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真正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内涵及其提出的意义;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和文化体制改革原则要求的认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提高自身和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明辨是非荣辱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含义及其特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即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即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报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先进性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目标是一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事业,它不仅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还要实现政

治现代化以及文化的现代化,即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统一目标。这一战略目标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全党和全体人民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统一的意志、协调的步伐和高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有千百万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并能不断创造发明的高素质人才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这样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提供。

(2)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思想保证。当今世界名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错综复杂,我们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保证其正确的方向;才能用正确的政治思想去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以相应的伦理、道德和纪律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抵制和排除消极思想的影响,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强文化建设,也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文化生活比过去丰富得多了,但是同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也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3、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1)综合国力的内涵。党的十六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和作用界定如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从微观上来说,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3)文化铸就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形成综合国力的“软实力”。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当代中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正确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革命文化传统和外国优秀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党的十六大具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奋斗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案例

“民族魂”、“血铸中华”

--- 爱国主义公益网站

2001 年 6 月,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通了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族魂”、“血铸中华”。发黄的照片,珍贵的史料,赵家楼的火光近在眼前,救亡图存的呐喊声声声扑面。 5 月 4 日,北京十一学校不少学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节日——登录互联网,浏览刚刚开通的“五四运动纪念馆”。多媒体、声光电,将 85 年前那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拽到今天,民族精神的光焰,在荧屏灼灼跃动。 2001 年 6 月 28 日,也是在北京十一学校,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轻击电脑鼠标,伴着《黄河大合唱》的高亢旋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社科院、中共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联袂主办的爱国主义公益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