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生产力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农业生产力结构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的要素
一、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组成
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力。
为了实现这个任务,我们必须掌握农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规律。
而要掌握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就要从剖析农业生产力结构入手,了解农业生产力由哪些要素组成?各个要素如何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农业生产力系统又是如何运转?
农业生产力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按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层次。
农业生产力要素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或三大种类。
第一层次或第一大类的要素,是构成农业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具体包括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资料和农业劳动对象。
第二层次或第二大类的要素,是组合性要素,它的作用是将各种实体性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具体包括分工与协作、管理与信息。
第三层次或第三大类的要素,是渗透性要素,其作用是渗透到实体性要素和组合性要素之中,使这些要素发挥出更大的效率,具体包括科学、技术和教育。
此外,还有对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发挥重大影响的外部因素。
农业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组成了有机的整体。
二、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构成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直观可见的实体性要素。
1、农业劳动者。
农业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或科技知识)和劳动能力的农业劳动者。
劳动者在农业生产力中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没有劳动者就不可能有农业生产。
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不同,劳动者是具有主观意识、能动的要素,是创造价值的要素。
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者会发生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农业劳动者中体力的重要性日益被智力所取代。
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在古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中,农业劳动者的体力状况在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体力是农业劳动者质量的主要标准。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体力的重要性日益下降。
在近代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中,劳动者的智力状况在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成为衡量农业劳动者质量的主要标准。
二是农业劳动者的数量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商业以及其它行业日益从农业领域分离出来,从而使农业劳动者在全部劳动者中的比重下降,即出现农业劳动者相对下降的客观趋势。
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农业劳动者日益智能化并配备先进的生产资料,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数量不仅相对下降,而且还绝对下降。
农业劳动者的体力作用和数量下降,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在劳动者身上的反映,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农业劳动资料。
农业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也称为劳动手段。
劳动资料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具体就是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要素,包括机械性的生产工具(如各种手工工具和机器)和充当容器的生产工具(如管、桶、罐等)。
其中尤以机械性生产工具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广义的劳动资料包括土地、厂房、仓库、道路、温室、水利设施和其他辅助生产设施。
它们虽不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但离开了它们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其状况如何对农业生产有极为明显的影响。
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演进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所以劳动资料的状况通常成为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正如马克思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
3、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人类劳动加于其上的对象物。
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的现存物,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天然水域中的鱼类、野生动植物、未经开垦的处女地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如种子、苗木、肥料、农药、燃料等等。
劳动对象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对象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对象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对象的种类不断增加,更多的自然物和人工产品作为新的劳动对象纳入农业生产领域;在劳动对象中自然物的比重下降,人类劳动产品的比重增加;农业劳动对象中,用农产品作为劳动对象的比重下降,而用工业品作为劳动对象不断增加。
这种变化都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三、农业生产力的组合性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农业生产力的三种基本要素,但它们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组合性要素的功能就是将各种实体性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所以,它同样是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这种要素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农业生产力的组合性要素,主要表现在分工与协作、管理与信息。
分工是指不同的劳动者(或生产组织)分别完成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或完成同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生产阶段。
协作是指许多劳动者(或生产组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协作有简单协作和分工协作之分,简单协作是没有分工的协作,分工协作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所以分工与协作密不可分。
分工越发达,协作就越密切,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就越高,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效能就越能充分发挥,所以分工协作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随着农业生产企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示出来。
现代农业管理,包括农业企业管理和国家宏观管理,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信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现代社会,离开了信息,社会化大生产和管理将无法进行。
正因为信息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才被称之为信息社会。
四、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主要指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学揭示了客观规律,技术把科学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教育则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并能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
它们之所以称为渗透性要素是因为它们的作用是渗透在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和组合性要素之中的。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更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资料中,使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使生产力跃进到新的高度;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对象中,使劳动对象种类增加、质量提高,从而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者中,使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使劳动者能创造出新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并使它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生产力组合要素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宏观管理、企业管理、信息收集与处理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等应用,正引起农业生产力组合要素的革命性变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然引起对教育与训练的需要。
没有教育与训练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成为空话。
农业教育与训练已日益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要素。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系统
一、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概念
生产力诸要素各有特定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但是,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它们在发挥作用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现实中,生产力是由各要素按一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统一
整体,这就是生产力系统。
农业生产力系统就是农业生产力的统一整体,它反映了在农业生产力中由哪些要素按照什么样的关系组合成一个系统。
关于农业生产力系统,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农业生产力系统是不断变化的。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构成农业生产力的要素也会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果说,传统的农业生产力系统是相对简单直观的系统,那么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力要素发展的规律,更要掌握农业生产力系统运动的规律。
第二,农业生产力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
无论从整个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看,还是从自然界看,农业生产力系统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子系统又发生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可以概称为农业生产力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都作为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制约因素对农业生产力系统发生着重大的作用。
农业生产力系统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如图(见图3-1)所示。
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我们已在第一节中作了阐述,本节将对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结合形式和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二、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
前已指出,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是按一定的关系组合成一个系统的。
这一定的关系构成了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四种基本组合方式,即质态组合、量态组合、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
这四种组合方式,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成。
1、质态组合。
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这种物质属性上的组合就是质态组合。
农业生产力要素的各种不同的质态组合,通常统称为生产力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个产业的相互联系。
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内部的产业分工日益发展,使农业成为包括多种产业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农业各部门发生密切的联系,由此形成了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技术结构是指农业各技术手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各技术手段的比例关系和相互适应性等。
农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农业生产力系统最基本的组合方式,它们的结构状况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2、量态组合。
生产力诸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除了在物质属性上要相互适应外,还必须数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和一定的规模,这种数量比例或规模称之为量态组合。
这种组合有两种
表现形式:一种是生产力要素在形成某种现实生产力时,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
另一种是在某一经济实体内,要形成有效生产力,生产力要素要达到一定的聚集程度,即通常所说的企业规模。
这两种数量关系合适与否,都会影响农业生产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转。
3、空间组合。
生产力诸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然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形成一定的联系状态。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统称为农业生产力布局。
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总是使生产要素向着具有不同优势的地域空间聚集,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出现农业专业化以及地域上的分工与协作。
所以农业生产力系统中不仅包括各产业的子系统,还包括各地区农业产业子系统,而且必须要相互协调。
4、时间组合。
农业生产力各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同时进入运行过程,才能相互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但各要素在运动中存在有多方面的时间差异。
从微观上看,各要素形成的时间不等、进入并停留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不等、生产要素的磨损和补偿的时间也不等,这就要求各个要素在时间上要按一定的顺序先后形成,才能在同一时间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从宏观上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平衡发展等也都有个合理的时序问题。
上述四种基本组合方式,概括地说就形成了结构、规模、布局、时序等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经济问题。
三、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
农业生产力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一个与外界密切关联的开放系统。
所谓开放,就是指农业生产力系统本身同其外部条件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离开了外部条件,农业生产力系统就不可能存在,而且这些外部条件不仅是作为前提条件存在着,它们在运行中还会相互渗透和转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和后果。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共同组成了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自然环境,它们一方面对农业发生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提供了对象型的自然资源。
这种自然资源是农业劳动的对象,是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自然界为农业提供了可直接纳入农业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同时成为一切经过人类加工的劳动对象的物质基础。
自然界除了提供已经成为现实可利用的劳动对象外,还存在将来有可能利用的劳动对象的潜在资源。
由于劳动对象的质量、数量和种类对农业生产力有很大影响,所以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力系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第二,提供了条件型的自然资源。
空气、温度、湿度、光照、雨量、地下水、地势、地形等自然资源属于广义的农业劳动资料,它们是对农业生产力系统有重大影响的自然力。
这种自然力对农业生产力的作用,既有有利部分,也有不利部分。
人们能否利用自然力的有利因素,克服自然力的不利因素,直接关系着生产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效益。
总体上说,自然环境会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状况。
随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力的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影响作用会逐步减小,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自然环境会变得无关紧要。
人们对自然力的驾驭能力是建立在认识和尊重自然环境作用的基础上的,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体与无机环境通过食物链组成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复杂系统。
自从有了农业,生态系统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形成了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既可能改善生态系统,也可能破坏生态系统。
因此,在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环境。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经济环境包含有两大方面。
第一,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力系统是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作为局部,它必然要受整个经济全局的制约。
作为子系统,也必然与其它子系统(如工业生产力系统、第三产业生产力系统等)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它们实际上是互相联结的、交错的,甚至难以严格划清相互之间的界限。
例如食品工业系统,既可看作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实际上它还是工业生产力系统的组成部分。
所以,处理好与各种产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保证农业生产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系统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运行的。
因此,农业中的诸生产关系会在各方面对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发生重大影响。
生产关系或者会推进和改善农业生产力系统,或者会阻碍甚至破坏农业生产力系统。
可以说,这是农业生产力系统更为重要的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但不是社会的全部。
农业生产力系统不仅存在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同时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受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多种社会因素。
它们或者会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力系统,或者通过影响生产关系作用于农业生产力系统。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为了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了解农业生产力的要素,还要了解农业生产力系统及其环境条件。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用来反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通常用下列两大类指标来衡量:
1、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内)生产的农产品总量。
反映农产品生产总量的具体指标又有以下几种:
一是各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如粮食总产量、棉花总产量、肉类总产量……等。
由于各类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各不相同,农产品实物总量是不能相加的,所以实物总量指标将始终独立存在。
二是农业总产值。
为了综合反映农业生产力水平,我国长期以来使用农业总产值指标。
农业总产值采用两种价格计算,一是用当年价格来计算,主要用以反映当年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
二是用可比价格(以一定年代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来计算,主要用以反映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三是农业增加值。
由于总产值指标没有扣除中间消耗而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国际上通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统计中已采用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所以在农业中也采用了按此办法计算的农业增加值指标。
这可以更加准确地综合反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投入产出率。
投入产出率指标反映在农业生产中单位要素投入所得到的产出。
应当指出,投入产出率指标本身是反应要素利用效率的指标,但由于要素利用效率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所以它也可以用来反映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在通常的农业经济分析中,最常用的要素生产率指标有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等指标,它们分别从劳动、土地、资金等投入要素来反映农业的产出。
正如各种农产品实物量指标一样,上述指标都具有各自独立的意义,但难以反映农业生产力的全貌。
所以,采用综合生产率指标(或叫总要素生产率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农业综合生产率=农业总产出/农业总投入。
但由于农业综合生产率的计算十分复杂,国内外对如何综合的看法也不一致,目前还限于在科学研究中应用。
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通常是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映农业生产力水平变动的状况。
在农业经济分析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力已达到的水平,还必须考察它的发展速度,以便分析农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与衡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指标相适应,衡量农业生产力发展速度的指标也可分为两大类:
1、农产品总量增长速度指标。
具体又有以下几种:
一是农业生产指数。
在国际上,通常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农业生产指数来反映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发展速度。
如表3-1。
从表3-1不难看出,8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仍有较大增长,年递增2.3%,其中我国是农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二是农业总产值指数。
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用反映农业生产力综合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从表3-2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很快,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农业增加值指数。
如前所述,农业总产值中有重复计算,而且随着农业要素投入的增加,农业中间消耗的比重加大,所以宜采用农业增加值指标。
在表3-2中,可以比较看出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速度。
2、投入产出率提高速度指标。
具体也可用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综合生产率等指标的提高速度来反映。
三、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意义
发展农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前提条件。
因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农业提供的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增长,意味着国民经济基础的增强。
第二,它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增长的基础。
尽管各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不相同,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三,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仅是农民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且对扩大农村市场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尽管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民家庭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比重会降低,但无论如何农业仍将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第四,它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物质前提。
因为只有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才能把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把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从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