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自然为实验室,野外资料的重要 性。
2 钻探、物探方法、模拟实验。
3 历史比较法与莱伊尔的现实主义方 法“以今证古”---现在是认识过去的 一把钥匙。用现在的地质作用造成的 现象与地球上保存的地质现象相对比, 探讨过去的地质作用和过程。但不能 简单套用。
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论战: 1.火成论对水成论 郝屯(苏格兰)
第一章 绪 论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二、地质学的特点 三、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四、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地质学基础
张瑞虎 主讲
淮阴师范学院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目 前世界上95%的能源和75%-80%的工 业原料主要取自矿产资源;地质环境 的变化直接影响生物及人类的生长及 生存,也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人们要了解认识地球,就必须研 究地球。
1 对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地球是圆的--现代科学研 究
2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的最新数据
地球是一个中间略鼓两极略扁近似梨形的旋 转椭球体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1 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密度随深度增加而 增大 自由空气异常和布格异常
2 地磁 地磁异常 地磁场产生的原因 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磁场
3 地热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大气圈 1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 2 大气圈的作用(6个方面) (二)水圈 1 组成 2 原生水的来源
3 生物圈的作用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传 播特性和传播速度)
化学组成 上:花岗质层 1 地壳 厚度和结构 康拉德界面
下:玄武质层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花岗质层的不 连续分布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
B 研究地壳结构、构造及其演变规律。如构造地 质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等。
C 研究地球的历史。如古生物、地史学等。
D 研究地质学应用问题。找矿勘探、水文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
E 研究地质方法学问题。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学 等。
F 综合性研究。地质学发展经历着由 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目前正处于新 的联合的过程中。边缘学科、综合性 学科的兴起。
地质学就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地球的科学。
地球的半径有6300多公里。人们只 能直接观察地球表面,现在世界上最 深的钻井仅仅12.6km,这与地球半径 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地下深处的情况 只能靠间接资料推测。
所以,地质学就目前来讲,主要是研 究固体地球最外层,即岩石圈。
1 研究内容: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 历史和演化规律
2 研究任务:地质学对人类社会担负 着两大使命
A 寻找矿产资源。如Au、Ag、Cu、Fe、U、煤、 石油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下水资源
B 环境保护。 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楼房、城镇、水库等工程建设;地 质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源自文库地方性疾病
3 按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分科
A 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其分支学科有;矿物学、 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地内热能 地球旋转能 潮汐能 3 地质作用分类
重力能 太阳辐射能 生物能 内外力作用
对维尔纳AG(德) 2.渐变论与灾变论 莱伊尔(英)
对居维尔(法) 3.活动论与固定论 魏格纳 对德
纳、别洛鸟索夫
四、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球概况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 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A 年常温层的概念
B 地热梯度的概念:即每深100m所增 加的温度单位:℃/100m
平均值:3℃/100m
C 适用范围
D 地热的来源 主要来源放射性元素衰 变 次要来源构造变动或残余热说
富集
地热能
地热资源
E 两条著名的地热带:环太平洋带和地 中海--喜马拉雅带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 球 内 部 圈 层 结 构
地 球 内 部 圈 层 结 构
状态:固态
意义:常导致地壳物质的重新分配和调整, 是引起地壳运动的因素之一
上地幔(包括软流层)
2 地幔
(固态) 下地幔
3 地核
外核 呈液态 主要成分Fe、Ni
内核
第三节 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
一、导致地球不断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 1 地质作用的概念 自然力 2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二、地质学的特点 :
1 时间的悠久性和空间的广阔性 (区域差异)
2 变化的复杂性
3 实用性(实践性)
三、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
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结论 即归纳
地质学的特殊性是其研究对象大 到整个地球,小到元素;地质现象形 成于过去、漫长历史时期改造变化, 带有推测性;地下深处不可直接观察, 推断与假说--演绎 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