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公元 5 世纪—— 14 世纪)

第一节概述

恩格斯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中世纪宗教文学根源于希伯来民族独特的人本意识,完全异于古希腊罗马的人文观念。它强调人的理性对原欲、灵魂对肉体、崇高意志对世俗人性的超越,走向极端之后,蜕变为绝对意志(上帝)对人性的奴役和摧残,人本意识异化为神本意识。中世纪宗教文学中的人性萎缩枯竭,其文学价值微薄。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是世俗文学。

一、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1 、新生的封建国家是民族文学的摇篮。

2 、基督教思想的传播为教会文学奠定了统治地位。

3 、城市的兴起为市民文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中世纪文学的特征

思想特征:

1 、宣言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有极强的渗透力,各类文学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占统治地位的教会文学以宣言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为宗旨;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其创作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世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宗教藩篱。

2 、表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中世纪各民族史诗,描述封建国家的创立,追述开国帝王的不朽功绩,歌颂民族英雄,表现出鲜明的忠君爱国思想和英雄主题。民间谣曲表现绿林好汉的侠义精神,骑士文学宣扬忠君护教思想,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3 、体现反封建、反教会思想。骑士文学描写骑士爱情生活,肯定现世人生的幸福,是对古希腊人本主义世界观的承续,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拨。市民文学中的世俗观念和生活情趣,同样具有较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想。

艺术特征:

1 、表现领域的广阔性:在中世纪,封建国家在形成过程中,融会了古今、东西、宗教世俗种种文化意识。在剧烈裂变整合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萌发了形形色色的思想情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开拓了广阔的表现空间。

2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各民族文学的摇篮,欧洲各国在创建自己民族文学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在教会文学之外,世俗文学以民间文学的形式,焕发出异常活跃的生机,主要有各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等。

3 、表现手法的丰富性:中世纪文学特别是宗教文学以梦幻、隐喻、象征为主要手段,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哲理特点,而世俗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因素较为突出。骑士叙事诗中的心理描写为欧洲小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表现技巧的自觉性:到了中世纪,西方文学进入“文的自觉”阶段,在抒情、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由古典的繁杂,走向洗练和简约。“繁杂”体现思维的原始性、机械性和惯性;“简约”体现思维的自律和节制,表明作家对艺术形式的把握趋于理性。

三、中世纪文学的内容

(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主要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剧等。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神的权威,鼓吹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局限:禁锢鲜活的人性,遏制人的创造力。艺术上,以梦幻、隐喻、象征为主要手法,哲理性强,但说教气味浓厚,公式化、概念化特点明显。

(二)世俗文学

1 、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

早期英雄史诗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集体口头创作,代表作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表现早期部落首领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中期英雄史诗是封建制度确立后的产物,表现主人公忠君、爱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作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泊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王子远征记》等。

民间谣曲以英国的“罗宾汉谣曲”最为著名,塑造了一批以罗宾汉为首的杀富济贫的侠客好汉,表现其侠义行为和反抗精神。

2 、骑士文学(以法国为代表)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特有的文学现象,是骑士制度的产物,代表了中世纪世俗文学的最高成就。其内容主要描写骑士的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主题其一是宣扬“忠君、护教、行侠” 的骑士精神;其二是反对禁欲主义。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3 、市民文学(以法国为代表)

市民文学是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现市民思想愿望的世俗文学。往往通过现实题材表现反封建、反教会主题,以讽刺手法表现市民的智慧和勇气,抨击封建阶级和僧侣阶层的贪婪、暴虐和愚蠢。语言质朴幽默,风格生动活泼。

主要有:(1 )韵文故事。代表作有法国的《驴的遗嘱》和《农民医生》等。(2 )长篇叙事诗。代表市民文学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有法国的《列那狐传奇》和《玫瑰传奇》等。( 3 )抒情诗。以法国的吕特博夫和维庸为代表。( 4 )戏剧。其前身是宗教剧。主要形式有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法国笑剧《巴特兰律师》是其代表。

第二章第二节但丁

一、生平创作概况

1 、历史地位:但丁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先驱,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其思想观念具有二重性。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意大利文版序言》中如是评价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 、生活史:

(1)神奇的精神之恋

但丁的创作与他一次神奇的精神之恋息息相关。但丁9 岁见到贵族少女贝阿德丽采,产生了神秘的精神恋情。18 岁在街上第二次相遇,贝阿德丽采行礼问候,但丁仿佛受到上天的赐福。贝阿德丽采后来嫁给一位银行家,24 岁时死去。这位贵族女子成了但丁一生苦恋的精神偶像和创作动力。

抒情诗集《新生》就是献给贝阿德丽采的恋歌。在《神曲》中,但丁让贝阿德丽采成为天国的圣女,是引导但丁走向天国的精神信仰。

(2 )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有两个对立的党派: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基白林党(支持皇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尔夫党(支持教皇)。但丁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支持贵尔夫党,体现了反封建思想。贵尔夫党执政后,又站在白党立场上,反对教皇干涉内政,体现了他的反教会思想。

(3 )苦难而辉煌的流放生涯

在党派之争中,但丁被判终身流放,没收全部家产。如果返回故乡,将被处以火刑。在流放中,他“几乎乞讨着,差不多走遍了说这种语言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