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体会

合集下载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举隅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举隅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举隅标签:藿朴夏苓汤;清利湿热;治疗应用藿朴夏苓汤源自清代石寿棠《医原·湿气论》,方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茯苓、苦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猪苓、泽泻、淡豆豉组成,具有清利上、中、下三焦湿热之功。

笔者根据本地区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的特点,以此方加减化裁治疗痰湿为患疾病,屡获良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

1 腹胀案例1:患者,女,25岁,2008年8月10日就诊。

患者上腹部胀满2年,初始感觉腹胀不适,胃镜和肠镜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迭服中西药不效,反而渐行加重。

现饮食无味,无饥饿感,食则腹胀更甚,得暖则舒,大便二三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

辨证属寒湿困脾,久伤脾阳。

治拟温阳健脾、化湿和胃。

方选藿朴夏苓汤化裁:黄芪20 g,太子参12 g,炒白术10 g,藿香12 g,茯苓15 g,豆蔻10 g,法半夏9 g,陈皮6 g,炒枳壳6 g,炒薏苡仁15 g,炙甘草3 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7剂后,腹胀大减,大便每日一行。

守方加炙鸡内金12 g、焦三仙各10 g,继服7剂后诸症减轻。

后守方研粗粉,制成袋泡茶,并加服补中益气丸调理半年后痊愈。

按:本案始为寒湿内阻,治不得法,致寒湿蕴久,脾阳受伤。

但患者舌苔不见厚腻,舌质偏淡,脉细无力,为虚寒之象。

若直投温阳燥湿化湿之品,则更伤脾阳胃阴,使运化失权。

故以藿朴夏苓汤除湿运脾,佐以黄芪、白术、焦三仙健脾补中,取效甚佳。

2 胃脘痛案例2:患者,女,55岁,2010年8月19日就诊。

因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1年,经外院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经吗丁啉和抗酸抗炎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刻诊:上腹胀痛,有烧灼感,偶有反酸嗳气,口干苦,乏力纳差,便溏,头困痛,舌偏红,苔黄腻,脉沉缓。

证属中焦湿热、上热下寒。

治拟燥湿健脾、清热理气。

方以藿朴夏苓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藿香15 g,佩兰10 g,法半夏9 g,厚朴10 g,枳壳10 g,竹茹10 g,栀子10 g,苍术、白术各10 g,白芍10 g,茯苓15 g,黄连10 g,甘草3 g,代赭石(先煎)12 g,三七粉(冲服)3 g。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体会_盛生宽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体会_盛生宽

(P<0.01)。
5讨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仍为西医治疗单纯性肾
病综合征患者的首选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
复发率较高。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单纯性
肾病患儿在激素治疗前即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 低下 [2]。本文 52 例患儿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水平均
降低,本文结果与此相一致。由于长期大量使用
激素,虽使肾病缓解,但由于其对下丘脑 - 垂体 -
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膀胱炎,皆以本方治愈。并提出运用本方治疗内伤杂病时要抓住要点,虽以四诊合参,但以舌
诊为凭,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皆为用本方的辨证依据。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胃炎 ;乙型肝炎 ;胆囊炎 ;膀胱炎
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2X(2013) 02-0019-02
6 个月 12.23±1.15** 4.01±1.31
注 :血清皮质醇正常对照值 ( :13.31±1.77)μg/dL ;与正
常值比较ΔP<0.01 ;与西药对照组比较 *P<0.01,**P<0.05。
两 组 随 诊 结 果 :中 药 治 疗 组 复 发 4 例(20%),
西药对照组复发 11 例(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按 湿邪阻滞中焦,极易困脾犯胃,湿性缓慢,疼 痛频发。方以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湿,若温燥湿 ;佐枳 术丸健脾运湿 ;左金子、乌贝散制酸止痛,和胃降逆。 3 乙型肝炎
豆 某,男,31 岁。2011 年 7 月 18 日 初 诊。 诉 患 乙 型 肝 炎 6 年 余。 遍 尝 西 藏 药 不 效。 查 肝 功 : HBSAg、HBeAg、抗 -HBC 阳性。右胁疼痛牵引肩背, 伴脘腹胀满胀痛,纳差乏力,大便时干时溏,舌质紫 青瘀斑,苔白厚腻,脉缓。证属湿阻中焦,枢体不运, 木郁侮土,健运失司,瘀血内滞。诊断 :西医 :乙型 肝炎 ;中医 :胁痛,胃脘痛。法宜 :芳香化湿,疏肝 健脾,佐以化瘀 ;方药 :藿朴夏苓汤化裁 ;药用 :藿 香 10 g,厚朴 10 g,法半夏 10 g,茯苓 18 g,杏仁 10 g, 白蔻仁 10 g,薏仁 30 g,苍术 10 g,香附 10 g,川栋子 10 g,延胡索 10 g,丹参 30来自g,生山楂 30 g。6 剂水煎

湿温——上焦藿朴夏苓汤

湿温——上焦藿朴夏苓汤

湿温——上焦藿朴夏苓汤藿朴夏苓汤,出自清·《医原》。

【组成】藿香6g,杏仁9g,生薏苡仁12g,白蔻仁3g,猪苓9g,通草3g,淡豆豉9g,厚朴3g,泽泻4.5g,半夏4.5g。

【功用】解表化湿。

【主治】湿温初起挟表证。

身热恶寒,汗少,肢体倦怠,胸闷口腻,午后身热,小便淡黄,大便稀溏;舌苔薄白,脉濡缓。

 【方解】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

我的理解是湿大于热,偏于表证,无汗,故而用藿香淡豆豉芳香化湿解表;杏仁宣肺加强肺主通调水道作用,气化湿化。

白寇半夏厚朴辛温行气祛湿醒脾胃;薏米仁猪苓泽泻利水,符合三焦分治水湿。

临床常用于湿温初起,温重于热之证,以湿温初起、胸闷口腻、肢体倦怠、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如见表证明显,恶寒发热,加苍术、白芷;兼有身痛,加羌活、防风;兼有暑邪,加佩兰。

如湿温初起,热重于湿,症见舌苔黄腻者慎用。

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都能治疗湿大于热,湿温初期偏于表证,三仁汤偏于里证,我在临床常常两方合用,表证明显汗不多常加藿香佩兰,汗多去藿香淡豆豉三仁汤为主。

这次新冠肺炎四川中医采用荆防藿朴解毒颗粒,银翘藿朴退热合剂;效果卓著;我曾经治疗一个孩子,病毒性咽峡炎,去化验白细胞也高。

孩子妈妈跟我描述如下:吴老师,昨天上午11点左右老师发现孩子发烧了,嗓子红,烧到39.8。

用了点布洛芬,下午去医院查血白细胞很高,嗓子红充血,细菌感染,开了点药,晚上寒战,发烧40.3,布洛芬还没吃完就吐了。

塞退热栓两粒,体温能降到37度左右。

半夜十一点多睡醒了给他喝了点粥,我看着嗓子就长出小白点了,应该是疱疹性咽峡炎,一会又寒战,布洛芬一吃又全吐了,又塞肛门两粒,最高到40.7,温水擦了一下,后来慢慢降下来了孩子母亲网上也查资料跟我交待病情。

看看,现在没有点现代医学知识都不敢说自己是孩子妈妈。

这个孩子妈妈医学知识可以达到医士级别了。

真不容易啊,为妈妈们点赞!闲话少数,我综合一下:孩子汗少,高热咽痛,咽红,舌不红,二便可。

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体会

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体会
社 . 2 0 0 4: 2 2 4.
( 本文校对 : 庞春渝 收稿 1 3期 : 2 0 1 2—0 7— 3 0 )
岭 南 地 区运 用 藿 朴 夏 苓 汤 治 湿 温 病 体会
余锦 秀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湿温病; 岭南地区
d o i : 1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2 . 0 7 3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一 0 2 — 0 3 5 3 — 0 2
光 明中医 2 0 1 3年 2月第 2 8卷 第 2期
C J G MC M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l 2 8 . 2
・3 5 3・
提取 一些 具有 抗癌 活性 的药 物 的方法 , 效 果并 不 明显 。
等 补 肾温 阳 的办 法 , 具有显 著地 疗效 。 肿 瘤是 影 响和威 胁 人 类健 康 与生 命 的 大 敌 , 人 类
朴夏苓 汤在岭 南有 着 广 泛 的 运用 , 本人 结 合 自身 学 习 和临床 运 用 , 浅 谈 岭南 地 区运 用 藿朴 夏 苓 汤 治 湿 温 病
众说 纷 纭 , 然而 , 大部分 学者认 为 藿朴夏 苓汤 最早 出 自
于《 医原 》, 方 名 和 剂 量 源 于《 重订 广 温 热 论》, 用法 出
待 其病 变部 位 在脾 肾 , 病 机变 化为 : 各种 内外 因素伤 及
脾 肾, 而致 脾虚 气滞 , 瘀 滞不 通而 成结 块 。加之 五脏 六 腑亏虚, 正 不抗 邪 , 久之 形成 癌肿 , 癌肿 形成 之后 , 反 过

藿朴夏苓汤临床新用举隅 - 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藿朴夏苓汤临床新用举隅 - 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髓,并能通血脉,温肌腠,麻黄温通发散,气味清轻,外可宣透皮毛腠里,内可深入积痰凝血,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鹿角胶补血益精,温肾助阳,与熟地相伍则鹿角胶得补阴的熟地而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供其生化,熟地得补阳的鹿角胶才有生化之机,亦即阳无阴无以生,阴无阳无以化之意;肉桂温肾阳,姜炭温肌肉,二者均能入营血,温中有通,解散寒凝;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能祛寒湿痰邪;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全方组成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通血脉,温腠理,故对于营血本虚,阳虚寒凝,痰湿痹阻诸症,以阳和汤为主适当加减,每获良效。

(收稿2002201229) 藿朴夏苓汤临床新用举隅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510630) 李洁华 藿朴夏苓汤载于石芾南的《医原》,具有解表化湿,通畅三焦之功,是治疗湿温初起的常用方。

笔者结合岭南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潮湿的特点,将该方化裁治疗湿阻诸疾,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1 眩 晕 吴某,男,62岁。

2000年6月因头晕胸闷3d就诊。

自诉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平素服尼福达等药降压,血压尚属平稳。

近3d来但觉头昏沉,头重如裹,胸闷,时有恶心,纳差,困倦思睡,其舌苔白腻而润,脉弦滑。

辨证属湿阻中焦,上蒙清窍。

治以祛湿化痰,健运脾胃。

拟藿朴夏苓汤合半夏白术汤加减,处方:藿香、法半夏、白术、天麻、杏仁、泽泻各10g,厚朴、橘红各8g,猪苓、茯苓各15g,白蔻仁6g(后下),苡仁30g。

服药3剂后眩晕减轻,继服5剂,日趋好转,胸闷消失,纳食改善。

效不更方,再进7剂,诸症除。

按:岭南地区夏季多雨潮湿,时人易感湿邪而病。

本例眩晕当责之于湿浊中阻,阻遏清阳,故用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湿,疏调气机,以畅清阳。

配合白术、橘红健脾化痰,天麻熄风止眩,使湿化痰祛,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眩晕乃止。

2 鼻 渊 苏某,女,28岁。

1998年9月初诊。

素体肥胖,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反复出现鼻流浊涕已3个月,流涕淋漓不断,伴头昏沉,嗳气连连,不思饮食,身重体倦,舌苔白滑,脉濡。

加味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_何进

加味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_何进

27第15卷 第4期 2013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4 Apr .,2013藿朴夏苓汤出自《医源》,原方药物组成为:藿香、半夏、赤苓、杏仁、生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

功效为解表化湿、通宣气机、燥湿利水,主治湿温病初起,症见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者,即湿热病邪尚在气分而湿偏重者,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

而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会留恋于卫分气分,正如薛胜柏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寒邪两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气机,易伤阳气为湿热病的特点,而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阳化气去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

亦如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用分消宣化之法,以宣展气机,使水道畅通,小便自利,利三焦弥漫之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

弥漫之湿邪既去,则阳气得通,热可自透。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在藿朴夏苓汤原方中加上了荷叶、芦根、桔梗、扁豆,增强了宣畅三焦气机之力,扩展了临床应用的范围,而名之为“加味藿朴夏苓汤”。

其方药组成如下:(1)加味藿朴夏苓汤(成人剂量) :藿香15 g,厚朴15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杏仁10 g,白蔻15 g,苡仁30 g,猪苓15 g,淡豆豉15 g,泽泻15 g,荷叶15 g,芦根30 g,桔梗15 g,扁豆加味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何进1,钱苏渝2,庞永沂3(1.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3.南充市石油职工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摘 要: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温病初起,邪尚在气分而湿偏重的常见方,但临证时,作者在原方中加上了荷叶、芦根、桔梗、扁豆,名为“加味藿朴夏苓汤”增强了宣畅三焦气机之力,扩展了临床运用范围,收效满意。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杨丽娟;胡珂【摘要】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意义,旨在确定本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特点和疗效优势.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施维舒胶囊,8周后复查胃镜及病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78.1%,P<0.01,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胃镜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84.4%,对照组75.0%.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别,但中药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病理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68.8%,对照组65.6%,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确切,胃镜及病理方面同样有其有效性.【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1(011)003【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藿朴夏苓汤;中医药疗法【作者】杨丽娟;胡珂【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1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仅及胃黏膜表层上皮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主要限于黏膜表层,即黏膜层的上1/3处。

胃镜见黏膜充血、水肿或渗出,点片状红斑。

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反酸、口苦、口中黏腻、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且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自2009年7月~2010年9月,我们进行了临床病例收集,运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分成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69岁,平均病程(6.82±4.836)年,证候积分20.4分,胃镜Ⅰ级8例、Ⅱ级20例、Ⅲ级4例,病理分级+级15例、++级13例、+++级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41岁,平均病程(6.87±4.375)年,证候积分20.5分,胃镜Ⅰ级7例、Ⅱ级22例、Ⅲ级3例,病理分级+级16例、++级13例、+++级3例: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霍朴夏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霍朴夏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霍朴夏苓汤的功效与作用霍朴夏苓汤,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剂,也是中医治疗湿热病症的重要方药之一。

霍朴夏苓汤由中医学家张仲景创制,被收录于《伤寒杂病论》中。

该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茵陈蒿、槟榔、郁金、木香、生姜、陈皮、茯苓、白术、石膏等,配伍合理,功效卓著,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霍朴夏苓汤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导滞、祛痰化瘀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指机体内部湿气与热邪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于湿热内蕴、痰湿壅盛等病症。

霍朴夏苓汤通过清热利湿的作用,能够消除机体内湿气和热邪的影响,纠正体内湿热病理状态,达到治疗湿热病症的目的。

此外,霍朴夏苓汤还能健脾导滞,具有促进消化、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同时,该方剂还能祛痰化瘀,有助于痰瘀的排出,对于治疗痰瘀阻滞引起的相关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来说,霍朴夏苓汤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利湿:霍朴夏苓汤中的茵陈蒿、槟榔、郁金等药材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茵陈蒿有清热解湿、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利湿化热、清除湿热。

槟榔具有理气开胃、杀虫驱蛔的作用,能够消除湿热蕴结的不适症状。

郁金能够活血祛瘀、消散积痰,对于湿热壅盛、痰瘀凝滞引起的脘胸痞满、舌苔厚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清热利湿作用,霍朴夏苓汤能够改善体内湿热病理状态,缓解湿热症状。

2. 健脾导滞:霍朴夏苓汤中的木香、生姜、陈皮等药材具有健脾导滞的作用。

木香能够温中和胃、理气止痛,对于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生姜能够温阳散寒、驱寒化湿,改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

陈皮能够行气降逆、燥湿化痰,对于湿滞停滞、脘腹胀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健脾导滞作用,霍朴夏苓汤能够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调理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3. 祛痰化瘀:霍朴夏苓汤中的茯苓、白术等药材具有祛痰化瘀的作用。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的功效,能够消除体内湿气的滞积,改善湿热症状。

白术能够健脾利湿、除湿燥湿,对于脾胃湿滞、水湿淤停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藿朴夏苓汤方证探析及临床运用体会

藿朴夏苓汤方证探析及临床运用体会

70 环球中医药2016年1月第9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16,Vol.9,No.1㊃临床经验㊃藿朴夏苓汤方证探析及临床运用体会徐凯 朱尔春 陶方泽【摘要】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㊂本文通过对藿朴夏苓汤方证的解读,在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指导思想下,体悟到藿朴夏苓汤经适当配伍后,可以治疗湿邪阻滞或湿热内蕴所致的多种疾病,从而扩大了该方的应用范围㊂【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辨证论治; 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 R289.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1.021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环球中医药2016年1月第9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16,Vol.9,No.171醒后周身烘热后汗出,以头面部汗出较多,纳可,寐安,二便调,舌略红苔中根部黄腻,脉濡弦㊂证型:湿热遏郁,迫津外泄㊂治法:芳香宣化,调畅气机㊂处方:藿朴夏苓汤原方加栀子,藿香8g㊁厚朴10g㊁法半夏10g㊁茯苓10g㊁猪苓10g㊁杏仁12g㊁白豆蔻后下3g㊁生薏苡仁20g㊁通草6g㊁泽泻10g㊁豆豉10g㊁栀子10g,3剂,每天1剂,水煎服㊂后他病来诊说服上方一剂后,晨醒后汗出基本不作,食欲较前好转㊂按 湿热汗证临床亦较常见㊂此案因湿热郁蒸,弥漫中焦,睡卧心气不收,心液被迫而外泄所致㊂用藿朴夏苓汤清热化湿,宣通气机以治本,使湿渐化,郁热渐解,则腠理固密汗自止㊂3.2 双脚怕冷患者,女,52岁㊂2012年6月25日初诊㊂主诉:双脚怕冷2年㊂患者两年前冬天因职业原因长期双脚棉鞋潮湿进水后未及时更换,后遗留双脚怕冷不适之症,去年夏天尚能耐受,但今年入夏双脚冷感加重,患者平素纳可,寐安,舌淡红苔薄黄略腻,脉沉细濡弦㊂此乃湿阻双脚,卫气运行失常㊂治法:清热利湿㊂处方:藿朴夏苓汤去猪苓加栀子,藿香8g㊁厚朴10g㊁法半夏10g㊁茯苓10g㊁杏仁10g㊁白豆蔻后下5g㊁生薏苡仁20g㊁通草6g㊁泽泻10g㊁豆豉10g㊁栀子5g㊂3剂,每天1剂,水煎服㊂2012年7月16日二诊:经服上方,双脚怕冷减轻,目前脚跟走路刺痛,舌尖红苔中根黄腻,脉濡弦㊂予藿朴夏苓汤合四味健步汤,3剂,每天1剂,水煎服㊂2012年8月2日三诊:诉服用上方后,脚冷感减轻,基本不怕冷,脚跟刺痛好转㊂近周口干,大量喝水不得缓解,舌尖红苔中根黄腻,脉沉濡弦㊂龙胆泻肝汤加味善后㊂按 此案病因为湿邪为患,病机为双脚湿阻气机,经气运行不畅,故双脚怕冷㊂本方毕竟为湿温病初起而设,若湿邪化热,热象明显者,则非本方所宜,可酌加清热之药如栀子等㊂3.3 咳嗽患者,女,44岁㊂2012年9月11日初诊㊂主诉:咳嗽咯痰5天㊂患者自去年2月份反复发作咳嗽,无恶寒发热㊁胸痛,伴前胸后背凉冷感,遇风冷后自觉背部凉冷感加重并伴有咳嗽加重,经输液治疗病情未得控制,胸片无异常㊂此次受凉后咳嗽5天,表现为咽痒呛咳㊁咯少量白黏痰,平素纳可,寐安,二便调,舌红满布黄腻苔,脉濡弦㊂证型:脾湿上犯,邪遏脾肺,郁久化热,旺于阴分㊂治法:醒脾㊁除湿㊁宣肺,佐以清热化痰㊂拟方藿朴夏苓汤去猪苓加栀子㊁连翘㊂处方:藿香10g㊁厚朴10g㊁法半夏10g㊁茯苓10g㊁杏仁12g㊁白豆蔻后下4g㊁生薏苡仁30g㊁通草6g㊁豆豉10g㊁泽泻10g㊁栀子8g㊁连翘30g,4剂,每天1剂,水煎服㊂2012年9月17日二诊:经服用上方,诸症向安,舌淡红苔黄腻,脉濡弦㊂上方去连翘,部分药剂量调整为藿香5g㊁茯苓12g㊁生薏苡仁20g㊁通草5g㊁栀子6g,3剂,每天1剂,水煎服㊂2012年9月20日三诊:目前不咳嗽,背部怕冷感得减,舌红略淡,舌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濡弦㊂因药房通草暂无,故二诊方易通草为木通3g,加猪苓10g,5剂,每天1剂,水煎服㊂2012年9月27日四诊:咳嗽基本不作,前胸后背怕冷感显减,纳可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中根薄黄略腻,脉濡弦㊂拟方藿朴夏苓汤原方巩固治疗以善后,处方:藿香10g㊁厚朴10g㊁法半夏10g㊁茯苓10g㊁猪苓10g㊁杏仁10g㊁白豆蔻后下5g㊁生薏苡仁20g㊁通草6g㊁泽泻10g㊁豆豉10g,10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服用2天停1天㊂按 此患者咳嗽及背冷缘于湿热为患,而致肺失宣降㊁肺气上逆㊁卫阳被遏,藿朴夏苓汤有清热利湿㊁宣畅气机之功效,湿热除,则病邪除㊁咳止卫阳得展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㊂”故凡咳嗽之属湿遏脾胃,上犯肺金者,可用该方治之㊂3.4 大便失调患者,男,67岁㊂会诊日期2012年7月13日㊂患者因 食管癌术后5月㊁放疗后1月”收住入院㊂入院诊断:(1)食管中段鳞癌术后放化疗后;(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㊂自述食管癌根治术后大便溏结不调,或1日溏便3~4行,或2~3日大便不解,肠镜示慢性肠炎,迭经多次住县㊁市人民医院治疗,病情未得控制,术后寐差㊁不欲食,反复发作咳嗽,迭经治疗,咳嗽未得缓解,目前呛咳,偶咳黄黏汤,伴胸闷,咽中干灼感,舌淡红略紫黯,舌中线满布裂纹,苔黄腻,脉濡弦㊂此乃湿邪黏滞肠腑,郁久化热之征㊂治当清利湿热,利小便以实大便㊂予藿朴夏苓汤原方㊂处方:藿香12g㊁姜法半夏各8g㊁厚朴10g㊁茯苓12g㊁猪苓12g㊁杏仁12g㊁白豆蔻后下8g㊁生薏苡仁16g㊁通草6g㊁泽泻10g㊁豆豉10g,4剂愈㊂仍咳嗽,考虑食管术后胃食管反流或放射性肺炎所致㊂按 该患者虚实夹杂,但又攻补不得,湿热与阴伤互见,然患者半年内历经手术㊁放疗㊁化疗,但精神尚可,观其舌苔黄腻,纳差㊁大便溏结不调,知其消化系统功能失调,虚则不受补,润之则易助邪,应当祛邪为先,但祛邪易伤正,要找一个比较平和的祛邪方,又病时令在湿热炎夏,因此选藿朴夏苓汤㊂4 临床体悟以上所举病例看似症状不一,所患疾病不同,但具有相同病机,究其根源为湿邪阻滞或湿热内蕴,以致气机阻滞,经气运行不畅,因病理因素停聚于何处则发病于何处,皆用藿朴夏苓汤获效,体现了 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4]㊂临证运用藿朴夏苓汤主要掌握几个方面:(1)方证病因多湿,病程多迁延缠绵难愈,病变脏腑多在肺脾,病症多上中下三焦夹杂,以中焦不和多见,痞㊁满㊁胀㊁少食㊁食即饱为伴随症状㊂(2)方证主要病机是湿阻气滞,皆以藿朴夏苓汤加减化湿理气,湿化气行,诸症自除㊂另该方乃夏季高频方,长夏季节多湿热郁阻证,藿朴夏苓汤可通调三焦,非汗吐下所72 环球中医药2016年1月第9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16,Vol.9,No.1宜㊂(3)察舌诊脉是关键:中医诊疗疾病四诊合参,但该方证尤注重舌诊, 有诸内必形诸外”,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舌苔表现为有津液㊁不薄㊁灰蒙,苔白厚腻或微黄而腻等均是湿浊内阻确切依据,除舌红㊁苔黄腻外,即可用原方,方能切中病机,有的放矢;典型的脉象表现濡缓㊂(4)该方证的体质状态辨识着眼于体偏胖㊁肤色黄,伴有纳可仍觉困乏或纳呆㊁口渴不欲饮等㊂(5)运用古方而不泥古,因人制宜,据症加减, 随证治之”㊂(6)治疗湿阻气滞,因邪在气分而湿偏重,方药应以轻疏灵动为贵[3],使湿邪得以透达,脾胃得以健旺,不必妄加补虚之品;用药宜少而精,多则影响原方的功效,该方为轻可去实代表方㊂参考文献[1]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2.[2] 黄波.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3] 赵统秀,王煜,王自立.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藿朴夏苓汤化裁验案举隅[J].西部中医药,2014,27(9):32⁃34.[4] 李曙光,常丽萍,吕军影,等.藿朴夏苓汤文献回顾与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1):3⁃4.[5] 赵统秀,王煜,王自立.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藿朴夏苓汤化裁验案举隅[J].西部中医药,2014,27(9):32⁃34.(收稿日期:2015⁃06⁃12)(本文编辑:韩虹娟)。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医案四则(发热、胃脘痛、口疮等)名家医案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医案四则(发热、胃脘痛、口疮等)名家医案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医案四则(发热、胃脘痛、口疮等)名家医案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医案四则(发热、胃脘痛、口疮等)摘要: 现将导师胡运莲教授运用本方治疗湿邪为患疾病的经验, 介绍如下。

湿邪为患, 病程迁延, 从而表现出多脏腑病变并存, 病状复杂多变, 临床应把握辨证要点。

...藿朴夏苓汤源于清代石寿棠的《医源·湿气论》, 方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茯苓、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猪苓、泽泻、淡豆豉组成, 具有解表化湿、通畅三焦之功,是治疗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的常用方现将导师胡运莲教授运用本方治疗湿邪患疾病的经验, 介绍如下。

1 发热李某, 男, 27岁, 2006年7月20日初诊。

反复午后发热月余, 体温3715℃左右, 经反复检查疟原虫、伤寒杆菌等均无异常, 给予抗炎及抗结核治疗, 效果不明显, 遂寻求中医诊治。

症见: 面色萎黄, 头晕头痛, 神倦少气,周身酸重, 食少纳呆, 身热不扬, 体温3716℃, 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细而。

诊断为湿温(表里同病) , 证属外感湿邪, 湿阻气机, 郁久化热。

治以宣通气机、清热利湿为法, 拟藿朴夏苓汤加减: 藿香、茯苓各20g, 厚朴、半夏、白豆蔻、杏仁、薏苡仁、苍术、紫苏、滑石、焦三仙各15g, 淡竹叶10g。

连进5 剂, 头晕头痛减, 出汗明显, 饮食增加, 体力有所恢复。

再进3剂, 发热趋平, 体温降至37℃以下, 舌淡苔白, 脉沉缓。

嘱续服原方3 剂,药尽病愈。

按: 藿朴夏芩汤主治湿温初起。

本案发病时值武汉梅雨季节, 暑湿当令, 易感湿热之邪, 加之病人初居异地,难适温凉湿热之变, 故外受湿, 内化热, 出现湿温内阻诸症。

治疗当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三法为体,外宣内化, 通利小便。

藿朴夏苓汤方中藿香、生薏苡仁、厚朴、白蔻仁芳香化浊, 健脾利中; 厚朴、半夏燥湿运脾,运化水湿; 苍术理气燥湿, 使气机畅达, 脾健湿除; 再用紫苏、杏仁疏表宣肺于上, 宣通水之上源, 则湿随气化;茯苓、淡竹叶、滑石淡渗利湿于下, 使湿热从小便而去;焦三仙健脾和胃。

藿朴夏苓汤临床新用举隅

藿朴夏苓汤临床新用举隅

生 , 热后循 经 上熏 鼻窍 , 为“ 郁 发 鼻渊” 。此乃湿热
弥漫 上焦所 致 。 临床 表现提 示湿 重于热 , 以藿朴夏 苓 汤 宣化湿 热 , 轻辛 开窍 , 药切 合病机 而获效 。 方
3 呕 吐 陈 某 , ,7岁 。 9 9 1 月 右 女 4 19 年 1 乳腺癌 根治 术后接 受放 化 疗 . 出现频繁 呕吐 , 因 肌
湿痰 邪 ; 甘草 解 毒 . 和 诸 药 。全 方 组 成 一 温 补 调 营 血 足 , 以解 散 胡 凝 寒 疲 , 血 脉 , 腠 理 , 一 通 温 故 对 于 营 血 本 虚 , 虐 寒 凝 , 湿 痹 阻 诸 症 , 阳 和 阳 痰 以 汤 为 主适 当 加 减 , 获 良效 。t 每 收稿 20一 g 02O z ) l
与熟 地相伍 则 鹿角胶 得补 阴的熟 地而 有充足 的物 质基 础供 其 生 化 , 地 得 补 阳的 鹿角 胶 才有 生 化 熟
之机 , 即阳 无 阴无 以生 , 无 阳无 以 化之 意 ; 亦 阴 肉 桂 温 肾 阳 , 炭 温 肌 晦 二 者 均 能 人 营 血 , 中有 姜 温
解, 晨起 后仍 有流 涕 , 色转 白, 有鼻塞 。 时 上方 去连
翘、 花 , 辛夷 花 、 路 通 备 1g 服 药 l 银 加 路 O, 0剂 而 愈。 按 : 食 肥甘 厚 昧 , 损 伤 脾 胃 , 致湿 浊 内 过 易 导
通 , 散寒 凝 ; 解 白芥子 善 祛 皮里 膜外 之 痰 , 祛寒 能
髓 , 能 通 血 脉 , 肌 腠 , 黄 温 通 发 散 , 味 清 并 温 麻 气
轻 , 可 宣 透 皮 毛 腠 里 , 可 深 入 积 痰 凝 血 , 熟 外 内 得 地则 通 络 而不 发 表 ; 角 胶 补血 益精 , 肾助 阳, 鹿 温

胃病克星藿朴夏苓汤,有了该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轻松逆转

胃病克星藿朴夏苓汤,有了该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轻松逆转

胃病克星藿朴夏苓汤,有了该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轻松逆转“我本来是浅表性胃炎,结果治疗了两年,断断续续吃了两年的中药,症状没好转,居然成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看过的中医都说我是脾胃湿热,为啥就连祛湿热名方三仁汤也没效果?”张先生来找我看病,我还没来得及把脉,他就把这一通话撂了出来。

我说你先别着急,我先看看你的具体情况。

刻诊:上腹闷胀,胃脘隐痛年余,口黏,不思饮食,嗓子总有痰,恶心呕吐,时泛酸水,睡眠不佳,精神萎靡,四肢困重,大便溏,脉濡缓,舌质淡,苔白稍腻。

病症分析湿之化气,为阴中之阳,氤氲浊腻,故兼证最多,变迁最幻,愈期最缓。

——《医原》湿热之邪阻滞上焦,清阳不升,可出现头痛头昏、头重如裹、目胀眼疼、嗜睡难醒;湿热之邪阻滞中焦,胸阳被阻,可导致胸闷呕恶、气短乏力、咳嗽痰多;湿热之邪阻滞下焦,湿性黏腻损伤脾胃,可导致头面油腻、口黏口甜、口淡无味、脘腹胀痛、胃肠不适、反酸嗳气、舌苔白腻满布、大便黏腻溏泻;湿热之邪阻滞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末,湿邪阻滞经络,阳气不舒,可出现浑身困重、四肢倦怠、小腿酸痛、手脚冰凉;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湿热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像睡不着、爱做梦、容易醒。

辨证与疗法综上辨证来看,张先生属于湿浊蕴积中焦、胃络受损之证。

观其舌质淡,摸其脉濡缓,表明其体内热较轻、湿较重,因此舍却清热利湿的三仁汤,而选用祛湿功能更强大的藿朴夏苓汤,来燥湿理气。

开方:藿朴夏苓汤加芍药甘草汤加减。

组方:藿香、佩兰、厚朴、法半夏、茯苓、杏仁、生苡仁、白蔻仁、猪苓、木香、煅瓦楞、白芍、沉香、炒元胡、半枝莲、炙甘草,组方随症做加减。

调理过程7剂后胃脘痛明显减轻。

上方加健脾开胃之药,服用月余后诸症悉除,胃口变好,精神振奋。

后将上方做成水丸,连用3月以巩固疗效。

停药后复查为浅表性胃炎。

后以香砂六君子丸调养巩固一年后,复查胃镜一切正常。

疗法解析为何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方剂,却能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逆转?方中藿朴夏苓汤理气化湿、畅通三焦,除致病之根——湿气;方中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消疾病表症——疼痛;方中半枝莲清热解毒抗癌变;方中助消化之物助健脾开胃,以培补后天之本。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藿朴夏苓汤加减,研究藿朴夏苓汤加减的疗效优势。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消化不良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20例患者,施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研究组同样纳入20例患者,行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

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胃肠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在改善症状、促进消化吸收和调理胃肠功能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脘胀闷、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等相关问题,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藿朴夏苓汤加减;消化不良;治疗效果藿朴夏苓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藿香、白术、茯苓和夏枯草组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症状包括胃脘胀闷、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探究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个体化的调整[1]。

通过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案有望改善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目前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现有的文献虽然报道了一些小样本的临床观察和病例报道,但是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证实。

因此,本文旨在对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消化不良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20例患者,施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研究组同样纳入20例患者,行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湿温病经典方剂解析(V)――藿朴夏苓汤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湿温病经典方剂解析(V)――藿朴夏苓汤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湿温病经典方剂解析(V)――藿朴夏苓汤本文导读藿朴夏苓汤,出自清朝人石寿棠所著的《医原》。

其病机是湿阻中焦,湿盛热微。

除湿温病,尚可用于疲劳综合征、高血压、痛风等病。

藿朴夏苓汤来自岐黄传习所00:0004:47藿朴夏苓汤,出自清朝人石寿棠所著的《医原》。

(1)组成:藿香10g、厚朴6g、半夏10g、茯苓10g、杏仁6g、白蔻仁3g、薏苡仁20g、猪苓6g,泽泻6g、淡豆豉10g(组方剂量仅供参考)。

(2)主治:湿温,湿盛热微、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者。

(3)证析:此证属于湿郁中焦,湿盛热微。

是一个典型的湿气郁在中焦的治法。

湿气重,热很少,因为阳明主肌肉,湿滞阳明之表,所以阳气内郁而生热;脾主四肢,湿困脾阳,所以四肢倦怠;湿邪内郁,则苔白口腻;湿闭清阳,所以就胸痞;脉濡是湿气重的脉象。

(4)病机:湿阻中焦,湿盛热微。

(5)治法:燥湿芳化,上宣下渗。

(6)方义:这个处方作用在中焦的药比较多,但是它也有透热转气和上下分消的特点。

它用藿香芳香化湿,和淡豆豉一起开宣上焦肺气;用厚朴、半夏苦温燥湿,作用于中焦,化中焦的湿气;藿香和白蔻芳香化湿,也是作用于中焦的药物;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把湿气从小便利出去。

传统上认为猪苓、薏苡仁可以从上焦把湿气引出去,茯苓可以从中焦把湿气引出去,泽泻从下焦把湿气引出去。

(7)应用:以胸闷、体倦、苔滑、口腻、脉濡为辨证要点,以湿盛热微为用方依据。

除湿温病,尚可用于疲劳综合征、高血压、痛风等病。

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家小孩生病,舌苔白腻,一摸脉,脉结代。

结代脉就是跳三五下停一下,吓了我一跳,担心影响到小孩心脏。

当时就拿不定主意,打电话给老师,老师问了舌象和脉象,就让吃藿朴夏苓汤。

我家里常备有中药饮片,当晚立即配药,熬好给小孩喝了。

第二天小孩就退烧了,脉也不结代,搏动得有规律了。

所以,只要辨证准确,藿朴夏苓汤是很好用的方剂。

藿朴夏苓汤(古代经典名方1082)为治暑湿感冒之良方

藿朴夏苓汤(古代经典名方1082)为治暑湿感冒之良方

藿朴夏苓汤(古代经典名方1082)为治暑湿感冒之良方藿朴夏苓汤出自清代石寿棠的《医原》湿气论卷下,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始冠以方名并拟定其药量,明示其立法,且待何廉臣编纂《湿温时疫治疗法》时又补充了该方用法( 以通草煎汤代水) 及加减法。

藿朴夏苓汤方中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为分利上中下三焦湿邪的代表药。

杏仁畅通肺气于上,配以藿香、豆豉芳香化湿以疏表湿,使阳不内郁,三药配伍可宣开上焦;白豆蔻芳香苦辛,和畅中焦、宣通脾胃,配以半夏、厚朴,可燥湿运脾,使脾健以运化水湿而不为湿困,三药配伍可畅通中焦; 薏苡仁渗利下焦,伍以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使水道畅通,则湿有去路。

诸药合用,芳化宣上、苦温畅中、淡渗渗下,以达祛除表里之湿、上下分消之功。

藿朴夏苓汤以祛湿为主未用清热药,方中药物经合理配伍,可分消上中下湿邪,湿去则热无所依则自清,故可治疗湿热导致的上、中、下三焦之病,即“湿去热孤”之法,此法为温病学对和法的发展,为和解法的变局。

中医治湿有三法,即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

藿朴夏苓汤集治湿三法为一方,宣化内湿,芳香化湿,通利小便,谓治湿之良方。

藿朴夏苓汤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湿重于热之证。

临床以胸闷、体倦身重、脘腹不适、舌苔白腻、脉濡为证治要点。

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慢性结肠炎、暑湿感冒、出汗异常、湿困头痛而见上述症状者。

临证运用藿朴夏苓汤应关注6个方面: ①方证病因多湿,病程多迁延缠绵难愈,病变脏腑多在肺脾,病症多上中下三焦夹杂,以中焦不和多见,痞、满、胀、少食、食即饱为伴随症状。

②方证主要病机是湿阻气滞,皆以藿朴夏苓汤加减化湿理气,湿化气行,诸症自除。

③察舌诊脉是关键: 中医诊疗疾病四诊合参,该方证尤注重舌诊,有诸内必形诸外,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舌苔表现为有津液、不薄、灰蒙,苔白厚腻或微黄而腻等均是湿浊内阻确切依据,除舌红、苔黄腻外,即可用原方,方能切中病机,有的放矢; 典型的脉象表现濡缓。

藿朴夏苓汤治疗消化不良临床效果研究

藿朴夏苓汤治疗消化不良临床效果研究

藿朴夏苓汤治疗消化不良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时,将藿朴夏苓汤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以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间门诊接治的80例消化不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并纳入本次试验,运用掷币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包含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时将多潘立酮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藿朴夏苓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总有效率,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在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控制,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6(90.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8(7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时,将藿朴夏苓汤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控制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可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消化不良;藿朴夏苓汤;治疗方案;效果分析;加减用药消化不良,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在发生消化不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为主,在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的临床报道显示这种病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中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并且还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1]。

藿朴夏苓汤加减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这种药物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有效的控制,使患者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探究在对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时,将藿朴夏苓汤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间门诊接治的80例消化不良(虚寒)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并纳入本次试验,运用掷币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包含4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于58-72岁之间,平均年龄(62.8±2.4)岁,实验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于59-75岁之间,平均年龄(63.2±1.8)岁。

凤阁教授临床应用藿朴夏苓汤举隅

凤阁教授临床应用藿朴夏苓汤举隅

凤阁教授临床应用藿朴夏苓汤举隅【摘要】沈凤阁教授从医六十余年,系闻名温病学教育家、临床大伙儿,擅治内科杂症,往往应手辄愈,效如桴鼓。

文章介绍其运用藿朴夏苓汤临床体会,以窥其学术体会。

【关键词】藿朴夏苓汤辨证论治沈凤阁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能宣通气机,燥湿利水,主治湿温病,邪在气分而湿偏重者。

方中藿香、白蔻仁、厚朴芳香化湿。

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再用杏仁开泄肺气于上,使肺气宣降,那么水道自调。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配伍通草、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畅通,那么湿有去路。

全方用药照顾到了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而疏表利湿之功胜之。

闻名温病学临床大伙儿南京中医药大学沈凤阁教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化裁医治多种内科杂病,往往药到病除,生效甚捷。

现举几那么信而有证的病案,相与赏析。

1 高热不退案女,南京某师范院校艺术类研究生,于20000623因不明缘故发烧收住该医院。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疟原虫、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无异样。

西医诊断为上感,历用抗生素、抗病毒、激素医治及支持补液1周,仍然持续高温℃左右。

又经复查血常规、疟原虫、心电图、胸片、脑地形图、血培育、骨髓检查等均无异样,无奈慕名请沈凤阁教授会诊。

症见患者高热,头重身困,少汗,并感胃脘部痞满,口淡口苦,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淡暗,苔黄腻,脉濡数。

证属外感湿邪,湿阻气机,郁久化热。

治以清热利湿。

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藿佩梗各12 g,川朴10 g,半夏10 g,猪苓、茯苓各15 g,白豆蔻6 g,杏仁10 g,生苡仁30 g,砂仁5 g(后下),黄连6 g,栀子10 g。

1剂/d,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

患者服下一剂药后,即开始出汗,解大量黄色小便,高烧退去,头身困重减轻。

继服二剂,病症完全排除,恢复正常。

按:此案应属暑温夹湿,发病季节合法南京梅雨季节,暑湿当令。

藿朴夏苓汤治疗口腔溃疡点滴体会

藿朴夏苓汤治疗口腔溃疡点滴体会

藿朴夏苓汤治疗口腔溃疡点滴体会
王冬梅;叶品良;李贞翠;周文;刘增光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2013(0)5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传统医学多责之于火。

笔者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湿热内蕴是口腔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从化湿的角度,运用藿朴夏苓汤灵活化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总页数】2页(P58-59)
【关键词】藿朴夏苓汤;口腔溃疡;运脾化湿
【作者】王冬梅;叶品良;李贞翠;周文;刘增光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J], 徐春霞;徐伟;李荣军
2.用氟美松、维生素B2治疗口腔溃疡的点滴体会介绍 [J], 汪福瑛
3.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J], 郝丽君
4.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便秘10例体会 [J], 张爱梅
5.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湿温80例治疗体会 [J], 夏卫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个月 12.23±1.15** 4.01±1.31
注 :血清皮质醇正常对照值 ( :13.31±1.77)μg/dL ;与正
常值比较ΔP<0.01 ;与西药对照组比较 *P<0.01,**P<0.05。
两 组 随 诊 结 果 :中 药 治 疗 组 复 发 4 例(20%),
西药对照组复发 11 例(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5讨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仍为西医治疗单纯性肾
病综合征患者的首选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
复发率较高。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单纯性
肾病患儿在激素治疗前即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 低下 [2]。本文 52 例患儿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水平均
降低,本文结果与此相一致。由于长期大量使用
激素,虽使肾病缓解,但由于其对下丘脑 - 垂体 -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 ( 6 ) :330-334.
收稿日期 :2012-08-28 作者简介 :盛生宽(1956-),男,青海湟源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 :疑难病研究。
19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5 卷
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方由藿香、半夏、赤 苓、杏仁、薏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组 成。功用解表化湿,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 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笔者以此方多用于内 科杂病中,只要辨证确切,每收良效。根据笔者临床 心得,运用时掌握要领,虽四诊为主,但尤重于舌诊 辨证,只要舌苔厚腻,皆用之用效。在治疗过程中, 舌苔由厚变薄,证明病势已去或接近治愈,现介绍如 下。 1 急性胆囊炎
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膀胱炎,皆以本方治愈。并提出运用本方治疗内伤杂病时要抓住要点,虽以四诊合参,但以舌
诊为凭,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皆为用本方的辨证依据。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胃炎 ;乙型肝炎 ;胆囊炎 ;膀胱炎
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2X(2013) 02-0019-02
Key words :Huopu Xialing Decoction ;gastritis ;hepatitis B ;cholecystitis ;cystitis
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美国 Beckman 公司
提供。各组病例随访 2 年。
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x±s )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
统计工具用 SPSS12.0 软件。
4结果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的变化(μg/dL,—x±s)
组别
例 数
治疗前
1 个月
中药治疗组 20 6.97±1.54Δ 4.11±1.35*
西药对照组 20 7.41± 2.21±1.03
治疗后 3 个月 7.32±1.18* 3.59±1.24
第15卷 第2期 2013 年 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5 No. 2 Feb .,2013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体会
盛生宽,盛全成
(青海省刚察县人民医院,青海 刚察 812300)
摘 要 :藿朴夏苓汤世人皆以治外感温热病,笔者在临证多用于内伤杂病,每收奇效。该文治验四种病证,为胃
肾上腺皮质轴的反馈抑制作用,使皮质醇水平不
断下降,本文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皮质醇基础水
平相当,足量激素每日服用后,两组的血清皮质 醇水平下降至较低水平,说明较大剂量激素可使 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通过神经 - 内分泌 免疫网络,使肾小球病变持续发展,导致病情反 复发作。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 切,尤其以脾肾功能失调为本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当患儿经正规激素治疗进入诱导缓解期后,经临 床统计超过 90% 的患儿会出现肾阴虚火旺症状, 从激素减量过半到激素维持治疗阶段出现脾肾阳 虚症状,这种脾肾阳虚既有疾病本身的病理改变, 还与外源性激素导致 HPA 轴的反馈抑制有关 [3]。 因此中药肾复康是我们针对肾病的这种病理转 归,经多年实践验证,总结筛选出的健脾益气、补 肾壮阳的有效药方,结果显示,加用中药肾复康组 血清皮质醇水平在疗程的各个阶段均较西药激素 组为高。治疗 3~6 个月后,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上 升(P<0.01)。 西 药 对 照 组 上 升 不 明 显(P>0.05)。 证明中药肾复康对肾病患儿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 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1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子会肾脏病子组 .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
类、诊断与治疗 [ J ] .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 ( 12 ) :746-749. [ 2 ] 杨霁云.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几个问题 [ J ] . 实
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 ( 6 ) :430. [ 3 ] 洪田森 . 益肾方治疗激素撤退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 J ] . 中国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Huopu Xialing Decoction
SHENG Shengkuan,SHENG Quancheng (Gangcha People's Hospital in Qinghai,Gangcha 812300,Qinghai,China)
Abstract :Huopu Xialing Decoction is usually used to treat warm-heat diseases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 The author often uses this prescription to treat miscellaneous diseases due to internal injury, getting satisfactory effects. The article introduced four cases,including gastritis,hepatitis B, cholecystitis and cystitis,which were cured by Huopu Xialing Decoction. It proposed that the tongue diagnos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