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分类课题:小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分类课题:小组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小组活动的概念;
2.掌握小组活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小组活动的概念;
2.掌握小组活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小组活动的特点。
教学时间:
10 分钟
课后作业:无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视频能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小组活动,通过案例的深入分析能够了解小组活动的特点。鲜活的案例和视频有助于学生理解艰涩的理论,把理论的内涵分析清楚。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依据活动形式划分的集体活动,今天我们介绍第二种活动: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的概念
Ѽ教师:上次课学习了集体活动,现在我们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什么是小组活动。
Ѽ教师播放视频《玩泥巴》。
Ѽ教师: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各种活动,这是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有两个划分小组的维度。
1.从幼儿发展水平的维度而言,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同质性分组,把水平相近的幼儿分为一组,对各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一种是异质性分组,把能力高、中、低的幼儿编制到一组,让他们互相学习。
2.从幼儿的兴趣维度而言,把具有相同兴趣的幼儿划分到一组,可以形成集体合力解决问题。分组的人数以4-6人为宜。
二、小组活动的特点
Ѽ教师呈现一个案例。
照顾小动物
某幼儿园大班,教师请小朋友照顾班里的动植物,班里一共有七种动植物,分别是萝卜、蚕豆、蚕宝宝、泥鳅、金鱼、蝌蚪、田螺。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分组,每一组不得多于5人,小组成员一起计划如何照顾动植物。这是一个蚕宝宝组,一共有5名幼儿。
幼儿1:“我们应该选出一个小组长”。其他幼儿欣然同意。
幼儿2举手:“我想做组长。”
幼儿3也举手:“我也想做。”
这时,幼儿1出主意:“我们点兵点将吧,点到谁就是谁。”
幼儿4不同意:“不行,开始的人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投票吧,谁的票数多谁就当组长。”其他人纷纷赞同。
幼儿4说:“选豆豆(幼儿2)的举手”。同意的小朋友举起了手,他开始
数人数:“1、2、3,是3名;选毛毛的(幼儿3)举手,1、2,两个人。选豆
豆的多,那就选豆豆是组长吧。”
幼儿1说:“谁来记录呢?”这时,幼儿4举手:“我来做。”
幼儿1又说:“谁来发言,我来当发言者好吗?”其他幼儿没有异议,就这样,小组选好了组长、记录者、发言者,进入讨论如何照顾蚕宝宝的具体问题中。
组长(幼儿2)说:“蚕宝宝吃什么呢?”
幼儿1:“吃桑叶的。”
幼儿5:“我们幼儿园有很多桑树,我们可以捡桑叶。”
组长:“我们几天给蚕宝宝喂一次桑叶呢?”
幼儿3:“我们家养过,两天喂一次就行了。”
记录者开始在白纸上记录。
组长:“我们还需要怎么照顾?”
幼儿3:“还需要给蚕宝宝清洁大便的,盒子里黑黑的东西是大便,我们要
给它清洁。”
……
最后,小组安排好值日表,从周一到周日都有小朋友照顾蚕宝宝,幼儿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择照顾蚕宝宝的时间。
Ѽ教师:从这则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得分析出小组活动的特点:
1.小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案例中的小组成员的共同目标是计划如何照顾蚕
宝宝,所有成员都为此努力。
2.小组活动中的幼儿通过互动、分享共同学习。小组成员在互相交流、贡献
意见的过程中共同学习。上述案例中,幼儿1、幼儿3、幼儿4、幼儿5都为如何分
小组,如何计划照顾蚕宝宝贡献自己的智慧,最后使得整个小组成员共同达成目标。
3.小组成员保持一种张力,需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案例中,幼儿对于选谁
做组长有不同意见,他们达成共识,用点兵点将的方式公平地选择出组长,这是
幼儿间的民主选择,也是协商后的共识。
三、总结
Ѽ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依据教育形式划分的类型:小组活动的概念和特
点,我们知道小组活动中一个组的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标,幼儿通过互动、分享而学习,小组成员保持一种张力,在这种张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这是当前美国、意大利等国家较为盛行的活动形式。我们国家的一些活动区活动也是采用这种活动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弥补集体活动忽略个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