭尽财力,打败了当初不弱于自己 的准噶尔部,为中国的稳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反之, 东南河山可能为准噶尔所有,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必将出现大倒 退。 2、清一举统一台湾,设立府县,与内地同制,为国际共识。这是清 朝的巨大贡献。
——《新唐书· 地理志》
11
第四节 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
空前的开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西伯利亚
咸海
唐
北纬18°
库页岛
12
第五节 两宋时期分裂政权的疆域
北宋和南宋的疆域:北宋
(916-1125) (1020-1227)
(960-1127)
(937-1254)
第五节 两宋时期分裂政权的疆域
北宋和南宋的疆域-南宋时期
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形势
魏晋南北朝疆域形势特点
1、北方中原政权的局部扩张
2、南方汉族政权疆域不断收缩
7
第四节 隋唐统一帝国疆域的形成
隋朝行政区域的扩大
北方:推进至阴山 以北。 西北:伊吾、鄯善、 且末、西海、河源 五郡。 西南:南宁州总管 府 南方:比景、象浦、 海阴三郡;对海南 岛的行政管辖(珠 崖、儋耳、临振)
17
第八节 清帝国疆域的形成
一、清朝疆域的形成过程(1616-1759)
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
![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d215f51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9.png)
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中国历史各朝代简史及疆域地图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
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禹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夏朝地图:商朝(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商朝简略: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
建立商王朝。
一开始定都毫(念:bo。
今河地商丘。
),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地图: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周分两段,西周、东周。
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
东周都城洛邑。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商末,文王姬昌反。
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西周地图: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东周春秋时期地图:东周战国时期地图:秦(前221年-前206年)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隋唐时期)ppt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隋唐时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770b8c7cd184254b3535e7.png)
明确日期的雕版 印刷品。
20
火药
炼丹引爆图
火箭
21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道州县三级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道州县三级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6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系统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 户籍、土地、赋税
24
等大权于一身
10
• 经济:
• 农业:均田制推行,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 步成熟(曲辕犁和筒车)。江南地区进一 部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农产品商品化程 度提高。
• 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外销。丝织 业。
• 商业繁荣:柜房和飞钱出现;长安、洛阳 商业盛极一时。大运河开通,集市贸易有 一定的发展;对外贸易港口:广州,设有 市舶使。
• 经济格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 23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 1、思想: “三教合归儒”。 •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楷书步
入盛世,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 画家和优秀作品;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 3、科技: 雕版印刷、火药的 发明 、天文学、医 学 • 对外:国力强盛产生巨大吸引力,中外交往频繁, 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夏-民国)中国各个朝代时期疆域地图
![(夏-民国)中国各个朝代时期疆域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f40950d9767f5acfa1c7cdb2.png)
(地图可以随意拉大到任何大小)
中国各个朝代时期疆域地图
地图顺序对照如下:
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西汉;汉代西域;西汉-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王莽新政;东汉;东汉-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益州;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前后赵前凉成汉;东晋、前秦前燕前凉;东晋、后秦后燕后凉及变化;南北朝时期——宋北魏时期;齐北魏时期;梁东.西魏时期;陈北齐北周时期;隋朝;初唐;初唐武周时期;中唐;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晋等;后唐等;后晋、后汉等;后周北汉等;辽.北宋时期;金.南宋时期;元初期;元晚期;明初期;明晚期;清朝;民国;。
隋唐时期自制课件
![隋唐时期自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466c1195f312b3169a585.png)
二、经济:
(一)大运河: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二)农业: 1.曲辕犁(江东犁): 2.筒车 (三)手工业:
二、经济:
(一)大运河: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二)农业: 1.曲辕犁(江东犁): 2.筒车 (三)手工业: 1.制瓷业:唐代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唐 朝 制 瓷 业 的 分 布
南青北白
唐三彩是陶器,由于防水性不强,一般随葬时用
隋唐时期: 581年——907年(隋:581—618 阶段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618—907) 唐: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进行了制度的创新,但唐朝 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经济:
(一)大运河:全长5000余里,纵贯南北,是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基础:魏晋三省制;内廷官发展而来
职能:
作用: 特点:
皇
中书省
帝
门下省
政事堂 尚书省
决策 执行
吏部 吏 封 勋 考 户部 户 度 金 仓 礼部 礼 祠 主 膳
审议
兵部 兵 职 驾 库
刑部 刑 都 比 门
工部 工 屯 虞 水
中书主发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 此种最高命令,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叫做“勅”。凡 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勅行之。但实际上 皇帝自己却并不拟勅,而系中书省拟定。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在中书省中,除中书令为正长官外,设有副长官“中书 侍郎”。 “中书侍郎”之下,又有“中书舍人”,员额七八人之 多。中书舍人官位并不高,而他们却有拟撰诏勅之权。…… 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 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在呈送皇帝画一“勅”字。 经画勅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所以唐 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实操于中书省,皇帝只同意画勅而 止。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与制度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与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21c5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8.png)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与制度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在疆域扩张与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从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疆域扩张隋朝在北方疆域的扩张主要得益于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他在短短几十年内征服了南北朝之间的割据势力,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
这一战争可称为隋朝疆域扩张的开端。
在南方,隋朝通过对南方各国的征服和统一,逐渐扩大了疆域。
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由于政权分裂、战争频繁,疆域相对较小。
文帝杨坚统一南方后,南方各国纷纷归附,隋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张。
在北方,隋朝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逐渐征服了北方的异族势力,包括突厥、高句丽和柔然等。
隋朝在北方的疆域扩张主要是通过军事力量实现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和平手段,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安抚和吸引北方的异族势力,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疆域稳定的目的。
隋朝在疆域扩张方面的政策非常成功,为随后的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了疆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最广的朝代之一。
唐朝在西域地区的扩张主要得益于灵武之变和安史之乱,在这两次战乱中,唐朝成功地征服了西域地区的吐蕃、回纥和突厥等势力,进一步扩大了疆域。
二、制度建设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离不开制度建设的支持。
隋朝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使其能够有效地统一和管理疆域。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强调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威,通过皇帝的命令和诏书来推行各项政策,确保了政府的统一和一致性,有力地推动了疆域的扩张。
在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实行了军功爵制,即依照军功给予官爵和封地的制度。
这一制度激励了将士们的战斗积极性,使得隋朝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扩大疆域。
在经济制度方面,隋朝推行了均田制,即按照土地的质量和农民的人口分配土地,并实行统一的税收制度。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481a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e.png)
4.灿烂文化
文学:唐诗
19
书法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20
科技—雕版印刷
21
科技—实测子午线
僧一行在全国的测量地点达12处, 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 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 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表)的日影 长度。僧一行从测量数据中,计算 出南北两地相差351里80步(唐朝 尺度,合现代长度123.7公里), 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而这个数据, 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 测量子午线一度的长111.2公里相 比,一行的数据虽然有较大的误差, 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 度的记录。
藩镇类型
河朔型 中原型 边疆型 东南型
数量(个)
7 8 17 9
官员任免
藩镇自擅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赋税供纳
不上供 不上供 不上供 上供
兵额与功能
拥重兵以自立 驻重兵防骄藩 驻重兵守边疆 驻兵少防盗贼
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形势的 发展。 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 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 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3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爆发: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 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结果: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 ,唐朝灭亡。
材料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黄巢之乱形势图
第5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 隋的建立与统一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疆域和政区1025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疆域和政区1025](https://img.taocdn.com/s3/m/55014a1002020740be1e9b31.png)
唐后期北方主要是回纥 ,回纥是铁勒的一部。北魏称袁纥, 隋称韦纥,唐及以后称回纥、回鹘。原先住在薛延陀北境。 唐初与薛延陀曾大破突厥颉利可汗。唐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 府,受制于燕然都护府(后燕然都护府移治碛,改为瀚海都 护府,后于总章时改为安北都护府)。 开元中回鹘势力发展很快,进入极盛时期,从蒙古高原及西 伯利亚以南都属于回纥,回纥成了漠北唯一强国。安史之乱, 唐借助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力量,镇压安史之乱,一收长安, 两收洛阳。当时关陇失于吐蕃,安西、北庭孤悬塞外,亦假 道回纥才得通使长安。 回纥的强大对唐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曾经大掠东都,求取 无厌,构成了唐朝北方的一大威胁,经常侵扰边境,掠夺财 物,虽然加强了回纥的经济力量,但也使回纥统治阶级腐化 贪婪。840年,回鹘将军句录末贺引黠嘎斯十万骑兵,攻陷回 鹘城,摧毁了回鹘汗国。
隋书地理志专业文档?隋唐时期专业文档?华州今华县?同州今大荔?岐州今凤翔?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郑州今郑州?陕州今三门峡?汴州今开封?绛州今新绛?怀州今沁阳?魏州今魏县东专业文档专业文档?宋州商丘?亳州亳县?滑州滑县?许州许昌?汝州临汝?晋州临汾?虢州灵宝?卫州汲县?相州安阳?秦州秦安东北?延州延安?泾州泾川?豳州彬县?陇州陇县?汾州山西汾阳?隰州山西隰县?慈州吉县?唐州沁阳?邓州邓县专业文档专业文档专业文档1关内道
幽、蓟、涿、檀、顺、瀛、莫、蔚、朔、云、应、 儒、新、妫、武、寰等十六州割给了当时的契丹主 耶律德光。大致相当于今天北京与山西大同为中心, 东到河北遵化,北至长城,西界山西神池,南到天 津、河北河间、保定以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以北 范围内的北宋末年以后,这十六州又被称为燕云十 六州。 除去幽蓟十六州,后晋的疆域与后唐大致相同。有 州二百零九个。
隋朝地图隋朝的疆域有多大
![隋朝地图隋朝的疆域有多大](https://img.taocdn.com/s3/m/798e02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6.png)
隋朝地图隋朝的疆域有多大隋炀帝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
隋朝时把洛阳为东都。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隋朝地图,我们一起来看看隋朝的疆域有多大!隋朝地图隋朝的疆域有多大隋朝是隋炀帝杨坚建立起来的王朝。
当杨坚灭掉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
中国重新获得统一,这是纷乱许久之后的大一统。
那么隋朝疆域有多大?隋朝行政区划,发生两次重大变化。
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
隋炀帝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
隋朝时把洛阳为东都。
隋朝的郡县古雍州地: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上郡、雕阴、延安、弘化、平凉、朔方盐川、灵武、榆林、五原、天水、陇西、金城、抱罕、浇河、西平、武威张掖、敦煌、鄯善、且未、西海、河源古梁州地:汉川、西城、房陵、清化、通川、宕渠、汉阳、临洮、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顺政、义城、平武、汶山、普安、金山、新城、巴西、遂宁、涪陵巴郡、巴东、蜀郡、临邛、眉山、降山、资阳、泸川、犍为、越巂、牂牁黔安古豫州地:河南、荥阳、梁郡、谯郡、济阴、襄城、颍川、汝南、淮阳、汝阴、上洛弘农、浙阳、南阳、清阳、淮安古兖州地:东郡、东平、济北、武阳、渤海古冀州地:信都、清河、魏郡、汲郡、河内、长平、上党、河东、绛郡、文城、临汾龙泉、西河、离石、雁门、马邑、定襄、楼烦、太原、襄国、武安、赵郡恒山、博陵、河间、涿郡、上谷、渔阳、北平、安乐、辽西古徐州地:彭城、鲁郡、琅邪、东海、下邳古青州地:齐郡、北海、东莱、高密、文登古荆州地: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武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澧阳、巴陵、长沙、衡山、桂阳、零陵、熙平古扬州地:江都、钟离、淮南、弋阳、蕲春、庐江、同安、历阳、丹阳、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新安、东阳,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临川、庐陵南康、宜春、豫章、南海、龙川、义安、高凉、信安、永熙、苍梧、始安永平、郁林、合浦、珠崖、宁越、交趾、九真、日南、比景、海阴、林邑隋朝地图隋朝的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隋代的州(郡)县二级制 二、唐前期的州(郡)县制与道府制度的形成
1、赤畿望紧上中下:州(郡)县两级制 2、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唐代的道 3、三种类型的府制:唐代的府 4、得得失失:羁縻府州
三、唐后期五代的方镇州县制度
589年平陈,州、县二级制遂逐步推行于全国。隋炀帝 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 大业末年,全国共有郡190、县1255。
891年,王建夺取了剑南西川,之后又攻取了 东川。907年,南唐灭亡,王建在成都称帝, 国号蜀,史称前蜀。前蜀辖围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四 川和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西部。吴 亡之后,在九国当中,疆土面积仅次于南唐。
925年,后唐庄宗派郭崇韬等人率兵攻灭前蜀。934 年,被后唐封为蜀王的孟知祥在成都称帝,也以蜀 为国号,史称后蜀。后蜀的辖区范围与前蜀大致相 同。孟知祥死后,其子孟昶继位,正逢中原多事之 秋,先是有石敬瑭夺得后唐皇位,建立晋(后晋) 之后,将幽、蓟十六州割给契丹,后来又有契丹军 队南下中原,激起人民的反抗,于是后蜀趁机夺取 了秦、凤、成、阶四州,使领域扩展到了极盛。 965年后蜀为宋所灭时,有四十六个州,一百九十 八个县。
唐末,杨行密取得淮南节度使的位置,占据 了扬州。天复二年(902),昭宗封他为吴王, 辖有杨、楚等三十州,淮南、宁国等五节度 使,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江 西和湖北的大部分。
927年,杨行密的第四个儿子杨溥称帝。十年之后, 徐知浩废杨溥,灭吴,建国号为唐,建都金陵(今 江苏南京),史称南唐。 不久,改名李昪,自称唐宗室后裔。其领域“东暨 衢、婺。南及五岭,西至湖湘。北据长淮,凡三十 余州,广袤数千里,大体与今天的江苏、安徽淮河 以南和附件、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的区域相当, 在当时的南方诸国中,没有比他更为强盛的了。 958年,后周南征,南唐尽失长江以北之地,北部 与后周以长江为界。957年南唐被宋兵所灭时,有 十九个州,一百零八个县。
碎叶
安东都 护府
一、北方回纥的兴起及唐疆土的内缩 二、吐蕃的强大与张议潮收复河陇 1、吐蕃的强大与侵占河陇西域 2、张议潮收复河陇 三、南诏国的建立与唐的西南边疆 四、东北渤海国的建立及其疆域 五、五代十国的疆域 1、北方:契丹的强大 2、南方:越南的独立 3、西北: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
951年,后周建立后,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北京 留守、河东节度使刘崇据有河东,在辽(契丹在 947年之后称辽)的扶植下,在今天的山西太原称 帝,仍然定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北汉的领域很 小,仅有并、汾、忻等十二州之地,还没有唐的 河东道大,大体与今天的山西北部和陕西、河北 的一部分地方相当。国力之弱,不需多言。尽管 如此,北汉依然设置了不少的节度使,这样就使 得这些节度使每月只能享受三十缗(30两银子) 的俸禄。979年被宋所灭。
南界新罗,北至黑龙江,西达大兴安岭,东至日本海,统有东 北三省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唐东北界在辽河以西。渤海实行的 制度与唐朝相同,文字也用汉字,被誉称为“海东盛国”。
所谓五代,是指中国北方先后出现的五个王朝:梁、唐、 晋、汉、州。为了与先前已有的同名王朝相区别,历史上 就称为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五代都在 今天的华北地区建国,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在汴京 (今河南开封)定都。 另外,从唐末开始,江南、岭南、剑南以及河东等道先后 存在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十国。这十国是:吴(892937)、(南)唐(937-975)、吴越(893-978)、楚 (896-951)、闽(897-945)、(南)汉(905-971)、 荆南(南平)(907-963)、(前)蜀(891-925)、(后) 蜀(925-965)、(北)汉(951-979)。前九个政权都建 立在长江以南,最后一个政权则建立在今天的山西境内。
据有后唐的故地,只是西部的秦、凤、成、 阶四州落入了当时存在的后蜀政权手中。
所占据的疆土,除了今天的山西北部被北汉政权占有外, 大体与后汉相同。 954年,郭威的养子柴荣继位后,显德二年(955), 世宗柴荣遣将西征,夺去了后蜀的秦、凤、成、阶四州, 使后蜀不敢再轻举妄动。 此后,后周又进行南征,将南唐长江以北的十四州、六 十四县的地方尽归己有。 显德六年,世宗又在北伐过程中收复了契丹所占据的幽 蓟十六州中的瀛(河北河间)、莫(河北任邱)二州以 及易(河北易县)州和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之地。 后周末年,共有一百一十八个州。
《 隋 书 地 理 志 》
·
隋唐时期
华州(今华县)
同州(今大荔)
郑州(今郑州)
陕州(今三门峡)
岐州(今凤翔)
蒲州(今山西永
汴州(今开封)
绛州(今新绛)
济县蒲州镇)
怀州(今沁阳)
魏州(今魏县东)
幽、蓟、涿、檀、顺、瀛、莫、蔚、朔、云、应、 儒、新、妫、武、寰等十六州割给了当时的契丹主 耶律德光。大致相当于今天北京与山西大同为中心, 东到河北遵化,北至长城,西界山西神池,南到天 津、河北河间、保定以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以北 范围内的北宋末年以后,这十六州又被称为燕云十 六州。 除去幽蓟十六州,后晋的疆域与后唐大致相同。有 州二百零九个。
696年(武周万岁通天元年),粟末首领大祚荣统率一部东渡辽 河,到达靺鞨故地,于698年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北)和奥 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建立了震国。 707年(唐神龙三年),唐廷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双方 和解。713年,唐鸿胪卿崔忻奉使宣劳靺鞨,大祚荣获得了渤海 郡王的封号,加授忽汗州都督,成为唐廷藩臣。 762年(唐宝应元年),第三世王大钦茂被晋封为“国王”后, 与唐廷关系更为亲密。此后,历世诸王的继袭都经唐廷的册立, 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唐亡后,渤海继续向后梁、后 唐朝贡,保持着臣属于中原王朝的关系。
大中二年(848),沙州张议潮起义,赶 走了当地的吐蕃守将,以后陆续收复了沙、 瓜、伊、肃、甘、凉等州。851年张议潮派其 张议谭兄以天宝旧图籍奉表归唐,唐廷敕建 归义军。与此同时,唐朝在东线也节节进击, 收复陇右。吐蕃在河陇地区的统治,终于结 束。
六诏的地理分布在洱海附近: (一)蒙嶲诏——居地在巍山县北部至漾濞县,又称样备诏。 (二)越析诏——也称么些诏(磨些族部落),居地在凤仪县至宾川县。 (三)浪穹诏——居地在洱源县。 (四)邆赕诏——居地在邓川县。 (五)施浪诏——居地在浪穹诏东北牟苴和城。浪穹、邆赕、施浪总称为三浪。 (六)蒙舍诏——居地在巍山县。六诏中蒙舍诏在南方,因称南诏。
不但完全占据了后梁的领域,而且还在庄宗时 先并岐,后有进军剑南,灭前蜀,得到汉中和 两川之地。地域范围在五代之中居于首位。孟 知祥据蜀,建立后蜀政权后,后唐还领有一百 二十三州,有故唐的关内、河东、河北、山南、 陇右、剑南、江南、河南、淮南等九道,相当 于今天的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背景、天 津等省市和陕西大部、宁夏、甘肃各一部分。
开元间南诏统一了其他五诏,唐封其为云南王,治太和城(今 大理十五里太和村)。当时滇池地区势力最大的是爨氏,分为东西 两部,即东爨乌蛮、西爨白蛮。南诏吞并了东西两爨。此后,洱海 、滇池这两个云贵高原最重要的地区,全归南诏控制,成为一个强 大的国家。南诏的强大,是与唐朝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阳苴咩城
唐末,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占据潭(今湖南长 沙)、衡(今湖南衡阳)诸州。907年,后梁 封马殷为楚王。楚国势力强盛时,辖有二十余 州,相当于今天的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贵州、 广东的一部分地区。951年为南唐所灭。
王潮、王审知兄弟在唐末占有闽岭五州(相 当于今福建全省)之地。892年,唐朝政府封 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四年后, 随着福建升为威武军,又任命王潮为节度使。 王潮死后,王审知继其任。909年,王审知又 接受了后梁政权封给他的闽王称号。933年, 其子王璘称帝。后朝中发生内讧,945年闽为 南唐所灭。
唐末,岭南节度使刘隐向后梁称臣,被封为 南海王,取得了独霸岭南(相当于今天的广 东与广西)的合法地位。他死之后,其弟刘 岩继位。917年,刘岩在广州称帝,定国号为 汉,史称南汉。971年,宋灭南汉时,得六十 州,二百一十四个县。
907年,后梁大将高季兴当上了荆南节度使, 驻守江陵。后被封为渤海郡王,后唐又改封 为南平王,史称荆南或南平。由于南平地处 四战之地,所以十国之中,南平辖境最小, 起初只有荆州一州,后来虽然又领有峡、归 二州,但也一共才三州十七县之地,与今天 的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大致相当。963年,宋 军兵不血刃便将南平这一弹丸之地夺取了。
“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 北至五原, 隋氏之盛,极于此也。” ——《隋书· 地理志》
且末郡 五原郡
阿尔泰山
西海郡 鄯善郡
且末郡 河源 郡
伊吾
北魏伊吾戍
隋伊吾郡
一、北方灭东突厥及薛延陀: 1、北灭东突厥 2、北灭薛延陀 二、西北灭吐谷浑及进兵高昌置西州 1、西北灭吐从谷浑 2、灭党项 3、进兵高昌置西州 4、唐灭西突厥 5、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及安西四镇 三、东征高丽及安东都护府的设置 四、南方疆界的及安南都护府的设置
势力所及仅是原来唐朝的关内、河南、河东、河 北、山西、淮南六道,并且多不是全土,相当于 今天的河南、山东和陕西、湖北的大部分及安徽、 江苏、河北、山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是五 代之中疆土最小的一国,用清人顾祖禹在其《读 史方舆纪要》中所做的概括就是:“西至泾、渭, 南逾江、汉,北据河,东滨海。在上述六道之下, 共辖有七十八州。
安史之乱以后,唐内部纷乱,无暇西顾,武 (武都)、秦(甘谷)、渭(陇西)、成(武 都东北)、原(宁夏固原)等州相继失去,陇 山(六盘山)以西相继丢失,吐蕃进入了极盛 时期。除了全部占有青藏高原外,又向北占有 了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直到陇山山脉。向南 至婆罗门(尼泊尔),向西达到中亚细亚,东 南占有云南西南角和四川盆地西部山地。兵锋 所及,一致打到长安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