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思考
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咱学历史有什么用处?既不竞赛,生活中用到的又很少。

”这句话经常在我脑海中萦绕。

的确,教了这么多年书还从来没有仔细想过,我教会学生什么啦?学生到底从我这里学会了什么?自认为兢兢业业教了这么多年学,却发现仍然在原地转圈。

我真的该总结这几年的教学工作,虽然年年写工作总结,但认真去写的能有几回,认真思考的又有几回。

刚毕业时,学生时代的激情激励着自己要教好学生。

带着满脑子的知识试图想一股脑倒给学生,一节课塞得满满的,而我也汗流浃背。

效果却不怎么样。

有些知识需要我去整理、筛选,如何教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教给学生更适合他们,这些我没有考虑过。

摆在我面前的问题越来越多。

我不断的思考,经常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从他们的课堂上我学会了很多,怎样去组织课堂,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不断地学,并尝试的应用到教学中。

慢慢的自认为自己的教学还可以。

就这样走过了几年的教学生涯。

前几年我们学校也实行新课改。

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新课改,我们也不断地进行新课程培训。

看到别人用多媒体上课也挺新鲜的,大量的图片、资料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每一次培训完我都记了很多东西,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用到。

回到学校便试着把记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也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新鲜的感觉,但总觉得是硬塞给他们的,不是我自己的,后来慢慢的还是老样子,再加上也没有多
媒体,我讲学生听,依然是传统的模式。

没有领会到底什么是新课程,就认为是多媒体上课,农村中学没有这个条件,便一如既往。

近两年我们县教体局也一直在推广新课改,即细化课程标准。

去年我去参加了一次,也不知道准备什么,提前在网上找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份教案。

我们是在附近的一所中学开会,教研组长先把这次会议的内容介绍了一下,然后让各个学校的教师发言。

都是围绕七年级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汉朝》进行分析说课。

我听了几个教师的发言,觉得他们的课堂设计都非常好。

当时我正好讲完这一课,教案也是刚写过的。

我先介绍这一课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标准解读,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介绍。

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学设计,这一节课每一部分是如何设计的,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怎么样。

所有的教师介绍完后,教研组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今后要继续细化课程标准,每一节课都这样写,如果长期坚持的话,对我们的历史教学会有很大的提高。

回来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今后的课该怎样上,能不能还像以前一样,我还能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我不断的思考。

就我现在的理解认为,细化课程标准就是吃透教材,把教材理解透彻,如何讲、怎样讲学生才能更好的接受。

这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

只有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上好课。

教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每次备课时,先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程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通过什么方式达到,学生是自己学会的还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

每节课讲完后检查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给他们多少东西。

当然这只是我们提前预设的教学方案,至于课堂上还会有各种情况发生,这是我们所不能预设的。

教师应该具有随机应变能力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如今讲课前首先看这一节课的课程便准是如何要求的,据此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结合我们的学生应该怎样讲,虽然教参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但并不一定适合我们。

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窄,对外界接触的也很少,需要找出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

我在讲中国历史《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就采用了小黑板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

一开始大屏幕出示时间轴,把洋务运动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学生一看就知道当时清政府面临的情况。

然后打出代表人物图,使学生印象深刻。

在讲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时,我让学生根据我画的表格(出示小黑板)完成布置的任务。

表格内容包括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和创办人。

通过自己看书完成来掌握洋务运动军事民用工业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写在小黑板上,这一部分内容基本上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记忆深刻。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窄,我出示了大量的图片,丰富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很好的理解课本内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我出示几种观点,让学生选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教材上的说法。

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讲《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一课时,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据此我也把本课作为两大块来讲,在讲到
第一部分时,我先设计这样一个题目: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它成为历史名桥,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美?仅仅因为它的建筑水平很高吗?以此引入此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试着往下探究。

利用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学生自己说出卢沟桥的战略位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讲整个事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农村学生知识面比较窄,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课本,利用学生所看过的电视及一切可利用的材料都会达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在讲第二部分时,我先让学生看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不用讲太多的话,学生就会说出许多许多东西,教师只需适时的进行点拨,便可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文化基础课,它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兴趣是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古语云:“爱屋及乌”,学生如果对教师的教学作风、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认可、敬佩,当然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就容易产生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爱憎情感对学生往往也起着直接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自己所喜欢的教师的一举一动。

如果师生关系不协调,甚至达到“僵”的地步,轻者会让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厌倦心理,如上课不听讲、打瞌睡等;重者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如上课故意起哄、打闹等,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又怎么可能接受寓于史实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呢?
注意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方法的新颖第一,精心设计每一节新课的开头,以引起学生对每一节课的兴趣。

比如教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课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一首歌导入新课:“同学们都会唱《松花江上》这一首歌吗?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史实?”学生回答后老师可讲述“九一八”事变经过及以此教育学生永远也不要忘记9月18日这一天,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较法是教学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就历史教学而言,比较就是将历史上有关联的同属性的历史事件加以对照,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进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讲到《马关条约》时,就可以同《南京条约》比较,从中找出各自的特点,使学生从内容的比较中明确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在比较中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落后就会挨打,从而更加努力地学好本领,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而打下坚实基础。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学生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标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激发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现在总觉得我对课本又不了解了,每一课都需要重新去研究,细心的进行教学设计,一节课有时候备很长时间总觉得准备不好,在这一班讲完后会发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完善,而到下一班有可能用同一种方法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虽然教了这么多年学,但我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新老师,也许教材一样,但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我仍需要制定不同的教法。

有时候觉得自己跟不上步伐啦,这使我想到了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许更应该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