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白国强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3期

摘要:朗读教学应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朗读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审美;重要性

朗读,或叫朗诵、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通过朗诵课文培养语文能力,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独特的作用。严格的语文能力训练,往往体现在朗读教学上,中学生只有经过这种训练,才能具备坚实的语文功底。缺乏严格的朗诵训练的语文教学,即使讲得再美妙,练得再多,也是不完整的。朗诵是一种以读为表现形式的对学习对象进行感知、记忆、思想、想像,同时伴有情感发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的复杂心理过程,要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朗诵活动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朗读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七年级下册课文《安塞腰鼓》,这是一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以及对舞蹈动作、声音的描写的文章,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以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感知气势、品味语言这两个板块上,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整个课程来营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去感受这一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民间舞蹈艺术。文中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大量使用了华丽的词汇,对此,我并没有详作分析、点评,只是在配乐(鼓声)的伴奏下,配之以一群陕北汉子在黄土高原狂舞的画面,让同学们放声诵读,读出激情,读出气势,尽情玩味,反复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自己置身于厚实的黄土高原之上,置身于憨实而健壮西北汉子之中。课堂内激情四射,师生情绪高涨,很快能感受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继而感受到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这种朗读的效果显然是不容置疑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不了这种气氛。其实,朗读除了齐读有这样好的效果外,其他的如:分组读,分角色读,个人读,包括老师的范读,都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情绪高涨,领受语文学习的情趣。

二、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通过“语言的中介”把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因而,教师要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一种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如教

《春》一课,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体会并理解了其中的感情。

三、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完成,朗读教学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像,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的集体或个别朗读,让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学生的想像,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黄蜂、叫天子、蟋蟀等有趣的动物,学生沉浸在趣味无穷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实践证明,学生感情朗读的水平标志着形象思维的水平,感情朗读能力愈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愈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朗读能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我平时发现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发言时声音很低,吐字不清。所以,若想“说”好,还得先“读”好。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不会“说”的弱点,在教学中,我从读准字音入手,让他们读书时放声朗读,这样一遍一遍由浅入深,不断加强训练,学生读和说上口了,声音洪亮了,口齿也比原来清晰了。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平淡,语速过慢,比较啰嗦。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进行训练,要求他们注意语气的恰当运用。如陈述句,语调要平缓;疑问句,语调一般较高;感叹句,语调一般较低等。从表达的内容来说,语音长而缓,一般用语庄重、严肃、悲伤场合;语音短而急,一般用于表达惊讶、兴奋、激动之情。在教学中,随时注意指导纠正,这样学生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

虽然说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精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去观察、调查。这就要求我们去借鉴别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知识。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无不博览群书,他们不仅精通诗文,而且对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军事经济、琴棋书画等等都有广博的认识,因而写作起来能随心所欲,涉笔成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还得博览群书。多朗读,才能熟练地掌握知识;多背诵,就能终身受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朗读、背诵的文章多了,分析能力、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当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真正使学生在朗读中激发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因此,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