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02-细颈囊尾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意防止犬粪污染饲料和饮水,勿用病 兔内脏喂犬,加强管理。 2、对犬进行定期驱虫,驱虫药物可用吡喹 酮,用量为5mg/kg体重,拌入饲料中喂服。 3、兔豆状囊尾蚴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 措施,可试用丙硫苯咪唑或甲苯咪唑等药 物进行治疗。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0
3-02-细颈囊尾蚴
病原形态
图11-28 细颈囊尾蚴
细颈囊尾蚴呈囊泡状,俗称水铃铛, 大小不等,豌豆大或更大。囊壁薄, 呈乳白色,内含透明液体,肉眼可 见囊壁上有一个向内生长具细长颈 部的头节,故名细颈囊虫。在脏器 中的囊体,体外有一层由宿主组织 反应产生的厚膜包围,故不透明, 颇易与棘球蚴相混。
3、城乡犬感染成虫是豆状囊尾蚴病的感染 源。
4、大量感染豆状囊尾蚴的家兔内脏未处理 被抛弃,又成为城乡犬感染本虫的主要因 素。
致病作用及症状
家兔感染后死亡率极高。大量感染时,可因急性 肝炎死亡。 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现为消化紊乱和体重减轻。 症状: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喜卧,腹围增大, 眼结膜苍白。实验感染后早期反应不明显,第11 天开始死亡,第14天死亡高峰,第16~19天死亡 亦较多,以后逐渐减少。
豆状囊尾蚴豌豆大小透明囊 泡状,卵圆形,大小为6~ 12×4~6mm。其囊内含有 透明液体和一个小头节。
生活史
犬
1、终末宿主——犬
2、中间宿主——兔百度文库
3、中绦期——豆状囊尾蚴
兔
4、寄生部位:
成虫:小肠
幼虫:肝脏、肠系膜、腹腔
流行病学
1、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2、随养兔业的发展,原来豆状带绦虫在野 生动物狼、狐和兔类之间循环的流行形式, 已逐渐形成了家养动物犬和家兔之间循环 流行。
于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其它啮齿 类动物也可寄生。因其囊泡形如豌豆而得名。
病原形态
成虫豆状带绦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内,乳白色,体长 60~200cm,最大宽度4.8mm,有200~400个节片。
图11-29 豆状带绦虫 1.成节 2.孕节
图11-30 豆状囊尾蚴
头节为小球形,直径1~2 mm,上有吸盘、顶突, 顶突上有36~48个小钩,呈两圈排列。体节边缘 因生殖孔不规则交叉开口于节片侧缘中线之后而 呈锯齿状,故又称锯齿带绦虫(Taenia serrata)。睾 丸350~450个,呈卵圆形,主要分布于两侧排泄 管内侧。卵巢分左右两瓣,每瓣有叶状分支。孕 节子宫内充满虫卵,约4000个,每侧有8~14个主 侧枝,其上又有小分枝,扩展至节片的四周。虫 卵近圆形,大小为36~40×32~37μm,内含六钩 蚴。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是肝脏的损伤。初期肝脏肿 大,呈土黄色,质硬,表面有大量小的虫 体结节。随后结节越来越大,形成条纹状, 后期虫体在肝表面出现,并游离于腹腔中。 常见严重腹膜炎,腹腔网膜、肝脏、胃肠 等器官粘连。肠系膜及网膜上有豆状囊尾 蚴包囊。
诊断
死后剖检肝脏及腹腔中发现豆状囊尾蚴确 诊。
防治
预防
1、注意防止犬散布病原,禁止犬进入猪舍,避免饲 料、饮水被犬粪污染。 2、对犬进行定期驱虫。 3、捕杀野犬。 4、严禁犬类进入屠宰场,禁止将细颈囊尾蚴丢弃喂 犬。
豆状囊尾蚴病
该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中绦 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
诊断
1、生前诊断困难,可用血清学方法 2、死后剖检发现“水铃铛”。 3、注意与棘球蚴相区别,前者只有一个头 节,壁薄而且透明,后者囊壁厚而不透明。
治疗
吡喹酮:按50mg/kg体重,与液体石蜡按1: 6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2次间隔1天深部肌肉 注射,可全部杀死虫体; 硫双二氯酚:0.1g/kg体重喂服。 氯硝柳胺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0
3-02-细颈囊尾蚴
病原形态
图11-28 细颈囊尾蚴
细颈囊尾蚴呈囊泡状,俗称水铃铛, 大小不等,豌豆大或更大。囊壁薄, 呈乳白色,内含透明液体,肉眼可 见囊壁上有一个向内生长具细长颈 部的头节,故名细颈囊虫。在脏器 中的囊体,体外有一层由宿主组织 反应产生的厚膜包围,故不透明, 颇易与棘球蚴相混。
3、城乡犬感染成虫是豆状囊尾蚴病的感染 源。
4、大量感染豆状囊尾蚴的家兔内脏未处理 被抛弃,又成为城乡犬感染本虫的主要因 素。
致病作用及症状
家兔感染后死亡率极高。大量感染时,可因急性 肝炎死亡。 慢性型病例主要表现为消化紊乱和体重减轻。 症状: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喜卧,腹围增大, 眼结膜苍白。实验感染后早期反应不明显,第11 天开始死亡,第14天死亡高峰,第16~19天死亡 亦较多,以后逐渐减少。
豆状囊尾蚴豌豆大小透明囊 泡状,卵圆形,大小为6~ 12×4~6mm。其囊内含有 透明液体和一个小头节。
生活史
犬
1、终末宿主——犬
2、中间宿主——兔百度文库
3、中绦期——豆状囊尾蚴
兔
4、寄生部位:
成虫:小肠
幼虫:肝脏、肠系膜、腹腔
流行病学
1、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2、随养兔业的发展,原来豆状带绦虫在野 生动物狼、狐和兔类之间循环的流行形式, 已逐渐形成了家养动物犬和家兔之间循环 流行。
于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其它啮齿 类动物也可寄生。因其囊泡形如豌豆而得名。
病原形态
成虫豆状带绦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内,乳白色,体长 60~200cm,最大宽度4.8mm,有200~400个节片。
图11-29 豆状带绦虫 1.成节 2.孕节
图11-30 豆状囊尾蚴
头节为小球形,直径1~2 mm,上有吸盘、顶突, 顶突上有36~48个小钩,呈两圈排列。体节边缘 因生殖孔不规则交叉开口于节片侧缘中线之后而 呈锯齿状,故又称锯齿带绦虫(Taenia serrata)。睾 丸350~450个,呈卵圆形,主要分布于两侧排泄 管内侧。卵巢分左右两瓣,每瓣有叶状分支。孕 节子宫内充满虫卵,约4000个,每侧有8~14个主 侧枝,其上又有小分枝,扩展至节片的四周。虫 卵近圆形,大小为36~40×32~37μm,内含六钩 蚴。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是肝脏的损伤。初期肝脏肿 大,呈土黄色,质硬,表面有大量小的虫 体结节。随后结节越来越大,形成条纹状, 后期虫体在肝表面出现,并游离于腹腔中。 常见严重腹膜炎,腹腔网膜、肝脏、胃肠 等器官粘连。肠系膜及网膜上有豆状囊尾 蚴包囊。
诊断
死后剖检肝脏及腹腔中发现豆状囊尾蚴确 诊。
防治
预防
1、注意防止犬散布病原,禁止犬进入猪舍,避免饲 料、饮水被犬粪污染。 2、对犬进行定期驱虫。 3、捕杀野犬。 4、严禁犬类进入屠宰场,禁止将细颈囊尾蚴丢弃喂 犬。
豆状囊尾蚴病
该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中绦 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
诊断
1、生前诊断困难,可用血清学方法 2、死后剖检发现“水铃铛”。 3、注意与棘球蚴相区别,前者只有一个头 节,壁薄而且透明,后者囊壁厚而不透明。
治疗
吡喹酮:按50mg/kg体重,与液体石蜡按1: 6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2次间隔1天深部肌肉 注射,可全部杀死虫体; 硫双二氯酚:0.1g/kg体重喂服。 氯硝柳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