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史课件——印度古典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婆罗门教
Samudra manthan
Churning of the milk sea with Mt. Mandara as the churning rod and the serpent Sesha as the rope.
.
瓦尔那与卡斯特
• 征服次大陆的雅利安人皮肤白皙、头发金黄、个 高鼻挺,自称为“雅利安人”(意为“高贵的 人”)。他们把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鼻子扁平 的被征服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为“敌 人”)。
.
婆罗门教
• Shiva's family: Shiva, Parvati, Ganesha and Skanda (Kartikeya)
.
婆罗门教
Visnu and Lakshmi
.
婆罗门教
Brahma, Vishnu and Shiva with their consorts
.
婆罗门教
Brahma
• 现存的森林书有广森林书、鹧鸪氏森林书、他氏 森林书、㤭尸多基森林书四种。㤭尸多基森林书 共分三章,第三章为㤭尸多基奥义书。
.
古典文化典籍
• 森林书的内容主要在说明有关祭祀规定的秘义, 也包含《奥义书》中所见象征性、哲学性的思辨 内涵,兼具《梵书》与《奥义书》的性质。
• 奥义书(梵语:उपनिषद्,意为“近坐”)。印度 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吠陀 文献的思辨著作。
.
古典文化典籍
• 梵书为解释吠陀圣典的文献,为婆罗门教 奠定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三大纲领。
• 梵书分仪轨与释义两部分,仪轨为规定祭 祀之程序方法、赞歌的用途等,释义则解 说赞歌的意义及语源、祭祀的起源及其意 义等。森林书及奥义书则同为考察祭祀及 人生的意义,二者均重理论;其中奥义书 尤深探哲理,又特名为吠檀多。
.
婆罗门教
• Visnu
.
婆罗门教
• Shiva
.
婆罗门教
• Shiva as the Lord of Dance
.
婆罗门教
• Visnu and Shiva
.
婆罗门教
• Indra, King of the Devas (or demigods) and Lord of Heaven or Svargaloka in Hindu mythology. He is also the God of War, Storms, and Rain
.
古典文化典籍
• 森林书取“森林中遁世者所读诵”之义,其内容 有神圣性,且有秘密宗教性质,须于森林中传授 学习,是供婆罗门或刹帝利之婆罗门教徒过隐居 生活时学习之用,为梵书之附属部分。此书与奥 义书可谓梵书之续编。主要内容在阐述祭祀理论, 以及人与自然、神等关系的哲学问题,其说幽微 深奥,在性质及形式上与梵书无大差别。
• 吠陀(vedas):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 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最重要、 最根本的经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 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 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 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 ﹑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
古典文化典籍
• 狭义的吠陀是指《梨俱吠陀》(《歌咏明 论》)、《娑摩吠陀》(《赞颂明论》)、 《夜柔吠陀》(《祭祀明论》)和《阿闼 婆吠陀》(《禳灾明论》),通称“四吠 陀”或“吠陀本集”。
• 《梨俱吠陀》最古、最原始、产生于公元 前2000年左右;后三吠陀是其派生作品, 相继成书较后,不是《梨俱吠陀》部分神 曲的复述,便是在它基础上的发展。
.
古典文化典籍
• 吠陀神曲有长有短,长曲是一曲多颂。短曲是一 曲数颂或仅有一颂。多数颂由四句构成,少数由 三句构成。《梨俱吠陀》10卷,1028首神曲,共 有10552颂。《娑摩吠陀》2卷,基本上集《梨俱 吠陀》的颂而成,它的1549颂中,除75颂外,余 皆见于《梨俱吠陀》。
• 《夜柔吠陀》分《黑夜柔吠陀》与《白夜柔吠陀》 2集,“黑”谓本文与释文(梵书)分辨不清, “白”谓本文与释文区分清楚,此书韵文和散文 混合,其散文部分开梵语散文体裁之先河。
• Q:梵文字母为何有47个之多?是否含元 音字母?
.
婆罗门教
• 三大主神 • 早期系统:Visnu (毗湿奴), Shiva (湿婆),
Indra (因陀罗) • 后期系统:Indra降至Brahma (梵天),
Shiva, Visnu之下 • 梵天(最高主宰和创世神) • 毗湿奴(保护神) • 湿婆(毁灭神)
• 现在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记载印度教历代 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 印度哲学的基础。在哲学方面,奥义书特别注意 实在的性质。关于独一至高存在本体的概念逐渐 形成,以知识为求得与之融合为一的途径。
.
古典文化典籍
.
梵文
• 梵文为雅利安民族于西元前6世纪以后使用 的最古字体之一。据现代研究,梵文与腓 尼基文同属闪族语系(在文字上而非语言上), 经由印度商人传入,于西元前500年左右完 成47字母。最初随闪族语系习惯由右向左 横写,然阿育王刻文等则由左向右横写。 阿育王时代之文字,特称为古代孔雀王朝 文字,广行于全印度,亦普及至锡兰。
.源自文库
古典文化典籍
• 《阿闼婆吠陀》20卷,730首神曲,共6000颂。 前三吠陀的神曲,绝大部分是祈神祭天的颂诗和 赞歌; 《阿闼婆吠陀》神曲,是《梨俱吠陀》咒 语部分的发展,多是神秘巫术,吉凶咒语,间有 科学思想,古印度医学,即起源于此。
• 广义的吠陀除四吠陀外,还包括解释四吠陀的 《梵书》(祭仪书)、《森林书》、《奥义书》 以及经书。此外,还包括吠陀支,也称明论支节 录,即6种与学习吠陀有关的辅助学科:①式叉 论(语音学);②阐陀论(音韵学);③毗耶羯 那论(语法学);④尼禄多论(语源学);⑤竖 底沙论(天文学);⑥劫波论(仪轨学)。
印度古典文化
古典文化典籍 印度神话与婆罗门教 瓦尔那与卡斯特制度
贱民阶层的发展
.
古典文化典籍
•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属于印欧语系的雅 利安人的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 方的山口侵入南亚次大陆,印度进入吠陀 时代。
.
吠陀时代的印度
Vedic India
.
Classical India
.
古典文化典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