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经典励志类电影成功之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国经典励志类电影成功之因
冯锐、林小萍、林丽月、齐贞贞、党亚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励志片取得成功原因的具体分析,从影视艺术表达技能和效果分析使读者更深入了解励志片的特点、风格、电影效果。
关键词:励志片影视效果经典
一、灵感源于时代文化反思
励志片被作为独立群体划分出来,有其特殊的原因。
由于电影反映或解读它们所处的时代的文化,而美国经典励志片就是分析美国好莱坞在特殊年代背景下所拍的励志片,反映美国当时的一定文化价值和人文反思。
从《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来看,它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励志片,但是我们笑过之后留下深深的心灵震撼,它实际上是一部历史反思和价值重构的文化影片,这部影片中阿甘的经历,贯穿了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是当时时代历史见证人,集中反映当时美国所处的历史状态,这部影片独特之处就在于重新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美国六十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以及《肖申克的救赎》它是一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电影,当时美国政治腐败,经济萧条,美国文学发展力图摆脱危机现状,呼吁人性光辉,以此为选题来展现在如此困境的生活环境中,如何获得一种精神力量。
主人公不是靠上帝的救赎,而是靠自己对善良人性的坚守,自救救人,获得了自由。
救赎的实质寓意在于,主人公的存在净化了他们的灵魂和思想。
二、影视艺术技巧和技能表现
1.角色叙述模式,追求真实性
《肖申克的救赎》在叙事上采用了传统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采用了善与恶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模式,使主人公的命运一波三折、有张有弛、逐步推进,从而折射出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社会机体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
这正是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模式的特点: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导,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
强化“幻象真实”,使观众陷入对事件外部流程的关注而不知不觉成为叙事操纵的捕获物。
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和视觉表达方式给影片带来了更多震撼的效果。
2.巧妙使用第一人称
一部作品的叙事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视角决定了叙述者在故事中的角色。
在纵多的美国经典励志片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影片都采用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它的表现力更强,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如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便是以片中主人公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它运用画内“我”叙述的方式讲述了“我”的一段经历。
在片头,“我”是这样展开叙述的“:我叫克里斯·加德纳,我直到二十八岁才第一次见着我的父亲因此我从小就决定,当我自己有孩子的时候,我一定对他好好的负起责任。
”由此就引出了自己在随后的日子里所经历的一切:投资失败、妻子出走、破产等等一系挫折,“我”都在履行一个真正的父亲对儿子的责任。
整部影片有“我”的十一次内心独白。
其次,影片《肖申克的救赎》采用的是以第二主人公瑞德为第一人称的
叙述视角,因此,影片没有局限于使用“全知全能”型视角。
而是一个被限定了的视角,时不时的将叙述视角交给瑞德,他的活动、思想对影片主要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创运用了瑞德的主观感受进行描述,从而不受“全知全能”视角的限制,这样使得叙事更加灵活,更具有真实感。
从自己的角度讲述自己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事情,这样有助于缩短观众与叙述者的心理距离,使得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叙事人物的意识。
因主角喜而喜,因主角悲而悲。
3.长镜头叙述人物内心
大量的长镜头跟着主人公走来走去,给观众一个真实经历的感觉:《当幸福来敲门》“我”是影片的叙述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这种从主人公加德纳的视角去进入他的心灵的做法实在是再直接不过的方法了。
通过这样的通道,我们既能直接知道他的内心感受,又仿佛置于他的角度从他的眼中去看世界……
一个迫于生计的底层公民,以推销医用扫描仪为生,那个沉重的大铁盒子是“我”唯一的希望、下顿饭的来源,“我”必须提着它奔走在曼哈顿市的大街小巷。
窘迫的境地并不能动摇我给予儿子的承诺,“我要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父亲。
”为了“我”自己,更为了“我”儿子,“我”必须加倍努力——我必须在妻子离家后独自承担家庭的重负……
这种将叙述者与主要人物合一的叙述角度的选择,大大强化了叙述的可靠性,它不仅使影片显得朴实自然,而且更加真实,表现力更强。
这与现代派电影的似真似幻,扑朔迷离大异其趣。
看似平凡的叙述方式与影片所叙述的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基调相一致,因此它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让观众把自“我”投射到了主人公身上,心甘情愿地追随他经历两个小时的银幕历程,时刻关注他的命运。
如果设置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观众则要始终处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对于这样一个普通的励志故事,恐怕现在这种心灵相通的力量会大打折扣,观众的共鸣也可能不会这么强烈了。
4.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
在影视作品中,细节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真实而富有表现力的,特别是典型的细节,在现实主义艺术中有时甚至能发挥杠杆作用。
”影视作品中恰当地运用细节,不仅能揭示人物的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能够深化影片的主题。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
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
《肖生克救赎》中,一直保持着对主人公安迪命运的关注和期待,塑造出勇敢、孤傲、睿智、坚守信念、永怀希望的救赎者形象,传神、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心灵,引发对自由和希望深刻隽永的思考。
5.小人物的奋斗史
对历史的记述素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大写历史”,即认为众多英雄人物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左右时代的命运,历史是一部英雄史,同时期其他小人物的生活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种是相对于“大写历史”而言的“小写历史”,它以普通人为主线讲述历史,认为历史是由普通人创造和组成的。
励志作品在内容选择上与历史记录相似,也有分为两种,分别是名人传记和小人物的奋斗史。
前者类型的作品诸如《甘地传》、《女王伊丽莎白》等,后者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美丽人生》等作品。
例如《阿甘正传》阿甘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智商只有75,双腿畸形,连正常入学都
有困难。
没有人相信他能有所成就。
但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奔跑,他不断奔跑,入选全美橄榄球明星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经历越南战争,从尼克松手里接过国家荣誉勋章,到成立捕虾公司,成为百万富翁。
阿甘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美国六十到八十年代的众多历史时刻融为一体。
使观众回到了二战后的六十年代,黑人权运动、水门事件,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大屏幕上一幕幕回放。
阿甘用小人物的身份带着观众回到过去,没有冰冷的文字,也没有距离感遥远的大人物,只有观众都曾经历的历史,那是他们的普通生活,让他们既舒心又感动,好像在看自己的家庭录影带。
小人物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他们平凡如普通人,看着他观众就像在照镜子。
阿甘由于自身不足导致的坎坷经历,使观众回味起自己人生经历的不易,看着阿甘努力成功,观众也不禁重燃梦想。
观看电影的观众大多是普通人,亲切观和零距离感是小人物奋斗史得以受到欢迎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李鹏.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社会的价值回归.[J].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2].于志新.《肖申克的救赎》对人性的思考.[M].当代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