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接的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画面编辑原理

→镜头组接的原则

镜头是构成电视作品的最小单位,也是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单个镜头是不能独立用来叙事、表意的,画面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构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优秀的电视节目需要通过摄像者的整体构思、策划,运用电视特有的形象思维与表现手法,对众多镜头进行处理、组合,依靠上下镜头的连接,才能够表达某种意义和构成完整的作品。为此,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应掌握镜头组接的基本知识与艺术技巧。

电视节目的画面组接是电视作品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难度较大。它是要求按分镜头剧本的要求,将零散的素材镜头组接成一部完整的电视节目。电视画面的组接,如同写文章一样,要求遵守影视语言的语法和修辞规则。通过连贯的画面,使观众从连续的视觉感受,同时配合听觉感受,更好地理解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本节阐述了电视镜头的发展和变化要服从一定的组接规律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符合思维逻辑规律

画面组接要符合观者的思维逻辑发展,依事件进展的过程和认知规律组接画面。如长时间用摇镜头跟摄某人行走,镜头的目的在于接下来要重点介绍与此人物相关联的情节因素,如接下来的画面情节与此人物并没有关联,就不符合逻辑思维规律。一部介绍海洋动物的电视片,精彩的海底世界画面组接中出现了河底拍摄的镜头,表面上画面似乎流畅,但违反了生活逻辑规律。再如教室里学生正凝神端坐听老师讲课的镜头接运动场上激烈赛跑、瞄准投篮的一系列镜头,观者的思维理解就会迥然相异。电视画面组接,应在符合观者的思维逻辑规律前提下,用画面语言造句谋篇,对拍摄的素材悉心整理、巧妙编排,对镜头做合乎认知规律,进行时空的有层次的艺术化处理,以创造镜头画面的深刻内涵,丰富画面的信息量。

二、要符合视觉批判原则

画面中人在静态时的视向与前后画面中人或景物画面的动向有着密切的关

系,只有主体在静态和动态时都保持一种设定方向的连续性,才能保证前后画面中主题动向和视向的一致性。在静态屏幕画面中虽然没有动态画面中的动作轴线,但处于静态中的人物之间却存在一条假想的关系轴线(与运动轴线不同,它始终是一条直线),摄像机只能在这条关系轴线同一侧180°的一个半圆内移动拍摄,否则,也会造成“跳轴”错误。这时前后画面上人物位置不仅相反,而且人的注视方向也会相反。为了保证前后两画面主体避免造成“跳轴”错误,应注意每个画面的起幅或落幅,特别是落幅主体的视向以及动作、位置一致。因为一个画面的结束就是下一个画面的起始,若结束轴线与镜头开始不同,就要在镜头结束前从主体间重新设定一条新轴线。

三、合理运用画面方向规律

摄像机镜头的运动相当于画面的画框相对于被摄主体的外部运动,而被摄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续变化的,是内部运动。若用一个连续的长镜头拍摄,则屏幕上很容易辨清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但用镜头语言来描述被摄主体,总是先将一个完整动作在时空上分解,然后通过片段组合连接的方法来反映。所以在屏幕上,主体的运动在空间上会出现跳跃感。如果将不同侧面拍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屏幕上主体运动的方向还会出现混乱。为了避免这种混乱,摄像机机位必须遵守180°的总角规则。即被拍摄主体运动时,必须将机位选在被摄主体假想运动轴线的同一侧,否则,就会出现“跳轴”。前期拍摄中如出现这样的“跳轴”镜头,在后期编辑工作中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应与画面主体位置相匹配

组接单一方向的主体,在前后画面中应保持运动方向一致。组接由相反横向斜线组成环形运动的一个主体,在前后画面中应设有明显标志的参照物,暗示主体运动的方向。而当两个相反方向的主体相向运动时,可用交替出现的方式来描述双方即将相遇的情景,同时可让主体画面分别越来越清晰,画面长度越来越短,以加强冲突的气氛。组接逆向或背向摄像机的主体,画面在纵向无论前进或后退都是一种中性运动(类似静止画面),可以和任何运动方向画面组接,但动静之间要暗示改变方向的中性镜头(即运动方向主体的起幅或落幅)过渡。

五、应与画面主体动作相匹配

要达到被摄主体本身运动、摄像机的主观运动以及画面组接造成的主体运

动的内在协调,关键是寻找主体动作最佳的组接点,即“接动作”。由于画面中一个完整的主体动作是被分解为一系列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瞬间变化的动作片段后再组成的,所以,组接时为保证主体动作的连贯,最佳组接点的选择应遵循“动接动”原则。否则,主体动作就会产生跳跃感。所谓“动接动”原则:指主体动作最佳组接点通常应选在动作变换的瞬间转折处(静接静),或者在动作过程之中(动接动)进行转换。

固定镜头与固定镜头或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同主体相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切换。

动接动--动指的是画面内主体的运动。动体接动体,就能收到顺畅的效果,但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不能差别太大。

静接静--静指的是画面主体的静和画面本身是固定的镜头,静止的主体接静止的主体,是两个典型的静态构图的画面的组接。

六、景别过渡要自然合理

表现同一拍摄对象的两个相邻镜头组接得合理、顺畅、不跳动,必须遵循以下三条规则:

1.景别必须有明显的变化,否则将产生画面的明显跳动。

2.景别不大时,必须改变摄像机的机位。否则也会产生画面的明显跳动,好像一个连续镜头从中间被截去了一段一样。

3.不能同景别相接。因为表现同一环境里的同一对象,景别又相同,其画面内容相差不多,没有多少变化,这样连接没有多少意义。

七、把握镜头组接的节奏

影视节目的题材、样式、风格以及情节的环境气氛、人物的情绪、情节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视节目节奏的总依据。影片节奏除了通过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转换和运动、音乐的配合、场景的时间空间变化等因素体现以外,还需要运用组接手段,严格掌握镜头的尺寸和数量,整理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才能完成。

八、巧妙利用影调、色彩、光线的造型效果

依靠镜头画面内容本身的联系性、逻辑性组接画面的形式,又称画面的切换,特点是自然连贯、节奏鲜明,操作上不需要进行技术处理。此外,还可利用影调、色彩、光线的造型作用组接画面,运用镜头技术条件使画面衔接生动而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