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 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 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 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
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 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
16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
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
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
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
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
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
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
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
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
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
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
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
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17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
患者紧张,或肌肉 痉挛而引起的滞针, 嘱不要紧张,医者 在针刺邻近部位作 循按动作,或弹动 针柄,或在附近再 刺1针,以宣散气 血,缓解痉挛。若 因单向捻转而致者 ,需向相反方向 将针捻回。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 一般不处理,自行 消退,若局部肿胀 疼痛较剧,青紫面 积大而且影响到活 动功能时,先作冷 敷止血后,再做热 敷,促使局部淤血 消散吸收。
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 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 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3
针刺技术操作
2、进针法:
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
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
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
ຫໍສະໝຸດ Baidu
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西部 40 北部
北部
30
30
2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11
进针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 “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 针体与皮肤呈45角刺入称“斜刺”, 针 体与皮肤呈15度角刺入称“平刺”,适 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12
针刺手法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 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 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 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 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9
双手进针 法
双手进针 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 左手 拇食指配合进针,有舒张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
拇
10
食
正常针感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 时,局部出现酸、 麻、胀、重感,亦 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得气”,为 正常针感。
90
90
80
80
70
70 60
60
50
东部
50
东部
西部
40
出现弯针不得再行提插、 捻转等手法。轻度弯曲, 将针慢慢退出。如针身据 弯曲较大,根弯曲的方向 ,顺着将针退出。如弯曲 多处,视针柄扭转倾斜的 方向,逐渐分退出,切勿 段急拔猛抽,以断针。如 患者防体位改变,则应嘱 咐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 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15
晕针、滞针、弯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 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 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 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 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 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 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 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 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13
起针
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 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 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14
不良反应处理
晕针
滞针
血肿
弯针
立即停针,迅速起针,患 者平卧,头低足高位,松 开衣带保暖。轻者静卧片 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 可恢复。重者经上述处理 后,可取水沟,素髎,内 关,合谷,太冲,涌泉, 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之 。亦可灸百会,气海,关 元等穴,即可恢复。如果 仍未恢复则必须综合处理。
5
急救穴位
8、太冲位置:在拇 趾除与二趾的趾缝, 后约两寸。
9、涌泉位置:在足 底(脚趾除外)第 二﹑三趾缝与脚跟 成一直线,上三分 一与下三分二的交 汇点。
6
针刺技术操作 的定义
针刺技术操作是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 针,
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 通过经 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
体位
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 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 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 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8
单手进针法
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 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 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 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 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 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
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18 针。
三、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若
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
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
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
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
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
处。
4
急救穴位
2、百会位置:前 发际正中对上五 寸,后发际直上 七寸。
针刺基本技术操作
刘风艳 新密市中医院
1
针刺技术操作
定义: 针刺技术操作是中医最常用的,即
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 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 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护理上常的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 耳针刺法等。这里主要介绍毫针刺法。
2
针刺技术操作
毫针刺法 1、物品准备:
(二)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 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 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
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 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
16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
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
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
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
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
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
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
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
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
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
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
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
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17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
患者紧张,或肌肉 痉挛而引起的滞针, 嘱不要紧张,医者 在针刺邻近部位作 循按动作,或弹动 针柄,或在附近再 刺1针,以宣散气 血,缓解痉挛。若 因单向捻转而致者 ,需向相反方向 将针捻回。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 一般不处理,自行 消退,若局部肿胀 疼痛较剧,青紫面 积大而且影响到活 动功能时,先作冷 敷止血后,再做热 敷,促使局部淤血 消散吸收。
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 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 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3
针刺技术操作
2、进针法:
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
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
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
ຫໍສະໝຸດ Baidu
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西部 40 北部
北部
30
30
2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11
进针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 “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 针体与皮肤呈45角刺入称“斜刺”, 针 体与皮肤呈15度角刺入称“平刺”,适 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12
针刺手法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 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 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 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 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9
双手进针 法
双手进针 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 左手 拇食指配合进针,有舒张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
拇
10
食
正常针感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 时,局部出现酸、 麻、胀、重感,亦 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得气”,为 正常针感。
90
90
80
80
70
70 60
60
50
东部
50
东部
西部
40
出现弯针不得再行提插、 捻转等手法。轻度弯曲, 将针慢慢退出。如针身据 弯曲较大,根弯曲的方向 ,顺着将针退出。如弯曲 多处,视针柄扭转倾斜的 方向,逐渐分退出,切勿 段急拔猛抽,以断针。如 患者防体位改变,则应嘱 咐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 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15
晕针、滞针、弯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 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 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 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 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 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 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 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 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13
起针
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 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 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14
不良反应处理
晕针
滞针
血肿
弯针
立即停针,迅速起针,患 者平卧,头低足高位,松 开衣带保暖。轻者静卧片 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 可恢复。重者经上述处理 后,可取水沟,素髎,内 关,合谷,太冲,涌泉, 足三里等穴指压或针刺之 。亦可灸百会,气海,关 元等穴,即可恢复。如果 仍未恢复则必须综合处理。
5
急救穴位
8、太冲位置:在拇 趾除与二趾的趾缝, 后约两寸。
9、涌泉位置:在足 底(脚趾除外)第 二﹑三趾缝与脚跟 成一直线,上三分 一与下三分二的交 汇点。
6
针刺技术操作 的定义
针刺技术操作是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 针,
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 通过经 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
体位
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 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 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 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8
单手进针法
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 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 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 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 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 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
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18 针。
三、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若
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
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
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
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
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
处。
4
急救穴位
2、百会位置:前 发际正中对上五 寸,后发际直上 七寸。
针刺基本技术操作
刘风艳 新密市中医院
1
针刺技术操作
定义: 针刺技术操作是中医最常用的,即
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 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 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护理上常的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 耳针刺法等。这里主要介绍毫针刺法。
2
针刺技术操作
毫针刺法 1、物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