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自然地理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

2.地域分异规律: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空间上分布的规律,亦称空间地理规律。

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共轭性:可以根据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即构成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复杂相互联系,从某个自然要素的特征顺序推导出其他自然要素的特征。

4.纬度地带性因素: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对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

5.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限,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法,就是自然区划。

6.空间连续性原则:每个区划单位(无论是高级还是低级)都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区域,不能存在独立于连续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域单位的地域单元,区域的这一属性称……(区域共轭性原则)

7.相的特征:(1)“相”是最低级、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域划分的下限;

(2)在“相”的空间范围内,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具有最一致的性质,即相当于组成成分的最小基本单位;

(3)“相”是综合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其范围内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基本相同;

(4)与其他土地分级单位相比,“相”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稳定性最小。

8.土地评价:又称土地资源评价,是依据科学的标准,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的综合鉴定,旨在阐明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的过程。9.土地适宜性:既指在土地属性不致恶化或退化的前提下,土地适宜采用一种或多种利用方式的广度;也指土地对各种利用方式适宜的程度。

10.土地限制性:指在某些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下,土地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进行不利用非但不能获得高效益,反而将导致不良后果。

11.土地利用:是人类根绝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的采取一定的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和周期性的经营活动。

12.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水体、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房屋等),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状态上变化。

13.山地垂直带谱的特征:

(1)带谱性质取决于基带性质;

(2)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偏低的带;

(3)顶带是垂直带谱完整程度的标志;

(4)雪线高度是山地水热组合的综合反映;

(5)树线高度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强风的影响也很显著。

14.自然区划的原则及各自含义。

(1)发生统一性原则: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进行自然区划时,应当深入分析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及区域分异发展的过程,并以此作为区划的依据,这就是……

(2)相对一致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强调每个区域单位内部的自然地理特征都必须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相对而言的。

(3)空间持续性原则:每个区划单位(无论是高级还是低级)都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区域,不能存在独立于连续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域单位的地域单元,区域的这一属性称……(区域共轭性原则)

(4)综合分析:任何区划单位都是由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综合自然区划时,必须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

主导因素:各要素在自然综合体特征表现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大有小,在进行综合自然区划时,要赋予主导性或关键性因素较大的权重,如水热状况。

15.综合自然区划中,地带性等级单位与非地带性等级单位的特征。

地带性区划等级单位的特征:(1)地带性单位主要根据区域的地带性属性来划分;(2)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3)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大致沿纬线方向伸展,并呈带状延伸的特点;

(4)地带性单位的空间变化具有非可逆性和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的特点,彼此逐渐更替,没有鲜明的界线。

非地带性区划等级单位的特征:(1)非地带性单位主要根据区域的非地带性属性来划分;(2)非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

(3)非地带性单位往往“切断“大致沿纬线延伸的地带性单位,而成块状分布;

(4)非地带性单位具有鲜明的界线。

16.比较土地潜力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1)含义不同: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各种土地利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作出等级划分。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以及它对农林牧等各业生物生长及其他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程度的差异。(2)土地潜力评价没有针对特定的土地用途;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了特定的土地用途。17.地方的特征。

(1)地方是由有一定地域联系的各种限区所构成,具有明显独特性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土地分级中是级别最高、复杂程度最大的基本土地分级单位;

(2)地方内部具有复区(复域)特点,乃是与前两个低级土地分级单位的重要差别;(3)地方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搬运和化学元素迁移等过程不具有共同的方向;(4)地方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综合体(多级初级地貌形态或几种地貌初级邢台重复出现或彼此叠加)。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对应联系。

18.土地评价原则。

(1)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

(2)效益与投入相比较的原则。

(3)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4)可持续利用原则。

(5)因地制宜原则。

(6)多学科综合性原则。

1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20.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取决于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取决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的综合作用。

21.垂直地带性的分异前提是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22.土地分级单位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相、限区、地方;中国的分级单位与之对应的是地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