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4》读书报告

摘要:与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一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被称为20世纪“反乌托邦三部曲”。它们的问世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流传。然而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在东西方所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西方将《1984》解读为一部想象力丰富的科幻小说,为读者构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对未来社会做出了一个悲观的预测;东方则认为作者此书映射前苏联,是对社会主义的一种攻击,并将其列为禁书。而我认为,作者之所以可以写出如此一部优秀的作品,是离不开社会现实的,书中为我们描述了极权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真实状况,可以说这是作者对人类生存和境遇的反省和思考,如果说本书布满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辛辣讽刺,但其中包含更多的是作者对于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极权社会以及各种恶劣后果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世人的警示意味。

关键词:自由、极权、老大哥

正文: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1984》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合上书页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失落和彷徨,对于喜欢大团圆结局的我来说,这样的结局不免有些难以接受,为什么主人公死了,为什么主人公的反抗失败了?难道在极权社会的统治下,所有的“异端分子”都只有一种结局吗?小说《我们》中的主人公D-503号也是同样的结局,同样也是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但是后来又仔细想了想,一个小人物的反抗对于一个强大的牢不可破的极权统治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这样的结局实才符合科学和实际,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故事很简单,以主人公温斯顿的思想变化、和女主人公朱亚丽共同反抗极权以及最后失败直至对极权屈服和“热爱”为主线,最后向读者们揭示了极权社会下一个异端分子的悲惨结局。

小说开篇就把读者带入一个压抑而绝望的世界:老大哥无处不在,无论你在做什么,老大哥在看管着你;电幕终日不止,除了播放宣传节目,还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包括你的思想情绪;遍地都是监视器,包括杂草丛生的荒原;人人都在说谎,历史可以随时被篡改,它不再是一面镜子,而是黑板上的记号,可以随时擦去,随时填补;婚姻不再是爱情的结晶,它唯一被认可的目的便是制造小

同志将来为党服务;爱只有一种,就是对老大哥最忠诚的热爱;思想警察以隐蔽的身份活跃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在你犯罪时给你出其不意的逮捕;清算和蒸发成为党维护极权统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大洋邦内,每个人都要恪守“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的党的口号。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不仅行动不能自己控制,连思想都不能属于自己。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相貌普普通通,身体状况一般,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年近四十的普通党员,在真理部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吃着同样的不能再糟糕的食物,表现出党希望你表现出来的样子,每天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观看“两分钟仇恨”节目,尽情批判那些党的背叛者们,家里有孩子的党员还要面临被自己孩子举报的威胁,人人如此。看到这些场景时,突然产生了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难道真的不是文化大革命时出现的画面吗?源源不断的批斗会、一旦被划入走资派就会被家人无情抛弃甚至被家人举报,文革之下,已毫无血浓于水的亲情可言,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伟大,小说中毫无人性可言的预言在二十多年后的中国就活生生地上演了。

再说回到我们的主人公身上,主人公在真理部的记录科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订正历史,使之与目前政府的所做所说相一致,因为党所说和所做的绝对不会有错误。和大多数人不同,主人公不是一味地接受接受政府所要求的订正过的历史,而是对此抱有怀疑态度,始终没有停止对真正历史的寻找和对真理的探求。正因如此,主人公一直受着思想的折磨,在女主角挑明心迹后,两人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反抗着这一切,即使知道这样做等待自己的就只有死亡,甚至两人想过依靠兄弟会来推翻极权政府的专制。两个人小心翼翼地享受着这些宝贵的自由与快乐,能多活一天是一天,有时甚至天真地以为可以摆脱极权政府的统治,但是极权政府的统治是牢不可破的,他们还是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他们被思想警察逮捕了,等待他们的是死亡,不,比死亡更可怕。

小说的第三部是主人公被捕后接受改造的内容,是一个接近尾声的高潮。主人公在大洋邦的迷仁部接受改造,迷仁部的同志们采用各种各样的血腥而又残暴的手段使主人公就范,让他相信2+2=5才是真理,让他能真正地热爱老大哥,但是我们的主人公始终无法改变2+2=4才是真理的观念,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并热爱老大哥,同时主人公又实在忍受不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只求快点结束生

命,可是在极权社会下,人们连死亡的自由也没有,只有等到真正痊愈之后,等到真正一心一意热爱老大哥之后才可以死亡。庆幸的是,主人公终于战胜了自己,在满怀着对老大哥的热爱中死去。

在作者为我们构建的极权社会中似乎所有的异端分子,所有的社会公敌最终都逃不过失败的命运,所有的努力都徒劳无功,极权政府的统治坚不可破。在这种统治之下,人们的生活没有自由,没有快乐,没有幸福,但是所有的人都习以为常,因为他们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极端政府已经控制了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他们说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所有的不认同者都得死,他们是异端分子,是社会的敌人,在大洋邦下,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样的,都应该怀抱着对老大哥的热忱与拥护,每个人都应该过着一样的生活,并且每个人都不应该有隐私和个性,应该活在老大哥的注视之下,活在监视之下。

作者为我们构建的这个整齐划一的极权世界令人遍体生寒,这不是天堂,这是实实在在的地狱。这样的极权社会真的存在吗?当然,虽然作者用极其夸张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极权社会下人民的真实生存状况,但这种想象也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作者也不可能写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1984》是一部极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1984》中描绘出的虚度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出现,譬如,在摄像头遍布的世界里,我们同样没有多少隐私可言;我们同样做不到畅所欲言;从小到大的教育告诉我们,整齐划一才是最好的,这样最安全,与众不同是危险的,不能追求个性独特;世界上同样还有人企图在篡改历史...这一切的一切虽然没有达到小说中描绘的那种程度,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们的存在。所以,作者是一个真正的悲天悯人的慈善家和预言家,他是一代麻木不仁的人群中唯一关心自身处境的存在,他也没有放弃对爱和真理的追求,他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向世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境遇,警惕极权社会的出现。所以,我们看《1984》想的最多的应该是假如我们生活的社会真的就如小说中描绘的那样,我们能做什么以及我们要做什么去防止这种社会的出现,而不是狭隘地将目光放在作品是否在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