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堡县移民搬迁情况调研报告
一、县区情况概述
吴堡县位于榆林市东部,全县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万人,占总人口的83.3%,城镇化率为42%。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0亿元、6.72亿元、7.6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21734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亿元;全县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0.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
由于县域地形限制,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设施配套难;县区农业基础水利设施不足,老化严重,河道、沟渠淤堵突出,农田行洪排涝和灌溉能力不足;山区水库、渠系等设施缺乏,工程型缺水突出,部分农村人口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电力设施支撑能力不足,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并且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极大威胁。
二、“十二五”移民搬迁初步成效
“十二五”期间,脱贫工作初见成效。我县坚持整体推进和精准脱贫相结合,累计投入财政脱贫资金1.28亿元,贫困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特别是2015年把实施精准脱贫、实现整体脱贫作为
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全县贫困人口2017年底全面脱贫和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开发式、搬迁式、帮扶式”等扶贫措施,分类扶持不同贫困群体,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按照现行扶贫标准,“十二五”初期全县贫困人口2.42 万人,到2014 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15003 人,累计解决贫困人口9197 人,基本完成省市办下达的减贫计划任务,贫困人口脱贫比例年均下降9.7%。2015 年,有5000 人实现完全脱贫,全贫困发生率由37%下降到22.7%。
按照“参与式”的扶贫方式,我县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从解决制约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难题入手,依托整村推进项目,重点突出道路、农电、水利、能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整村扶贫累计完成投资1000 万元,完成整村扶贫16个村,建成集雨窖1000 余口,硬化集雨场12 万平方米,新建饮水工程4 处,解决了150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村级道路11 公里,生产道路51 公里,硬化通户道路70 公里,道路交通状况进一步完善;累计新建山地苹果5100 亩,栽植优质核桃23000 亩,改造低产枣园49590 亩,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条件,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得到初步缓解,整村推进扶贫实效进一步提高。
三、面临环境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
要求。六个精准是方法论,五个一批是具体措施。这“五个一批”,就是打赢脱贫攻坚的五场战役,易地扶贫搬迁则是决胜之役。易地扶贫搬迁解决的是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他们的贫困程度最深,自我发展能力最差,在原居住地几乎是零积累,在新的安置点多数是从零开始,是这次脱贫攻坚对象中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
吴堡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十二五”以来,全县共脱贫9197人,贫困发生率由37%下降到22.7%。截至目前,仍有68个贫困村7419户、15003名贫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解决好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全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新要求,不断加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步伐,确保实现“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
为着力打造国家沿黄生态安全承载区、特色农副产品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特色文化旅游名胜带,努力建成以黄河为主线,多点相互支撑,交通网络健全,生产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壮大,文化旅游特色彰显、城乡一体发展的沿黄生态经济带。“十三五期间”我县龙山惠民家园安置点、杨家店村安置点、怡佳社区、怡馨社区均位于沿黄生态经济带范围之内。参照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发〔2011〕68号文件对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划定范围和国家划分经济带的范例,我县位于沿黄生态经济带的区域范围之内。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将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体,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打赢攻坚战。
四、移民搬迁是群众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偏远山区群众的贫困落后面貌有了较大变化,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贫困面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贫率仍然很高,最近几年,经过不断的扶持,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村组的贫困问题,群众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通过调研,认为现实的选择就是实施精准的移民搬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彻底告别贫困。其理由是:
一是部分村组自然条件差。地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区,立地条件差,地表植被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陡峭的山坡、匮乏的水源、脆弱的生态,是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一道道难关。干旱、沙尘、霜冻、冰雹、洪水、虫鼠等自然灾害频繁。
二是资源性缺水严重。有的群众居住在山上,群众吃水非常困难,通过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母亲水窖行动等人饮解困工程,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但和农业生产一样,也是“靠天吃水”,主要依靠集雨场窖,若遇干旱严重的年份,群众仍然到十多里的沟底挑水,来回需要2个多小时的时间,由于居住人口少、成本极大、费用高,如果全部铺设自来水管道,则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落后。近年来,我县偏远村组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变,但是加之自然环境和近几年的洪涝灾害部分
村道修建和维护的费用极大,而村内居住的群众可能只有几户,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部分偏远村孩子要到镇小学上学,距家20多公里,特别是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为了孩子上学,母亲只能跟随孩子来到镇、县城租赁房子居住,给孩子做饭、照顾上学,父亲在家劳动,有的家中劳动忙,只有爷爷奶奶照看孩子上学,由于爷爷奶奶对孩子有溺爱心理,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有部分群众为了生计、走出大山,十多年前举家前往县城,从事大棚产业开发、经商、打工等,家里的土窑洞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均已塌陷,成为危窑,无法居住,偏远村组通讯条件也较差,不少村手机信号时有时无。
四是居住条件简陋。我县农村群众居住土窑洞的农户较多,且有不少危房户和无房户。这里的土窑洞已住了几辈人,地质灾害隐患较大。
五是教育卫生发展严重滞后。村内没有小学,村内也没有卫生室,村民们小病“靠扛”,大病进医院。在倡导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均等化的今天,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很难实现均等化,只有移民搬迁,集中安居才能够为教育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四、当前我县在“十三五”移民搬迁方面所做的工作
在移民搬迁方面,我县在移民搬迁工作中认真执行省、市、县有关政策,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吴堡县辖5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04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