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99-02
近几年来,诗歌鉴赏一直是考试的一个热门,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容易失分的题型。
对于课内的诗歌,学生掌握得很好,而一遇到课外的,就不知如何下笔了,似乎慌了阵脚。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谈几点看法。
首先明确何为诗歌?诗歌是以凝练而富有音乐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想像,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在平时的教学中又该如何把握诗歌的教学呢?诗歌以情感人,教学诗歌也应以情入诗,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
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把学生引入诗的境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
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古人也说,“诗言志”、“诗言情”。
所以,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把握住诗歌的思想感情。
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古典诗词中,哪些情感主题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呢?不外乎以下的几种:
①思乡怀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寄愁心
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
②长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不舍的留恋)等。
③建功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等。
④寄情自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⑤忧国伤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
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
1 知作者,明主题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进行分析了。
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等)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等)再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
达观”等。
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
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2 看提示,定基调
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下面这个考题: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
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③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试题: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
其实这题关键是对“钟山”的理解,而通过注释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可以看出“钟山”就是
诗人的故园,家乡。
从而就不难理解了: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
3 品语句,悟感情
例如: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四言诗。
全诗体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尤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句,千百年来曾引起无数读者的感慨和共鸣。
——这就是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
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景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
比如说送别诗中,就常出现哪种景物?如: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含有惜别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月、雁、梅
等。
——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
4 入情以会意
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坐标,也有助于我们赏析诗歌的用词之妙、意境之远。
4.1字词赏析
例如: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案示例: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
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
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
我感觉答题的要点是:既要通过联想展示诗中场景,从字义、修辞等角度去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还应联系诗中的情感意蕴去品味。
4.2体会意境
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而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的满头青丝如今已纷纷断落,已短得无法再梳髻插簪了。
诗歌富于音乐美,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便于诵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多读。
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并且积极组织开展课外读诗诵诗活动。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加深对诗意的领悟,提高诵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