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农业概论复习思考题.11

农业概论复习思考题.11
与物质贡献相对而言,即在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扣去物质费用的增长率
2
“科学”的涵义是___,“技术”的涵义是___。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
3
“农作制”指的是___。
一个农业单元相互联系的各亚系统(种养加、农林牧)的统一体
3
“三农”指的是___。
农业农村农民的统一体
3
我国政府提出的“
以“
3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包括农民)现代化建设
与工业相比较,农业的特征是什么?
生物性生产、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复合、对天地的依赖性、地域性、复杂性与弱质性
3
四、问答题
题目内容
答案
难度
“农作制(系统)”指的是什么它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异同
ABCF
2
D.精确农业技术;E.空间技术;F.灌溉技术
中国的主要牧区分布在:
A.内蒙古; B.山西; C.河北;
D.青海; E.新疆; F.黑龙江
ACE
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是:
A.集约化; B.高度规模化; C.高度专业化;
D.机械化; F.水利化; G.自给化
ADF
2
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问题是:
A.旱涝;B.水土流失;C.农村劳力缺乏;D.水体污染
5
Y(E%)=PLD-R,Y-产量、E%-光能利用率、P-光合强度、L-光合面积、D-光合时间、R-
5
请列出作物产量(生产力)形成公式增产要靠什么技术措施
呼吸;措施包括增P(品种、水肥等条件、基因工程),增L(密度、水肥),增D(生育期、间套作、多熟制)等

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的组成部分?A. 种植业B. 林业C. 畜牧业D. 制造业答案:D2. 我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旱作B. 水稻种植C. 畜牧业D. 混合耕作答案:D3.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棉花答案:D4.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机械化B. 信息化C. 化学化D. 手工化答案:D5.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 增加耕地面积B. 提高单产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B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B7.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组成部分?A. 农作物B. 土壤微生物C. 害虫D. 化肥答案:D8. 我国农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寒带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B9.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农业劳动力B. 提高劳动效率C. 降低农业成本D. 增加耕地面积答案:B10.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 现场示范B. 网络教学C. 口头传播D. 实验研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地域辽阔B. 气候多样C. 资源分布不均D. 农业技术落后答案:ABC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 机械化B. 信息化C. 化学化D. 生物技术答案:ABCD3.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ABC4.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A. 农作物B. 土壤微生物C. 害虫D. 化肥答案:ABC5.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A. 增加耕地面积B. 提高单产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基本问题研究思考题答案

农业基本问题研究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农业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是如何分类的?它的基本属性包含哪些方面?概念:就是为农事活动或农业生产提供原料或能量的自然资源.分类:(1)作为农业经营对象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资源﹑作物资源﹑牧场和饲料资源﹑野生及家养动物资源﹑水产渔业资源和遗传种质资源等.(2)为农用生物提供载体或生产环境:如土地资源﹑农业气候资源等.(3)自然资源可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分为恒定性资源和易误用及污染的资源。

再生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作物资源、牧场和饲料资源、野生及家养动物资源、水产渔业资源、遗传资源。

非再生资源分为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和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

恒定性资源分为太阳能、潮汐能、原子能、风能、降水。

易误用及污染的资源:大气、水能、水资源、广义的自然风光。

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1)整体性:各种农业自然资源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2)稀缺性(3)地域性(4)层次性(5)多用性(6)国际性(7)竞争性(8)传布性:自然资源在地域空间上的流动过程。

2.简述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并对中国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1)南北跨纬度大,热量条件地带性差异明显;2)季风气候显著;3)地形起伏多山,深刻影响水、热、土等资源的分布农业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总体特征:①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②优质资源比重较小,劣质资源比重较大;③资源种类齐全,组成结构良好;④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南多北少,农业生物资源丰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2)优势:①水土资源十分丰富;②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③物种资源种类繁多3)劣势:①人均占有量少;②质量不高3.简述中国各类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农业气候资源: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绝大部分地区光热条件优越,但降水资源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多.水资源①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量较少;②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③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④泥沙淤积严重,增加了江河防洪困难,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土地资源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③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④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严重;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别显著;⑥人地矛盾尖锐,土地承载力将长期处于临界状态.森林资源①林业用地面积大,但利用率低;②林地分布不均;③结构不合理.草地资源①草场面积大,分布广;②草地类型多,地带性强;③草地质量较差;④结构不合理.水产资源1)内陆水产资源①以鲤科鱼类为主,种类多样,分布广泛;②富含珍稀名贵品种;③地区分布差异大。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的主要特点是:A. 劳动密集型B. 资本密集型C. 知识密集型D. 能源密集型2. 以下不属于农业生产重要环节的是:A. 土地准备B. 播种播种C. 收获和储存D. 加工销售3. 农业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 耕作、播种、收获B. 耕作、收获、加工C. 耕作、播种、加工D. 耕作、播种、施肥4. 以下作物中,属于主要粮食作物的是:A. 大豆B. 土豆C. 小麦D. 花生5. 以下工具不属于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是:A. 犁B. 机械收割机C. 锄头D. 锯二、填空题6. 农业是人类通过 _______________ 而从事的生产活动。

7. 种植粮食作物的农业称为 _______________ 。

8. 农业的 _______________ 逐渐被发展的农村电商取代。

9. 农作物的栽培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 来改善水分供应。

10. 农业生产过程中,需对土地进行 _______________ 以保证作物生长。

三、简答题11. 请简要概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12. 解释农村经济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农村经济活动。

13. 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有何重要影响?请至少列举两个方面。

14. 简述农业生产中的耕作管理措施,并解释其重要性。

15. 解释农村电商的概念,并讨论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四、解答题16. 请简要描述你所在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以及其产量状况。

17. 对于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18. 以你所了解的一种农业技术为例,阐述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势。

19. 请阐述你对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展望,并列举至少两个理由支持你的观点。

20. 你认为农业创新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请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1. A2. D3. C4. C5. D6. 农业技术7. 农业种植8. 传统渠道9. 灌溉 10. 施肥 11. 现代农业注重科技发展与规模化经营,传统农业依赖人力劳动和自然条件。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产中什么是农作物的“三产”?A.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销售生产B.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加工生产C.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答案:B.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加工生产2. 下列哪种农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大豆C. 葵花答案:A. 玉米3. 农作物的播种方式有哪些?A. 直播B. 种植C. 插秧答案:A. 直播、C. 插秧4. 下列哪种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A. 小麦B. 水稻C. 葡萄答案:C. 葡萄5. 农业生产中,下列哪种虫害是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A. 田螺B. 蝗虫C. 瓢虫答案:B. 蝗虫二、填空题1. 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农民使用的灌溉方式是[ ]。

答案:人工灌溉2. 农田中鱼池种养是农田的“[ ]”措施。

答案:多功能3.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的气候因素包括[ ]、[ ]和[ ]。

答案:温度、光照和降水4. 农作物的[ ]是指作物在一定面积内单株或单位面积的产量。

答案:单产5. 农产品包括[ ]、[ ]和[ ]等。

答案:粮食、蔬菜和水果三、简答题1. 解释农业的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区别。

答:农业的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而现代农业则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手段和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实现农产品的高产、高效、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态。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流转权,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农业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和提高农民收入等。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

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D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C )。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D )章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C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B.县级市级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

该法规定有(A )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B.五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C )。

A.30年B.30-50年C.30-70年D.50-70年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A )所有。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农业的主要部门是: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渔业D. 林业答案:A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A. 机械化B. 信息化C. 产业化D. 市场化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渔业D. 工业答案:D4.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A. 人地矛盾B. 人水矛盾C. 人畜矛盾D. 人粮矛盾答案:A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文化效益答案:B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 提高产量B. 优化结构C. 增加品种D. 扩大规模答案:B7.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方式是:A. 培训B. 讲座C. 网络D. 书籍答案:A8.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效率B. 提高产量C. 降低成本D. 提高质量答案:A9.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A. 网络建设B. 数据管理C. 信息共享D. 技术应用答案:C10.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是:A. 公司+农户B. 农户+农户C. 政府+农户D. 农户+市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A. 机械化B. 信息化C. 产业化D. 市场化答案:ABCD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包括:A. 优化种植结构B. 发展畜牧业C. 扩大渔业规模D. 增加农产品加工答案:ABCD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包括: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资源利用率C. 增加农业投入D. 强化农业科技答案:ABD4. 农业科技推广的途径包括:A. 培训B. 讲座C. 网络D. 书籍答案:ABCD5.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A. 网络建设B. 数据管理C. 信息共享D. 技术应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对)2. 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机械化。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农业中,为什么需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A、增加作物种类B、提高作物产量C、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D、增加灌溉次数试题答案:C2 .作物轮作对土壤有何益处?A、增加土壤湿度B、减少土壤有机质C、保持土壤肥力D、增加土壤盐碱度试题答案:C3 .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称为()A:专业结构B:年龄结构C:知识结构D:能力结构试题答案:C4 .下列哪项是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A、大量使用化肥B、单一作物种植C、生物多样性高D、过度使用农药试题答案:C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转包B、互换C、转让D、出售试题答案:D6 .最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是()。

A:跳跃式B:辐射式C:父传子、师传徒D:波浪式试题答案:C7 .我国农业推广的第一个程序是()A:试验B:培训C:项目选择D:示范。

试题答案:C8 .对水稻催芽的要求是()A、慢、弱、乱B、快、齐、壮C、齐、壮、慢D、快、齐、弱试题答案:B9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亩最高产量称为O A:技术上限B:成果分布C:经济上限D:空自潜力试题答案:A10 .我国县级农业推广中心是。

型农业推广组织A:项目B:行政C:教育D:企业试题答案:B11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大多数是()A:全民所有制企业B:私营企业C:集体所有制企业D:个体企业试题答案:C12 .在农业生产中,哪种作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A、大豆B、棉花C、玉米D、甘蔗试题答案:C13 .下面肥料一般在作物收获后期应少施用的是OOA、氮肥B、钾肥C、有机肥D、微肥试题答案:A14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什么?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农民家庭经营D、合资企业试题答案:C15 .在农业生产中,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耕地面枳的扩大B、农产品种类的增多C、农业生产机械化D、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试题答案:C16 .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现代农业科技?A、基因工程技术B、灌溉技术C、太阳能发电技术D、传统手工耕作技术试题答案:D17 .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作物轮作?A、提高作物产量B、增加土地面积C、防治病虫害D、缩短作物生长周期试题答案:C18 .育成猪和育肥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经比较强,适宜温度在O℃,猪舍设计必须同时重视防暑和保温。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目:《农业概论》(翟虎渠主编,高等教育再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一章绪论1. 农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P1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通常分为种植业和饲养业两大部分。

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P2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3. 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3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4.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P4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

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5.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作用P15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大为下降。

但是,农业在整个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

产品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所生产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市场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要素贡献,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向其他部门的转移。

外汇贡献,指的是农业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农业在经济方面的上述四种贡献同样存在。

农业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6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作用P16农业是出现最早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首先造成人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部门。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农业的主要种植方式是什么?A. 轮作制B. 连作制C. 间作制D. 套作制答案:A2. 农业机械化是指什么?A. 农业工具的自动化B. 农业劳动的机械化C. 农业管理的信息化D. 农业产品的标准化答案:B3.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A. 农业产量的最大化B.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C. 农业环境的保护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转包B. 互换C. 转让D. 出售答案:D5.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 增加农民的收入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B二、填空题6. 我国农业的三大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小麦、水稻、玉米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等协商、自愿、有偿8.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9.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农村、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 农业保险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农业机械保险三、简答题11. 简述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科技推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将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引入农村,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阐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答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流转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论述题13. 论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精要版)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精要版)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目:《农业概论》(翟虎渠主编,高等教育再版社,2006年第二版)单项选择题1、中国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是( ).A 东西部的差异B 南北之间的差异C 中、高山地区上下之间的垂直差异D 耕地类型的差异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 氧化亚氮D 氯氟烃3、以下哪种温室气体主要是由稻田释放的.( )A甲烷B二氧化碳C 氧化亚氮D 氯氟烃4、滥施化学氮肥,会造成哪种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A甲烷B二氧化碳C 氧化亚氮D 氯氟烃5、全球气候变化在多数情况下对农业表现为负效应的是( ).A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B 温度上升C 降水增加D 海平面上升6、以下哪个行业是属于第一产业?A 工业B建筑业C 交通运输D 农业7、荷兰农业结构的特点是A 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B 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C 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D 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8、巴西高原的气候主要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亚热带湿润气候D 高山气候9、目前日本国内农户主要是以哪一类农户为主?A 专业农户B 第一兼业农户C 第二兼业农户D 以上都不是10、我国光能资源相对最贫乏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华北地区11、我国热量条件最差的地区是( ).A 西北内陆区B 东北北部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12、我国后备耕地主要分布在( )A 西北干旱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华南地区13、我国土地自然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区B 东部季风区C 西北内陆区D 内蒙古高原区14、中国从南向北,积温越来越少,这种差异称为( )A 经向地带性差异B 纬度地带性差异C 非地带性差异D 垂直性差异15、中国大陆从东南到西北,降水量逐渐降低,这种差异称为( ).A 经向地带性差异B 纬度地带性差异C 非地带性差异D 垂直性差异16、地处低纬的云南省,在不到10个纬距的范围内随高度相继出现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特征。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2012.11)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2012.11)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注:这仅是部分内容,不能仅仅依靠这些内容。

否则后果自负。

第一章绪论1. 农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3. 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4.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5.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作用有哪些?6.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作用?7.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文化作用?第二章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1. 什么是生态因子和生活因子?2.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有哪些?3. 作物五大生活因子间的关系怎样?4. 综合中国自然条件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地域差异,全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5%;西北内陆干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青藏高寒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5%。

三个区域的农业特征存在本质的差别,东部的季风区形成农业区,西部的西北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形成牧业区。

5. 在不同纬度和海拔水平地带内,其垂直带结构类型各不相同,因而农业垂直结构的类型也有差别。

大致可分为东部季风湿润型、西部内陆干旱型和青藏高寒型三种结构类型。

6. 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直接影响7. 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间接影响。

8.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9. 什么是环境、农业环境、农业自然环境?10. 中国农业环境的主要问题11.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哪些?第三章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1. 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 怎样正确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3.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 试述农业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

5.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是怎样划分的?6. 第三产业可划分为哪两大部门、四个层次?7. 中国现行农业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哪几个部门?8. 种植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怎样?9. 畜牧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怎样?第四章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1. 什么是资源和农业资源?2. 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有哪些?3. 农业自然资源在传统上又可分为哪些?4.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有哪些特征?5. 什么是生物资源?6. 什么是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它包括哪几类?7. 中国内地从东南到西北,降水量逐渐降低,根据干燥度可分为哪几个区?8. 什么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什么?9. 农业区划的分区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10.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将中国划分为哪3个自然区域?11.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把全国划分为几个一级区?第五章种植业1. 什么是作物?作物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 试述按用途和植物分类学系统相结合的作物分类法。

(整理)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整理)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二、简答题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节农作物布局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农业基础知识问答

农业基础知识问答

农业题1、棉花的主要生活习性有哪些?答:有四种。

1)喜温、好光。

2)无限生长和株型可塑性大。

3)再生能力强。

4)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

2、判断一个地区能否种植棉花的热量指标是多少?答:一般来说,要获得百斤以上皮棉,要求无霜期150天以上,≥10℃的活动积温3000—3500℃以上,开花结铃期间平均气温必须在24℃以上。

3、说出棉花全生育期和生育期的定义?生育期分几个阶段,说出各阶段的记载标准?答:从播种期到吐絮期的天数称为全生育期。

一般分为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等五个生育时期。

记载标准:出苗期:棉苗出土,两片子叶展开。

现蕾期:棉株上部叶腋出现3㎜大小的三角形花蕾为准。

开花期:棉株基部果枝上第一朵花开放。

吐絮期:棉株基部任意果枝上第一个棉铃开裂,露出白絮为准。

通常在整块棉田内,是以5 0%的植株达到某一标准即为该田块达到了某一生育时期。

4、怎样根据棉花种子油腺的颜色来检验种子生活力?答:新鲜种子的油腺呈橙红色或紫褐色,子叶乳白色;陈旧种子和贮藏不善丧失发芽力的种子,油腺呈黑褐色,子叶深黄色或灰黄色。

5、你能说出棉花开花顺序及需要的天数吗?答:纵向顺序即相邻果枝之间的相同果节,开花顺序总是由下而上,一般间隔2—4天。

而横向顺序即同一果枝的相邻果节,开花顺序总是由内而外,一般相隔5—7天。

将整个棉株上不同果枝、果节上的按开花期的早晚分成若干组,通常称为若干个圆锥体。

即第一、二、三果枝的第一果节为第一圆锥体,5—7天可以开花完毕。

第四、五、六果枝第一果节和第一、二、三果枝的第二果节构成第二个圆锥体,依次类推。

6、在同等积温条件下,你是留棉株相邻的两个果枝上的铃,还是同一果枝相邻的两果节上的铃,为什么?答:留棉株相邻的两个果枝上的铃,因为棉株相邻的两果枝上,每增加一个棉铃吐絮,需≥10℃积温50℃左右,而同一果枝上相邻的两果节之间,每增加一个铃吐絮,则需积温200℃。

7、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有那些?答:主要原因概括为三大类:一是生理失调所引起的脱落;二是病虫害所引起的脱落;三是机械损伤引起的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目:《农业概论》(翟虎渠主编,高等教育再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一章绪论1. 农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P1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通常分为种植业和饲养业两大部分。

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P2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3. 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3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4.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P4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

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5.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作用P15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大为下降。

但是,农业在整个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

产品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所生产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市场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要素贡献,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向其他部门的转移。

外汇贡献,指的是农业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农业在经济方面的上述四种贡献同样存在。

农业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6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作用P16农业是出现最早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首先造成人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部门。

人类已经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农业生产从总体上看已趋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同时,与其他部门相比较,在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农业不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而且能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其他部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改善生态环境。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②控制和治理污染。

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改造沙漠、建立野生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

毫无疑问,上述措施都是农业生产的内容,或者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在治理污染方面,农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P197.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有哪些?P19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

作物需要的光照主要来自于太阳光。

光照条件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其产量与品质。

温度是作物必需的生活条件之一。

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包括气温、地温),实质上是对热量的要求。

水分是作物生存极重要的生活因子,水分供应状况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与产量。

养分(营养物质)对作物而言,犹如粮食对人类一样重要。

作物的生物学产量是净光合产物和根系吸收同化的营养物质之和。

土壤是作物赖以立足和摄取水分、养分的场所。

土壤具有同时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需要的能力,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产量。

8. 作物五大生活因子间的关系P20在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中,每个生活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代替,是同等重要的。

我们应对作物的基本生活因子同等重视,采取相应的合理技术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另一方面,在多个作物的基本生活因子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某一因子的数量特别不足,就会限制其他因子的作用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即作物产量受最低数量的因子所决定。

9. 综合中国自然条件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地域差异,全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5%;西北内陆干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青藏高寒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5%。

三个区域的农业特征存在本质的差别,东部的季风区形成农业区,西部的西北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形成牧业区。

P2110 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直接影响P23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影响2.温度升高的影响3.降水的影响4.海平面上升的影响11. 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间接影响。

P24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状况。

为了保证种植业的高产稳产,人们及时、正确、有力地采取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需要大量投资。

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额外投资,我们把它视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化肥农药投资3、土地生产力建设投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间接影响还包括对农业生产能源供应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对农产品市场平衡的影响、对人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等。

12.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P2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中,农业可能是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业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1)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2)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3)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13.所谓环境是作用于人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与力量的总和,也就是世界上各种资源的总和。

所谓农业环境是以农业生物为主体,包括围绕该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总和。

农业自然环境是指能满足各种农业生物生长繁殖的各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大气、能量和物质等。

P2614. 中国农业环境的主要问题P26-28中国农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自然灾害加剧等;二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如大气、土壤、水质等普遍受到较严重污染。

1.植被破坏2.水土流失3.土地沙化4.自然灾害增加5.农业环境污染严重15.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P29(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第三章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16. 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P31-32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农业是出现最早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才逐渐形成部门繁多的国民经济体系。

因此,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正确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17 怎样正确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P32“超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从这一意义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的经济规律。

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唯一部门或者经济的主体,农业的主体地位与基础地位合二为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工业革命过程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关键作用同样确定无疑。

直至今天,除了日本以外,最发达的国家多半仍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北美、西欧和大洋洲都是这样。

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普遍规律必须有正确认识。

如果我们仅仅认识到工业化、现代化需要农业提供食物、原料,就可能把农业单纯作为发展其他部门的支撑部门而不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将农业真正看作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农村劳动力看作全国人力资源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劳动力真正看作资源而不是负担,根据本国资源的实际状况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

18.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33-3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食物、原料,同时又从其他部门获取生产资料和农业人口消费的非农生活资料。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逐渐从农业转向其他部门;农产品出口还是改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的重要手段。

此外,农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及其创造的优美生活环境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经济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

因此,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食物供应2、原料供应3、市场需求4、劳动力转移5、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6、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改善生活环境19. 试述农业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P3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物质、文化享受一样,优美的生活环境被人们赋予一定的价值,并愿意为此而支付相应的代价。

因此,改善生活环境本身就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活动,它所创造的价值就是人们所希望享受的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

与大范围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改善生活环境也与农业紧密相关。

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而且直接有助于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城市绿化等准农业生产活动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的作用更容易为人们所察觉。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也具有类似作用。

虽然这些活动的场所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点,但是,这些活动主要通过优美的环境给人们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享受。

它们同样形成国民经济体系中新的农业生产部门,在传统的农产品之外向人们提供新的服务,创造新的价值。

20.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P37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以及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可划分为三类产业。

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而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21. 试述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P38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如下:第一产业: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以前还包括副业甚至乡村工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2. 第三产业可划分为哪两大部门、四个层次?P38两大部门即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其中服务部门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与流通部门合在一起成为四个层次。

四个层次的具体划分如下: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勘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咨询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农林水服务业和水利、公路和航道维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