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发展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发展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调查
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实用资料调查法。
调查时间:2010 年11月1日——2010 年11月14日。
调查内容及结果;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中国要改变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必须把农村大量的富余人口转移出来,办非农产业,建设城市,才能走向现代化。所以,发展各种类型的城市,特别是建设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在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与私人企业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发展中小城市经济的必要性:
1、我国中小城市竞争力现状
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是根据管理的需要,按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多少对城市规模进行的划分。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下的为中小城市。根据外部条件我们可以把中小城市进一步划分为成长型中小城市和非成长型中小城市。(成长型中小城市的判定标准,从外部条件来看,首先选择的是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其次是这个城市的资源情况,包括矿产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从内部条件来看,城市的软环境,包括相关政策,城市的发展动力和
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基础等。)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在我国建制市中,中小城市占建制市总数的84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国民身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增长情况想起见附表。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迅猛,数量增长速度快于大城市。按原分组标准计算,全国大城市1980年为45个,2000年达93个,增长了1.07倍;中等城市由70个增加到218个,增长了2.11倍;小城市(不含镇)由108个增加到352个,增长了2.26倍。目前我国有中小城市500多座,中小城市的GDP占到全国的70%,中小城市的商业占中国商业的90%以上,所以我国中小城市的竞争力建设不容我们忽视。在研究中小城市竞争力的问题时我们更要注重对成长型中小城市的研究。
二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对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2.1)什么是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法》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正式场合下,没有说私人企业的,要说也多指私营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即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现在很多私营企业已经上台阶、上层次了。今后的城市发展要现代化,就是必须要依靠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现在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有人把民营等于私营,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的,民营包括私营,但是除了私营以外还包括其他好多公有制的
企业。只要不是国有国我们在现实中民营包括了八块,第一是个体私营,第二是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企业,这个是民营经济的主体。第三块是民营经营企业,这种企业实现科技产业化的企业,比如北京的联想,北大的方正,清华的紫光;第四块就是乡镇企业;第五个是股份合作制;第六个是外资经济;第七块就是股份制里面国家不控股的,我们的看法也是民营企业。第八块就是国有民营国家所有的。前几年有的地方把国有企业,还是国有的,但是所有制不变,私人承包了,私人租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经济就要靠民营,城市现代化也要靠民营。
(2.2)民营企业、私人企业与中小城镇的发展
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应以民营经济(个体工商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中小企业户数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99%,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比重分别占到60%和40%,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而我国出口总额中也有约60%的份额来源于中小企业。千方百计地增加中小企业的发展密度,对于促进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大有好处
民营经济和私人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创造财政税收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中小城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民营经济和私人企业经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经济产出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国有经济,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私营独资经济在增加就业方面更是功不可没,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全国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到15234.78万人。目前,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所吸纳的就业已占全部新增就业的90%。这充分表明了私营企业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有生力量、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告,1997年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员增加三百四十万,1998年增加了五百六十三万,1999年增加七百零八万,而国有企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在这些年里每年都大幅减少,国有企业的下岗分流人员许多被私营部门所吸收。;
(2、3):实例分析
凡是民营企业发展快的地方,现代化城市发展也快。比如温州市,大家知道,温州这二十多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那里国有、集体企业比重很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生活便大为改善,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八十年代的温州,感觉还是一个破旧的老城,街道上大点的汽车都走不开。而十年后,完全变样了,高楼大厦起来了,街道、设施也象个大中城市了。飞机、火车也通了。飞机场、高速公路据说都是民间投资办的。这是
一个老城市改造为新城市的实例。它依靠什么?完全依靠的是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民私营经济成了城市发展的实际内容和有力支撑。
温州市的南面还有一个龙港市,完全是依靠农民投资办起来的。它是一个新城市,生产型城市,它的主体同样是民私营经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只是做了组织工作、规划工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至于像台州市、义乌市,同样是依靠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义乌市是依靠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进城;城市的扩大,把周围的专业村、专业镇包括进来,变成了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向现代化城市前进的。同样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而义乌市一些民营企业,也完成了二次创业,达到现代企业水平了。
所以,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必须同发展民私营经济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要以乡镇企业的集聚为前提。乡镇企业以及整个民私营企业,太分散了不行。集聚了,才能有规模效益,才能有其他企事业的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建立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开发区等,则是引导企业集聚的好办法。
三中小城镇应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查体会)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中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国进入了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强化的“矛盾凸现”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规划要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估计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树立并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民私营企业的同时,除在提高中小城镇经济效益方面下功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