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师资力量是保证学校实施 优质教育的核心力量。 学校最根本的财富不在于有多少资产,而在于 有多少优秀的人才,能否不断培养和留住并更好地使用人才。 目前民
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总量相对不足,整体层次较低,结 构存在缺陷,流动性较大,供需契合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的 教师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尽管国家要求实施学历教育 的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数量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 2/3, 生师比不得高于 18:1,但仍有 很 多 民 办 高 校 的 兼 职 教 师 比 例 超 出 此 限 ,有 些 甚 至 超 过 80%,生师比也普遍在 30:1 以上,专职教师严重不足。 另外,民办高校 的人力资源主要由公办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以及留校生或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组成,缺少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 王 元璋教授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认为就教师 来看,基本上呈哑铃式的结构: 年轻的教师和年纪大的教师居多,中年 偏少; 没有职称或仅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多,具有 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从高校退休的教师多; 具中级职称的中年教师 少。 2.4 激励和考核制度问题
2 民办高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的问题 管理体制问题是决定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总体看来,
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应该从两个方面认识:第一,民办高校的外部管 理体制,即宏观管理;第二,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即微观管理。 外部 管理体制主要涉及民办高校外部的政治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等 方面。 民办高校的外部管理者主要指有关的政府部门,这是目前民办 高校管理领域中研究较多的内容,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 题。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民办院校的管理过于直接,出台的一些政策 法规限制了民办院校的发展灵活性和创新性。 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涉及 民办高校的具体运作情况。 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学 校的管理权和所有权不分。 从领导体制来看,举办者和经营管理者职、 责、权模糊不清。 从机构设置来看,机构设置不规范,责、权分配不合 理,未能实现有效结合。 各校虽然都设置了一定的机构,但是机构的设 置并未实现优化,机构间职、责、权分配不尽合理。 学校内部运作缺乏 合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约束各方面的行动。 2.2 管理队伍问题
在管理心理学中, 激励通常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的心理过程,实 质是激发人的行为动力,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 目 前,许多民办高校仍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 普遍存在不和 谐的薪酬考核,不和谐的绩效考核,不和谐的职称考核,不和谐的科考 核等,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教职员工 的整体绩效,缺乏客观性。 如:老师普遍周课时达到 20 节,课时量大, 没有时间搞科研;他们的工资待遇相对于公办大学相差很大,有的学 校对于教师的社会保险这块都做得不完善, 没给教师办理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这使得很多年轻老师在学校没有归属感,他 们只是把这样一份工作当做跳板,一旦有好的机会,他们就跳槽。 这使 得学校教师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 也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学校来。 教师普遍存在的这种打工心态、利益心态将导致学校缺乏发展后劲。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问题;对策
1 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 30 年来,民办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 年,是起步阶段。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 标志,一小部分顺应改革潮流的人开始创办私立高校。 第二阶段,1985—1991 年底,为发展时期。 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颁 布了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鼓励私人和社会 团 体 捐 资 办 学。 第三阶段,1992 年至今,进入大发展时期。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教育领域始现繁荣,民办高校在数量上得到 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特别是经过近 10 年的快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任务和层次的办学实体,并 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办学思想端正、教学质量较高、办学条件较好、有良 好社会信誉的民办高校, 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 求,加快培养紧缺技术型人才,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发挥了重要 作用。 但是,由于民办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民办高校数量迅速增加,加 上近几年公办大学扩招,竞争激烈。 目前,在民办教育中出现了同质化 倾向,普遍存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不太符合民办学校拾遗补缺、满足 多样化需求的定位。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 年 第 33 期
浅谈民办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对策
戴新财 徐 兵 (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为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 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又不规范,竞争激烈,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研究和探讨民办高校管理的质量问题,对于促进民办高校 健康持续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显示,目前民办高校的管理队伍大部分由公办高校的退休 干部构成。 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是:(1)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官本位” 依然盛行的环境里,民办高校校长的发展前途受到限制,民办高校难 以吸引高等教育界的“CEO”。 (2)由于民办院校的办学资金有限,没有 能力真正吸引年富力强的管理者,而退休干部的住房,保险等都由原 单位解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学成本,甚至有的民办院校本 身就存在比较重功利性办学思想,就更不会去发这个成本了。 (3)由于 公办大学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加之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 验,这对于民办高校的初创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民办高校作 为一个新兴事物,随着它的发展,如果管理层长期,大多数由退休干部 组成的话,这样的组织必定缺乏活力、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这对于民办 高校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2.3 师资队伍问题
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总量相对不足,整体层次较低,结 构存在缺陷,流动性较大,供需契合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的 教师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尽管国家要求实施学历教育 的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数量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 2/3, 生师比不得高于 18:1,但仍有 很 多 民 办 高 校 的 兼 职 教 师 比 例 超 出 此 限 ,有 些 甚 至 超 过 80%,生师比也普遍在 30:1 以上,专职教师严重不足。 另外,民办高校 的人力资源主要由公办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以及留校生或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组成,缺少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 王 元璋教授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认为就教师 来看,基本上呈哑铃式的结构: 年轻的教师和年纪大的教师居多,中年 偏少; 没有职称或仅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多,具有 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从高校退休的教师多; 具中级职称的中年教师 少。 2.4 激励和考核制度问题
2 民办高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的问题 管理体制问题是决定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总体看来,
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应该从两个方面认识:第一,民办高校的外部管 理体制,即宏观管理;第二,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即微观管理。 外部 管理体制主要涉及民办高校外部的政治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等 方面。 民办高校的外部管理者主要指有关的政府部门,这是目前民办 高校管理领域中研究较多的内容,也是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 题。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民办院校的管理过于直接,出台的一些政策 法规限制了民办院校的发展灵活性和创新性。 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涉及 民办高校的具体运作情况。 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学 校的管理权和所有权不分。 从领导体制来看,举办者和经营管理者职、 责、权模糊不清。 从机构设置来看,机构设置不规范,责、权分配不合 理,未能实现有效结合。 各校虽然都设置了一定的机构,但是机构的设 置并未实现优化,机构间职、责、权分配不尽合理。 学校内部运作缺乏 合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约束各方面的行动。 2.2 管理队伍问题
在管理心理学中, 激励通常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的心理过程,实 质是激发人的行为动力,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 目 前,许多民办高校仍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方法。 普遍存在不和 谐的薪酬考核,不和谐的绩效考核,不和谐的职称考核,不和谐的科考 核等,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教职员工 的整体绩效,缺乏客观性。 如:老师普遍周课时达到 20 节,课时量大, 没有时间搞科研;他们的工资待遇相对于公办大学相差很大,有的学 校对于教师的社会保险这块都做得不完善, 没给教师办理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这使得很多年轻老师在学校没有归属感,他 们只是把这样一份工作当做跳板,一旦有好的机会,他们就跳槽。 这使 得学校教师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 也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学校来。 教师普遍存在的这种打工心态、利益心态将导致学校缺乏发展后劲。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问题;对策
1 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 30 年来,民办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 年,是起步阶段。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 标志,一小部分顺应改革潮流的人开始创办私立高校。 第二阶段,1985—1991 年底,为发展时期。 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颁 布了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鼓励私人和社会 团 体 捐 资 办 学。 第三阶段,1992 年至今,进入大发展时期。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教育领域始现繁荣,民办高校在数量上得到 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特别是经过近 10 年的快速发展,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任务和层次的办学实体,并 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办学思想端正、教学质量较高、办学条件较好、有良 好社会信誉的民办高校, 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 求,加快培养紧缺技术型人才,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发挥了重要 作用。 但是,由于民办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民办高校数量迅速增加,加 上近几年公办大学扩招,竞争激烈。 目前,在民办教育中出现了同质化 倾向,普遍存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不太符合民办学校拾遗补缺、满足 多样化需求的定位。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 年 第 33 期
浅谈民办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对策
戴新财 徐 兵 (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为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 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又不规范,竞争激烈,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研究和探讨民办高校管理的质量问题,对于促进民办高校 健康持续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显示,目前民办高校的管理队伍大部分由公办高校的退休 干部构成。 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是:(1)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官本位” 依然盛行的环境里,民办高校校长的发展前途受到限制,民办高校难 以吸引高等教育界的“CEO”。 (2)由于民办院校的办学资金有限,没有 能力真正吸引年富力强的管理者,而退休干部的住房,保险等都由原 单位解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学成本,甚至有的民办院校本 身就存在比较重功利性办学思想,就更不会去发这个成本了。 (3)由于 公办大学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加之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 验,这对于民办高校的初创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民办高校作 为一个新兴事物,随着它的发展,如果管理层长期,大多数由退休干部 组成的话,这样的组织必定缺乏活力、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这对于民办 高校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2.3 师资队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