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作者:何佳玲朱小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

摘要:从《理想国》到《1984》,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从文内到文外,本文探索了随时代变迁,文学作品中人类对理想社会观点的变化,以及反乌托邦的出现。并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分析此种思想变迁的原因,以及运用文学作品中产生的这种反乌托邦思想所蕴含的批判性视角来反思自身社会现实,提出对理想社会不断的探求。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1516年,托马斯·莫尔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社会。他描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社会,但是同时他又用UTOPIA(乌有之乡)这一拉丁词表示,这说明他自己也知道他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社会。尽管莫尔向人们表达了这个完美社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是在他之后,其实在他之前也有很多人在寻找或者试图建设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追求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可是这样的社会到底在哪?何处才是我们的理想家园呢?

其实对完美社会的追求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不正是在他的脑海里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国土,完美的社会吗?可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模型,是对于理念而非对于现实而言的。他描述的理想国是就理念世界而说的,是现实国家的原型,而现实的国家则是它的退化、堕落的形式,理念的国家是真实的,现实的国家是虚幻不振的,至少没有符合国家的真正本性,理想的共和国是对现实的国家的否定。柏拉图并不指望他的王国能在当时实现,他认为,除非哲学家做了王,这个理想国是不会实现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家们都认为,只有乌托邦中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类的生活。

不难看出,乌托邦在柏拉图与莫尔的作品中的表现只能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一种精神上的思考与建构。不过此种情况在后来培根的《新大西岛》里发生了改变。培根以科学为核心谋发展,力求以科学为工具带来人类对于自然更大的掌控以及人类健康快乐的生活。由此,科学成为人类生活改革的跳板,乌托邦不再是纸上空谈而拥有了无限可能。于是乎,人们不再只沉溺于幻想,而动起手来想要去实现它;乌托邦主义者坚信当人类把握住历史规律,以科学为戟,那么自然不再是不可战胜而是可以为人支配的,那么人类解放的那一天就不会遥不可及。在科学进步充满希望的滚滚浪潮推动之下,人们的关注点从基础的物质层面转移到了对社

会的理性安排上。这一点可以回溯到《理想国》对真正社会的探讨上,不过鉴于此时民主有所发展人们思想随之变化,此处的乌托邦应追求平等与自由而不再如柏拉图式那样有着鲜明等级区别。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乌托邦的构想里的时候,一些对社会敏感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乌托邦社会的不可行性,他们受到现实社会的打击,开始了反乌托邦的文学创作。其实这样的情况合情合理——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就像世上万物间存在的对立一样,既然有乌托邦的存在就有反乌托邦产生的可能。乌托邦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一个美梦,而当反乌托邦描绘一个想象中的条件极差的世界,明显的噩梦时,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反乌托邦文学作品中,有1920年扎米亚京的《我们》,1932年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及1948年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三部著名的小说。反乌托邦的思想就体现为他们把乌托邦思想的比如理性与科学带向极端,希望由此体现这些思想的强制与荒谬。不难看出,是在对传统思维进行批判性反思后,这些敏感人士在向世人传达他们的警告,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劝告人们从乌托邦的幻想中抽身出来。另外,以上三部小说都出现在20世纪——现代。其实,反乌托邦的发生与那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法西斯上台使人们对未来社会感到失望,然而另外一边的被予以高度期望的社会主义也没有带来所想象的解放。反而,由于认识上的失误,人们的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了很多挫折,而斯大林模式的专制集权社会主义更是让人对它无法再抱信心。

从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现代性的力量是构建乌托邦的主要动力,但是反乌托邦者对科学,理性,民主等现代因素却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客观来看,科技就是一个“两面派”,既可以帮助人类社会进步,又可以像恶魔一般异化人类。可是,是否怀疑科学就可以定论反乌托邦者是保守主义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反乌托邦主义者并没有死守财产私有化、某种宗教乃至等级划分;他们的行动其实也不是简单地去反对现代性;他们也不否定科学与理性或者平等与自由等原则——而他们只是害怕人们对它们过度迷信了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其实,正因为这些反乌托邦者认清了科学的原则,并且因为他们也经历了很多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的作品也显得那么的有针对性。就像奥威尔在《1984》中对专制集权的描绘就含有苏联模式的影子。当然,因为中国也是在模仿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与其说《1984》是在抨击英国,不如说是预见了文革时期的中国。

中国在刚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所有的人民在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打倒了帝国主义时,都错误地以为乌托邦似的理想社会已经到来,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要过上乌托邦里面的理想生活。结果,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在那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相信每个了解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人在阅读《1984》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震惊于奥威尔面向未来的洞察力——他在那个时候就能预见到后来中国社会的情况了。

在《1984》里,主人公在遭到邻居家孩子的弹弓袭击之后考虑到“通过像少年侦察队这样的组织,把他们有计划的变成了无法驾驭的小野人……他们的全部凶残本性都发泄出来……三十岁以上的人惧怕自己的孩子几乎是很普遍的事。”想一想,这不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状况吗?众叛亲离,夫妻反目,儿女和父母断绝关系,“红卫兵”们要打到一切反革命分子,就在那时,人们唯伟大领袖是从,人民自己的思想早已不复存在。

“这里面有多少是谎言……大家都思想一致、口号一直,始终不懈的在努力工作、战斗、取胜、迫害——三亿人民都是一张脸孔。而现实确实城市破败阴暗……总有一股腐烂的味

道”[1]。董乐山先生在其《一九八四》译本中译序里提到,《一九八四》灵感来源于作者参加西班牙内战和其他变种的社会主义者接触受到猜疑排斥以及回到英国自己因为说真话而被封杀的精力;而书中人物温斯顿·史密斯在“真理部”的工作(每天编造修改谎言乃至涂改历史与记忆)精准的反映了极权主义制造谎言改写历史的这种行为。这样一来是非黑白颠倒,也难怪书中统治政党口号中将战争与和平自由和奴役以及无知与力量等同起来了。

在这部小说里,奥威尔对人类前途失去了信心,在那个社会里,人性遭到了泯灭,自由遭到了剥夺,思想遭到了管制,感情受到了摧残,生活的单调和贫乏更是严重。在官僚主义化了的社会体系下,个人不过是其中一台台自动机器,人性也泯灭到善恶不分的地步。

读到这儿,我们是否也想到了在那时国家误报国情的状况。大跃进时期,人人追求生产发展的高速进步,文化大革命时期也相近,就在文革短短的十年间,我国比西方国家落后了几十年,那时民不聊生,但是国家还在欺骗着人民,欺骗着自己,那不就是人们自己幻想出的乌托邦社会毁坏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吗?

那就是所谓的乌托邦吗?那真的是人们所期待的乌托邦生活吗?

在现实面前,这些清醒的反乌托邦者认识到了科学的局限性,认识到了乌托邦信奉者的思维的盲目性;可是他们也疑惑了,既然我们一直期待的社会不能成为我们的乌托邦,那么我们的理想社会到底在哪儿呢?

注释:

[1]《1984》,[英]乔治·奥威尔著,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第68-69页.

参考文献:

[1]刘丹忱. 从《理想国》到《乌托邦》——人类理想社会的求索历程[J]. 鲁东大学学报,2009,11: 34-55. Print.

[2]乔治·奥威尔. 1984[M]. 董乐山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1. 68-69. Pr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