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大学体育教学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然而就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来看,情况还不容乐观,为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大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首先浅谈了大学体育教育现状;然后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几点发展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现状;发展策略
体育教育是组成教育事业的重要核心所在。
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更好的服务和实践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将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这一理论实践于大学教育生涯之中。
因而笔者结合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与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仅供同行交流与参考的浅见。
1、浅谈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就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现状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重视力度普遍不足,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低下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体育课是副课,学不学无关紧要,学生在经过中考和高考这两座“独木桥”之后,自认为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不能因为参加体育学习而耽误了学业,使得很多学生对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积极性低下,甚至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低下。
这也
是每年全国大学新生参与军训出现晕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1.2课程安排传统化,教学模式单一化
当前,我国很多大学的体育课的安排依据是学期课程,因而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训练内容就相对单一,这样传统的课程安排方式注定了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加上体育教学中场地与天气的限制,使得体育教学计划难以顺利有序的实施导致体育教育水平低下。
1.3人际关系处理难以全面协调
人际关系能否全面协调处理决定着大学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
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等在协调处理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使得体育教育水平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低下。
1.4过分注重运动任务而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当前,在一些大学体育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运动任务,而对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且很少,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较重的盲目性,导致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的体育能力的低下,注定了体育教育水平的低下。
2、关于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几点发展策略
从以上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存在诸多的不足。
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着力提高大学体育教育水平。
2.1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
作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
首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好引导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
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教学中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其次是为学生学好大学体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认识到学好大学体育的重要性;最后是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各项体育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与学生一道探寻改革和创新大学体育教育的实践之路。
2.2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代大学生大都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功底,一般教师安排的理论教学内容都能很好的理解,因而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并在实践过程中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开展教学实践工作,并加强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习大学体育的注重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加大投资力度,打造现代化的体育训练场地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体育馆,但由于管理和维护不当导致其利用率低下。
因而针对这一问题导致的教学场地设施不足和天气条件的限制的现状,作为学校应想法设法加大投资力度,并加强现有场馆的维护和管理力度,对于资金不足的学校应尽可能的
充分利用各种体育训练设施,在加大管理和维护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体育设施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确保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想尽一切办法着力打造现代化的体育训练场地,为开展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精心设计体育课程,着力实现课内化学习一体化
从课程的设置方面出发,努力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习,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帮助学生实现课后有能力进行个人的身体锻炼要求;尽量将课程设置得具有娱乐趣味性,使课堂内外、闲暇时间实现整体发展。
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只注重实践课的教学,还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天气恶劣不能进行室外实践课教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室内教学,让其学习健身方法,学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恢复技巧,从理论上教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
2.5改革考试方式方法
把教学的重点从考核为目的转变到以教学为目的,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
将考试制度改为定期考核制度,学校组织代课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评定,其中应包括:运动能力水平、相关健身锻炼知识掌握程度、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掌握度、出勤率等。
3、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堪忧,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在认识到这些不足的同时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大投资力度,打造现代化的体育训练场地,精心设计体育课程,着力实现课内化学习一体化,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提高大学体育教育水平,助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吉旭,刘艳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2).
[2]马权艳,白丽敏.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01).
[3]董红卫,李金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