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土区主要作物对农业资源利用率评价
东北黑土地有多肥沃就有多脆弱
东北黑土地有多肥沃就有多脆弱▲东北黑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供图/图虫创意在我国东北那旮瘩,有一片举世闻名的“黑土地”。
这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10,粮食产量却占到全国的1/4,其中外调粮食占全国的1/3。
换句话说,中国人吃的三碗饭,其中一碗就来自东北。
不仅粮食产量大,而且好吃,很多人爱吃的五常大米便产自位于黑土地核心区的黑龙江省五常市。
▲黑土地上,拖拉机正在进行春耕。
供图/图虫创意都知道黑土地是块宝,然而这块宝是如何炼成的?宝贵背后,它又有多么脆弱的一面?土壤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各地自然与人文景观差异很大,土壤的颜色也不甘平庸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南方的土偏红,中部的土偏黄,东北的土偏黑。
古人对此似乎早有察觉,在明代修建的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内,就摆放着寓意华夏疆土的五色土——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
图源/网络随着科学研究不断细致深入,我国土壤的颜色被分为更多种类,包括黑色、红色、黄色、砖红色、紫色、棕色、黄棕色和灰白色等等。
并且土壤五颜六色的秘密也被揭示出来,原来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物质在“作怪”。
▲五颜六色的土壤。
图源/网络腐殖质是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碎渣,被微生物分解形成的一类黑乎乎的胶状物质。
它虽然其貌不扬,却内涵丰富,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堪称“天然培养基”。
腐殖质之所以显得黑乎乎,是因为含有较多棕色的胡敏酸和黑色的胡敏素。
因此,当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越多时,颜色也会显得越发偏深发黑。
▲各种动植物残骸形成的腐殖质,营养丰富,常用于制作盆栽。
图源/网络当腐殖质给土壤颜色的深浅定下基调后,矿物质就开始登场给土壤“调色”了。
土壤颜色偏红或者棕红,是因为含有的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赤铁矿含量较高;土壤呈黄色,是因为含有的以水合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针铁矿含量较高;土壤颜色偏白,是因为含有的盐分比如钠盐、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等较多;在四川盆地,土壤颜色偏紫,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多由紫色砂岩、页岩风化物形成。
黑土基本特征及合理利用
黑土基本特征及合理利用众所周知,我们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有着一个美丽名字“北大仓”。
据统计,中国“粮仓”黑龙江省近年来不断强化耕地保护。
据最新的黑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至2008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为1191.72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1600公顷,折合亩数为2.4万亩。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年生产能力现已达到400亿公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超过70%。
近年来,这个省立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立了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大耕保”理念,全力坚守耕地“红线”。
黑龙江省政府每年都与各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耕地保护责任。
省国土资源厅还出台了《关于落实占用耕地补充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了省、市、县三级耕地储备库建设。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的工作人员说,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是全省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
通过对未利用地、废弃地或对原有耕地进行集约化整理,实现全省耕地面积的增加。
按照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省耕地总量将不少于117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继续保持在85%以上。
总而言之,黑龙江的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提供的产量为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说道农业的发展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我们黑龙江省独有的土壤黑土地。
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
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
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红壤、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
什么是黑土?黑土,就是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林。
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200年至400年,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以至于可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浅析东北黑土资源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浅析东北黑土资源存在的问题与保护措施张宝库[摘要]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土壤资源.东北黑土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具有肥力高、结构良好、质地疏松、适宜农耕、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特点。
为加强黑土保护和治理,依据多年研究成果,着重阐明了黑土的现状、退化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下降、黑土耕层变薄、土壤养分库容偏低。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制定黑土资源保护中长期规划.建立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制定法律法规,启动国家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设立黑土保护利用试验示范区,同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以东北为主体的黑土资源保护与战略发展。
[关键词]东北黑土;问题;保护措施1 东北黑土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1 种植结构单一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大豆重迎茬使根部病虫害严重。
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养分的单一消耗,导致根际环境恶化,有害微生物增加,加剧了重迎茬大豆的减产。
同时由于根的活力下降,土壤酶的变化,使根的吸收能力降低,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致使大豆生育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1.2水土流失加剧黑土区由于季节性冻融作用和漫川漫岗的地形地貌特点,开垦后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典型黑土区地形多为地势平坦的波状平原和台地低丘区,坡度虽缓,但坡长较长,一般为500~2000 m。
由于该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加之集雨面积大,故径流集中,冲刷能力大,水蚀严重,春季土壤解冻时,表层土壤疏松,容易被积雪融化的融雪径流冲刷,促进侵蚀沟的蔓延与发展。
水蚀主要发生在坡状耕地上,占80%左右。
黑土由于质地松散,加之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每年4—5月正值黑土区干旱大风期再加之人类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剧了黑土区的水土流失。
1.3 土壤有机质下降黑土是我国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开垦前,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达8%~10%;据测算、开垦20 a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下降l/3;开垦40 a的有机质下降1/2左右;开垦70~80 a的有机质下降2/3左右,下降趋势显著。
黑土练习题
黑土练习题一、选择题A. 黄淮海平原B. 东北平原C. 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2. 黑土的土壤质地特点是什么?A. 砂质B. 黏质C. 壤质D. 砾质3. 黑土的肥力特点是什么?A. 肥力低B. 肥力中等C. 肥力高D. 肥力不稳定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蔬菜5. 黑土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是什么?A. 粮食生产B. 经济作物生产C. 畜牧业D. 林业二、填空题6. 黑土是我国__________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8. 黑土的土壤质地以__________为主。
9. 黑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10. 黑土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1.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类型。
()12. 黑土地区的农业发展应以粮食生产为主。
()13. 黑土的肥力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4. 黑土地区的植被类型单一,主要以草原为主。
()15. 黑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四、简答题16. 简述黑土的形成过程。
17. 简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18. 简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 简述黑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 简述黑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五、论述题21.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2.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24.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25.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六、匹配题A. 黑土厚度B. 黑土肥力C. 黑土质地D. 黑土分布E. 黑土植被1. 一般在3050厘米2. 高,适合多种作物生长3. 以壤质为主4.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5. 主要为草甸草原A. 水稻B. 玉米C. 大豆D. 小麦E. 蔬菜1. 需要充足的水分2.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3. 适合在湿润气候下种植4. 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七、改错题28. 黑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炎热,适合发展畜牧业。
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标准
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标准
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土壤类型而异。
一般来说,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较高,可以达到3%以上,有的地区甚至可以达到20%或30%以上。
不过,具体的有机质含量标准还需要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覆盖等因素。
在东北地区,黑土地是非常适合农业耕作的土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都能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机勃勃地生长。
总之,了解和掌握东北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需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农业专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松嫩平原黑土区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评价”项目实施启动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松嫩平原黑土区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评价”项目实施启动会议在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年(卷),期】2024()4
【摘要】4月1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简称“资划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松嫩平
原黑土区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评价”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资划所所长吴文斌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刘蓉蓉、中国农村
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童玉娥分别代表中国农科院项目管理部门和《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专项管理部门致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科院重大任务局、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用户代表发表参会发言。
【总页数】1页(P51-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实施动员会在京召开
2.“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矿山安全生产物联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
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建筑牵头项目实施方案论证
会在京召开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物干旱高低温灾害预警预测与防控技术
研发及集成示范”子课题“东北玉米水稻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警预测研究”项目
启动暨专家咨询会在哈召开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2018年度会议在京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92-96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2767.2023.12.0092匡恩俊,张久明,姬景江,等.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92-96.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匡恩俊1,张久明1,姬景红1,王庆毅2,袁佳慧1,朱莹雪1,郝小雨1,孙 磊1(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2.北方分公司嫩江中储粮科技园区,黑龙江嫩江150056)摘要: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 稳压器 和 压舱石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㊂为科学保护黑土地㊁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 变薄㊁变瘦㊁变硬 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㊁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㊁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㊂关键词:黑土;保护利用;土壤质量;土壤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收稿日期:2023-08-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 项目(C X 23G G 08,HN K 2019C X 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 F D 1500202,2021Y F D 1500204);农业农村部资助项目 国家大豆产业体系 (C A R S -0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1J C Q N 004);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 Z K Y F 2023-1-B 006)㊂第一作者:匡恩俊(1982-),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土壤改良与培肥研究㊂E -m a i l :k u a n g e n j u n 2002@163.c o m ㊂通信作者:张久明(1980-),男,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㊂E -m a i l :z jm _8049@163.c o m ㊂ 黑土是有黑色或暗黑色的腐殖质层的土壤,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较高的土壤肥力,适合农作物生长[1-4]㊂东北黑土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分明,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广阔,适宜农耕,机械化程度较高[5-6],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国粮食总产的1/4㊁输出商品粮的1/3都源于此地[7-9]㊂黑土区的优势作物主要有玉米㊁水稻㊁大豆,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1%㊁19%和56%[10],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 稳压器 和 压舱石 ,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11-13]㊂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耕作措施㊁过量施肥及用养不协调,东北黑土质量呈现退化趋势,低产㊁障碍现象日渐严重,主要表现为黑土层变薄㊁耕作层变浅㊁土壤板结㊁土壤养分失衡㊁土壤酸化等问题[14-15]㊂东北黑土的 变薄㊁变瘦㊁变硬 ,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展黑土保护与利用尤为重要[16-17]㊂前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黑土地利用及保护措施㊂汪景宽等[6]指出,东北黑土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㊁中低产田占比较高㊁农田基础设施不足等制约了黑土产能的提升和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㊂徐英德等[15]按照东北黑土区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特征,将东北黑土地分为6个基本类型区,分析其气候类型㊁地理分布㊁土壤性质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应提出适用的保护利用模式㊂韩晓增等[7]分析了黑土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㊁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和土壤环境状况,从政府引导㊁科技支撑㊁强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㊂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新时代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剖析黑土利用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黑土保护实施举措,并提出了东北黑土保护利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科学地保护黑土地㊁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㊂1 黑土资源利用现状1.1 黑土农作物类型丰富黑土地物产丰富㊁农作物类型多样:粮食作物包括玉米㊁水稻㊁小麦㊁豆类(大豆㊁绿豆㊁红小豆)㊁谷子㊁高粱㊁薯类(马铃薯㊁红薯)等;经济作物包括油料(油菜㊁葵花㊁白瓜籽)㊁甜菜㊁亚麻㊁药材(人参㊁甘草㊁枸杞㊁龙胆草㊁月苋草㊁万寿菊㊁甜叶菊等)㊁烟叶和饲料等;蔬菜包括白菜㊁黄瓜㊁萝卜㊁辣椒㊁大葱㊁番茄㊁娃娃菜㊁结球甘蓝㊁麻椒㊁茄子㊁油豆角和食用菌(黑木耳㊁滑菇㊁平菇㊁香菇)等;瓜果类包括苹果㊁犁㊁葡萄㊁西瓜㊁甜瓜㊁李子㊁沙果㊁杏和菇娘等㊂1.2 黑土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较高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201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 阶梯状 上升趋势(图1a),其中1990-2004年稳中有升,2004年开始迅速增加,2005年较上一年提高17.4%;2005-2008年缓慢上升,之后又迅速上升,2009年较2005年提2912期 匡恩俊等: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高22.5%,从2009年开始趋于稳定㊂30年来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较快,2019年达到1477.0万h m 2,较1990年提高72.6%,年均增加21.4万h m 2㊂从不同作物来看,1990-2019年粮食作物(玉米㊁水稻㊁小麦㊁豆类㊁谷子㊁高粱㊁薯类)播种面积增长较快,其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基本一致㊂经济作物(油料㊁甜菜㊁麻类㊁药材㊁烟叶㊁饲料)和蔬菜瓜果类作物播种面积表现为 抛物线 变化趋势㊂从农作物占比来看(图1b ),粮食作物产量最高,占85.7%~97.0%,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类作物占比较低㊂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受国家相关政策调控㊁农产品市场价格浮动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㊂除个别年份波动较大外,黑龙江省农作物总产量变化趋势与总播种面积变化总体一致,3大类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与对应播种面积变化基本一致㊂201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产量为8357.0万t ,较1990年提高130.4%,年均增加163.0万t,其中粮食作物增长较快,较1990年提高227.1%,年均增加180.0万t;经济作物产量下降趋势明显,较1990年下降90.2%,年均下降22.0万t;蔬菜瓜果类作物略有回升,较1990年增加23.0%,年均增加5.0万t㊂黑龙江省农作物产量变化受气候条件㊁种植面积㊁作物单产㊁田间管理(品种㊁施肥㊁植保㊁栽培)等因素影响㊂图1 1990-2019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2 黑土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黑土变瘦黑土开垦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8%~10%,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每10年下降0.6~1.4g ㊃k g-1[14]㊂有机质含量降低直接导致黑土肥力变差,农业生产中为维持作物高产对肥料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化肥越施越多,地越 喂 越 瘦[18]㊂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1980年)相比,2011年东北典型黑土区海伦㊁双城㊁公主岭3个县(市)3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下降了0.68,0.18和1.05k g㊃m -2,土壤碳储量分别下降了2.3ˑ109,5.0ˑ108和1.8ˑ109k g [19]㊂王世豪等[20]比较1980年代(1980s)‘中国土种志“和2010年代(2010s)‘中国土系志“土壤样点的土壤剖面属性变化,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31.0%,其中棕壤㊁暗棕壤和黑钙土降幅分别为35.4%㊁33.8%和26.0%㊂土壤中损失的碳经过微生物分解,以C O 2的形式从土壤中释放到大气中,大气中C O 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影响气候变化,使土壤从 碳汇 转为 碳源 ㊂2.2 黑土变薄黑土流失的途径主要有水蚀㊁冻融交替㊁风蚀㊂第一,黑土区典型地形特征为地势平坦的波状平原和低丘台地,气候雨热同期,夏秋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量大易产生地表径流,冲刷地表导致黑土流失;第二,春季表层土壤先解冻变疏松,有坡的耕地土壤容易被融雪后径流冲刷携出;第三,黑土区每年4月-5月正值干旱大风,此时黑土由于质地松散且地表没有作物覆盖,易产生风蚀导致黑土流失㊂可见,自然因素和人为高强度利用的双重作用导致黑土层变薄㊂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土壤耕层厚度10.0~25.0c m ,耕层平均厚度18.7c m ;黑龙江农垦地区土壤耕层厚度14.0~42.0c m ,耕层平均厚度25.2c m ;吉林省39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19.5c m ,辽宁省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25.4c m ,内蒙古东四盟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22.0c m [14],黑土层厚度以年均降低0.1~0.5c m 的速度越来越薄 [18]㊂据测算,黑土地区现有的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消失[6]㊂2.3 黑土变硬不合理的机械化耕作造成地表压实,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现象㊁田间作业时机械行进阻力增加㊁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变差㊂调查显示,大部分黑土区机械翻耕深度低于20c m ,且受农用机械长期作业碾压㊁径流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因素共同作用,耕地犁底层上移加厚,土壤容重增加导致土壤硬化㊁板结[18]㊂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目前黑土区耕层容重由1.08~1.15g ㊃c m -3增加到1.21~1.27g ㊃c m -3[21]㊂研究表明,开垦20,40和80年的黑土表层土壤容重分别增加7.6%㊁34.2%和59.5%,总孔隙度分别下降1.9%㊁13.2%和22.7%,田间持水量分别下降10.7%㊁27.4%和53.9%,上述3项土壤物理性质与开垦年限密切相关[18]㊂韩晓增等[22]也发现,开垦40年后的黑土土壤容重由0.79g ㊃c m -3上升到1.06g ㊃c m -3,总孔隙度由69.7%下降到58.9%,开垦100年后土壤孔隙度下降到51.3%,土壤田间持水量由57.7%下降到41.9%㊂2.4 黑土微生物多样性变差长期种植结构单一和作物连作导致黑土地土壤养分失衡㊁板结㊁病虫害危害程度加剧,土壤微生物区系紊乱,代谢功能变弱,土体原始生境遭到破坏,导致土传病害时有发生[23]㊂以大豆为例,重迎茬的种植方式导致大豆根系分泌物㊁根茬脱落物和腐解物㊁根际微生物产生改变,导致根际环境恶化,有害微生物比例上升,根部病虫害严重,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致使大豆生育不良而减产和品质变劣[14]㊂2.5 土壤酸化日趋严重施氮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㊂施入土壤中的氮肥水解为N H +4,之后N H +4转化为N O -3,产生的H +与土壤盐基离子交换,尤其是C a2+不断淋失后导致土壤酸化[24]㊂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30多年来,黑龙江省㊁辽宁省土壤p H 平均降幅超过了0.5个单位,吉林省土壤p H 降幅为0.2~0.5[25]㊂统计显示,黑土区土壤p H 在5.5~6.5的耕地占46.89%,其中黑龙江省占本区域耕地面积54.90%,农垦总局占75.42%,都存在明显的酸化趋势;不同土壤类型也存在一定程度酸化现象,黑土p H 均为5.98,暗棕壤p H 为5.91,棕壤p H 为6.26,草甸土p H 为6.7,白浆土p H 为5.84,水稻土p H 为6.32[6]㊂黑土酸化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草甸黑土和白浆化黑土地带,同时由于较强的土壤酸性活化了土壤重金属(P b ㊁C r ㊁C d)元素,导致其毒性也会相应增加[23]㊂基于2005-2013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吉林省各种土壤类型的p H 相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出现了土壤酸化趋势,黑土下降约0.5个单位,酸化程度较大的草甸土和水稻土分别下降了1.4和1.6个单位,白浆土下降0.1个单位[26]㊂3 黑土保护的相关举措党中央㊁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㊂习近平总书记就黑土保护工作多次做出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这些批示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的高度重视和对农业绿色生产㊁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27]㊂黑土地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㊂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辽宁省2023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黑土地保护的指导办法㊁技术模式和保障措施㊂第二,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㊂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 以来东北四省(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99.00万h m2,其中典型黑土区达到582.33万h m 2,农田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推动耕地质量进一步提升,夯实粮食安全基础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将黑土地保护放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章节中,凸显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㊂第三,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㊂国家相关部委会同东北四省(区)人民政府,积极探索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㊂2022年8月,我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㊂2018年,率先颁布实施了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㊂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陆续出台了‘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4912期 匡恩俊等: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例“‘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办法“‘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保养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㊂第四,科技创新支撑黑土地保护㊂东北四省(区)积极探索工程与生物㊁农机与农艺㊁种养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形成了 梨树模式 龙江模式中南模式 三江模式 等10种黑土地综合治理模式㊂4 黑土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4.1 强化政府统筹管理职能4.1.1 强化统筹职能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工作,强化领导㊁组织㊁协调和监督管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制定有针对性的黑土地保护政策㊂建议设置省级黑土地保护办公室,抽调农业㊁国土资源㊁环境保护㊁水利㊁发展改革㊁人社㊁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办公,进一步设置市㊁县级黑土保护利用办公室,实现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㊂4.1.2 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的生态区和耕作制度,制定针对性强㊁轻简化㊁能落地的黑土保护利用政策;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 四位一体 运行机制,激发黑土保护内生动力㊂4.1.3 建立黑土地保护问责机制 参照‘黑土地保护法“和省级黑土保护条例,对于在黑土保护利用工作中不作为㊁慢作为㊁乱作为的组织和个人,有责必问㊁问责必严㊂4.2 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4.2.1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和政策支持 设置稳定的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资金,对于黑土地保护利用完成效果好的主体或个人,给予优先补贴和奖励,例如测土配方施肥㊁化肥减施㊁肥料增效㊁秸秆还田㊁有机替代㊁科学轮作㊁机械施肥等㊂在国家㊁地方科研项目方面,设立黑土保护利用国家级重大专项㊁地方黑土保护利用重点专项㊁揭榜挂帅项目㊁青年科学家项目㊁长期试验监测项目等,建立长期有效的经费支持和管理制度㊂对于黑土保护利用中有重大资金投入的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㊁农田水利建设修缮㊁高效绿色智能农业设备采购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㊂4.2.2 多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 对市场资本参与的保护黑土工作,从政策㊁税收㊁环保等方面多元化支持,发挥市场的灵活作用㊂对于黑土保护利用中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或个人,加强补贴和奖励,发挥激励作用㊂引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㊁兴修水利设施㊁秸秆综合利用㊁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出台多元化优惠政策奖励实施主体,从申请贷款㊁申请项目㊁减免税收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㊂4.3 强化科技支撑4.3.1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从机制上明确黑土地退化与黑土培育的驱动作用,破解 利用 与 保护 的难题㊂科研机构加强研发,深入分析黑土质量退化㊁养分失衡㊁低产障碍㊁活性降低等问题,破解黑土地 变薄㊁变瘦㊁变硬 的内在机制,开展黑土培育㊁化肥减施增效㊁秸秆肥料化利用㊁有机替代技术及配套机械研发㊁用养结合循环农业等技术攻关,持续提升黑土耕地地力㊂4.3.2 推进集成创新 结合优良品种㊁绿色化肥农药㊁高效栽培模式等开展智慧农作模式攻关,创新集成一批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㊂选取一批基地完善㊁设备优良㊁人员齐整㊁管理到位的典型农场㊁合作社或者种植大户,进行黑土保护利用模式组装,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㊂4.3.3 加强黑土保护平台建设 积极组建国家和区域 黑土保护重点实验室 黑土保护利用创新团队 ,打造黑土保护利用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平台,积极发挥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黑土研究院 的纽带作用,加强与世界黑土国家的人才和项目合作交流,多方面促进世界黑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㊂4.4 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宣传标语㊁微信㊁悬挂条幅㊁发放宣传单㊁专家授课㊁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㊁设立黑土保护示范区和典型示范户等手段,扩大宣传覆盖范围,结合入户咨询解答,围绕禁止乱占耕地㊁杜绝黑土地破坏违法行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等方面普及黑土地保护知识㊂通过每年12月5日的 世界土壤日 以及地方宣传活动如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 等,引导群众积极关注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导可持续保护和利用黑土资源㊂积极打造黑土地保护先进集体,培养和表彰先进个人,提升基层群众保护黑土地的热情,营造保护好㊁利用好黑土地的浓厚社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黑土地保护的意识,保护 耕地中的大熊猫㊂参考文献:[1] 李保国,刘忠,黄峰,等.巩固黑土地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84-1193.[2] 葛全胜,王介勇,朱会义.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㊁主要路径及政策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75-1183.59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3] 魏丹,蔡姗姗,王伟,等.黑土肥力与大豆产量及品质的通径分析[J ].大豆科学,2021,40(1):89-97.[4] 郝小雨.黑土区秸秆还田的改土培肥及增产效应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12):83-88.[5] 魏丹,李世润,辛洪生,等.南美黑土保护措施解析与中国黑土可持续利用路径[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5):1-5.[6] 汪景宽,徐香茹,裴久渤,等.东北黑土地区耕地质量现状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土壤通报,2021,52(3):695-701.[7] 韩晓增,邹文秀.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与肥力提升的成效与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2):206-212.[8] 韩晓增,邹文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J ].土壤学报,2021,58(6):1341-1358.[9] 张兴义,刘晓冰.中国黑土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340-344.[10] 中国科学院.东北黑土地白皮书发布会:东北地区黑土地白皮书(2020)[M ].北京:中国科学院,2021.[11] 姜明,文亚,孙命,等.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科技战略思考与实施路径:中国科学院 黑土粮仓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46-1154.[12] 隋鹏祥,罗洋,郑洪兵,等.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3,34(7):1853-1861.[13] 刘洪彬,高嘉鞠,吴梦瑶,等.东北三省黑土区耕地数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4):444-453.[14] 魏丹,匡恩俊,迟凤琴,等.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58-161.[15] 徐英德,裴久渤,李双异,等.东北黑土地不同类型区主要特征及保护利用对策[J ].土壤通报,2023,54(2):495-504.[16]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黑土保护利用课题组.加强黑土保护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奋斗,2023(2):58-61.[17] 杜国明,马辰.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保护对策研究[J ].奋斗,2021(16):23-24.[18] 马常宝,王慧颖.国内外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与方向研究[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11):7-11.[19] 杲广文,汪景宽,李双异,等.30年来东北主要黑土区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动态变化研究[J ].土壤通报,2015,46(4):774-780.[20] 王世豪,徐新良,黄麟,等.1980s -2010s 东北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23,34(4):865-875.[21] 张志华,刘亚军.梨树县保护黑土地的做法与建议[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2):383.[22] 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等.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2996-3002.[23] 梁爱珍,李禄军,祝惠.科技创新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齐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用好养好黑土地的对策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5):557-564.[24] 王继红,王洋,于洪波.吉林玉米带黑土酸化与有机质稳定性关系[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6):657-664.[25] 杨帆,贾伟,杨宁,等.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 H 变化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7):1213-1227.[26] 王寅,张馨月,高强,等.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p H 的时空变化特征[J ].土壤通报,2017,48(2):387-391.[27] 王志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保护利用黑土地中的关键支撑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27-1132.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E x i s t i n g Pr o b l e m s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S t r a t e gi e s o fB l a c kL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K U A N GE n j u n 1,Z H A N GJ i u m i n g 1,J IJ i n g h o n g 1,W A N G Q i n g y i 2,Y U A NJ i a h u i 1,Z H U Y i n g x u e 1,H A OX i a o yu 1,S U NL e i 1(1.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B l a c kS o i l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L a b o r a t o r y o fB l a c kS o i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M i n i s t r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R u r a lA r e a s ,H a r b i n150086,C h i n a ;2.N e n j i a n g No r t hB r a n c h ,C h i n a G r a i nR e s e r v e s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P a r k ,N e n j i a n g 15005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l a c ks o i l i st h e"pr e s s u r i z e r "a n d"b a l l a s ts t o n e "o f g r 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i n C h i n a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i m p o r t a n t s u p p o r t f o r e n s u r i n g n a t i o n a l f o o d s e c u r i t y .I no r d e r t o 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p r o t e c t b l a c k s o i l ,i m p r o v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b l a c ks o i l a r a b l e l a n d ,a n d p r o m o t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e do n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b l a c ks o i l ,c l a r i f i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b l a c ks o i l r e s o u r c e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a l yz e d t h e q u a l i t y d e g r a d a t i o n s t a t u s o ft h i n n i n g ,t h i n n i n g a n d h a r d e n i n g of b l a c k s o i l i nN o r t h e a s t C h i n a ,a n d s o r t e d o u t t h e p o l i c yp l a n s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r eg u l a t i o n so fb l a c k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f r o mth r e ea s p e c t s ,s ci e n t i f i c p l a n n i n g o f b l a c k 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b l a c k 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 p r oj e c t ,a n d s t e a d yp r o m o t i o no f b l a ck s o il p r o t e c t i o n l e g i s l a t i o n .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f r o mt h e a s p e c t s o f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h e g o v e r n m e n t 's o 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 g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s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f i n a n c i a l a n d p o l i c y s u p p o r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u p p o r t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p u b l i c i t y an d g u i d a n c e .K e yw o r d s :b l a c k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s o i l q u a l i t y ;s o i ld e g r a d a t i o n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gr i c u l t u r e 69。
黑龙江省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龙江模式”
252021年4月总第311期封面专题COVER TOPIC食安全就有了坚实基础。
黑龙江的黑土地面积占我国黑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县域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成果,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黑龙江省1.56亿亩。
黑龙省耕地面积2.39亿亩,是吉林省的2.75倍,是辽宁的3.19倍,是两省之和的1.48倍。
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东北,东北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承担了国家黑土地保护总面积的60%,比吉林省和辽宁省两省的耕地面积总和还多。
根据《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中对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面积和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东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曾深情叮嘱“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黑土地是东北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石,保护和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强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省在东北黑土地保护中的重要性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
多年来,东北黑土区受水蚀、风蚀与冻融侵蚀等因素影响,造成部分坡耕地黑土层变薄,地力水平下降。
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稳步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国家粮文/韩晓增 邹文秀 严君 陆欣春 陈旭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马云桥 郭玉华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黑龙江省打造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龙江模式”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后的秸秆覆盖状态耕地质量的要求,到2030年,黑龙江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实施黑土地保护面积1.48亿亩,占总的保护面积的59.2%,通过修复治理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产能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到2030年,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一个等级(别)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2克/千克以上,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持续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改善黑土区生态环境。
关于嫩江县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
现代农业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1期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全县幅员面积1.51万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47个行政村,驻有中储粮北方公司、农垦九三管理局及其10个国营农场。
县域内耕地面积1200万亩,其中县属耕地647万亩。
嫩江县是农业大县,是全国重要的小麦、大豆主产区之一。
自2006年起,多次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素有“中国大豆之乡”美誉。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嫩江这片黑土地向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输送优质商品粮,全县粮食商品率达到80%。
一、基本情况嫩江县县属耕地面积647万亩,耕地主要土壤类型有黑土、草甸土、暗棕土、沼泽土,其中平原乡镇以黑土为主,土地开发较早。
几十年以来,由于农户只用地、不养地,只注重产出、不注重投入,只重用化肥、不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其具体表现:一是黑土层变薄,坡度较大的岗坡地最为严重。
如嫩江县长福镇长庆村一处面积较大的土地,开垦之初黑土层深达一米厚,但目前黑土层已经不足20厘米。
二是土壤有机质减少。
上世纪80年代初,嫩江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60克/千克,经过熟化炭氮比合理的地块占总面积的65%以上,目前却仅占30%。
有机质下降导致土壤抗旱、抗涝能力下降。
三是土壤物理性质变差。
土壤通透性变差,容重增加,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土壤容重普遍增加0.1—0.2克/立方厘米。
耕地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使得土壤变硬板结,宜耕性差,作物根系难以下扎,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酸性增强,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微量元素硼、钼严重缺乏,大量磷肥转化为难溶性,致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投入产出比下降,已经影响了农民种地收益。
因此,加强耕地保护、培肥地力已刻不容缓。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每年冬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种植合作社、农户免费测土,对土壤速效养分进行分析化验,指导农户平衡施肥。
(二)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
嫩江县大豆重迎茬严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多,造成大豆病害加重。
黑土资源调研报告
黑土资源调研报告黑土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黑土是我国特有的土壤类型,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黑土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揭示黑土资源的特点、现状以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方法。
实地考察主要是到黑土地区进行了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等的采样和测试,进一步了解黑土资源的特点。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黑土地区的农民和当地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对黑土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情况。
资料收集主要是收集了相关的书籍、期刊、报纸、网站等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黑土资源的特点:黑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类型,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质元素,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透性。
2. 黑土资源的现状:黑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北部华北地区,占我国耕地的比例不足1%。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黑土资源面临严重的退化和破坏,黑土面积不断缩减。
3. 黑土资源的利用情况:目前,黑土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支撑着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
同时,黑土资源也用于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黑土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黑土资源的肥力高、蓄水能力强,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支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由于黑土面积减少和生态破坏,现在黑土资源已经面临着退化、盐碱化等问题,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四、调研结论1. 黑土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目前黑土资源面临严峻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加大黑土地区的土地整治力度,减少退化和破坏。
3. 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推广生态农业和精细农业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黑土保护调研报告
黑土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黑土是农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黑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退化。
为了解决黑土保护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黑土现状、挖掘黑土保护的问题和措施,为黑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黑土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面临的困境;2. 分析黑土退化的原因和影响;3. 探索可行的黑土保护措施。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研究文献,了解黑土的形成、演化以及保护措施;2. 实地调研:选择黑土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黑土的现状、利用方式等;3. 专家访谈:与黑土保护领域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4.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黑土保护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调研结果1. 黑土分布情况:黑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黑土的面积及分布呈逐年减少趋势;2. 黑土退化原因:黑土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期的过度耕作、化肥农药的滥用、水土流失等;3. 黑土保护措施:为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耕作制度:推行轮作休耕制度,减少连续种植对黑土的侵蚀;-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对黑土的化学污染;- 植被恢复:加强植被种植,提高黑土的保水保肥能力;- 水土保持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力度,减少水土流失。
五、结论与建议1. 黑土保护迫在眉睫,必须采取措施保护黑土资源;2. 黑土保护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3. 推广科学种植理念和耕作制度,减少对黑土的损害;4. 加大对黑土保护研究的投入,提高黑土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5. 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黑土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为黑土保护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希望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一宝贵的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黑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技术
黑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技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of "黑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技术" (Monitoring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Techniques for Black Soil Farmland Quality):黑土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技术。
黑土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黑土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它具有质地疏松、肥力高、供肥能力强的特点[1~3 ] 。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4~6 ] 。
目前东北黑土区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7 ] ,养分库容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这将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通过对黑土区土壤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保护黑土资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黑龙江省黑土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黑龙江省黑土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肥力降低、理化性状恶化、中低产田面积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黑土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严重影响黑土生产力的发挥及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的实现。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政策与发展背景下,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尽力解决,否则,必将成为影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1.1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从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来看,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为主,其中水蚀面积约占80%,风蚀面积约占20%。
水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上,风蚀主要发生在平川上。
在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内常伴有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部分区域沟道侵蚀作用显著。
一些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黑土层每年可减少4一5毫米。
水蚀不但使黑土层变薄影响作物生长,而且造成河流下游的河道和水库淤积,导致防洪抗旱能力减弱。
风蚀对黑土区农业环境的破坏也尤为显著。
每年4一5月为黑土区干旱大风期,同时也是播种期,由于地表裸露,表面土层被不同程度的刮走。
如果表层有机质消失,剩下的就将是黄上状亚粘土,在这种土壤里农作物无法生长。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总面积1.12x107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5%,平均2一3年流失1厘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约2一3亿立方米。
由于土壤侵蚀,造成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春季风灾肆虐的地区,每年要刮走富含营养的肥沃表层1一2厘米。
开垦60一70年的坡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原来的60一70厘米减少到20一30厘米左右,个别地块的耕层厚度仅有5厘米,已经出现了“破皮黄”现象,黑土层急剧变薄。
根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根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省土地总面积47.297万平方公里,(其中含属内蒙古自治区,归黑龙江省领导的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1.68万平方公里,加格达奇区0.14万平方公里,下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居全国第5位。
全省土地类型中各类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山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4.7%,丘陵漫岗占35.8%,平原占37.0%,水域占2.5%。
1996年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后的各类土地利用状况是:1.耕地。
面积为1183.4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0%。
其中旱田1076.3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9%;水田93.53万公顷,占7.9%;菜田11.31万公顷,占1.0%;水浇地2.29万公顷,占0.2%。
全省耕地中,有沿江河坝外耕地35.33万公顷(529.95万亩),低洼处耕地22.33万公顷( 334.95万亩),超坡耕地11.47万公顷(172.05万亩),沙化耕地5.33万公顷(79.95万亩),上述耕地面积为74.46万公顷(1116.90万亩)。
这部分耕地为不稳定耕地,遇较大洪水,易发生灾害性毁地,扣除这部分耕地,全省有效耕地面积为1108.98万公顷(16634.7万亩)。
2.园地。
面积为5.2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1%。
3.林地。
面积为2425.3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1.3%。
其中有林地面积2200.23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0.7%;灌木林地80.52万公顷,占3.3%;疏林地40.19万公顷,占1.7%;未成林造林地61.58万公顷,占2.5%,迹地40.78万公顷,占1.7%;苗圃2.06万公顷,占0.1%。
4.牧草地。
面积为238.0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
其中天然牧草地234.83万公顷,占牧草地面积的98.7%;改良草地1.47万公顷,占0.6%;人工草地1.72万公顷,占0.7%。
粮食安全背景下黑土区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粮食安全背景下黑土区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6T08:09:17.40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9月18期作者:刘学伟1 张覃2[导读]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背景下,我国人口越来越多,生活条件也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对粮食需求量显著提升。
刘学伟1 张覃21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1500002东北农业大学 150030摘要: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背景下,我国人口越来越多,生活条件也有了显著提升,因此对粮食需求量显著提升。
目前粮食安全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广泛重视,在此其中,耕地质量保护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
我国东北四区的黑土地被称之为“北大仓”,是我国粮仓与后厨之地,所以需要加强对黑土区质量保护的重视程度。
下面将从当前黑土区保护总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这一基础上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可以更好的提升黑土地的生产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全面的保障。
关键词:粮食安全;黑土区保护;问题与对策;黑土区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高,是世界上比较珍贵的土地资源,在我国范围内只有四片,其中一片位于我国东北平原中部,面积在一百零二万平方千米。
为了我国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粮食保障,需要加强对黑土区保护的重视程度,进而实现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
因为人们长期对黑土地不合理的耕种与利用,所以导致黑土地的产量明显下降,需要不断去探索全新的对策,提升黑土地的质量,进而解决我国的粮食危机。
1.粮食安全背景下黑土区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1.1耕作者缺少保护意识为了能够提升黑土区生产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耕重者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耕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净地保护意识。
然而目前负责我国黑土器耕作的人年龄都比较大,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直延续着自己传统的农耕思想,无法实现对一些先进保护与耕作技术的灵活运用,目光比较短浅,基本上都放在了当前收益上,忽视了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并且在实际耕作的过程中缺少对黑土地质量保护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限制更作者对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1】。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_高考通关-《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考通关一、选择题1.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B.气温C.降水D.土壤2.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利用率气候潜力利用率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 28.7 41.4 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3.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评价类别农作物A 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 22 16 水分满足率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 29 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 28.7 41.4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4.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5.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A.玉米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C.水稻和小麦D.高粱和小麦6.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7.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东北稻米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光、热、水充足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8.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分析黑土地退化现状及保护措施
分析黑土地退化现状及保护措施摘要:黑土是特殊而又稀少的自然资源。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对我国东北黑土地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多年耕地保护和利用情况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东北黑土区已有的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东北黑土地;利用;保护;问题;对策摘要:东北是国家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
黑土是我国东北极为稀有的特殊天然资源,其养分含量高,土壤性质好,土壤容重高,适宜种植各种作物。
在经历长时间的种植之后,在东北地区,其黑土地已经发生严重的退化,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改善,已经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
一、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黑土”是指我国东北主要的黑土、黑灰土及其周围一系列的草甸土、暗棕壤等,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
黑吉两省在全国范围内占有将近80.00%的黑土区,其中辽宁省和呼伦贝尔盟分别有0.15%和20.55%的黑土区可耕地。
在我国,黑土区的人均可耕种土地面积约为国家的3倍。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土地最富饶的地区,常年保持着超过20%的粮食单产和60%的商品粮食作物。
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过度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酸化、盐碱化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的加剧。
研究表明,50多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因长期受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已降低至2%-3%,产量持续降低,而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又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和板结。
在《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黑土地被列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黑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试验,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吉林省黑土地质量退化问题及原因(一)面积不断缩减然而,在吉林省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建设用地的急剧增加,以及大量的农商用地的非理性流转,使得吉林省的黑土地持续减少。
黑土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下作物实际产能差异
耕作措施对碳排放的影响
传统耕作方式: 大量使用化肥 和农药,导致
碳排放增加
保护性耕作方 式:减少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
降低碳排放
轮作制度:通 过轮作,减少 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降低碳
排放
秸秆还田:将 秸秆还田,增 加土壤有机质,
降低碳排放
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水土保持 措施,减少水 土流失,降低
碳排放
耕作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耕作措施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昆虫等生物多样性。
耕作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会影响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而影响植物 多样性。
耕作措施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会影响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而影响动物 多样性。
耕作措施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生物 多样性。
保护性耕作措施
免耕:减少土壤扰动,保持土 壤结构
秸秆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肥力
轮作:改善土壤养分平衡,减 少病虫害发生
间作套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作物产量
现代农业耕作措施
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 轮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 精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技术,减少农药使用 智能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掌握
监测评估:建 立黑土区坡耕 地耕作措施的 监测评估体系, 确保措施的有 效性和可持续
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护性耕作措施:抗灾能力较强, 能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影响
土壤改良措施:抗灾能力较强,能 有效减轻土壤退化影响
东北黑土区耕地系统变化机理
第37卷第6期农业工程学报 V ol.37 No.62021年3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ar. 2021 243东北黑土区耕地系统变化机理苏浩,吴次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58)摘要:耕地系统变化直接影响耕地生产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
该研究以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克山县为研究区,重构耕地系统的科学内涵,运用GIS、RS手段和Matlab计算机编程,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研究区1986年、2010年和2018年耕地系统变化关键影响因子,测算关键影响因子、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对耕地系统变化的作用关系,揭示研究区耕地系统变化机理。
结果表明:1)耕地系统是具有长、宽、高的有机立体空间,在一定范围内是所有要素综合作用结果,同时它受周围环境影响与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因子共同形成一个微生态环境。
2)1986年、2010年和2018年影响耕地系统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分别为5个、8个和6个。
1986—2018年不同时期耕地系统变化均受系统内部因子作用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水平方向作用因子对耕地系统变化的影响逐年加强,垂直方向作用因子的影响减弱,表现为影响耕地系统变化程度的关键影响因子由自然要素为主,转向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双重影响。
其他因子影响相对较弱。
3)1986—2018年不同时期耕地系统内部影响因子与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对耕地系统变化的影响均为最大,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交互作用在研究期间影响的显著性显化程度不同。
与关键单一因子对耕地系统的影响相比,因子间交互作用后对研究区耕地系统变化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明显高于单一因子对其作用,具体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的特征。
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时期耕地系统变化空间分异的各因素单一和交互作用关系,为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耕地;东北黑土区;微生态环境;粮食安全;机理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1.06.030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21)-06-0243-09苏浩,吴次芳. 东北黑土区耕地系统变化机理[J].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6):243-251.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1.06.030 Su Hao, Wu Cifang.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system change in black soil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21, 37(6): 243-2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1.06.030 0 引 言耕地系统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载体和生境条件,具有复杂性、自组织性、时空动态性、恢复性和非线性等耗散结构特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lu t r lRe e r h i h i e s c iu a s a c n t e Ard Ar a
Vo . 8 No. 12 5 S o .2 0 e t 01
Hale Waihona Puke 黑 龙 江 省 黑 土 区 主 要 作 物 对 农 业 资 源 利 用 率 评 价
一
响, 造成 黑土 质 量急 剧 下 降 。黑 土 区处 于我 国生 态
环境脆 弱地 带 , 垦 5 后 的黑土 有 机 质 由原 来 的 开 0a
西南分 布 。平原 地 区年 降雨量 4 0m 7 m左 右 ; 山 沿
地边 缘雨 量较 多 , 4 0~50 m 基 本 上 由东 向西 在 7 5 m,
)・ () 厂s
s )
() I
=
=
Y’ " 1
‘ AS
个 可 以 比较 的平 台 , 个 好 的平 台能 够 实现 农 业 资 一
源 利用效 率 的横 向( 在相 同年份 不 同种作 物之 间 ) 比 较 和纵 向( 在不 同年 份 的相 同作 物之 间 ) 比较 J 。
=
Y ・ s )
式 中 , 为气 候 一 土壤 生产潜 力 ; Q为 5 9 月太 阳
总辐射 ; o 为光 合有 效 系数 ; o为 光合 生产 潜 力 ; ) Y r 为 温度有 效 系数 ; r ) Y 为光 温生 产潜 力 ; ) 为水
分有 效 系数 ; w为 气 候 生 产 潜 力 ; ) 土 壤 有 效 Y 为 系数 ( 中 , 有效 系数 的确 定方 法见 本作 者 的另一 其 各
递 减 [一 。
1 2 研 究 方 法 .
1 %降为 3 0 %左 右 , 多 地 区 甚 至低 于 3 个 别 地 很 %,
区甚 至 已成 为遍布 沙石 的不 毛之地 。黑 土生 态系 统 严 重失衡 , 致近 几 十年 自然 灾 害 等一 系 列 环境 问 导 题 频繁 发生 J 】。 以往关 于 作 物 农 业 资 源 利 用 率 研 究 虽 然 比较 多 , 由于存 在理论 上或 实 际操作上 等种 种缺 陷 , 但 至 今 仍未 有一个 大家 普 遍认 可 的方 法 , 多 学者 仍 在 很 进 行 比较方法 的探索 。一个关 键 问题 是如 何 找到一
肥两方面着手进行不断完善。 关键 词 : 龙 江 省 黑 土 区 ; 黑 气候 一土 壤 生 产潜 力 ; 业 资 源 利 用 率 农 中 图 分 类 号 :S 6 . 1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1 2 1 ) 50 8 —5 0 07 0 ( 0 0 0 . 150
段 晓凤 一 张 磊 一 张 慧2 孙 彦 坤 ,, ,, , ,
袁 海 燕 一 韩 颖 娟 一 马 国飞 一 曹 宁 ,, ,, ,,
( . 夏 气 象 防灾 减 灾 重 点 实 验 室 , 夏 银 川 700 ; . 夏气 象科 学 研 究 所 , 1宁 宁 50 2 2 宁 宁夏 银 川 700 ; 50 2 3东 北 农 业 大 学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院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3) . 黑 50 0
黑龙 江省黑 土 区是 我 国重要 的商 品 粮 基地 , 但 由于 人为不 合理 利用 以及 自然环 境 因素对 土壤 的影
东北 逐渐 减少 , 1 1 约 7~134h 2 7 。全 区年平均 气 温
在 0 7 ~ .℃ , . ℃ 4 2 南北 温 差 4 ℃左 右 , 温线 是东 北 等
摘 要 :采 用 机 制 法对 光 、 、 、 逐 级 衰 减 , 算 黑 龙 江 省 黑 土 区各 市 县 玉 米 、 稻 、 豆 的 气 候 一土 壤 生 温 水 土 计 水 大 产 潜 力 , 此基 础上 , 用 因子 一能 量 评 价 法 测 算 并 分 析 了三 种 作 物 的农 业 资 源 利 用 率 。 在 光 温 生产 潜 力 层 次 上 , 在 利 水 稻 利 用 率 最 高 , 4 .% , 次是 大 豆 3 .% , 为 06 其 14 玉米 2 . %。 对 于 水 稻 还 可 以有 5 .% 的光 热 资 源 可 以转 化 为 产 77 94 量 , 大 豆 , 米 则 更 多 , 别 为 6 .% 和 7 .% ; 气候 生 产 潜 力 层 次 上 , 豆 利 用 率 最 高 ; 气 候 一土 壤 生 产 潜 而 玉 分 86 23 在 大 在 力 层 次 上 , 稻 的利 用 率 最 高 。对 于 不 同种 作 物 来 讲 , 土 区农 业 资 源 利 用 率 存 在 差 异 。 三 大 主 要作 物 光 合 、 温 水 黑 光
篇 文 章 【 j。 ¨ )
1 资料 和方 法
1 1 黑 龙 江 省 黑 土 区概 况 .
黑龙 江省 黑 土 总面 积 为 114 2 1 .5万 h 2 占全 m, 省 土壤总 面积 ( 3 . 45 8 6万 h 的 2 .% , m) 4 6 主要 分 布 在 哈尔滨 至北安 铁路沿 线 的两侧 , 嫩江 中游地 区 、 小 兴安 岭和长 白山两 侧 。地 处 中纬 度 , 阳辐 射 由西 太
资源 的利 用 率 较 低 , 有 较 大 潜 力 可 以挖 掘 。但 水 分 、 壤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已较 高 , 能 将 其 余 小 部 分 未 利 用 的 有 限 还 土 只
资 源 转 化 为产 量 , 因此 要 提 高 产 量 , 分 和 土 壤 质 量是 主 要 的 自然 限 制 性 因 子 , 源 利 用 效 率 的提 高 有 待 于 从 水 、 水 资
12 1 气候一 土壤 生产 潜 力 在生 产潜 力 研 究 中 , ..
由于机 制 法 ( 力递 减 法 ) 潜 的物 理 意 义 清 晰 , 因果 关 系 明确 , 目前应 用最 为广 泛[ 。其一般 模 型为 f ] 。 ・ l: 0
=
Q‘ o ‘ r‘ ) )
‘ r 。 ( ) 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