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
浅谈并行工程理论及其应用
浅谈并行工程理论及其应用作者:包显龙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4年第6期包显龙(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武汉4300223)摘要: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竞争不断加剧,各国制作商都面临着市场全球化,制作国际化和产品需求多样化的巨大压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以最短的开发周期生产处令客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运用并行工程的思想,可以代替传统的串行开发模式;同时结合先进的CAD/CAE/CAM/CAPP等技术,有助于提高机械机电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并行工程;经济全球化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4.06.070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工业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国制作商都面临着市场全球化,制作国际化和产品需求多样化的巨大压力;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能使企业生存并发展壮大起来,企业必须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以最短的开发周期生产处令客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从而快速占领市场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创新程度成了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可以结合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的思想,利用先进的CAD/CAE/CAM/CAPP等技术,帮助计算机企业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机械机电企业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最终实现相关企业的持续发展。
1并行工程的概念以及它的本质1.1并行工程的概念并行工程主要是对企业相关产品以及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并行,以实现集成化设计的一种系统方法。
并行工程中需要产品设计人员从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来进行,不仅仅要考虑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生产计划的科学性,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各部门协调工作水平,建立各种有效的信息交流与通信机制,综合考各相关因素的影晌,在设计阶段尽可能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使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具有可造性。
简述并行工程的主要内容
简述并行工程的主要内容并行工程是一种高效的工程管理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分解、资源分配、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现代工程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来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并行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分解项目分解是并行工程的第一步,它是将整个工程分解成若干个可管理的子项目,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和进度控制。
在项目分解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每个子项目的工作量、工期、质量要求和资源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每个子项目都能够顺利地完成。
二、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并行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将可用的资源分配到各个子项目中,以确保每个子项目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每个子项目的资源需求和可用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进度控制进度控制是并行工程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它是对各个子项目的进度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整个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在进度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每个子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要求,以及各个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交叉影响等因素,以确保进度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并行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各种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如技术风险、人员风险、物资风险和环境风险等,以确保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并行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各个子项目之间和各个团队之间进行协作和沟通,以确保整个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团队之间的协作方式和沟通方式,以及各个团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等因素,以确保团队协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六、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并行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各种工程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工程信息的来源和质量,以及各种信息处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以确保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模具制造企业实施并行工程的分析与规划
模具制造企业实施并行工程的分析与规划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模具制造企业如同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而并行工程则是推动这艘巨轮前行的强大引擎。
本文将深入探讨模具制造企业实施并行工程的必要性、优势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规划。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并行工程。
它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设计、制造、装配、检测等,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无缝对接。
这种工作模式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乐手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同时又能与其他乐手和谐配合,共同奏出美妙的旋律。
那么,为什么模具制造企业需要实施并行工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提高产品质量:并行工程能够在设计初期就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后期修改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损失。
这就像是在建房子之前就打好了坚实的地基,确保了房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通过跨部门的紧密合作,可以大大减少沟通成本和等待时间,从而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
这就像是给企业装上了一台高效的发动机,让它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3.降低成本:并行工程有助于减少返工和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就如同为企业节省了一笔可观的开支,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4.提升客户满意度:高质量的产品和快速的交货期能够让客户更加满意,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
这就像是为企业赢得了口碑和信誉,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对模具制造企业实施并行工程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规划:1.建立跨部门团队:组建一个由设计、制造、装配等部门组成的团队,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无阻。
这就像是搭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桥梁,让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和协同作战。
2.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
这就像是绘制一张清晰的地图,让团队成员知道何时何地该做什么。
3.引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利用CAD/CAM等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管理意义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要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就要提高企业素质,推行科学管理。
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其内容极其广泛,从指导员工操作技术到企业计划安排、执行生产调度、确定劳动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与材料供应等项工作,无不以此为依据。
同时,它又决定着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原材料、工具和动力的消耗,工艺管理又决定着新产品研究开发到投入市场商品化的周期。
它对降低消耗,提高效益,降低废品率,提高优质品产值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艺管理工作入手,把企业引上依靠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其影响绝非仅局限于工艺工作范围,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途径。
产品质量优劣、效益高低、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物质利益,关系到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命运和前途.从这两点讲,都应当不断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针对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结合公司“技术创新年"的规划要求,按今年工艺管理工作的工作计划,在今天的质量工作会议上,就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辨证关系做一点探讨,并提几点建议:一、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对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1、工艺技术是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技术保障。
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一般不仅仅是外型尺寸的变化,而是产品性能、功能、结构方面的改进和提高。
因此,对设计、材料、工艺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
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是产品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对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2、工艺水平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当前产品存在的大量质量问题,是由于企业工艺落后造成的,尤其是工艺管理不善和工艺纪律松弛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
在影响质量的诸因素中,其中加工工艺因素能占到40%左右.其他如设备缺陷因素通过以上小实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到工艺管理的重要性,工艺管理工作涉及了产品生产的方方面面,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市场竞争、企业生存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行工程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
并行工程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顾客消费价值和消费结构变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并且对产品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与日俱增。
面对激烈的竞争,汽车行业只有不断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并行工程;汽车;实施1、汽车行业引入并行工程的必要性汽车产品传统的研发模式是由设计部门独立运作,在设计时不去或很少去考虑汽车产品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护性以及产品质量、产品服务等要素。
设计错误往往要在设计后期,甚至在制造或装配阶段才被发现。
这样就形成了设计一制造一修改设计、重新制造的大循环。
开发的产品很少能一次性地投入批量生产,从而使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品质得不到保证。
这种传统的研发模式被人们称之为“串行生产模式”。
只有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把人员、组织、技术、管理和设计制造全过程进行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而通过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发现并行工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实行并行工程的基本原则汽车开发并行工程,就是为将汽车产品快速投入市场,整车企业与配套企业以互利共荣为原则,而采取的从概念设计到产品销售各阶段有关人员共同考虑的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质量、成本、价格和产品开发速度的一体化实施过程。
所以,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实现顾客满意,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
汽车从设计开发到投放市场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国外汽车企业在实施并行工程时,都考虑以下基本原则:2.1以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出发点汽车开发并行工程必须以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基础,否则将得不到用户认可。
凡是汽车开发失败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几点:(1)相关企业未能按用户需求或潜在需求来进行产品开发;(2)共同开发的产品未能达到国际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3)没有总结以往产品共同开发时实施并行工程的经验与教训。
制造现代制造技术之并行工程
制造现代制造技术之并行工程导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制造企业不断寻求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其中,并行工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现代制造技术。
本文将介绍并行工程的概念、优势和应用,并讨论其对制造业的影响。
什么是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一种将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分为多个部分,并同时进行的制造技术。
与传统的串行工程相比,即逐个完成每一步骤,而并行工程的做法是同时进行多个步骤,以加快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
并行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和生产实施。
并行工程的优势并行工程在制造业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速产品开发过程并行工程能够将产品开发过程分为多个子流程,并将这些子流程同时进行,从而加快了产品的开发速度。
不同的专业团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各自的工作,避免了串行工程中一个团队等待另一个团队完成工作的情况。
这样,企业可以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占据市场先机。
提高生产效率并行工程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步骤,并将这些步骤同时进行,使得整个生产过程能够更高效地运行。
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流程优化,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并行工程还可以减少非价值增加的等待时间,从而实现生产能力的最大化利用。
降低产品开发成本采用并行工程可以减少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复设计和试错的风险,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
并行工程还可以提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延期和重新制造的成本。
通过合理的资源规划和流程管理,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并行工程的应用并行工程已经在各个领域的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汽车制造、电子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并行工程的行业。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和生产实施是三个关键阶段。
通过采用并行工程,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车型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完整版)并行工程案例
并行工程已从理论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及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实施并行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
如美国洛克希德 (Lockheed) 导弹与空间公司 (LMSC) 于 1992 年10 月接受了美国国防部 (DOD) 用于“战区高空领域防御” (Thaad) 的新型号导弹开发,该公司的导弹开发一般需要 5 年时间,而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最终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60% 。
具体的实行如下:·改进产品开发流程。
在项目工作的前期, LMSC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 Thaad 开发中的各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优化这些过程和开发过程支持系统。
采用集成化的并行设计方法。
·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
在设计和实验阶段,一些设计、工程变更、试验和实验等数据,所有相关的数据都要进入数据库。
并各应用系统之间必须达到有效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利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辅助并行设计。
LMSC 采用了一个成熟的工程数据管理系统辅助并行化产品开发。
通过支持设计和工程信息及其使用的 7 个基本过程 ( 数据获取、存储、查询、分配、检查和标记、工作流管理及产品配置管理 ) ,来有效地管理它的工程数据。
CE 带来的效益:导弹开发周期由过去的 5 年缩短到 24 个月,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60% 。
大大缩短了设计评审与检查的时间 ( 一般情况下仅需 3h) ,并且提高了检查和设计的质量。
另外,像 Siemens 重型雷达设备也采用并行工程来改进产品质量及缩短开发周期。
其实施有 6 个方面的要求:·建立“一次开发成功”团队和技术中心 ;·开发一种新的设计过程控制工具来跟踪循环中的时间延迟,消除无效的等待时间 ;·引入 IDEF 建模系统,使工程师在建模过程中质疑并改进 ;·过程控制工具。
其软件包含获得每个通过设计中心的设计文件的历史资料以及记录 DCI 的根本原因 ;·采用 1 个在线系统要求对取消 DCI 负责的工程管理员写出详细原因 ;·将产品设计小组和产品测试小组合并为数字小组,并在以后负责开发测试,测试考虑则将成为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并行工程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Th n u r n g n e i gi h w o u t v l p e t eCo c r e t En i e rn t eNe Pr d c n De eo m n
W U i y a Hu — u n ( n e C .Ld Y c B a c ,iz oI 0 0 0 , hn ) J w i o t , U i rn h J h E 3 6 1 C ia i , n g
e tr r e I a c lr t en w p o u t e eo me t p e , h f nn w p o u t ma u a t r gc (e a d i r v ema a e n v l f n e p i . t c ee a et e r d c v lp , e d s o t e r d cs s h d ns e n f cu i y : , n n 1 mp o t n g me t e e eh l o
…一= … l ::一:.… j …j一.’ : :一:= i :… 三:: 兰一一 一: … 一
匿 匿卜匿卜
产品开发周期过长而贻误市场的教训 , 策划应用并行 工程技术组 织管理 J I6 型新型细纱机新产品样 WF 5 2 机试制工作 , 实施过程如下。 1 公司成立以机械设计 、 ) 电气设计 、 产品工艺 、 标 准 化检 查 、 质量检 验 等人 员组 成 的项 目组 , 实行 项 目组 长负责制 , 明晰项 目组成员的责 、 、 , 权 利 充分调动他们 的工 作 积极 性 和创 造 性 , 予项 目组对 设 计 、 赋 工艺 、 质 量、 成本 、 生产等进行全过程控制。 2 通 过深入调查 , 真对各项任务进行 时间分 ) 认 析, 逻辑关 系分析 , 按照并行工程技术编制 J l6 wF 5 2 型细纱机样机试制 网络计划 , 见表 1详细制订新产品 , 开发各阶段 的进度要求 , 明确各责任单位 间的相互配 合关 系 。
并行工程及其应用简介
2.并行工程强调产品的"可生产性'。
3.并行工程强调产品的"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报废性'。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特性可以看出,并行工程强调的是在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其生命周期所有的后续过程:制造、装配、检测、企业的设备能力和人力资源、使用、维修和报废等。
只有在一开始就系统考虑了这些因素,才能减少修改的次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并行工程为了加快产品上市时间,还强调产品开发各环节各活动的并行交叉进行,具体特征如下:1.并行交叉它强调产品设计与工艺过程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采购、生产等各种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2.尽早开始工作正因为强调各活动之间的并行交叉,以及并行工程为了争取时间,所以它强调人们要学会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并行工程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本质特点。
1.并行工程强调面向过程(process-oriented)和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并行工程强调人员要面向整个过程或产品对象,因此它特别强调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设计,还要考虑这种设计的工艺性、可制造性、可生产性、可维修性等等,工艺部门的人也要同样考虑其他过程,设计某个部件时要考虑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配合。
所以整个开发工作都是要着眼于整个过程(process)和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
从串行到并行,是观念的很大转变。
2.并行工程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
并行工程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它并不追求单个部门、局部过程和单个部件的最优,而是追求全局优化,追求产品整体的竞争能力。
对产品而言,这种竞争能力就是由产品的TQCS综合指标交货期(time)、质量(quality)、价格(cost)和服务(service)。
在不同情况下,侧重点不同。
只要达到整体优化和全局目标,并不追求每个部门的工作最优。
因此对整个工作的评价是根据整体优化结果来评价的。
企业产品创新的并行工程
产 品创 新 的并行工 程对 产品创新 的整个 过 程进
行 集 成 的 核 心 , 是 对 过 程 的 调 整 和 面 向过 程 的组 织
工 作 要在 我 们传 统 上认 为信 息 不 完 备 的情 况 下 进
维普资讯
* 价值 与 创新 *
3 产 品创 新 的并 行 工 程 的 特点
3 1 产 品 创 新 的 并 行 工 程 强 调 对 产 品 创 新 的 . 整 个 过 程 进 行 集 成
要 学 会在信 息不完 备情 况下就 开始工 作 。因为根 据 传统 观点 ,人们认 为只 有等到 所有 产品设计 图纸完 成后 ,才 能进行 生产技 术准 备和采 购 ;生产 技术准 备 和采 购完成后 ,才能 进行 生产 。正 因为并 行工程
行。
Hale Waihona Puke 和管 理 。企业 为 了改 善 产 品 创新 的 T S水 平 , QC 对产品创 新实施 并行 工程 ,则需要 对 产品创新 的全 过程进行重 组 。在 目前竞争 激烈 、产 品更新换代 快 的市场条件 下 ,与部 门负责 制相对 应 的产品创新 串 行 模式的缺 陷 已严重 妨碍 了企业 的发展 。在 串行 工 程 中 ,仅 通过 提高产 品创新 各单个 步骤 的效 率已难 以提高 产品创 新的整 体绩 效 ;只有 改进 产 品创 新的 过 程 ,对 产 品创新过 程进 行重组 ,才是 提高产 品创 新绩 效 的最佳方 案 。 从传 统 的 串行 到并行 ,是 观念上 的极大转 变 。 产品创新 的并行 工 程克服 了 串行 模式 的缺陷 ,它强 调产品创 新 人员要 面向产 品创新 的整个 过程 。 以复 杂产品 的创 新 为例 ,首先 ,并行 工程 强调设计 人员 在进行 产品设 计时 一定 要考虑 在 已有 的制造 、装配 和检测 手段 下 ,产品能 否顺利地 制造 、装 配出来 , 而且能 够检 测 ;如果 一个 产品设计 得再 好 ,却不能 方 便地 制造 、装 配 和检测 出来 ,也 就不 能达 到及时
并行工程下企业与供应商关系分析
摘 要 :在 并 行 工程 下 实施 外 包策 略 已成 为 当今 企 业 最 重要 的 策略 之 一 。本 文 通 过 对 并行 工程 下 企 业 与 供 应 商 三 种 合 作 关 系的 论 述 ,指 出 了企 业 若 想 降低 成 本 、提 高质 量 、缩 短 产 品 开发 周期 ,就 应 把 非 棱 心 部 品 外 包给 供 应 商 ,与 他 们 建 立 长期 的 、相 互信 任 的 合 作 关 系 这 种 关 系对 于 企 业 处理 需 求 的不 确 定 性 以及 产 品 的 多 变性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 键 词 :并行 工 程 ;供 应 商 ;合作 关 系 中 图 分 类 号 :F 7 20 文献 标 识 码 :A 程 方 法 , 即原 始 厂先 进 行 详 细 设 计 再 向供 应 商 下 订 单 ,不 仅 浪 费 时 间 而 且 会 提 高 产 品成 本 。 因此 ,现 在 大 多 数 企 业在 产 品 研 发 阶 段 就 明确 指 出让 供 应 商 参 与 进 来 。 由 于供 应 商 在 某 一 领 域 的知 识 和技 能甚 至 比原 始 厂 还 要 强 ,所 以他 们 往 往 能 以低 成 本 生 产 出高 质 量 的产 品 。但 应 清 醒 地 认 若 企 业 与 供 应 商 关 系 处 理 不 当 , 就 可 能 造 成 关 键 技 术 泄 密 、失 去 对 供 应 商 的控 制 等
2 企 业 、供 应 商 关 系分 析
总 结 企 业 与 供 应 商 的 关 系 ,大 致 可 分 三 种 类
型 :招 标 方 式 的合 作 、 两 阶 段 协 议 方 式 以及 相 互 学 习型 关 系 。
组 ,这些 小 组 包 括 来 自设 计 、工 艺 、生 产 技术 、制 造 、采 购 、 市 场 、维 修 等 部 门 的技 术 人 员 ,小组 成
并行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
并行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的推广,各个行业的企业家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企业生产和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据存储量的快速增长,计算机并行工程技术成为了企业管理和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并行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
什么是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指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中,利用并行计算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操作的一种技术。
它是将一个待处理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分别去计算,然后将每个计算结果重新组装起来得到最后的结果。
因此,并行工程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效率。
并行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1. 生产计划制定在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例如各个生产项目的执行进度、生产能力的分析和规划等。
这些数据在传统的单机计算机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十分低效。
而利用并行计算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划分成若干个小数据集,从而实现高速处理和分析。
2. 产品设计和生产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涉及大量的计算和测试操作,如产品的强度分析、材料力学特性分析等。
利用并行计算技术可以将所有的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计算节点进行分布式计算,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析在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过程中,需要对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例如销售数据、货物库存信息等。
此时使用并行计算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析,有效地提高分析准确度和分析精度。
4. 企业资源调度企业资源的调度是企业运营中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企业职工、机器设备、原材料的调配,需要涉及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决策选择。
利用并行计算技术可以对企业资源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算,大大提升了企业资源的运营效率。
结论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并行计算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协同产品设计组(IPT)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协同产品设计组(IPT)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数字化时代的进步就在于复杂产品设计简单化,采用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对零件产品进行数字化加工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协同产品设计组(IPT)可以大大缩短设计与制造的周期,本文主要论述了并行工程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协同产品设计数字化并行工程随着数字化时代制造数据集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繁琐的样板加工过程,我们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对零件产品进行数字化加工。
目前,数字化时代的进步就在于复杂产品设计简单化,为了更好的把握制造数据集的应用,现代技术正逐步进入协同产品设计时代,即IPT(Integarted Product Team),意为协同产品设计组,是并行产品定义阶段所采取的联合设计组织形式。
1 波音的并行工程应用情况波音(Boeing)公司在波音777上全面使用无纸设计制造技术和并行工程的理念,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减少了工程更改,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该成功范例对于全球的航空制造企业都具有非常大的示范作用。
该公司在777项目中实施并行工程理念时,成立了238个集成产品开发团队(IPT),有关产品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在IPT内部协商解决。
由于制造提前介入设计过程,减少了制造返工和工程更改的数量,保证了产品设计制造的一次成功。
2 IPT的组成及分工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IPT就是一个由少量能力互补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这里所有成员被委托以共同的目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法,并相互负责[1]。
从而,完成一项甚至是数项大的生产设计任务。
其中IPT主要有四个基本属性:①承担有限的任务;②由具有多种交叉能力的成员组成,其中包括参与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核心成员组;③具有可定义和可度量的输出;④有唯一的团队领导。
协同产品设计组的建立不仅仅要求上面这四个基本属性的存在。
同样IPT组织规范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成立IPT的动因、团队领导、团队成员及工作过程和方式,以及与成员原来组织单元的关系等。
工业工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工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马鑫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6期摘要:本文以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越发成熟的时代背景为基调,以工业工程的知识体系为指导,对我国制造企业如何运用工业工程优化自身生产管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其中心思想为,强调制造企业应当将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相结合,提升生产的效率与可靠性。
关键词:工业工程制造企业大数据云计算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179-02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经济的走向。
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的转型升级,这正是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
1 工业工程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工业工程的内容包括了一系列先进工业企业的管理技术,是对优秀企业的工业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等各项内容的理论性概括和抽象,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是一种能够指导企业改善工业生产管理的科学理论。
由于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工作,比如日常经营管理涉及到财务、人力资源工作;技术管理则涉及研发、生产线、调度、品控部门等工作;安全管理涉及了安全、劳动保障等。
这些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根据不同的管理学理论,往往会得出侧重点各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原则,而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工业工程的理论是以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为核心内容,进而有机组织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所以对制造企业来说,工业工程这一理论更接“地气”,更能解决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那些“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问题。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必须实现“国际化”,也就是说制造业企业既要与国内企业,也要与外国企业开展交易,如果缺乏“国际化”的话语体系、标准体系,企业之间不可能进行高效沟通。
为此,制造企业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就能顺利地按照国际化的标准,优化自身的文本格式、术语、生产标准,将其渗透至研发、工艺、调度等各环节,使制造企业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能力。
并行工程
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力图使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产(由并行工程的定义,并行工程所面对的是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尤其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早期的产品开发过程)⏹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并行考虑后续阶段的各种因素并行工程强调在产品开发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从概念生成到产品报废整个过程所有的因素,力求做到综合优化设计,最大限度避免设计错误,减少设计更改和反复次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使产品开发一次成功,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摆脱传统的“串行”,强调“并行”并行工程摆脱了传统产品开发模式的“串行”,强调产品开发过程的“并行”。
通过过程的并行和集成优化,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目的。
产品开发过程一般由若干子过程组成,并行工程强调各子过程要尽可能地并行。
⏹强调协同、一体化设计并行工程强调产品及相关过程的一体化设计和协同设计。
“协同”因而也是并行工程的重要特征。
并行工程主张协同、集成和一体化,主张在产品开发过程取消专业部门及由此形成的人为阻隔,从根本上摒弃“抛过墙”式的串行产品开发模式的种种缺陷。
⏹重视客户的需求并行工程重视用户声音,要求在产品开发早期阶段注重用户需求,提倡通过用户对整个产品开发过程的参与,及时发现并避免不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确保最终产品的最佳用户满意度。
⏹突出人的作用,强调人们的协同工作产品开发一是项创造性极强的劳动。
人是整个产品开发的主体。
也就是,产品的开发离不开人的参与,离不开人们的协同工作,因此,必须重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的作用。
⏹并行交叉地进行产品及其有关过程的设计“并行”不仅意味着产品开发过程的并行,而且更重要地意味着产品及相关过程设计的并行。
一个复杂的产品往往需要开发人员共同完成大量的产品及相关过程的设计。
并行工程强调所有这些人员要并行地进行设计。
⏹持续地改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有关过程并行工程强调持续改进产品及相关过程的设计,持续改进产品开发过程。
对于任何一项产品及相关过程的设计,产品生命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并行工程质量管理
并行工程质量管理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变化,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质量管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并行工程质量管理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使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并行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应用以及优势,希望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并行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并行工程质量管理是指在产品或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将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并行进行,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预期质量目标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与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相比,并行工程质量管理更加注重在产品或项目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测试过程中强调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以达到最终产品质量的提升。
三、并行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1. 强调全过程管理:并行工程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作为产品或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在初期的研发和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也会在生产和测试过程中持续进行质量监控,确保生产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2. 强调团队合作:并行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累计合作,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产品或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 强调数据分析:并行工程质量管理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以不断提升产品或项目的质量水平。
4. 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并行工程质量管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确保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能够高度规范,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
四、并行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1. 生产制造行业:在生产制造行业中,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并行工程质量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和测试过程中不断监控和改进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的需求。
2.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求不仅要按时完成,还要按质完成,而并行工程质量管理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DFM并行工程在企业生产线改善的应用
DFM 并行工程在企业 生产线改善的应用周鹤群 汤学花 江志彬(宁波连通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宁波 315200)摘要:本文根据某企业生产线的实际情况,采用设计、工艺、生产协同优化的并行工程,对该企业的某条产品生产线进行详细的分析,基于DFM(面向制造的设计)对生产准备阶段进行设计改善,同时对WPS(焊接工艺规程)进行优化,从而对生产线中存在工时浪费,人员等待等的瓶颈工序进行优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该生产线的焊接工序工位的操作时间,改善生产线平衡现状以降低成本。
关键词:DFM 并行工程;瓶颈;生产线平衡;WPSThe Application of DFM ConcurrentEngineering in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LineZHOU He-qun, TANG Xue-hua, JIANG Zhi-bin (Ningbo Lianto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Ningbo 315200, 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some enterprise production lin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which sees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desig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the article elaborately analyses a certain production line of this enterprise. Based on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design improvement is made in production preparation stage, meanwhile WPS (Welding Process Speculation) is optimized, so the bottleneck processes such as man-hour waste and staff idling are optimized consequently. On the condition of keeping quality, to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 of welding process and position and improv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so as to lower the cost.Keywords: DFM-CE; Bottleneck; Assembly Line Balance; WPS0 引言近年来,我国石化基础制造业发展增速愈发明显,重点大型石化装备研制开发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与各国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减,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赶超势头[1;2]。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快速交付
精益生产如何实现快速交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快速交付产品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客户、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实现高效的生产运作,从而满足客户对快速交付的需求。
那么,精益生产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一、消除浪费浪费是精益生产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浪费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延长生产周期,影响交付速度。
常见的浪费形式包括过度生产、库存积压、等待时间、不必要的运输、过度加工、缺陷产品以及未被充分利用的员工创造力等。
过度生产是指生产的产品数量超过了客户的实际需求。
这不仅会占用资金和存储空间,还可能导致产品过时或质量下降。
精益生产强调按照客户的订单进行准时生产,避免过度生产。
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和空间,并且隐藏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实施精益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准时化(JIT)的库存管理策略,只在需要的时候采购和生产所需的物料和产品,从而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资金周转率。
等待时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或设备因为等待上一道工序完成而闲置的时间。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计划不合理、设备故障、物料供应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设备维护和物料管理,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不必要的运输包括物料在工厂内的多次搬运、长距离运输等。
通过合理布局生产设施、优化物流路径,可以减少运输的次数和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过度加工是指对产品进行了超出客户需求的加工或处理。
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还可能增加产品出现缺陷的风险。
精益生产要求企业只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特性和功能,避免过度加工。
缺陷产品会导致返工和报废,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延长了交付时间。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全员质量控制,可以减少缺陷产品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速度。
未被充分利用的员工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浪费。
精益生产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参与到生产过程的优化中来,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实施并行工程将大幅度提高EMS企业的产能
产品出厂要达到零缺陷的质量指标, 实际上零缺陷 是 目标值, 如按 用户开箱及 格率计算, 应该达到 9%以 9
了达到前后两个阶段的平滑协调, 增加中间结果作修正, 让制造流程更加顺畅、成本更经济 、质量更稳定、产能
和产量均能充分发挥 。
第一, MS供应商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就开始参与, E
技术, 把产品设计和制造各个阶段 中的人、物 、信息和 过程作全面仿真, 以便发现问题和进行修改, 达到产品实
际 投 产时 完满 成功 。
并 行 工程扩 展 到 制造 的全 过程
试看—个中等规模的E 制造车间采取并行工程的 MS
运作情况 。每天生产线启动前 1 分钟左右, 0 零件和材料
害
可能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参与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 E 供应商 的更周到的服务将会获得更 多的订单, E MS O M 对E MS的要求理所当然亦更高。 E 通过 E O M MS供应商 提供的并行工程服务, 既可将整个产品的上市时间缩短, 亦可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 并行工程打破 了传统的按步 就班的串行工程方式。 并行工程的步骤首先把生产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 当 多个阶段 中的若干 内容能同期执行时采用并行工程, 为
维普资讯
实施 并 行 工程 将 大 幅 度 提 高
维普资讯
第四, 大量应用建模和仿真, 为了达到产品的一次投 产成功, 减少反复修改, 对大型的工程需要建立主模型来 实现不同部 门人员的协 同工作, 局部运作需运用仿真 对
并行工程下EMS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质量保证技术
并行工程下EMS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质量保证技术曲国旺上海理工大学【摘要】本文介绍了EMS企业开展并行工程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先进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阶段,和配合并行工程所需要的质量保证技术,可供将进行并行工程新产品开发的企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并行工程EMS新产品开发质量随着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要求的提高及瞬息万变的行业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感受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并行工程的系统方法能够解决企业的需求,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摒弃传统的串行工作模式利用并行工程进行新产品开发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在并行工程系统下保证新产品开发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为什么要开展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E(ConcurrentEngineering)的概念是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IDA(InstituteofDefenseAnalyze)以武器生产为背景,在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于1988年首次系统化地提出的,即“并行工程是企业为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
不同于串行工作模式,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设计伊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并行地进行产品设计及其相关的过程设计。
从而克服了串行工程存在的因质量难以一次满足用户要求而造成开发周期长,研制成本高等缺点。
产品质量保证也有着新的特点,即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而不是只注重最终质量。
各环节的质量保证应并行交叉进行,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
这是因为设计质量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制造质量反应了产品的复合型质量。
并行工程的产生为产品质量控制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并行工程质量理论强调,产品的质量不能靠检验来保证,要在产品开发初期,设计,工艺等有关人员一起借助于相应的工程设计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制造工艺知识和应用工具,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质量因素,共同参与产品及过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行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学号:机设1094-16*名:**指导老师:***2013/4/20[摘要]本文在分析归纳并行工程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其与传统的串行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并通过对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力求展现并行工程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一个应用样本,从而为国内企业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并行工程新产品开发案例分析一、引言传统的新产品开发大多沿用串行工程方法,部门间的沟通和互动不够,从而导致设计改动量非常大,产品开发周期长,新产品开发过程低效而缓慢,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形势迫切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产品开发手段以保证产品开发早期阶段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发成本。
并行工程是对传统产品开发模式的一种根本性改进,是一种新的设计哲理与产品开发技术。
它一开始就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把产品开发活动看成一个整体、集成的过程,组织以产品为核心的多学科跨部门集成产品开发团队来进行产品开发,并通过改进开发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和信息集成,从而使在产品开发过程的早期便能作出的正确的决策,进而达到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并行工程的内涵和特点1.并行工程的内涵。
1988年美国国防部防御分析研究所(IDA)在R338研究报告中给出了并行工程的概念,即“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力图使开发者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概念的形成到产品的报废)中的所有关键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和用户需求)”。
在学术界还存在着各种关于并行工程的定义,如:同时工程、并行设计、生命周期工程、进程驱动设计、工作组方法以及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等。
Mark(1999)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在产品设计早期便应当考虑诸如可制造性、可维护性等问题。
国内学者许维胜、吴启迪等认为并行工程指集成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程行为,使之尽可能地并行而不是顺序地执行;李刚炎指出并行工程是当今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一种设计哲理,是对其工作对象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一种共时性的系统化工作模式;熊光楞等(1996)指出并行工程以CIMS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组成多学科产品开发队伍,改进产品开发流程,利用各种DF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面向某一领域的设计)工具等手段,使产品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能及早考虑下游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并行开发模式就是打破创新过程的不同环节的前后逻辑关系,不同的专业人员(包括设计人员、工艺制造、销售维修、市场营销人员等)组成一个多专业开发组协同工作。
该模式中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或多向的,而不是单向流动,从而使创新过程犹如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保证产品设计阶段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
2.并行工程的特点。
并行工程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其特点在于重视用户的要求,全面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集成管理和控制。
(1)全方位考虑产品。
在并行工程项目中,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协同工作,同时处理新产品的多个方面,并在新产品开发活动中,职责和权利共享,制造部门成员和其他功能成员不会等到产品开发完成才参与进来,而是一直和产品设计师紧密配合完成产品开发和过程处理,故而影响产品设计从而最终使产品具有更好的可生产性及更低的成本。
为了更好地制造新产品、销售新产品、运送新产品及售后服务,并行工程全面考虑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部门等信息需求。
(2)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并行工程中突出了组织和人的因素。
现代客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产品功能越来越多,设计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产品的可装配性,管理者必须建立一套标准流程。
另外,开发过程涉及的学科门类和专业人员也是非常多的,为达到开发过程的整体最优,企业必须更好地发挥并掌握现代先进技术的人的群体协作,组成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和支持团队进行协同工作(指计算机系统、各种软件工具、网络手段与设计工具在一起的支持环境系统等),把产品开发过程看成一个有机系统,消除传统串行模式中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使各部门协调一致,提高团体效益。
并行工程必须要有一个来自公司各部门的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并让战略合作伙伴、重要供应商及客户参与进来。
(3)并行交叉有序。
并行工程作为一种方法,旨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能综合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因素,做出正确决策。
它强调产品设计与工艺工程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采购、生产等各种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并行工程强调各种活动并行交叉、并不是也不可能违反产品开发过程必要的逻辑顺序和规律,不能取消或超越任何一个必经的阶段,而是充分考虑整个产品的各个子模块,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尽量并行交叉进行。
并行设计是并行工程主体,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等系列工具,对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并行而有序的设计,使传统的在生产制造阶段才能发现的问题能够在设计早期得到解决。
(4)尽早开始工作。
正因为强调各活动之间的并行交叉和节省时间,并行工程往往要求人们学会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综上所述,并行工程的本质特征包括:1)强调产品开发设计的并行性,强调产品最终的上市时间;2)强调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紧密合作,权责利结合,有效沟通与协调,尽量确保产品开发的一次性成功;3)强调和战略伙伴、重要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降低产品成本。
三、并行工程对新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1.并行与串行研发过程的比较。
传统串行开发模式或顺序工程模式中,产品设计、回顾、制造、测试等活动是各自独立和串行的(Turino,1992),因此产品设计产生的问题会逐步影响后面活动,使得产品必须反复修改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这样推迟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该模式中设计数据零散分布于开发过程,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数据无法保持一致,数据信息很少进行文档管理,容易丢失,使设计修改更加花费时间,设计者通常不知道成本信息,他们不能有意识地把成本作为设计目标。
并行工程是一种集成系统的方法,设计、制造、测试、售后支持等活动同时进行考虑,使得在产品开发时各种问题尽早地被考虑到,产品设计修改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其与串行工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并行工程把产品开发的各个活动看成是一个整体、集成的过程,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伊始就要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处理的全部因素,并从全局优化的角度出发,对集成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
并行工程的重要目标就是尽可能使产品设计一次性成功(熊光楞,2001)。
四、并行工程在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应用1.公司简介。
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航天遥测产品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企业。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在遥测和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有的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现在明确提出,要在今后5至10年内,建成两个基地:一是中高空气象探测产品的生产基地;二是中近程导弹武器飞行试验遥测产品的研制基地。
公司要为国家中高空参考大气标准的制定、为国家大型航天活动和中近程导弹武器试验提供多层次的保障服务。
2.并行工程在研发项目中的应用。
国家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要求为大型航天发射任务提供技术、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相关配套保障设施及时完善。
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于2007年获得高空气象系统的研制任务,按要求,要在3年之内完成该项目的所有研制工作,达到可随时装备应用的水平。
按国内航天型号研制项目开展的常规做法,要完成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对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来说至少要6年以上的研制周期。
面对这一挑战,又是首次承担系统总体任务的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立即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最终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50%,按要求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目标。
该项目是一个综合火箭推进技术、高空分离技术、高空探测技术和地面雷达接收处理技术等多领域多专业的系统工程。
对于此前只从事配套研制生产根本没有集成研究经验的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来说,之所以最终能在比常规做法缩短一半多周期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研制工作的关键,是因为采用了并行工程方法,即公司所称的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
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将IPD应用于项目研制中,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接到研制项目后,公司对原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式进行了大胆变革,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施并行工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展开分析:(1)及时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顾问组。
接到项目后,公司立即动员各方力量,聘请了航天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高空气象探测和航天系统工程指挥等领域的离退休老专家做顾问,专门成立一个3人顾问小组。
请这些顾问定期到公司开展相关专业的信息传递和专题讲座,让全公司有关人员尽可能多了解、掌握关于该项目的各专业领域的信息,特别是国内外有关类似系统研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此举使公司的研制工作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与公司此前开发新项目所进行的烦杂的事前调研、论证相比,避免了许多盲目的调研和信息收集工作,大大节省了项目正式起动前的准备时间,也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2)组织集成产品研制队伍。
在项目中,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用并行的集成化产品开发方法(IPD),根据项目需要,从公司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建立了5个研制小组,共同组成项目研制团队,各个小组分头负责研制本小组的分项目。
这种多学科开发小组之间的相互渗透,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设计和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返工现象。
这种方法最直接的结果是缩短了项目的开发周期,加快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进度,并成功地将设计基本单元集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3)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
公司为项目的研制专门升级了公司内部的局域网,安装了多个工程设计和制造应用软件,包括Autocad和Pro/E以及各种Formtek的软件模块。
这些模块支持过程控制和应用通信,以及文件索引、注释、浏览、划线、扫描、绘图、格式转换和打印等功能。
为了实现并行化产品开发,各应用系统之间必须达到有效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数据转换程序对于支持异构平台和应用软件非常重要。
工程图样是以以光栅版本形式分发的,以保证该图样可以进行网上的检查和评审。
各种文件格式之间的有效转换,保证了文件在应用层的交换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