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其他分类方法
按网络使用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 (FR)网,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等
按网络带宽和传输能力
基带网络、宽带网络
按信号传输速率
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
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和环境
企业网、政府网、校园网、金融网等
四、数据通信基础
一、数据通信和数据通信系统
1、数据通信: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 信息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并及时、准确地向 对方提供数据的通信技术。 数 信 据 源 计算机A (数据传输子系统) 发 送 器 信 号 信 号
B、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基本原理:把报文当作一个整体,逐节点的进行 存储转发。
C、报文交换技术: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每个报文按去向不同,放入 通信网络中不同节点的缓冲区排队。当某一条链路空 闲时,就从相应的节点缓冲区中取出一个报文发送到 下一节点,由下一节点再进行转发,直到报文到达接 收端。
5.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
(1)客户机/服务器网络(Client/Server)
服务器是指专门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或专用 设备,客户机是用户计算机。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 求并获得服务,多台客户机可以共享服务器提供的各 种资源。既适合于同类计算机连网,也适合于不同类 型的计算机连网,如PC机、Mac机的混合连网。 优点:安全性得到保证,计算机的权限、优先级易于 控制;监控容易实现,网络管理能够规范化。 缺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器的性能和客户 机的数量。
三、多路复用技术
(1)定义:在一条物理信道上,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如声音、图像、数据等。 (2)目的:提高传输线路的利用率,减少费用。 (3)采用设备:多路复用器,它将多个信源发出的 信号有序地纳入一条物理信道中进行传输。到达目的 地后,再将物理信道中的多路信号分别送入对应的目 标数据终端设备(信宿)。
传输 系统
接 收 器
数 据
信 宿
计算机B
数据通信模型
2、数据通信系统:
(1)数据传输系统 也称通信子系统或通信子网。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不 同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的数据传输。 (2)数据处理系统 也称为资源子系统或资源子网,由许多数据终端设 备(如PC机、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工作站、智能设 备等)组成。它们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信源或信宿,负 责提供信息、接收信息与处理信息。 注意:为了将一台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传送到另一台 计算机,通常不仅需要很长的传输线路,也往往需要进 行调制/解调、多路复用,以及数据交换等处理。
(2)对等网(Peer-To-Peer)
不要求有服务器,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其 他每台客户机对话,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和硬 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类型相同。 优点:网络方式灵活方便; 缺点:较难实现集中管理与监控、安全性低,适 合与部门内部的小型网络。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对等模式是局 域网目前流行的两种工作模式。
也称远程网,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它的通信传输装置和媒体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广域 网可以实现跨越地区和国家的计算机联网,通常借助 于传统的公共传输网(如电话网)进行通讯。 特点:数据传输速率比LAN慢 传输错误率较高
•城域网(MAN)
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它的覆盖距 离约为5~50公里,如一个城市。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7.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7.3 局域网 7.4 广域网 7.5 Internet及其应用 7.6 常用网页制作软件简介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
(1)电路交换
A、电路交换概念:
又叫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它是一种在 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实际建立一条物理信道的交换方 式。如:公用电话网的交换方式。
B、工作过程:
依据用户的请求,被叫用户应答后,在两个用户 站点之间建立直接的物理连接。
C、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通信(传输数据) –释放连接
3.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定义:计算机网络之间的相互连接。 产生:20世纪70年代,包括IBM公司在内的一些计算机 公司均提出了本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但不同公司的 产品很难互相连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使 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即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为OSI/RM,以实 现更大范围的计算机资源共享。 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ARPANET为主干 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连网迅速发展,已遍及全世界,实 现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通信及资源共享。
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产生:随着信息Fra Baidu bibliotek社会到来,人们将计算机技术和 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存 储、加工,采用通信技术进行信息的传输。 定义: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把地理上分 散而各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许多计算机(及其他 智能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 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讯和资源共享(硬件、软件 和数据等)的一个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 特点: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互渗 透、不断发展的产物。
2.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星形网 (2)树形网 (3)总线形网 (4)环形网 (5)网状网 (6)混合网
3.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2)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3)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二、调制与解调
调制: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是由一连串的“0”和 “1”组成的二进制信息,属于数字信号。由信源设备 (计算机)所发出的数据,通常并不以其原有形式直 接进行传送,而是被转换成适合于在传输介质中传送 的电磁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解调:该信号在传输到信宿设备之前(另一台计 算机),也需要再把它转换成为适合数据终端设备接 收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解调。 调制和解调总是成对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就是用来实 现上述转换功能的一种专用设备。
共享信道 MUX
DEMUX
复用器
解复用器
(4)多路复用四种方式:
频率 频率
时分多路复用TDM
频分多路复用FDMA
频率 5
频率 4
A BCDA BCDA BCDA BCD …
频率 3 频率 2 频率 1
TDM 帧TDM 帧TDM 帧TDM 帧TDM 帧 时间
时间
波分复用WDMA:每对DTE使用各不相同、而又互不干扰的 波长(光纤通信)。 码分复用CDMA:用于移动通信的新技术。基于码型分割信 道,即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码,这些地址码互不重叠。 CDMA特点:时间和频率均为共享。
广域网
城域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城域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局域网 校园网 企业网

局域网
4.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
广播方式网络: 特点:仅有一条公共通信信道,由网络上所有的计 算机共享。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报文时,所有其它 计算机均可收到,根据地址信息判断是否接收。
点对点传播方式网络: 特点:由一对信源计算机和信宿计算机间的多条通 信链路构成。通过设置通信交换结点,所有计算 机都与交换结点相连,数据传输由这些交换结点 转发,从而实现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点 到点通信。
IP 网络
路由器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网络的使用性质分类
(1)公用网:一般由国家的电信部门组建、控制和管 理,可提供给任何部门和单位使用。公用网也可称 为公众网。 例如: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2)专用网:某个行业或公司,为本部门自身特殊业 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一般不允许其他部门 或单位使用。 特点:专用性强,保密性好 例如: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 计算机网(CERNET)。
•局域网(LAN)
覆盖范围在10公里(10km)以内的计算机网络, 通常用于连接一幢或几幢大楼。 特点: (1)传输距离短; (2)传输速率较高,目前一般可达到10Mb/s和 100Mb/s,高速局域网可达到1000Mb/s(=1Gb/s); (3)传输可靠,误码率低; (4)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广域网(WAN)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数据通信
作用: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例如: 访问其他计算机的文件; 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通信; 利用网络收发传真、打电话、网上聊天以及召 开视频会议等。
(2)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使网络中的所有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 能够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大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 用率。网络上的计算机用户均可共享整个网络的全部资 源,而不必考虑资源所在的地理位置。 例如:利用网上民航售票系统,可查询各地航班信息, 并可订购需要的机票;WEB浏览信息等。
(3)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
由于有了计算机网络,许多大型信息处理问题可以 借助于分散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协同完成,解决单机 无法完成的信息处理任务。 例如: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在网络不同系统中 的数据,在使用时就好象集中管理一样方便。
(4)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出现故障时互为后备机 可用性:某些计算机负荷过重时
D、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缺点:
• 使用的设备及操作比较简单; • 适合于远距离成批传输,建立一次连接就可以传送 大量数据; • 线路是专用的,因此线路利用率非常低,通信成本 高。
电信网
电信网向用户电话机提供可靠交付
(2)报文交换
A、报文:
在通信技术中,把要发送的数据与发出地、目的 地等有关控制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个报文。
四、数据交换技术
1、交换的引入:
由中转节点参与的通信现象,称为交换。中转的节 点称为交换节点(如电话交换机)。交换技术为通信的 计算机建立一个临时通信链路,通信结束后再拆除链路。






交换机






2、现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交换技术 可分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两大类。
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1)电路交换 (2)报文交换 (3)分组交换
D、报文交换方式的优点有:
(1)线路利用率较高; (2)收发双方不需同时工作,当收发双方忙碌时, 可由交换节点进行缓冲; (3)可为报文传递建立优先级。
E、缺点是:
(1)延时长,不宜用于实时通信或交互通信。 产生较大延时的主要原因: • 报文在交换机要进行排队; • 报文传输是按串行方式进行的。仅当报文全部 信息都已存入缓冲区,才能对它们进行处理,再 把它们转发给下一节点。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一台主机和若干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它是由远程终 端向主机传送信息,计算机把所有用户的任务进行批处理,然后 再将结果通过通信线路送回终端。这种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形 网功能有限、效率不高。
终端机 打印机
主机
2.计算机网络阶段
定义:由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用于传输信息的计 算机群。 产生与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建成了以ARPANET为代表的第二代计算 机网络。最初由4台计算机连接组成,随后迅速发 展,连入主机数很快增长、覆盖范围扩大。 特点:ARPANET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资源共享为目 的的计算机网络。人们往往将美国的ARPANET作 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它为计算机网络的 发展打下了基础。
4.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定义:把信息的快速传递比喻为“高速公路”,实质 上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Information Highway) 特点: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 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 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后,全 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立本国的NII,从而极大的 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发展:美国政府于1996年和1997年开始研究发展更快 速、可靠的第二代互连网InternetⅡ和下一代互连网 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