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教师的挑战与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深度学习下教师的挑战与应对

作者: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0年第03期

·策划人语·

深度学习,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硬核”学习方式。它指向的是核心知识的精通、高阶思维的综合、精彩观念的诞生、转识成智的应用、积极生活的创造。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学习革命,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尤其是教师。深度学习,给教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对学习者“本质力量”的发现。教师眼中不能只有“抽象的孩子”,教学也不能只盯着“最大公约数”,而要回到“人”,回到“参差多态”的人,回到人的“气象万千”,充分相信并尽可能地调动学习者的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和实践能力等本质力量。二是对学习本质的洞察。教师要与孩子一起规避“假装学习”的陷阱,走出“浅层学习”的沼泽,通过清晰明确的学习价值牵引,在深刻把握学科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精神的基礎上,以挑战性的问题、复杂化的情境、结构化的任务、专业性的工具,建立认知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双向联结,形成系统性、综合性、高阶性、创新性的“思维景观”,从而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世界。三是对师者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追求。教师要摒弃依赖惯性教学的“常规专家”状态,与时俱进,保持在“最佳适应性走廊”,保持对教育视界的开放性、对教育对象的敏感性、对教育现象的敏锐度;要形成“我过着怎样的学习生活,学生就怎样学习”的共识,力争上游,

不断打开学科边界和学习边界,不断丰富“我即学习”“我即学科”“我即教育”的师者气象。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尝试在“目标价值”与“实践探索”上回应这一挑战。邀请对“深度学习”有一定研究的刘玮博士从“为素养而教”的高度,俯瞰“深度学习”场景中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邀请在“深度学习”世界有着丰富实践与深刻反思的四位教师分别从“问题”“情境”“任务”“工具”等维度探索深度学习落地生根的关键节点与细节力量。

古语云:“宁挖一口井,不开一条河。”深度学习,鼓励的是一种“雕刻时光”的态度,一种“沉潜笃学”的品质,更是一种“思维通透”的能力。因此,“深”也是有“度”的,而这“度”更需要我们去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