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入海河口段航道整治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导堤方向、长度和高程等一般都要通过模型试验才能 最后确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观测研究,以便 及时调整修改原设计方案。
入河口地区,平均含沙量达23.5kg/m3,河口淤 积严重。据1964年至1973年统计,平均每年造 陆50.7km2,海岸线延伸1.4km以上,沙嘴延伸 速度3km左右。在近代三角洲行水的87年中, 改道达50次,其中较大的改道l1次,可见改道 十分频繁。
2、河口浅滩
拦门沙:若流域来沙或沿岸流挟带泥沙量大,堆积在门门附近。
二、整治规划
3、河弯与河宽
① 规划要力求使河宽呈均匀扩展,河弯的弯 曲半径逐渐增大。
② 为了确保排洪、维护航深,断面设计最好 采用低水和高水两种河宽的梯形河槽形态。
③ 封堵支汊,调整“w”形的河槽形态,力求 使涨潮流路一致,集中水流,创造单一河槽。
三、整治工程布置
1、导堤布置 作用:约束涨落潮于堤内流动,使水流相对集中,维 持一定的冲刷能力,有时还兼有防浪堤和防沙堤的功能。
河口口门(河流动力因素消 失之地):多年平均中潮位水 面纵坡降线与平均海平面交点 所在位置;三角洲海岸、导岸 或沙坎的临海端的入口处。
图6-13 河口分段 1-河流进口段;2-河口段;3-口外海滨段
2. 盐水入侵
咸水界:含盐度2‰的咸水所及的河口区域。
(1)径流、涨潮流混合处的混合方式 弱混合型 0.7 缓混合型 0.2 ~ 0.5 强混合型 0.1 =一个周期内的径流量 / 涨潮期进潮量
(2)盐淡水混合对河口区水流和泥沙 运动的影响
• 密度梯度使垂线流速分布发生变化
•滞流点:下泄流与上溯流 河段间底部净流程为零的 临界点,为底层泥沙易于 淤积的区域。
3.河口泥沙运动
图6-16 萨凡那河口滞流点位置与淤积关系
泥沙来源:流域来沙、海沙
悬移质运动:在往复水流作用下,经常处于往复搬运、时沉时扬的
沙坎:堆积在河口内部。
钱宁采用山潮水比值来判断泥沙淤积位置:
山潮水比值 Q1/Q2=山水和潮水的造床流量比值
1
山水造床流量Q1
Q N m m
i1 i
, 潮水造床流量 Q2 取涨潮平均流量。
< 0.02,形成沙坎,钱塘江口山潮水比值为 0.01;
山潮水比值 > 0.10,形成拦门沙, 长江口山潮水比值为 0.256;
=0.02~0.10:河口则处于过渡状态。
第八章 入海河口段航道整治
第二节 河口险滩整治
对沙坎而言,其整治原则及方法与内河基本一致,下 面主要讨论河口拦门沙的治理。
一、整治原则
(1)调整山潮水比值 a.对拦门沙整治:宜采用减小山潮水比值,使淤积位置内移,滩 顶降低。 相应措施:可以另辟排洪道,引走洪水,也可以清除河口内河 床阻水障碍物,减小潮波变形,增加进潮量。 b.对口门以内深远的沙坎整治: 宜采用增大山潮水比值,使淤积 部位下移。 相应措施:从浅滩下游口门附近束窄河宽或建挡潮闸,减少进 潮量,也可设法从邻近河流引入水源,或建造水库调节道整治
第一节 潮汐河口水沙运动特征 第二节 河口险滩整治 第三节 潮汐河口段航道整治实例
第八章 入海河口段航道整治
第一节 潮汐河口水沙运动特征
一、潮汐河口分类与分段
1.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汐入侵的影响。
2.潮汐河口分类和分段
(1)按河口地貌形态分:a)三角洲、b)三角港。 (2)按河口动力因素沿程的变化将潮汐河口分为三 段:河流进口段、河口段、口外海滨段。
二、整治规划
1、航槽选择
选择水深较大、河床比较稳定、口外拦门沙较小且距 口门近、口外水深也较大的汊道。
2、整治线走向
应适应河性,保证通航,有利于排洪、排涝,利用已 有建筑物与山体等控制工程。
应与流向、强风向一致-或者两者的合力方向一致。 为了维护航槽深度,在宽广的口外海滨确定导堤走向 时,尽量与天然涨落潮的主流流路一致,线形不宜过直, 采用顺直微弯河势,利用环流维护航深。
过程中。
推移质运动:径流挟带的推移质运动至潮流界以下,受涨落潮流的
作用,也出现往复运动。一般情况下,推移质泥沙都在咸水界范围内
淤积,但在大洪水时也会推移至口门外。
三、河口汊道与河口浅滩
1、河口汉道
内河来沙进入河口地区,受水流速度减缓、盐淡水交 会以及潮波变形等影响,泥沙落淤,形成水下三角洲。
随着水下三角洲的淤积扩大,水深减小,波浪影响也 相应减弱,更有利于水下三角洲向外延伸。
导堤的布置: 双导堤、即单
导堤,或一侧设 置导堤,另一侧 设置丁坝。
黄浦江口门附近河段工程布置
辽河口导堤工程布置
1、导堤布置
➢ 导堤的长度:应伸到深水线。 ➢ 导堤间的宽度:一般根据航深要求加以确定,不能 过窄、过宽。 ➢ 导堤高度:通常将堤顶选在中潮位附近,有时也可 根据最大落潮流归槽时的水位来确定。 ➢ 导堤结构:一般采用抛石,混凝土块体、沉箱或四 角锥体等。
一、整治原则
(2)直接改变浅滩上水流条件 采用全线束窄,集中水流,增加主槽内单宽流量,达到 增加航深的目的。 相应措施:可以增加单宽涨潮或落潮流量,优先采用增 加单宽落潮流量来冲刷河槽,促使泥沙向下游输移。
(3)防止泥沙的进人 对于口外来沙为主的河口,应考虑减少进潮量。 (4)注意盐水入侵的影响
例:如密西西比河有三个出口主汊,整治前都有拦门沙,自然水深只有3m, 盐水楔上溯不远。河口采用双导口整治并辅以疏浚后,南水遭航深达到9m, 西 南 水 道 航 深 12m , 进 潮 量 大 幅 度 增 加 , 盐 水 上 溯 到 距 西 南 水 道 口 门 以 上 217km的新奥尔良市附近,影响到城市给水,泥沙淤积部位也上移到盐水楔顶 附近,在十几天内普遍淤积厚度达2m以上,因而需昼夜不停地疏浚,才能维 持航运。
上游水位抬高,当高出口外浅滩或两旁自然堤一定限度 时,水流就会选择一个薄弱地带,出现分汉。
分汊后新老汉道能否同时并存,一方面决定于分 汉口的分水分沙条件,另一方面决定于口外海滨的动 力和地貌条件,同时还决定于含沙量的大小。
三、河口汊道与河口浅滩
1、河口汉道
➢ 黄河口 黄河上游来沙每年约12亿t,其中约8亿t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