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学“唯识”的视觉,解读汇报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所言“心与花同归于寂”的别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佛学“唯识”的视觉,解读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所言“心
与花同归于寂”的别裁
二中. 青弘老师佛教讲,万法唯心,这个唯心,其实不是唯心主义的唯心。

而是指一切事物,如果不起心动念,那么就不会与此事物相应,换言之,这件事物与自己(心)无关。

王阳明的心学,阐述心乃是无善无恶,即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之心。

事实上,与佛教的“唯心”“唯识”,颇有相似之处。

王阳明被流放龙场而悟道,深刻明了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三十八岁在首倡“知行合一”,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是为盲行。

五十岁以后专弘“致良知”。

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被称为“四句教”。

因此可以说四句教即是代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乃是其“心学”之宗旨。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王阳明由起征广西思恩、田州前夕,其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因对“四句教”的理解产生分歧,双双来到王阳明跟前请求赐教。

先生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是彻上彻下语,自初学以至圣人,只此功夫。

初学用此,循循有入,虽至圣人,穷究无尽。

尧、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

先生又重嘱咐曰:二君以后再不可更此四句宗旨。

但凡事
物、事理都有其“因缘”,有一颗“因”的种子,在条件具足的情况之下,才能发芽扎根,长成茂盛的植株,再而得其“天时、地利、人和”之“缘”,方能结出良好的果实。

近段时日,小子在思索王阳明的心学究竟源于何?
王阳明的知己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对先生评价有这样一句话: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

等博采众家之后,由博反约,回归儒家。

先生博学而笃志,从小便对“佛”、“道”之学,痴迷成疾。

这可能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本能。

佛学中有说,一切众生都会带着前世的习性和记忆转世投胎。

而王阳明充满传奇的一身,也有野史传说,先生乃是金山寺一个“老僧”转世。

寺中封闭了五十年的一个禅房,墙上题有一偈: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那么,王阳明与佛学究竟有几分渊源?
从先生年谱来看,他从小痴迷佛、道之学,在人生成长中多次想遁隐山林修习佛道法门。

可见“佛学”与“道学”在他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一种潜意识的依赖和寄托。

他在去往龙场驿的路上,遭锦衣卫追杀时,得以逃生,那时,他万念俱灰,心里又一次想远离世俗,藏于山林修学“道法”,那么“佛”、“道”二学,究竟有些什么值得先生这般痴迷?执著?甚至在人生困顿,了无生路的情况之下,成为他心底唯一期待的
“光芒”和“希望”?
佛、道二学阐述“有为法”和“无为法”,讲究“出世”也主“入世”。

以一颗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便是人生大智慧。

阳明先生在人生的转折点,最关键的时刻,正是选择了行“有为法”的道路,以一颗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勇敢的拿起和无畏的担当,因而在人间成就了大业!佛法四万八千法门,他仅运用了佛学中的冰山一角,汲取了佛学一点点智慧,得以消化运用,化于心,外化于行,可谓人中龙凤也。

在龙场悟道,参悟到“心外无境”、“万法唯识”,一切主宰全赖“心”!从而建立了“心学”,提倡“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等,在人间自如识别“人心”,开化“人心”!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能与阳明先生同游南镇的这位朋友应该与阳明先生的“关系”不错?或此“友人”乃是带着引号?或此人是先生的上级官员或同僚?因为他的来访,先生便携弟子随行招待同游南镇也未可?至于此人是谁?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先生回答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此“友人”敢提出挑畔性的问题,且阳明先生又做了巧妙的答复。

此话又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对白,可见此句值得深究,深寓禅意也。

那“友人”说,你说“心外无物”,但山里的这株花树自开
自落,与我的“心”有何关系?难道我来看它时,它就开了,我要不看它,它就不开了吗?先生答,你不看这朵花时,这朵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

这里的“寂”是什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

”归于“寂”!“寂”一字,佛学中有“寂灭”涅槃之说。

“涅槃”、“寂”、“圆寂”、“寂灭”,指进入一种不生不灭之状。

不起心动念,心便不动。

《中论》中说: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

达至清凉寂静,不现烦恼,众苦永寂之中道。

因大智慧故,断离烦恼障、所知障等,不住生死迷惑。

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可见人心变化之大,思想之复杂,每一动,每一念,不论是行、住、坐、卧,无不是因,无不是果。

先生此语,涵盖了“因果之说”。

因那人起心动念,岩中花便因他而“颜色”明白起来。

因他生念,故而“花”在他心生,又将在他心灭去。

虽不是“心”主宰花之生死,而“心”却主宰自己的思想和意念。

“生”与“灭”皆只是一念生俱生,一念灭俱灭。

他的“心学”提出:“心外无物”。

道不在心外,而在心。

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我们的每一念,每一动……都有可能让我们更近于“圣人”或更疏于圣贤路!先生在“心学”中提出“心外无物”,与佛学“唯识宗”所讲的“唯识无境”很相似,但“唯识宗”的理
论更高于先生所表达的“理”。

唯识宗主“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

在原始佛教那里,“识”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身识构成。

唯识学增设了“末那识”“阿赖耶识”展开为“八识”。

阿赖耶识被看做为根本识,前七识均依第八识才得以转启。

“识”是否可以用世间法则认知,肤浅的理解为是“心”?即心识?即意念?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的这种缘起论,学界称之为“阿赖耶缘起”,即“种子”。

所谓“种子”,是指贮存于阿赖耶识中的能够生起各各不同的事法潜在能力。

贮存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现起为各各不同的境相与心识,因为这些境相与心识是众生能够觉知到的(现)、生灭不生灭不已的(行)。

种子与现行之间的关系是因生果,果熏因的关系。

“种子”在各种条件聚合时即缘生相应的现象,这是因生果。

前七识将其自身所具种子生现行的结果,就产生了两类法,即有为法与无为法。

有作为,有造作之法,即由因与缘和合而成的一切法。

此处又联想到阳明君所提倡的“心外无物”。

如能炼达心外无物,非色非心法,是否可以升华到“不生不灭,无去无来,非彼非此,绝得绝失”之境界?“来看此花”,则“此花”因缘而“生”。

诸法本性空寂,而幻起主观的、虚妄的计度,并妄执此自性而不舍,故而“此花一时明白起来”。

尽虚空,遍法界,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也就依他起的根本体性而生。

“唯识学”之义,一言以蔽之,
即是“助道心理学”。

王阳明的心学,亦是“心理学”。

他人生中三次为国家作战所取得的功绩,与敌方打的就是“心理战”,以“攻心”而取得胜利!唯识学虽然“很科学”但它究非科学,因为佛法虽然可以“很科学”但佛法是超越科学的。

而且唯识所研究的主题,亦都是“心理学”方面,所以有些人便把唯识学当作“佛教心理学”来研究。

同理,唯识学也非“佛教心理学”而已,因为心理学是世学,俗学,所谈的是“世谛”,而唯识学则是“出世法”所参究的却是“出世谛”,出世之正理。

故两者不可混同,更不可断章取义。

因为佛及菩萨慈悲开示唯识正理,是为了帮助世人修习正道,不为别的。

又,唯识学所处理的“心理问题”,都是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会碰到的种种现象或困难,以及如何去面对、排除等。

那么“唯识学”的“唯识”二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唯识学指出,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皆是依识的本体所变现的“见分”及“相分”此外并无他物,故说“唯有识”。

华严经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阳明君所指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与“唯识学”又有何关联?此二者,恐怕是“密中有显”。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过三重境,如何能不偏有,不
着空,直趋中道?对于“中道”,孔子也曾提出,佛也曾提出。

然而他们所说法一则是入世,一则是出世。

不离于对世间有情的悲心、菩提心,而能证得大觉。

道在物先,物在道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所以,佛学其根源是为了帮助世人开智,让修学者心生悲悯,以众生平等的视觉倡导众生和睦相处,离苦得乐。

王阳明五十岁以后专弘“致良知”说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此处用的便是佛教语:正法眼藏)。

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生中得来。

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

先生明确指出:心之本体乃是晶莹纯洁、无善无恶。

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

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

“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果能够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辩),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因而断除妄执,就可以了生脱死,回归涅盘清净之体。

佛学中的“唯识”思想认为宇宙的一切,山河也好,日月星辰也好,乃至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灵活动,都是我们各人的唯识所变现,于是产生各种千差万别的现象。

如果我们能够泯除心识的虚妄分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能如实地了悟世界的实象,不为纷乱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界所迷惑,练达不动于心。


是阳明先生所说“心外无物”之境也!因为人们有我爱、我见、我痴、我慢等四大根本烦恼,对于“自我”所引发许许多多贪瞋痴的行为,造诸恶业,于生死之中,不能得到解脱。

先生说心本无善恶,正如古人讲的,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其实把心参透了,天下大道就一如了。

所以王阳明最终留下四句教,教人修善断恶,以断恶故,而达到“寂”,证“心学”之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