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是河北电大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组织行为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此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是本专业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员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其前导课程主要是《管理学基础》。

二、教材及其特点

选用的教材是由顾培忠、任岫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行为学》,2008年9月版。

多年来,我省电大高职高专一直延用中央电大本科的教材。但是因为本、专科在培养目标、教学层次、内容遴选、理论阐述、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不相同,借用本科教材给专科专业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与不便。现在选用的《组织行为学》是专门针对专科量身编写的。

《组织行为学》教材的特点是: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出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宗旨,通过通俗简明的理论阐述、综合性案例及分析、应用能力的实务训练等环节,突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本教材从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出发设计课程的知识板块,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应用,并在跟踪国内外理论最新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理论知识的健全、简洁、新鲜和生动。

本教材的体例设计为:“本章提要”提供每章内容的要点,以帮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理清脉络头绪;“学习目标”提出本章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章前引例”以典型案例导出核心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叙述中不时以小资料的形式给出紧扣上下文内容的参考案例、相关链接、知识拓展等,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本章小结”帮助学生回顾了本章的主要概念与内容;章后的“案例分析与思考”通过典型案例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应用能力。“复习思考题”以问答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主要理论概念;“管理技能实训”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活动训练提高其管理技能。

三、学分与建议学时

1.本课程4学分,72学时。

2.建议学时分配

四、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全书的概念部分,是全书的缩影与引子。回答的是何谓组织行为学,要使读者形成一个鲜明的组织行为学概念,包括相关的定义、理论的演进、学科的形成、特征的实质、研究的目的、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原则、全书的结构、应用的思路、方法的例举、前沿的挑战、道德的思考等。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主要理论来源,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行为的含义

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三、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人性的假设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发展及学科体系的形成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组织行为学学科体系的最终形成

三、本书的结构

第三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和意义

一、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

二、学习与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三、怎样学好组织行为学

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一般性问题

二、基本研究方法

第五节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新问题

一、改善质量和生产率

二、其他挑战概述

三、最大的挑战:改善道德问题

教学建议:重点讲清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学生完成技能实训。

第二章个体行为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人的个性是个体行为的依据。本章讲述了个体行为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介绍了个性理论、个性的差异特点及个性结构中气质、能力、性格及其原理在管理中的运用,分析了价值观和态度、情绪与情感等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在个体上的差异,讨论了情商理论以及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知觉、情绪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

第一节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及其特性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三、社会知觉

第二节个性理论及其应用

一、个性极其特征

二、个性理论

三、个性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个性差异与管理

一、气质差异与管理

二、能力差异与管理

三、性格差异与管理

第四节价值观与态度

一、价值观及其分类

二、态度

三、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

第五节情绪、情感与情商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应用

三、情商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教学建议:重点讲清人的行为的特征,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组织学生完成技能实训。

第三章激励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从需要、动机、行为的相互关系出发,讲述了激励的概念及其过程,介绍了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同时介绍了综合激励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激励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及其指导意义,并且讨论了提高激励水平的原则与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激励的含义与机制,掌握激励的主要理论及应用,了解激励的模式及激励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

二、激励的过程

三、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成就需要理论

四、ERG理论

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